到了章華台前,王後跪於殿前請罪,楚王商隻是不理。到了天黑之時,奉方出來傳詔,讓王後閉門思過,卻是連何時結束日期也不曾說。王後無奈,隻得回去閉門思過。太子槐經此一事,倒是收斂了許多,言行舉止,都在儘力老成持重,不敢輕佻。楚王商的身體卻日漸衰弱,到後來其他宮室也懶得去了,無事隻在莒姬的雲夢台安歇,叫了公主月與公子戎在膝下玩耍罷了。莒姬卻在悄悄地大手筆地撒錢,從宮內到宮外施了許多恩惠,更兼楚王商脾氣也日漸暴燥,她倒是從中勸說,倒教不少人領了她的情麵。一年又悄悄地過去,楚王商於一日酒宴之後發病,自此不起。莒姬帶著兒女日日侍奉跟前,卻也是無可奈何。太子槐與太子婦南氏也殷勤服侍,隻是太子見都是莒姬在主持事務,便覺不安,私下於南氏商議,是否要向楚王商提出要讓王後出來主持大局。南氏大驚,勸道:“太子也當知母後的脾氣爽直,如今父王病重,萬不可動氣,倘若母後與父王稍有口角,再生變故,則太子何以自處?此時是太子關鍵時刻,千萬不可再生變亂。”太子槐吃了一驚,收下暗悔,不敢再提起。然人心終究是一種微妙的事,他心中雖知南氏的提議甚是有理,然心中卻也為南氏的過於無情而不悅。他生性浪漫多情,處事優柔寡斷,平時處事若不是王後作主,便是要南氏推動一把。這一年多王後幽禁,許多事上南氏便不能不多作些主。這些本也無妨,奈何太子性子過於散漫,王後失勢,諸兄弟都有虎視耽耽之舉,南氏心中焦急恐懼,不免在有些事上過於急切強勢,太子槐雖然也都依從了她,心中卻不免有些不悅。恰此時他新幸了一個姬妾叫鄭袖的,那鄭姬長得嬌弱可人,卻是十分善於察顏觀色,小心奉承,因此上南氏隻道太子對自己言聽計從,倚重十分,卻不曉得太子槐心中的天平,卻漸漸倚向了鄭袖。王後正是絕經之時,又因在閉門思過,脾氣更是暴燥,幸得天真爛漫的公主姝日日相伴,衝淡愁思。她年輕時頗受楚王商恩寵,兼性子好勝,主管後宮事事把持,因此長子槐和已出嫁的長女多由傅姆照料。到公主姝的時候,她漸為失寵,放在女兒身上的時間精力倒是多了些,與幼女的感情尤不能與其他人相比。楚王商的病勢一日重過一日,他本有心倚重屈原推行新政,此時也有心無力,隻得叫來太子槐,細細教導囑咐,將來繼位之後,勿忘振國威,行新政,於征伐上可交昭陽,於列國交涉和內政上可倚屈原。太子槐唯唯稱是,退了出來。到了回廊卻與一個女子迎麵相遇,見那綠衣女子忙退到側邊低首斂眉地行禮,細聲細氣地道:“太子!”這女子形容嫻靜,溫柔得如同春水一般,正是太子槐最喜歡的女人類型,見此不免讓他的心蕩了一蕩,但見這女子打扮,似是低階姬人,便不敢多言,也不敢有什麼非份之想,把亂跳的心按了一按,點了點頭,嗯了一聲就走了過去。當夜抱著鄭姬的時候,卻忽然間想到那個綠衣女子來,情動之處,格外有了興致,惹得得鄭姬嬌喘連連,輕嗔薄怨。自此太子槐開始正式監國,一邊侍疾一邊代為處理國事。楚王商的病情漸重,便不在雲夢台居住,搬回章華台後殿去了。王後主持,莒姬等姬妾輪班服侍。楚王商臨終前,昭陽等重臣侍立在側,當著王後及太子的麵,交代了後事。國政上仍以昭陽為令尹,朝政仍以由羋姓諸分支如屈、昭、景等為主的臣子們主事。後宮姬妾有子分封者隨子就封,未受封的公子皆在泮宮就學,待十五歲以後再行授職分封,諸公子母仍養後宮,不設人殉。公元前329年,楚王商去世,其諡號為“威”。在楚威王任內,楚國國力達到頂峰。領土最廣,國力最富,武力最強。楚威王死後,由太子槐繼位為王。舉國大喪,周天子並遠近諸侯皆派了使者前來問候吊唁。周邊諸國,亦不免蠢蠢欲動。三月服衰,直將楚威王送入墓室,但見白茫茫一片,似天與地都作素色。這三個月,在小公主羋月的眼中,漫長到可怕。甚至是從半年前楚威王病重時,整個宮中的氣氛便變得令人窒息一般可怕,雲夢台自莒姬以下,人人眼中都有著對未來未知的恐懼,楚威王搬回章華台以後,莒姬日日在章華台侍奉著,偶一回來就是直直地癱倒像完全脫力般,整個人不斷地削瘦憔悴下去,膚光黯淡,連明亮的雙眸都失去了神采。她和弟弟戎此時皆由向氏和女葵等人照應著,這種氣氛連小孩子都不敢大聲喘氣。數月下來,休說大人,便是連兩個孩子也憔悴瘦弱不少。這一日羋月和弟弟戎早早被收拾打扮,與一群其他的公子公主們候在側殿耳房中,等著裡頭一聲通報,便齊刷刷地被帶進內殿,但見裡麵已經烏鴉鴉地跪了一地人。傅姆們領著他們到大王榻前一處空地上跪下,便聽著宦者令奉方念著大王的詔令,然後一群不認識的人,說著她聽不懂的話,好一會兒以後,便聽到奉方道:“大王薨了——”一陣死寂般的沉默。良久,王後率先一聲悲號道:“大王——”眾人也跟著大放悲聲。一群小孩子也不管聽得懂或者聽不懂,在這種氣氛之下,也皆是哭號了起來。那一晚在羋月的印象中,就是無窮無儘的窮聲,一片黑暗中,燈火星星點點,卻離得那麼遠,隻會讓人的心更恐懼更荒涼。她一直在哭,一直在哭,不止是出於悲傷,也許更多的是出於恐懼。很久以後,羋月恍惚中才明白,那一個晚上,她失去的,不僅僅隻是一個父親。她哭得昏昏沉沉,到被傅姆女葵抱出去的時候,已經是淩晨了。外頭已經是一片白茫茫之色,人人皆是素服,連所有的花樹上都係了白布。羋月茫然地問道:“傅姆,現在是到冬天了嗎,怎麼都是白的?”女葵用力抱緊了羋月,淚水卻不住地落下來。走啊走,走到哪兒,都是一片雪白,走到哪兒,都是一片哭聲。那段時間,莒姬日夜守靈,她心知此時是生死交關的時候,用儘了曆年裡在宮中內外積蓄的人脈手段,勾連了楚威王其他姬妾,便是防著王後於此時會暴然發難。此時因新王於靈前繼位,先王的王後便成了新王母後,宮中便以先王諡號威字,稱其為威後。而威後最有可能對付她們的手段,便是以“殉死”的名義將先王生前的寵姬,統統處死。雖然先王臨終前親自下了旨意,不設人殉,然而以“慕先王恩德,自願殉死”的名義在後宮悄悄弄死幾個女子,又有誰會替她們出頭,又有誰會管她們的死活。因此莒姬不但自己日日要出現在靈堂,更是一手牽了羋月一手牽了羋戎,以孤弱無依之態,向宮中內外表明她尚有兒女要照顧,絕對不可能扔下這一對兒女去“殉死”。另一邊則委轉請托令尹昭陽,以及她早就予伏在新王槐身邊的姬人,勸說新王顧全先王心意,勿讓母後行失德之事等等。然而先王一去,王後成了母後,這後宮風向頓轉,原來得用的內侍俱已經被重新換過,便是如莒姬,許多事也不能再如此方便。隻是隱隱聽到回報來的訊息,是令尹昭陽見過了威後,新王也見過母後,俱曾經閉門深談。這兩次見過以後,莒姬發現威後派來看守雲夢台的侍衛們撤去了許多,心中暗暗鬆了口氣。凡喪,天子七月而葬,諸侯五月而葬。五月之後,終於到了威王入陵之時。那一夜諸人皆沒有入睡,早三更便已經起來,梳洗,著凶服,依列次候於兩側,由輔臣詣梓宮告遷,新王及母後奠酒三杯,然後是奉梓宮登輿,群臣序立,跪地舉哀。待梓宮起陵,除威後與新王乘車以外,餘下後宮姬妾,諸公子公主等,除年紀幼小者由傅姆抱著以外,均是步行隨駕,一直走到城外的王陵中,早三日前便有太廟太祝於此祭天地祖宗,至此新王與大臣奉梓宮入陵墓。羋月站在人群,看著楚王的梓宮進入石門,然後是諸臣奉冊寶入,奉九鼎八簋等禮器入、奉整套的編鐘編罄等樂器入、奉楚王日常所用之各式敦盞豆盉等諸色酒器食器入,直至最後,則是一排排的侍人俑、樂人俑、兵俑、馬俑、車俑等近百具陶俑依次送入,又有數百兵戈、弓箭等皆送入石門一一擺放,又宰殺牛羊三牲而祭,便如楚王於地下,也當如生前一般,享受諸般酒食禮樂,更有侍人樂人服侍,兵馬擁衛。若依周禮,君王入葬,當以人殉。墨子曾言道:“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輿馬女樂皆具……”昔年吳王闔閭為幼女之死,驅使萬人為之殉葬。然而周室衰落以來,諸侯征戰數百年間,不知道多少人命填了戰爭這個無底洞,一方麵不征戰無以衛國,另一方麵壯丁皆上了戰場,則田野荒疏無人耕種,這種人手越來越有限的情況之下,再將人命送去無謂的殉葬,則已經變成太過奢侈的舉動。便是自春秋末年起,漸漸興起以俑殉代人殉的習慣,剛開始的時候有許多守舊禮之人痛心疾首,謂製俑代人,乃是不敬亡靈,必不獲祖先庇佑。怎奈原來主君死而用人殉,原是借著理由多殺俘虜以及先主重臣,以令鏟除不馴之人,讓新主更方便接掌大位。如今時移勢易,俑葬代替人殉,那便是順天應人之舉了。楚威王的葬禮,更是上有遺詔,要廢人殉用人俑,除此以外,皆依儀禮一一舉行,直至石門落下,方封土,三奠酒,舉哀,於陵前焚先王所用鹵簿儀仗。看著大火熊熊燃燒,看著曾經熟悉的儀仗、馬車,先王所用的諸般物件在眼前一一化為飛灰,楚威後失聲痛哭,這一哭,是哭自己成了寡婦,那曾經夜夜獨眠的春心閨怨,那曾經怨毒糾纏的齧心之苦,也與這些物件一同化為飛灰。這個人活著,她曾經怨過他恨過他,畏過他懼過他,甚至暗暗盼望過此刻。然而他就這麼去了,卻讓她往後的日子,連怨恨和盼望都沒有了著落處。她聽著身後姬妾們也在大哭,她似乎都明白,這些人的哭,那種悲痛和絕望,絕對是多於她的。不是她們對那個死去的人愛多於她,而更多的是哭她們未來的無望吧。想到這裡,楚威後悲傷的心中,油然也升起一些快意來。看著眼前一片花團錦簇化為飛灰,莒姬與眾姬妾一起痛哭,固然有著同樣的悲傷和無助,然而,一直懸著的心頭事,卻也隱隱放了一半下來。陵寢已封,至少她們這些人,可以暫時逃過了楚威後可能加諸於她們頭上的“殉死”的這把刀。將來如何,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想到這兒,莒姬緊緊的握住了右手牽著的幼子羋戎之手,暗暗地道,我兒,我的將來就倚仗在你身上了。先王奉廟,諸人回宮。一回到宮中,莒姬便直直地倒下了。她多年來身為寵妃也是嬌生慣養,這長達一年的侍病、守靈,晚夜又是一夜不曾安睡,淩晨起身,來回步行了數十裡送靈,不是走就是跪,足足折騰了一天,早已經累得不行。又加上梓宮奉安,她最怕的一件事終於了結,這一直提著的精氣神一鬆下來,便再也支撐不住了。她這一病,小公主羋月也是病了。她年紀原也幼小,更兼為楚王之死傷痛不已,這一路跟著莒姬一起步行數十裡,更是支撐不住。也唯有小公子羋戎,因年紀太小,反而不識傷痛,一路上又是有傅姆抱著來去,倒也無妨。莒姬直躺了兩天,這才慢慢能夠起身,她卻不敢鬆懈,忙叫侍從們趕緊收拾器物,準備遷宮。先王殯天,她們這些先王的姬妾,送了梓宮奉安以後,就要遷出原來的舊宮殿,集體搬入西南的離宮去養老。這些廣闊的宮殿台閣,自然是要留給新王的姬妾所居了。方才收拾著,便有威後宮中的寺人析過來,要取先王的和氏璧回去。這和氏璧原是先王所佩之物,因八公主羋月生病,便賜與她佩戴壓驚。此時威後來取,莒姬亦是不敢不遵。隻是莒姬卻實在起不了身,便讓女葵去九公主處去取,不料因這和氏璧,又惹出一段事來。小公主羋月雖然性子聰慧,卻畢竟隻是個孩子,更兼病得昏昏沉沉,威王殯天,她本已經傷心不已,這又是她父王給她的念想,怎麼會肯被人拿走。一個小孩子家又何曾懂得這般複雜的事情,女葵勸了半天,見她隻是不肯,寺人析等不得,徑直進來了,劈頭就問道:“和氏璧何在?”羋月見了他,便認得他是那個凶神惡煞般的王後身邊之人,嚇得抱著和氏璧跑到角落就是不出來。女葵還待再勸,便見寺人析上前,一把揪起羋月,另一隻手直接便從她的懷中要奪了和氏璧去。不料羋月一張口,便咬住了寺人析的手,寺人析猝不及防,一隻手被她死死咬住,哎哎大叫,罵著小內侍道:“你們是死人哪,還不快過來幫手。”幾個小內侍一擁而上,七手八腳地按住羋月,寺人析這才脫出手來,見虎口幾個牙印,深得見到血來。寺人析大恨,此時威王已經殯天,這些後宮姬妾,年幼的公子公主們,都要在威後手底下過日子,他哪裡放在眼中,見自己的手疼得厲害,那小公主還如此亂咬亂踢,惱怒之下,揪住小公主的頭發直接往板壁上撞去。小小女孩本就皮嬌肉嫩,在板壁上撞了兩下便撞破頭皮流下血來。羋月受痛,手一鬆,和氏璧被寺人析搶了回去,拿起來一看,卻見和氏璧上已經滴上了幾滴血痕。寺人析用力擦了擦,血跡卻滲入玉璧雕花的縫隙中。他的手一鬆,羋月便跌到地下。女葵見小公主跌落地下,頭上儘是鮮血,一動不動,失聲大叫起來道:“小公主,小公主——寺人析打殺小公主了——”話音未落,已經被寺人析一掌打在臉上,罵道:“你這賤婢,你哪隻眼睛看到我打殺小公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