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誰能分飾兩角(求訂閱!)(1 / 1)

春節在家裡呆了幾天,除了偶爾走親訪友之外,就是在家休息,看看電視劇,順便拉了部片子。還有,網絡上正在連載的香江娛樂圈地震,偶爾也會追更。2月22號,正月十六,過完了元宵節,李謙返回了京城。休息了半個月,家加上年前也休息了一段時間,精力已經全部恢複了,可以繼續投入新的工作中了。工作室裡,眾人也早就回來了,都在忙著各自的事情。《大白鯊:複仇》選址也確定了,劇組在光羨的幫助下也已經組好了,室內攝影棚在懷柔影視基地搭建,過幾天齊玉昆就要前往瓊島,先拍攝外景戲。而《127》小時,得看鄧朝準備的怎麼樣了,這部電影畢竟是他一個人的獨角戲,整部戲能拍成什麼樣,80%就得看他的發揮了。也都沒什麼事情,李謙就閉關寫著自己的劇本了。《月球》這部電影,是一部科幻片。科幻片,哪怕是幻想出來的,也要保證一定的嚴謹性,至少要讓普通觀眾看過去不會有感到違和的地方。而且作為商業電影,戲劇衝突也是必要的。當然,這不是為了衝突而衝突,而是為了票房而衝突。而且也不是人與人這種字麵上的衝突,而是一切劇情的安排,人物和背景、現實與真相的衝突,都是為了更好地吸引觀眾。文藝片和商業電影,在李謙的理解中,最直接的區彆就在這裡。李謙腦海的記憶裡,有兩部同類型的電影,可以很直觀地表達出這種差彆。《失孤》和《親愛的》。兩部同樣拐賣兒童的電影,先不論哪部電影更好,這是導演水平的問題,兩部電影用的是完全相反的敘事手法。這種題材,想要拍的感人不難,畢竟本身題材優勢在這。但是,這個題材,想要賣座就千難萬難了。《親愛的》就利用了這個題材的最大優勢,把煽情做到了極致。國內有這個功力的導演,極其罕見。《月球》這部電影,如果按前半部分來看的話,很容易變成一部單純的小眾電影,關於人、克隆人、機器人,人性的探討。而進行到了三分之二的時候,後麵又可能要往科幻動作電影的道路走了。畢竟,隻有一個演員的電影,一個人分彆飾演兩個克隆人,想要賣座的話,最後反殺能源公司,或者乾脆激活剩下的幾十名克隆人,來一場大戰,更加火爆。不顧,要是這樣的話,前麵三分之二就都得改了,而且整部電影也就不是原先那部,成了一部創意相同,但是內容完全不同的另一部電影。《月球》這部電影的核心,依然是情感。孤獨、愛情,以及兩個本不該存在的克隆人,最後互相理解對方,成全對方。因為愛情,所以孤獨,身處孤獨,堅信愛情。不過,愛情是相互的,而電影裡的克隆人5號、6號對妻子的愛情,都是植入的記憶,隻存在記憶中,單方麵的。讓這種單方麵植入記憶裡的愛情,全方位地展現在觀眾眼前,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他們的妻子出現在錄像帶裡的鏡頭非常少,並且隻是錄像帶,和兩個克隆人根本沒有互動。難上加難。劇情很簡單,劇本真要寫出來,倒是也容易。不過劇本這玩意拍戲又不用的,李謙一邊寫著劇本,一邊得仔細斟酌、考慮,分鏡才是關鍵。而且,原版其實有很多可以讓人遐想的地方,李謙也要思考,一些地方要不要在電影中講明白,還是繼續留白。比如,想要最後來個大反轉的話,可以弄成原本十幾年前就回地球的“真人”,其實被克隆人1號給乾掉了,他代替了真人在地球上繼續生活下去。不過,這樣的話,原本克隆人因為基因缺陷隻有三年壽命的設定,就得改一改,改成因為輻射等等原因壽命隻有三年。具體月球上有沒有輻射,那種月壤中的原始能源氦-3有沒有輻射,得請教一下相關的專家了。李謙在腦海裡想象了一下那個畫麵,大限將至的克隆人5號甘願留下來,誤導能源公司派來的人,而克隆人6號趁機逃回了地球,揭穿了能源公司的陰謀。就在一切真相大白時,鏡頭一轉,已經代替了真人的克隆人1號看著新聞上麵克隆人6號,嘴角露出一絲滲人的笑容,嘴裡說著輕聲說著“6號。”這樣的話,最後驚悚感足夠。不過,並沒有什麼意義,單純地為了驚悚而驚悚,還將之前營造好的氣氛給破壞了。要拍的更經典一點的話,最後克隆人5號死了,克隆人6號在逃回地球的路上被攔截,並且被乾掉。於是解決了兩個小失誤的人類,繼續喚醒下一個克隆人7號,讓克隆人繼續工作。這種特彆喪氣、恐怖的結局,就像是拿錘子在觀眾心口重重地敲下去。倒是可以讓這部電影在專業人士中的口碑更好,但是能賣票房就有鬼了。一邊寫著劇本,2月底李謙也出席了齊玉昆的《大白鯊:複仇》的發布會,畢竟也掛了個監製的名頭。作為現象級網大《大白鯊》的續集,而且這還是李謙之前的作品,發布會的陣勢可是比《生死頻率》當初發布會的陣勢大多了。不過,今天發布會的主角不是齊玉昆這個導演,而是李謙自己。記者們主要的問題還是為什麼李謙不自己導演,以及他的新電影。新電影現在沒必要透露出去,李謙也是一問三不知。沒過幾天,《127小時》也開機了,不過這部電影就低調多了,李謙也沒有出席。離上映還早,現在宣傳太浪費了。接連兩部電影開機,普通人不知道情況,不過圈內人可是一清二楚。對於李謙給自己兩個助手投資電影,反應不一。有人覺得浪費了《大白鯊》這個續集的名氣,就這麼交給一個新人,太冒險了。至於《127小時候》,更彆說了,《大白鯊:複仇》好歹有第一部打底,成本又不高,怎麼都不會虧本。《127小時》可不是續集,就算是小成本電影,外加上剛剛大火的鄧朝,虧應該是不會虧的,但是就這麼幾百萬丟給一個執行和一個副導演,也讓圈內人嗤之以鼻,把導演當做兒戲了。.......不過李謙聽不到業內對他的議論,除了抽空出席《大白鯊:複仇》的發布會之外,也就沒有出去了。3月12,花了20天的時間,李謙就完成了《月球》的劇本。整體基本沒有什麼變化,保留了原版的核心元素。貫穿全片的孤獨,前麵三分之二的單方麵的愛情、親情,以及後麵三分之二兩個同病相憐的克隆人相互幫助、理解,在這個離地球幾十萬公裡的月球上互相扶持、互相成全,舍棄自己的性命。當然,還有那個機器人,也是貫穿全片的一個角色,他有和人一樣的感情,可以通過簡單的表情如笑臉、皺眉等表達自己的情緒。作為被人類編好程序的機器人,這一切壓都無能為力,隻能無奈地隱瞞真相。而最後,機器人提醒克隆人自己已經記錄下他們的舉動,如果人類查看會很危險,於是他提出將自己格式化並關機,之後自動重啟。機器人、克隆人都能做到自我犧牲,也算是一個反諷,嘲諷那些人類,為電影增加了一些高大上的意義。機器人過年的時候已經找了呂恩泰配音,說話沒有感情,但是要能聽出感情的機器人的配音,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機器人本身是沒有情緒的,而且也沒有一張人類的臉,能夠通過麵部表情,得知他說話時的情緒。這個聲音,不能是冷冰冰的,要帶有些磁性、渾厚的聲音,這種聲音哪怕說的時候不帶感情,但是聽著就有一種暖心的感覺。而呂恩泰在牛津進修過莎翁的戲劇,莎士比亞的戲劇語言類似詩化的語言,具有很強的抒情性。倒不是說要用莎士比亞戲劇的台詞方式來配這個機器人,那肯定不行,隻不過那種風格的語言,特有的抒情性,對配音有些幫助。要讓說出來沒有感情的台詞,觀眾從中去感受到一個機器人內心情感的變化。而作為科幻電影的另一方麵,特效永遠是繞不過去的。原版的特效並不麻煩,不知道是缺錢還是為什麼,那特效幾乎跟沒有都差不多,都是些簡單的模型。畢竟是科幻片,要有科幻感、科技感,要讓觀眾立即就代入到背景中。而且並沒有特彆複雜的特效,就算做好一點,花費也不會太大。那,最重要的就是演員。一人分飾兩角,而且多數時間兩個克隆人還要同框,出現在一個鏡頭裡,其中還有不少兩個人都是正麵的鏡頭。兩個克隆人,雖然都植入了同一個人的記憶,但確實性格、脾氣完全不一樣的人。而且身體狀況都不一樣,一個已經大限將至,一個才剛剛被激活。演員是大難題,李謙一時間也沒有合適的人選,隻能試鏡了。不過不用那麼著急,這部電影場景非常少,一個月出頭拍完應該問題不大,特效主要是做些模型,以及後期的渲染。而且,還得找一個執行導演,沒個助手可不好搞。李謙就讓光羨幫自己發了個招募執行導演的告示,找個合適的助手。緊接著,李謙就飛往瓊島,去看看《大白鯊:複仇》劇組的拍攝情況,貌似並不是很順利。同行的還有佟莉雅,這段時間李謙忙著寫劇本,兩人相處的時間也少,難得李謙不忙了,也要一起去,順便在瓊島逛逛。在飛機上,佟莉雅花了點時間,把《月球》的劇本看完,大受震動。“李謙,你還說這是一部孤獨的電影,明明很感動啊。”“哪裡不孤獨了,不能光看一兩段劇情啊。”“這一段劇情寫的太好了,克隆人6號一開始從故障車裡把克隆人5號抱回來,最後瀕死的克隆人5號為了混淆人類的視線,甘願去送死,克隆人6號又把克隆人5號從基地抱回到故障車上。”佟莉雅有些傷感地說著,“他抱回他救活了他,最後卻又抱著他走向死亡,太感人了!”“怎麼從你嘴裡說出來,就有點不對勁呢。”李謙沒有來感覺到一陣惡寒,“好像成了科幻**。”而且還是兩個一模一樣的克隆人,那豈不是......佟莉雅白了他一眼,“你想哪去了,我就是覺得很感動啊,還有最後故障車裡的克隆人5號望著克隆人6號乘坐的飛船離開月球,慢慢地閉上了雙眼,拍出來也肯定很感動!”“這是最後的情緒爆發了了,要是不能感動觀眾,那不就是白瞎了。”“那你打算找誰來拍啊,一人分飾兩角,還是兩個長得一樣,性格完全不一樣的人。”佟莉雅問道。“沒有合適的人選,慢慢看吧,時間還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