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老大走後,鄭柔才輕聲對盧鴻道:“鴻哥,那件,現在何處?”他二人成親之後,鄭柔動靜均禮法甚多,見麵必要立起稱禮,說話定要口道“妾身”,就算盧鴻給她遞個東西,也要鄭重其事地道“謝過郎君”。盧鴻本是個隨便的人,一時覺得很不適應。隻是不管他怎麼說,鄭柔隻是微笑不語,之後依然故我,令盧鴻無計可施。隻是這“郎君”的稱呼,實在令盧鴻感覺彆扭。反複說了多少次,最後鄭柔才退了一步,無人之時,便如前以“鴻哥”相稱,總算讓盧鴻耳朵覺得舒服了一些。聽鄭柔問起來,盧鴻不由也笑了。那件硯當時沒送出去,便又帶了回來,一直藏在箱子之中。今日見鄭柔問起,便讓小翠快些找了出來。小翠本來是自小服侍盧鴻的丫環。一般若是不出意外,少爺的人生第一次,大多便是要交待於此的。這些年小翠模樣長得開了,雖然稱不上極品美人,但模樣甜美,喜眉笑眼的,看著很帶人緣。隻是盧鴻總覺得自打小就太熟了,總是不太好意思下手。何況這一年來,盧鴻也沒在家,回來又直接就成親。弄得一來二去,反倒是先種了人家的地,把自家的田給荒了。因此小翠難免有些鬱鬱。尤其見鄭柔帶來的紅袖,模樣整齊,看樣又很得少爺的喜愛,心中不免擔心。好在盧鴻成親後,雖然還沒說自己的名分。但對自己比之以前,倒更見親近了幾分。主母鄭柔脾氣也好,又知道小翠是自小服侍盧鴻地,也不把她當一般丫環相待,讓小翠漸漸也安下心來。就算是紅袖,是個粗疏性子,又心地善良,沒幾天與小翠便無話不談,處得倒是最好。小翠聽了笑著道:“上次拿了回來。交我要好好藏著。我問是什麼還不告訴,神神秘秘的。原來是件硯台,有什麼可瞞人的。咱們家要說硯台,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莫不成這件有什麼特彆的。”一邊說著。小翠已經從箱子底下將那大硯找了出來,依然還是紅布裹著。一拿時,沒想到分量甚重,居然沒拿起來。紅袖見了。笑著連忙上前幫忙,說道:“老大的一塊呢!嗬嗬,上次都沒看清姑娘就跑了,這回可要好好看看。”鄭柔臉色微紅。與盧鴻對視一眼,都想起當時被紅袖幾句話說跑了的場景。此時再說起這些事來,都覺得頗為甜蜜。還是一層一層的紅布。光瓦亮的紅色朱漆盒子。映得周邊諸人臉色都是紅光燦爛。小翠伸手打開盒子。一見裡邊兩隻大鴛鴦,不由“噗哧”一下就笑了出來。又覺得不妥。連忙忍住,隻是眼中卻依然全是笑意,更隱隱露出“明白了”的意思。鄭柔卻似未聞,凝視著兩隻交頸纏綿地鴛鴦一會,這才轉頭對盧鴻道:“當時一時麵薄,未便收下。今日又見,倒是很喜人呢。”盧鴻一笑,點頭道:“奚老大這手藝還是不錯的,工到這個份上,也是難得了。”鄭柔一笑未語。盧鴻又道:“說起這硯來,為夫,嘿嘿,為夫也為娘子你準備了點禮品,隻是因為頗費時日,一直未竟其功。不過估計也該差不多了,明天大概就可以請娘子一觀了。”鄭柔聽盧鴻之言,應該是又為自己準備了硯為禮物,心中歡喜,卻又道:“多謝鴻哥。”紅袖卻道:“上次少爺送的那綠竹子硯,姑娘就恨不得天天抱在懷裡才好。不知道這次又送的什麼?人家送都送金銀珠寶,怎麼少爺成天給我們姑娘送石頭。”鄭柔“啐”了一聲,道紅袖胡說,卻也忍不住問盧鴻是什麼禮品。盧鴻倒賣起了關子,就是不說。鄭柔一笑便不再問,紅袖卻道:“定然不是什麼貴重之物,弄得都不好意思說了。哼,姑娘,明日看若不是好東西,便擋回去不收,看他還得意。”話雖如此說,但顯然紅袖對盧鴻地禮品頗為好奇。次日一早,鄭柔還沒說什麼,紅袖卻連著催了好幾次,恨不得立刻便看看盧鴻準備的是什麼稀罕寶貝。直到了午後,盧鴻才將一個錦盒拿了回來,笑嗬嗬地放在案上,請鄭柔打開。鄭柔輕輕打開,其中卻是放著兩個圓形木盒,都是整木挖的,未上重漆,紋理煞是漂亮。鄭柔取出一個,將盒蓋打開,裡邊是一件圓形硯台。灰乎乎的,樣式頗為簡單,既無紋飾,也無銘文。其質地看樣子也不是尋常石硯,竟似泥土燒成地一般。鄭柔一時也不明所以,紅袖卻道:“我就說肯定不是什麼好寶貝。怎麼看著就象是磚瓦似的,不知是從哪撿來糊弄我們的。”鄭柔沉吟未語,伸手將硯從盒中取出,覺得硯背麵凹凸不平,似有字跡。急忙將其翻過來,定睛一看,不由“啊”了一聲。隻見這硯背麵,卻是印有字跡。四邊圓形花紋,紋飾內圍圈四個篆字。鄭柔雖然說不上精研文字,但常見篆書倒也認得,其上乃是“長樂未央”四個字。鄭柔心中轉念,問盧鴻道:“莫非這便是…漢長樂宮瓦當麼?”盧鴻笑著點點頭:“娘子見識不差,正是那長樂宮瓦當。此乃你夫君向來秘不示人的手藝,親手精製地瓦當硯。”所謂瓦當又叫瓦頭,乃是瓦筒頂端那一塊橫擋頭。其起源極早,而秦漢時瓦當最為有名。盧鴻製硯所用的漢長樂宮當,便是西漢時未央宮上所用的瓦當。據說未央宮所用瓦均是漢相蕭何督造,質量極佳,後世偶有得之,均視為精品。尤其盧鴻所得這兩塊,乃是高價求得,品相完好,字口鋒利如新,確是少見。鄭柔輕撫手中瓦當硯,隻覺得沉甸甸地,不似尋常瓦片,觸手竟然細膩堅潤。又看了另外一方,也是一般,隻是其下文字乃是“長生無極”四字。紅袖聽這硯居然還是漢時什麼瓦,知道自己剛才肯定是說差了,便道:“原來還是好東西。我又哪認得這個,說錯了也難怪。”盧鴻故意道:“若是他人,說錯了便也錯了。隻是少爺我是什麼樣地人,房裡地丫環若連這都分不清,傳出去豈不大大丟人。從明開始,你便將那硯石硯品,從頭識一遍才是正經,免得以後什麼都不認得,再鬨笑話。”紅袖一聽“啊”了一聲,不由大是發愁道:“我看少爺那《硯譜》裡這石頭那石頭的,寫得密密麻麻都足有幾十頁子,哪個認得這些。我隻知道山上石頭有白地有灰的,都是一般模樣。它或許認得我,我哪裡認得它是什麼。”小翠在一邊抿著嘴笑道:“紅袖你又認真了,少爺不過逗你玩呢。就指著你這記性,怕等你認出什麼石頭來,黃花菜都涼了。”紅袖這才明白過來,卻不服氣地道:“我怎麼就不能認呢?敢明我就找個石匠當師傅,把天下的石頭都認過來,讓人再不敢小看我!”她二人這裡嘀咕,鄭柔卻還在把玩那瓦當硯。漢時瓦當甚大,拿在鄭柔的小手中,尤其顯得古拙樸實。過了一會,鄭柔才道:“鴻哥,這瓦當硯是隻可把玩,還是確可用以磨墨的?”盧鴻道:“哼,不相信夫君的手藝麼?能不能磨,你一試便知。”鄭柔聽了,便真的到案邊,準備磨墨。紅袖、小翠見了,連忙過來欲要替紅袖,卻為紅袖阻住。按說磨墨鋪紙,自然是丫環的事。隻是鄭柔要親手試試這瓦當硯,自然就不假手他人了。盧鴻這裡文房俱佳,水盂水滴等都是特製的,鄭柔這幾天也逐漸用慣了。以小勺取了數滴水,又自墨床上拿過一件磨了一半的上等油煙來,試著磨了起來。一磨之下,不由大為驚訝。原以為這瓦當所製硯,縱然能用,也比之石硯相去甚遠,必然粗糙。誰想磨來方知,這硯質堅且細,磨著隻微聞“沙沙”之聲,更兼下墨極快,不一時便磨濃了。鄭柔取過一張小箋,蘸墨寫了幾個小字,看著紙上墨跡光亮,心中疑惑,問盧鴻道:“不知為何這瓦當硯台,居然也是這麼細膩,又毫不見滲水,真真奇了!”盧鴻故意一幅自吹自擂的樣子道:“那是當然。你鴻哥是做什麼的?做硯台那是有名的厲害。要沒兩把刷子,敢娶你這大才女?”鄭柔道:“鴻哥又說笑了,妾身算什麼才女。當著眾人,切莫這般說。”盧鴻不以為然道:“又沒什麼外人,夫人就是規矩太多——罷罷,不說這個。咱們還是說瓦當。秦漢時人所製磚瓦,與今人不同,乃是要選上等泥料,反複淘得細淨,然後方才入窯,精工燒製。故世人稱‘秦磚漢瓦’,便是因其質地堅硬精細,千年不壞。這兩件瓦當,至今怕也有七八百年了,一直深埋在地下,更變得堅潤異常。不信夫人試著輕敲一下,可實實是錚然如金石聲呢。”鄭柔輕扣硯邊,果然其音清越,渾不似尋常磚瓦般聲音渾濁。盧鴻道:“這瓦當便在漢時,也是難得佳品。曆經數百年再出土,更成了少見的製硯佳材。隻是其中難免偶有孔隙,更兼磚瓦之性,少不得要滲水滲墨。這個呀,就全得看你夫君的獨家秘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