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多月的連續奮戰,史上第一部活字印刷品《範陽經辯錄》終於問世了。依然是線裝書,字體還是盧鴻的小字真書,封麵題字是孔穎達的手跡。這部書比起《玄壇講經錄》來,除了采用活字印刷外,另有幾點不同之處。一是內容要多得多。《玄壇講經錄》不過幾千字,隻是以語錄方式闡述了氣學的基本理論。《範陽經辯錄》正如書名所言,基本是忠實地記錄了範陽經會上講經及辯論的全部內容。其結果就是《範陽經辯錄》的長度大大超出了預計標準,這也是為什麼盧鴻不得不在條件並不十分成熟的情況下,采用活字印刷的一個重要原因。二是語言雖然仍以文言文為主,但加入了眾多的口語。既然是原樣記錄辯論過程,自然會有眾多的口語使用。尤其是辯論部分,除了改正部分明顯口誤外,盧鴻幾乎要求完全按照記錄的真實內容編排。這一點他與三老等人經過了反複的爭論。三老等人開始不同意采用原話入書的主要理由,便是妨礙了書錄的文采。最後盧鴻提出的“最大限度的客觀真實”、“不以詞害義”的觀點打動了眾人。同時盧鴻認為,經辯本是以口語對戰為特色的,一旦改用文言,則辯戰氣氛全無。最終結果便是先前的演講部分,由講經者整理潤色後,以文言形式出現;而經辯部分,則全為真實記錄。三是標點符號終於出現,但非常簡單,隻一種符號,就是句號。事實上這種以句號標點來分隔句子的方式,也不算是新發明。舊時學堂上老師教學生習經,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點,就是標明句讀。老師在前邊誦讀,下邊學生要用筆,一般不是蘸墨,而是以朱砂,在斷句處劃出圓圈。這種做法不隻是麻煩,最要命的是,不同的句讀,會給人理解經義造成不同的涵義。比如《老子》中幾句“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便有人斷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但也有人斷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實在是人為給解經增加麻煩。古籍中的句讀現在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要加標點,怕是爭議多多。但《範陽經辯錄》的幾個當事人除了陸蒙半途離開,其他眾人都參與了點校。這句讀之事,盧鴻就直接提了出來,言道在排版時,要將標點直接排印在書上。此舉倒是毫無爭議,《範陽經辯錄》也成了有史以來第一部自標句讀的書籍。此外《範陽經辯錄》的印數也大大超出了《玄壇講經錄》。本來盧祖安等人意思是,考慮到上次《玄壇講經錄》求者眾多的局麵,此次經辯印數翻一番,整印一千套。眾人覺得這個數目已經是非常之大了,但盧鴻想不也不想便一口否掉了。他說出來的數字嚇了眾人一跳,居然是三千套。盧祖安等人當然相信三千套也有人要,但問題是三千套的成本不是個小數,而且盧家也用不了這麼多。那紙和墨因為采用的還是檀皮熟紙和普通鬆煙,價格不低;雖然要買這書的人肯定是少不了,但是範陽盧家總不能擺攤賣書去吧?盧鴻站在眾人麵前,如同一個傳銷講師般,以一種極為誘人的口氣,給這些經學名宿們上了一堂極為生動的洗腦課。“適才爹爹所言,自然有理。隻是成本再高,難道能高過儒家大義的推廣重任麼?我輩治學之人,便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雖身百死而莫悔。試想天下學子,對經辯無不心向往之,翹首以待,若大旱之望雲霓。我等怎可因區區輜銖小利,傷了天下士子之心…”“範陽盧家自然不能行那賈書逐利之事,更不可以贈書之法,為賈名之行!我世家之位,豈是名、利可以汙濁的。但此次經辯出版之事,盧家早已全權委托奚家印書坊印製發行,其性質為公眾作品,授權狀態為A級簽約…奚家印書坊,一向著眼於經學,雅創文具,向執天下文房之牛耳。此次能宣揚教化,宏大經義之事,奚家書坊也是義不容辭,自創版、印製、裝幀、出版等事,一體承擔,盧家概不過問,以求公正…”“經辯印刷後,奚家將免費提供給盧家五百冊作為饋贈眾大世家的禮品,其餘經辯將上市公開發行。發行的目的,主要是考慮到各界對經辯的極度需求,滿足眾多學子追求真理探尋經義的強烈願望。上次《玄壇講經錄》印製後,市麵上大量出現了偽劣的盜版書籍,不僅擾亂了文化市場,敗壞了正版書的榮譽,更嚴重地挫傷了讀者的學習熱情,甚至對相當一部分學子的學業形成了誤導,對傳統的、正確的經義造成了曲解,造成了非常壞的影響。因此這一次經辯公開上市,決不是為了追逐利益或名望,而是為了打擊盜版,宏揚正氣,讓廣大莘莘學子能有自己喜愛的書可以讀,進一步普及經學知識,推動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盧鴻在中間說得滔滔不絕,一眾經學名宿聽得兩眼圓睜,點頭不迭。到最後,如果不是盧鴻以循序漸進、過猶不及等理由相勸,一眾熱血沸騰的文化事業先行者,差點要求奚老大直接印一萬套出來,嚇得奚老大直冒冷汗。要說最佩服盧鴻的,隻怕就是奚老大了。盧鴻這一套給幾位經學名宿講來,自然是極儘煽動誘惑之能事,但奚老大畢竟是在商場中混了半輩子的人,哪還不知道盧鴻講了半天大義背後的目的。他自然知道盧鴻看不上賣書的那幾個錢,要多印出來委托給自己賣,還是補償自己在紙墨硯石等方麵的巨大投入罷了。其實盧鴻想的,遠不止奚老大猜的這麼簡單。文化是大業不錯,但如果做大業是賠錢的買賣的話,這大業十有**倒是開展不下去的。盧鴻要想經會和書院建起來並發展下去,再進一步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實現,甚至把整體大唐的文化事業推動起來,就必須做個樣板告訴眾人,這個大業是不賠錢,甚至是可以掙大錢的。他自己雖然不覺得缺錢,但總不能讓和自己一起做這項事業的人賠錢。其後他又隨便給奚老大出了幾個“歪點子”,更是讓奚老大佩服得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