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純粹悟性之原理體係 第一節(1 / 1)

純粹理性批判 康德 966 字 2個月前

純粹理性批判 第二章 純粹悟性之原理體係在前章中,吾人僅就“先驗判斷力在其下始能正當使用純粹悟性概念於綜合判斷”之普遍的條件,以論究先驗的判斷力。今將在體係的聯結中,展示悟性(在此批判的準備下)實際先天的所成就之判斷。在此種論究中,吾人之範疇表,足為其自然而又安全之指導,固不容有所疑者也。蓋因一切純粹先天的悟性知識,應由範疇與可能的經驗之關係所構成,故範疇與普泛所謂感性之關係,自當完備的體係的展示悟性所以使用之一切先驗的原理。原理之所以稱為先天者,不僅因其包有其他判斷之根據,且亦因其不再根據於更高更普遍之知識。但此特征並不足使先天的原理置身於論證之外。惟以此類原理,非依據客觀的考慮,乃“一切對象之知識”之基礎,故其證明實不能以客觀的方法行之。顧此不足以阻吾人自“普泛所謂對象之知識”所以可能之主觀的源流中求取證明。故若命題不欲為人疑為論證不足之僭竊主張,則此種證明實不可欠缺者也。其次吾人所論究,將限於與範疇相關之原理。先驗感性論之原理(據此原理,空間時間為一切事物(所視為現象者)所以可能之條件)及此類原理之製限(即此類原理不能適用於物自身)皆不在吾人今所論究之範圍中。以此同一理由,數學原理亦不屬此體係。蓋數學原理,惟得之直觀,而非得之純粹悟性概念者。但因數學原理,亦為先天的綜合判斷,故其可能性應在本章論證之。誠以數學原理之正確及其必然的確實性,固無須為之證明,但其可能性則以其為明顯之先天的知識之事例,故必須說明之而論證之也。吾人在分析判斷與吾人所專行論究之綜合判斷對比之限度中,亦將論究分析判斷之原理。蓋由於二者之對比,吾人始能使綜合判斷之理論得免除一切誤解,且使其特有之性質呈顯於吾人之前也。第一節 一切分析判斷之最高原理一切普泛所謂判斷之普遍的(雖僅消極的)條件,(不問吾人所有知識之內容如何,及與對象之關係如何)為不自相矛盾;蓋若自相矛盾,則此等判斷之自身,即不就其與對象之關係而言,亦為空虛不實者。但即令吾人之判斷不包含矛盾,而其聯結概念之方法不與對象相合,或無“先天的或後天的根據”足證此判斷之正當,則即無一切內部之矛盾,此判斷仍為虛偽或無根據者。“凡與事物矛盾之賓詞,決不能屬於此事物”之命題,名為矛盾律,乃一切真理之普遍的(雖僅消極的)標準。以此之故,此原理僅屬於邏輯。其所適用之知識,僅普泛所謂之知識,與其內容無關,其所主張即:矛盾乃完全取消知識及使之無效者。但矛盾律亦容有積極的使用,即不僅排除虛偽及誤謬(此等虛偽及誤謬,限於由矛盾而來者),且亦以之認知真理。蓋若此之判斷為分析的,則不問其為否定或肯定,其真理固常能依據矛盾律真切認知之。凡與“包含在對象之知識中及在其中所思維”之概念相反者,當然常為吾人所擯除。但因與此概念相反者,當與對象矛盾,故此概念自身自當必然為對象所肯定。故於矛盾律必須認為一切分析的知識之“普遍的而又完全充足的原理”;但在分析的知識之範圍以外,此矛盾律就其為真理之充足標準而言,實無其使用之權威及領域。凡與矛盾律相背之知識,決不能免於自己否定之事實,乃使矛盾律成為不可欠缺之條件(ditio sine qua non),但非吾人所有“非分析的知識之真理”之決定根據。顧在吾人之批判的研究中,所論究者僅為吾人所有知識之綜合部分;關於此種知識之真理,吾人固須時常注意不與矛盾律相背(因矛盾律為不可背者),但決不能自矛盾律求取任何積極之指導。此著名之原理,雖無內容而僅為方式的,但有時由於疏忽,以含有極不需要之綜合要素之揉雜成分之方法形成公式。其公式為:某某事物同時屬有屬無乃不可能者。此公式,姑不論以“不可能”一詞所表現之必然的確實性為辭費,——因命題之性質已足明其為必然的確實者-且此命題乃受時間條件之影響者。故可改為:甲等於乙,同時即不能為非乙,但在時間繼續中固能兼為乙與非乙二者。例如某人為青年,同時不能又為老人,但在某一時期中為青年,在彆一時期中為非青年(老人)固自可能也。但矛盾律純為邏輯的原理,其主張不容受時間關係之製限。故以上公式,完全與矛盾律之原意相背。其誤解乃起於吾人先將事物之一賓詞與此事物之概念脫離,以後又以此賓詞與其相反之賓詞聯結故耳——此一進程,絕不發生與主詞之矛盾,僅與“已與主詞綜合的聯結之賓詞”相矛盾,即令如是亦僅在兩賓詞同時肯定時始發生矛盾。今如謂不學之某人為無學問者,則必須加以“同時”之條件;蓋此人一時雖為不學之人,而在其他時期則固可成為有學問之人。但若謂凡不學之人皆非有學問者,則此命題為分析的,蓋不學之屬性今已成為主詞之概念,而此消極的判斷之真理,亦已明顯其為矛盾律之直接的結論,無須“同時”雲雲之補充條件。此即我以上改變其公式之理由,蓋可使分析的命題之性質由之顯然呈露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