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新和淑華跟著周氏去周家參加了枚少爺的訂婚典禮。這就是所謂“下定”的日子。在周家,上一輩的人都很高興,公館裡各處張燈結彩,賀客盈門。周氏在裡麵幫忙照料。覺新在外麵忙碌奔走,處理各種雜事。隻有淑華空閒,她常常同芸在一起談話,等到女家的抬盒進來,擺在天井裡和兩邊階上時,她又跟著一些女客和小孩去搶那些精致的喜果。覺民借了學校大考的理由,沒有來參加這個典禮。淑華本來反對枚少爺結婚,但是她在今天的典禮中得到了快樂。芸也常常保持著她的笑靨。枚少爺的蒼白的臉上也不時現出興奮的紅色。隻有覺新的麵容在這天顯得比平日更憔悴。行禮的時候,嗩呐聲充塞了覺新的耳朵,他先後向著周老太太,周伯濤夫婦,芸的母親徐氏和枚少爺往紅氈上跪下去道喜。他仿佛聽見了一個人的隱隱約約的哭聲,他忽然覺得自己是在夢裡。人們笑著,大聲議論著。到處都是歡喜的麵顏。枚少爺行了禮站起來。還望著他茫然地一笑。他看見枚少爺的瘦小的身子在寬大、華麗的禮服中間搖擺,他看見那張臉上的近乎愚蠢的欣然的表情,他的心又因為憐惜痛起來了。周伯濤和枚少爺還在堂屋裡向道喜的親戚還禮。覺新站在堂屋門口,送進他的耳裡來的仍然是討厭的嗩呐聲和歡樂的笑聲。他煩厭地抬起頭看看天,看看屋脊。隱隱約約的哭聲又在他的周圍飄蕩,飄過他的耳邊,不讓他捉住,便飛走了,然後又飛回來,再逃到彆處去。他疑惑起來:“難道我是在做夢?難道這是在一年以前?”“明軒,明軒,請你去招呼一聲,客廳裡再擺一桌字牌,”周伯濤堆著一臉的笑容拍拍覺新的肩膀說。“是,是,”覺新連忙答應道。他看看眼前,一切都改變了。一年前的事已經成了捕捉不回來的夢景。那隱隱約約的哭聲是從他自己的心裡發出來的:或者是他的另一個自己在為她而哭,或者是他的心裡的她(她的麵貌今天又在他的腦裡浮現了)因為一個人的不幸的遭遇而哭。他現在隻有責備他自己:他一次違背了他的願望做了使她痛苦的事情;他又一次撇棄了那個孤寂地向他求助的她,做了一個背信的人。但是如今他連悔恨的餘裕也沒有了。他應該到客廳裡去,他應該去照料仆人安放牌桌。他就應該做這些無聊的事情。覺新隻好沒精打采地向著客廳走去。這一天覺新同枚少爺還見過好幾麵,但是他卻沒有機會跟枚少爺多談幾句話。這個年輕人似乎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事情。他的臉上帶著喜色,這使人會想到他心裡高興。然而這笑容是模糊的,另外有一層薄霧罩在那上麵。彆的人隻見到喜色,單單覺新看見了薄霧。但是如今已經太遲了。覺新知道自己不能給枚幫一點忙,空話更沒有絲毫的用處。所以他把話全藏在心裡,它們就擾亂了他的心。他覺得自己裝滿了一肚皮的愁悶,無法吐一口氣,他就用酒來澆愁,不僅澆愁,他還希望酒能使他遺忘。客廳裡的情形跟一年前的太相象了!多注視一次就使他多記起一件事情,一個聲音或者一張麵龐。他的瘦弱的身子載不起那麼多的回憶,那麼多的悔恨。他需要遺忘。他需要使現實變為模糊。他需要讓自己被包圍在霧裡。覺新在席上默默地喝著酒。周圍的人對他都變成陌生的了。他有時回答彆人的問話,卻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他覺得間有點沉重,覺得席上的人都長著奇怪的麵孔,又覺得臉發燒。他知道自己有些醉了。但是他不能夠退席去休息,而且他還要料理一些事情。他便極力支持著,也不再舉起麵前的酒杯。他勉強支持到席終人散的時候。這所公館又落在寧靜裡。他聽到周老太太和周伯濤夫婦對他說道謝的話,又聽到二更鑼聲,他知道現在可以告辭回家了。他的繼母周氏已經吩咐了仆人“提轎子”。等到轎夫預備好了時,他便和周氏、淑華兩人坐在三乘轎子裡,出了這個使他記起許多事情的公館。覺新一回到家,便倒在床上昏昏沉沉的睡去了。第二天他起得很晚,一天都不舒服,下午也沒有到公司去。正好琴來高家玩,他便把她留下,又去請了芸來。淑華、淑貞姊妹自然也來聚在一起。他們在花園裡玩了大半天。覺新還叫何嫂預備了幾樣精致的菜,傍晚他們(再加上從學校回家不久的覺民)便在覺新的房裡吃飯。飯後他們就在這裡閒談。他們(除了覺民,他早回到自己的屋裡預備功課去了)談到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事情,愈談愈興奮,一直變到夜深,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分開。早晨,太陽光把覺新的房間照得十分亮。覺新坐在寫字台前。他剛剛收到覺慧(他的三弟)從上海寄來的幾本新雜誌,正拆開包封在翻看它們。淑華陪著她的兩個表姐(芸和琴)揭起門簾走進來。他的第一句話便是:“大哥,你好早!”覺新站起來,迎接這兩個客人。他回答淑華道:“你還說早,送信的都來過了。”“信?二表妹、三表弟有信過嗎?”琴連忙問道,她的臉上露出了喜色。“沒有信。三弟寄了幾本新雜誌來。大概過兩天就有信來的,”覺新答道。琴瞥見了放在桌上的刊物,她便走去拿起來,先看了每一本雜誌的名稱和目錄。後來她翻開一本雜誌,看了印在封麵背麵的目錄。她念出一個題目《俄國女革命家蘇菲亞傳》。她接著又激動地說:“這是三表弟寫的,這一定是他寫的!”淑華和覺新都爭著去看那本雜誌。淑華接連嚷著:“在哪兒?”芸也懷著好奇心去看那篇文章。“你怎麼知道這就是他寫的?這是一筆名,”覺新驚疑地說。“他寫文章常常用這個名字,我知道,”琴得意地說。“給我看看他寫些什麼,”淑華急切地說,就伸手去拿那本十六開本的雜誌。“等一會兒給你,”琴拒絕道,她拿著這本刊物,翻開一頁又一頁,忽然停下來,興奮地念著:她在我們的陣營中過了十一年,她經曆過不少絕大的損失,全盤的失敗,但她從來不灰心。……不管她如何刻苦自勵,不管她如何保持外表的冷靜,實際上她卻是一個熱情的天使。在她的鎧甲下麵仍然有一顆女性的優美的心在跳動。我們應該承認,女人比男子更賦有這種“聖火”。俄國革命運動之所以有宗教般的熱誠,大半應該歸功於她們。……琴激動得厲害,聲音急,而且發顫,她自己的感情被那些話控製了。她從沒有讀過這樣痛快的文章。淑華還不大了解這些話的全部意義。但是她也懂得一部分,尤其是琴的聲音和態度留給她的印象更深。此外還有一個事實鼓舞她:這是她的三哥寫的文章。他會寫出這樣的話?她有點不相信。她打岔地問了一句:“這真是三哥寫的?”“不,是他翻譯的,他引彆人的話。這一段話真有力量!”琴答道。她的注意力還停留在這一段話上麵。“蘇菲亞,她究竟是個什麼人?”淑華好奇地問道。她以前也偶爾聽見覺民同琴在談話中提到“蘇菲亞”這個名字。她卻不曾問明白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蘇菲亞,一個二十多歲的俄國貴族小姐……”琴帶著尊敬地答道。“一個女革命黨,”覺新不等琴把話說完(也許他沒有注意到),便用嚴肅的低聲接下去說。“女革命黨?”芸吃驚地說。她聽見琴讀出那段文章,她還不大了解,那裡麵有好些新名詞。不過她看過一些翻譯,也略略知道一點西洋人的生活情形。她明白“革命黨”這個名詞有什麼意義。琴的聲音和那段文字使她激動,引起她一點幻想。但是“女革命黨”這四個字卻使她害怕,她的心還不能接受。“芸妹,你不曉得蘇菲亞是個女革命黨?”琴故意詫異地說。“琴姐,我怎麼會曉得?”芸奇怪地說,她不知道琴為什麼對蘇菲亞感到這樣大的興趣。“可惜你沒有看過《夜未央》(去年在萬春茶園裡演過的),那裡麵也有一個蘇斐亞,雖然是另外一個人,不過都是一類的人,還有那個人人都不能忘記的安娥,”琴隻顧得意地說下去,不提防淑華在旁邊嚷起來:“琴姐,你還好意思提起《夜未央》!你請二姐一個人去看戲,也不請我。你現在再說戲好,有什麼用處?橫豎我們看不到了。”琴露出帶歉意的微笑辯解道:“三表妹,我已經給你道過歉了。那天二表妹在我們家裡耍,所以我請了她去看戲,也來不及約你。……”“還有我,”芸含笑地插嘴道。“好,又來一個,看你怎樣應付?”淑華拍手笑道。“這跟你不相乾,你不要幸災樂禍!”琴對著淑華啐道。她再回頭對芸說:“已往的事不要提了。你要看書這兒倒有。二表哥有一個抄本,我要他借給你看。看書跟看戲是一個樣的。”芸還沒有答話,淑華又接下去說:“不一樣,看書哪兒象看戲有趣!”這句話把覺新和芸都惹笑了。“三表妹,你怎麼專門跟我作對?我去年沒有請你看戲,你就記得這樣清楚,”琴微微紅著臉質問道。淑華把琴望了一會兒,忽然噗嗤地笑起來。她高興地辯道:“琴姐,哪個會象你這樣小器!我不過逗你多笑兩次,讓你高興高興。哪個不曉得琴姐跟我要好?”“大表哥,你聽,三表妹拿我開玩笑,還說跟我要好,”琴也忍不住笑了,就指著淑華對覺新說:“她這樣欺負我,大表哥,你還不敲她一頓。”覺新這些時候沒有說一句話,他羨慕地望著她們。這些年輕的麵顏,這些清脆的少女的聲音給他帶來生命的歡樂。他默默地望著,聽著,儘量地享受這種歡樂,好象唯恐他一眨眼,這一切就會完全消失。青春……真誠……歡欣……他仿佛回到了他的某一個時代。他忘記了他周圍的苦惱和寂寞。琴的話伴著她的清脆的笑聲飄到他的耳邊。他的眼睛連忙迎著她的燦爛的笑。他喜悅地微笑了。他預備說話,但是他隻來得及喚了一聲“琴妹”。“大哥不會打我!可惜二哥不在這兒。二哥在一定聽你的話。琴姐,你怎麼不去喊二哥來幫你?”淑華越發得意地搶著說。琴這一次並沒有露出害羞的表情。她倒笑起來,嘲笑淑華道:“三表妹,你好象就隻有這個武器一樣。說來說去都是這一套話。二表哥到學堂去了,等一會兒就會回來的,用不著我去喊他。”“琴妹,你饒了她罷,她年紀小,不懂事,”覺新覺得心裡輕快了些,也開玩笑地說。“大表哥,你不好意思打她,等我來,”琴說著便走到淑華麵前,在淑華的頭上輕輕地敲了一下。“好了罷,”淑華笑嘻嘻地望著琴說:“琴姐,我給你一個麵子,你好下台。”“三表妹,你這張嘴——”琴故意做出咬牙切齒的樣子對淑華說。淑華忽然抓起琴的手,親熱地捏住它,一麵正經地帶笑說:“琴姐,我不再中你開玩笑了,你不要生我的氣。”綺霞從外麵進來,覺新看見她便吩咐道:“綺霞,你去看看賣蒸蒸糕的走了沒有,給我們端幾盤進來。”綺霞答應一聲便又出去了。“哪個生你的氣?你還是個小孩子,”琴高興地笑了。淑華得意地笑了笑,又對琴說:“我們唱歌好不好?”她不等琴答話,便走進內房去。內房裡窗前立著一架風琴,這是覺新在兩個月以前買來的。淑華走進內房,搬了一個凳子到風琴前麵,自己坐下,昂著頭一邊按鍵盤,一邊大聲唱起來。琴、芸、覺新都跟著進了內房。琴取下掛在牆上的笛,橫在嘴邊吹起來。覺新也拿了那支玉屏簫來吹著。這些聲音配在一起非常和諧。淑華的聲音愈唱愈清朗,好象一股清瑩的春水流過山澗,非常暢快地流到遠遠的地方去;它上麵有一個很好的晴天,兩邊是美麗的山景,還配合著各種小鳴鳥的囀(那些樂器裡發出的美麗的聲音)。一首歌唱完,淑華接著又唱第二首。第二首歌唱起不久,淑貞來了。一切仍舊繼續進行,她並沒有打岔他們。他們一時沉醉在這簡單的音樂裡,也沒有注意到淑貞。後來綺霞用一個茶盤把蒸蒸糕端了進來。小塊的多角形的點心上麵還冒著熱氣。綺霞連茶盤一起放在方桌上。桌上靠牆入著的花瓶、洋燈、帽筒等等擺設都是覺新的亡妻李瑞玨的妝奩。這些年覺新就讓它們原樣地放在那裡,從來沒有移動過。綺霞放下糕,便站在淑華背後,看她彈琴。淑貞也在旁邊注意地望著,注意地聽著。不久這首歌又完了,淑華連忙站起來,第一個走到方桌前去拿蒸蒸糕。“芸妹,大表哥,你們還不快吃,等一會兒會給三表妹搶光的,”琴含笑對覺新們說。她也走去先拿起一塊糕,望著淑貞說:“四表妹,你先吃,”她把它遞在淑貞的手裡。笛子還捏在她的另一隻手中。“琴姐,難為你,”淑貞感謝道。“四表妹,你的眼睛怎麼了?”琴這時才注意到淑貞的一對眼睛腫得象胡桃一樣,便驚問道。“沒有什麼,我很好,”淑貞呆了一下,才埋下頭低聲答道。“你不要騙我,你又受到什麼委屈罷,”琴低聲說。琴的前一句問話把眾人的眼光都吸引到淑貞的臉上。他們開始明白那件事情。淑華看見淑貞不青直說,忍不住衝口代淑貞答道:“四妹昨晚上一定又哭過了。”淑貞默默地吃著蒸蒸糕,好象沒有聽見琴的後一句話和淑華話似的。綺霞知道的較多,便出來鳴不平地說:“先前聽見春蘭說,四小姨昨晚哭了半個晚上,五太太又發脾氣。連春蘭也挨了一頓打。”淑貞忽然抬起頭,眼淚象兩根線似地沿著她的臉頰流下來。她用哀求的眼光望著綺霞抽噎的說:“綺霞,你不要再說這些話。”眾人都不作聲,他們靜靜地吃著蒸蒸糕。琴還站在淑貞的身邊。綺霞停了一下,好像她不知道怎樣回答似的。後來她充滿同情地答道:“四小姐,我不說了。”“四表妹,”琴親切地、憐惜地喚了一聲,便把膀子繞過淑貞的頸項輕輕地搭在淑貞的肩上。她又說:“我們現在先吃蒸蒸糕。你不要想昨晚上的事情。”“我不想……我曉得想也沒有用處,”淑貞無可奈何地小聲說。她望了望琴,又說:“琴姐,你不曉得我的苦處。”琴愛憐地輕以撫著淑貞的頭發感動地說:“你也太軟弱了。你要是能夠象三表妹那樣什麼都不在乎也好。偏偏是你處在這樣的境地。”淑貞不作聲。她埋下頭去。她的眼光觸到她的一雙穿繡花緞鞋的小腳,她完全絕望了。她覺得心裡很不好過,好象有許多根針刺著它,又好象心裡有什麼東西不住地朝上湧。她咬著嘴唇極力忍耐,但是淚珠仍舊不怕地流下來。她摸出手帕掩著嘴唇,淚水漸漸地把手帕浸濕了。“琴姐,不要再提那些事情。你不吃蒸蒸糕?”淑華知道是什麼念頭苦惱著淑貞,但是她不能夠解決她的堂妹的問題,她甚至不能夠給淑貞幫一點忙:除了幾句安慰的話外,她什麼也不夠夠帶給淑貞。她因此常常感到苦惱。但是她從來不讓苦惱蠶食她的心。她永遠保持著她的樂觀,她的愉快的心情,她的勇氣,她的歡笑。她是一個粗心的人,然而她不會讓一種感情使她變為糊塗。她不能忍受房裡沉悶的空氣,她想把憂愁驅散,所以對琴說了這樣的話。她站在方桌前,又伸手到盛蒸蒸糕的盤子裡取了一聲糕,慢慢地放在嘴裡吃著。芸走到淑貞的身邊。她遞了一塊糕給琴。然後柔聲勸淑貞道:“四表妹,你不要難過。過去了事情還是不要多想。多想也隻會苦你自己。你聽見他們先前唱歌唱得多好聽。我今天好好地陪你耍一天,琴姐也陪你。”淑貞點了點頭,含糊地應了一聲。她一隻手拉著琴的衣襟。掩嘴唇的手帕已經拿開了。“四表妹,芸表姐的話不錯。事情過了就該忘記才是。你儘管放寬心。以後有什麼事情我們會給你幫忙。你應該相信我的話,”琴吃完那塊糕,也俯下頭去勸淑貞道。“我相信,”淑貞象受了委屈的小孩似的吐出這三個字。“那麼你答應我不要再想昨晚的事情,”琴看見淑貞聽從她的話,便又說了一句。淑貞又點點頭。淑華端了盤子過來,裡麵還剩得有三塊糕。她對琴說:“琴姐,這是留給你們的。你不吃,我給你端來了。你吃兩塊,四妹一塊,快點吃,就要冷了。”“難為你親自端來,不吃太對不起你了,”琴從淑華端著的盤子裡拿起一塊糕來,帶笑地對淑華說。然後她又掉頭向著淑貞:“四表妹,你也吃一塊。”淑貞默默地拿了一塊糕。“綺霞,你給我們倒幾杯茶來,”淑華高興地吩咐道,她好象在大雨以後見到了晴天。淑華把空盤子放回到方桌上去,便坐在風琴前麵,一個人彈起琴來。她彈了十多分鐘,又停住,喚覺新道:“大哥,你不吹簫?”覺新立在外麵書房裡寫字台前,拿著一本刊物在翻看。他含糊地答應了一聲。淑華詫異地掉頭去看他。她看見覺新在看書,又看見琴、芸兩人和淑貞都坐在床沿上講話。隻有綺霞在斟好茶以後,走過來站在她背後,看她彈琴。淑華站起來,走到外麵房間,大聲說:“大哥,你現在看什麼書?還是來彈琴唱歌罷。”“你先彈,我就來,”覺新敷衍地說。“什麼書有這樣好看?等一會兒看也不行?”淑華說著便走過去,看她的哥哥在讀什麼書。覺新看到還是那篇關於蘇菲亞的文章。他的注意力集中在雜誌上。他帶著心跳地讀著。他讀得快,但是也沒有失去每一段的主要意思。它們使他興奮,同時又使他擔心,他還有一點害怕。這不是為著他自己,他關心他的三弟覺慧(那篇文章的作者)的前途和安全。他以前對那件事就懷著一點疑懼,他疑心覺慧參加了革命的工作,現在他讀到這篇文章,他的疑慮被證實了。他在那些熱烈激昂的文字中看到一個苦難的生活的開端。他愈讀下去,愈覺得他的推測是確定的了。但是他還希望在後麵發現另一種調子,另一種道路,所以他不願意淑華來打岔他。他搖搖頭堅持地說:“三妹,你去找琴姐她們,我看完就來。”淑華站在覺新的身邊,伸過頭去看,自語似地說:“原來是三哥的文章。你們看過了,我也要拿去看。”“你要看?”覺新好象聽到什麼可驚奇的話似的,他抬起頭掉過臉來看了淑華一眼,驚訝地問道。淑華高興地答道:“你們都愛看,一定很有意思,況且是三哥寫的文章。”覺新看看淑華,鼓起勇氣,低聲說:“這種文章你還是不看的好。”“為什麼?你們都看過,我就看不得?大哥,我不明白你的意思,”淑華驚愕地說,她的聲音裡帶了一點反抗的調子。“我擔心三弟已經加入革命黨了,”覺新不回答淑華的問話,卻隻顧說自己所想的。“我看他一定是個革命黨。”淑華在一年前聽見“革命黨”這個名詞,還不知道它的意義,但是現在她卻明白革命黨是什麼樣的一種人。不過在她的心目中革命黨是奇怪的、缺少現實性的、不可接近的人物。她不能相信一個她如此熟知的人會成為那種書本上的理想人物。因此她很有把握地回答覺新道:“你說革命黨?我看三哥一定不是!”“你不懂,”覺新煩躁地說,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內房裡的風琴聲又響了。淑華看見琴在彈琴,也不管覺新還要說什麼話,便大聲說:“我來吹笛子,”她跑進內房去了。但是芸已經把笛子橫在嘴邊了。淑華走到琴的身邊,想起覺新的話,便拍著琴的肩頭,帶笑地說:“琴姐,你相信不相信,三哥是革命黨?”琴立刻停手,回過頭疑惑地低聲問道:“哪個說的?”“大哥說的,”淑華覺得好笑地答道。琴兩眼望著鍵盤,低聲囑咐道:“三表妹,你不要對彆人說。”這句話倒使淑華發愣了。她好象碰了釘子似的。她想:琴姐為什麼說這樣的話?難道三哥真是革命黨?琴彈琴時還掉頭去看淑華。她看見淑華木然地站著,象在思索什麼事情。這態度,這表情,在淑華的身上是很少見的。她覺得奇怪,便問道:“三表妹,你不唱?”“啊,我就唱,”淑華驚醒似地答道。她真象從夢中醒過來一般,把革命黨的問題撇開不管了。她剛唱出三個字,覺得口乾,便走去把方桌上一杯斟好未喝已經涼了的茶端起來喝了兩口。她忽然聽見一陣吹哨聲,聲音自遠而近,顯然是那個人正沿著左廂房的石階走來。她認識這個聲音,便高興地嚷道:“二哥回來了。”果然過了片刻覺民和著琴聲、笛聲吹著口哨走進了覺新的房間。覺民看見覺新在看書(這時覺新已經坐下了),他也不去打岔覺新,就走進內房去。不用說他得到眾人的歡迎。他站在琴的背後,帶著興趣地看琴的手指在鍵盤上跳動,一麵繼續吹口哨。琴忽然回過頭望著他微微一笑,眼光裡送出一種問詢。他回答她一個微笑,同時點了點頭。兩人能夠明白彼此的意思。覺民又在琴的耳邊低聲說:“今天下午要開會,我們一路去,在惠如家裡。”連淑貞也沒有聽見覺民說話,他的話被琴聲掩蓋了。然而琴是聽見了的,她不但聽見,而且她還點一下頭作出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