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談判蘇定方笑道:“這個報捷奏章要是送到了長安,估計得朝野震驚,舉國歡慶啊”王平安嗯了聲,道:“還要給青州寫一封信,讓青州總管派人來證實一下。我估計報捷奏章送到長安後,皇上和宰相們可能會不相信,以為咱們謊報軍情,誇大戰功。從長安派人來查證,一來一回,所費時間必多,所以乾脆咱們就先讓青州總管派人來查證,這樣還能快些,咱們不必在高句麗這裡等的太久”蘇定方點頭道:“還是王公想事情周全,那末將就給長安寫一道報捷奏章,再給青州寫一封接應的書信。不說讓青州總管來查證,而是讓他來接應,如此事情便穩妥了。”王平安道:“好,就這麼辦,你辦事,我放心”吩咐完了,他讓青州兵搬來兩把椅子,他拉著寶藏王的手,踩上椅子,站到城垛之上,不停地向高句麗百姓揮手。寶藏王不明白為啥要把手揮來揮去的,他可和李治不一樣,李治很喜歡聽百姓的歡呼,而他卻有些害怕。多年的“飼養”生活,讓他很怕接觸陌生人,尤其是下麵的百姓都在嚎啕大哭,儘管王平安不停地對他說,百姓們這是喜極而泣,可他卻仍不想在城牆上待著了。王平安見寶藏王有要哭的架勢,忙叫過傳令兵,大聲道:“我義子身為高句麗國王,現在接受百姓們的歡呼,可歡呼聲不夠響亮,無法表現出百姓對他的愛待”他頓了頓,下了椅子,叫傳令兵伏耳過來,小聲道:“不是說有不少人想成為我大唐子民麼,去告訴他們,隻要衝著國王歡呼,大叫千歲,那麼喊完以後,可以領取一天的口糧,然後等在這裡,說咱們將發給他們告身文書,承認他們是大唐的子民”傳令兵心想:“咱們剛剛燒完人家的國都,把房子都給燒光了,你看看他們哭得那個樣子,現在還想招人家當大唐的子民,誰能乾啊,就算有幾個把賣國不當回事的,可也不見得會很多”傳令兵下了城牆,把命令傳了下去。出乎青州兵的意料,隻一談口糧,又一談可以成為大唐子民,一開始確是沒有多少百姓響應,多數人都是報著觀望態度,就算有一些人過來,也都是類似地痞無賴的那種,改朝換代對這些人來講無所謂的,可他們過來領口糧,卻還會遭到不少百姓的冷眼青州兵對於這些“勇於投誠”的無賴們態度發生變化,不但把大塊的馬肉發了下去,甚至還發給他們棍子,讓他們去維護百姓們的秩序……情況立即變了國家遭此大亂,亡國氣息濃重,高句麗的百姓們現在最關心的是怎麼能活下去,而不是國王是誰,臉麵終究是不能當飯吃的,隻要向唐軍投誠,就能有東西吃,那便暫且投誠吧,大不了等吃飽了,再造反也來得及一開始,青州兵要求高句麗百姓在領了口糧之後,對著城牆上歡呼,可隨著跑來投誠的人越來越多,要求自然也就水漲船高,高句麗百姓必須先向城上歡呼,然後才能領口糧,而且歡呼聲還必須響亮,否則歡呼也是白歡呼,照樣不給口糧。反正人有的是,你不歡呼,有的是人歡呼“大唐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王上千歲,千歲千歲千千歲”歡呼聲此起彼伏,一聲比一聲的大沒過多一會兒,成千上萬的人扯脖子大叫,叫得聲嘶力竭,震耳欲聾王平安又站回了椅子,望著下麵,笑道:“這還象點兒話。很好,非常好。我兒,現在百姓對你歡呼,你是否感到胸中有了浩然之氣,想向他們說些什麼呀?”他轉過頭,看向寶藏王,心裡打算著,想教教寶藏王怎麼演講,對著高句麗的百姓亂白話一通,鼓勵百姓們重建家園,使勁兒向寶藏王效忠可一轉頭,卻見寶藏王搖搖欲墜,站在椅子上直打晃。不僅如此,他還眼中有淚,看樣子象是要哭王平安大吃一驚,這孩子怎麼了,怎麼這副德性,也太沒出息些了吧難道他以前從來沒有主持過什麼儀式,更沒接受過百姓的歡呼?身為國王,主持儀式是必須的呀,哪可能一點經驗都沒有事實就是寶藏王真的一點經驗都沒有,彆說接受百姓的歡呼了,就連男人他都沒見過多少個,更加沒有看到過城下這麼多的人。從小到大,他都沒聽過什麼太大的動靜,頂多也就是吃飯時,敲敲飯碗,算是弄出點響動了王平安不問他還好,一問之下,寶藏王哇地大哭了起來,叫道:“我要回宮,我要回宮”這次他說的是高句麗話,叫喊了出來。王平安趕緊把他從椅子上拉下來,問道:“你哭什麼呀,你在說什麼呀,說我們大唐的話,不要說高句麗的話,為父我聽不懂”可寶藏王隻是張個大嘴,哇哇地哭叫,卻什麼都再也說不出來了。王平安招手叫過通譯,問道:“他剛才說什麼,可是在說我大唐不好?”如果這寶藏王敢亂說話,那就休怪他不顧念“父子之情”了,非把這不孝的孽子關進小黑帳篷裡,餓他幾天不可通譯趕忙上來,道:“回王公的話,您這位新兒子想家了,叫著要回家”話翻譯完了,他就笑了,這國王都多大的人了,怎麼還和不懂事兒的小孩似的。王平安哦了聲,笑道:“幸虧是要回家,而不是要吃奶,要不然讓我上哪兒給他找奶媽去”揮了揮手,王平安讓通譯把寶藏王領下城牆。他則麵對城裡,看向那些被燒成瓦礫堆的裡坊。他心想:“以高句麗現在的國力來講,要想清除這些瓦礫,再把國都建起來,所要花費的人力和物力,是要遠遠超過直接蓋一座新城的。不過,花費更大,稅收就會越高,局勢就會越亂,所以還是在原址上蓋吧,這樣才能讓我大唐放心些”想了一會兒心事,王平安下了城牆,回轉大營,等著那個淵蓋蘇文的步軍將領派人來向自己投降。估計著今天的收子典禮,會讓那個步兵將領心安吧,隻要他能來投降,那麼王平安就可以放心地回大唐了,高句麗的戰事也就算告一段落,至於大唐再派兵來,全麵吞並這個國家,那就是李績這種大將軍的事了。王平安坐在帳中,心想:“要再讓我來這裡,打死我也不來了,理由就是俺暈船”天色轉黑,一夜無話,待到第二天上午,那個淵蓋蘇文的步兵將領果然派了人來,前來試探,想看看唐軍的態度,想探聽一下,如果他投降了,唐軍給他什麼樣的待遇,其實說白了,就是談條件來了,想要有條件投降王平安好說話得緊,親自接待了那名高句麗的將軍,並且把寶藏王請來,讓他們君臣見上一麵。讓王平安吃驚的是,這位將軍竟然不認識寶藏王,而寶藏王也說是頭一回見著他那步兵將領既然派了這個將軍來,那說明這個將軍絕對是個重量級的人物,算得上是步兵部隊的副將。可這樣位高權重的將軍,寶藏王竟然不認識,而將軍也不認得本國的國王,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青州軍的將軍們個個對此感到驚訝,實難想象,高句麗的小朝廷竟然能有這種事發生,真真的讓人大開眼界王平安倒是沒說什麼,反而對此表示了理解,而且還充當了介紹人,把高句麗的國王介紹給了高句麗的將軍認識一通談判,大講條件。王平安提出…要求,一是高句麗必須向大唐稱臣,且年年進貢,貢品數量為高句麗全年稅收的十分之一,可以用戰馬和銅來支付;二是步兵將領必須繼續奉寶藏王為國王,如果寶藏王死了,高句麗人不得自行立王,而是要由大唐指定國王的人選;三是高句麗立即與百濟斷交,如果大唐要征討百濟,高句麗要派出軍隊,做為仆從軍,跟著唐軍打百濟。那名將軍全權代表步兵將領,把這…要求全都答應下來,至於他提出的條件,隻有一個,那就是讓步兵將領接替淵蓋蘇文,繼承淵蓋蘇文所有的權力,成為高句麗的護國大莫離支王平安自然答應,且親筆寫了書信,答應此事,書信既可以安步兵將領之心,又可以做為憑證,如果王平安日後反悔,步兵將領可以公開此信,派人去大唐告王平安的狀。條件談好,那名將軍離了大營,趕回去報信。當天晚上,那步兵將領便帶著一眾將軍,前來大營,拜見王平安和寶藏王。步兵將領姓車名正賢,現在他的手裡尚有三萬高句麗步兵,不過隻要擴編,很快便可達到十萬,足可以和那些城主對抗了王平安親自迎接出營,離得老遠,就叫道:“前麵,可是高句麗的大莫離支車大人嗎?”車正賢一聽這話,心中狂喜,看來唐軍是真的想扶持他了,要不然怎麼能當眾叫他為大莫離支呢負責談判的將軍小聲道:“將軍……不不,是大莫離支。對麵那位穿紫袍的便是唐軍統帥,王平安王公爺”轉載於(全本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