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報紙(1 / 1)

“紙張?沒錯,有了這種印刷術,還需要紙張才行,下官相信殿下已經有了主意。”相比較車床,水力鍛錘而言,印刷術和造紙相對來說簡單了許多,蕭銘說道:“你看見的這些正是為造紙坊和印刷坊準備的。”一邊說,蕭銘一邊帶著龐玉坤去看了磨漿機,造紙用的壓力篩,有了這些設備,造紙坊的工作效率會得到大大的提升。接著,蕭銘帶著龐玉坤到了一個已經排版出來的版麵前。龐玉坤站版麵前看了一下,驚訝道:“殿下,這上麵是屯田令,征兵令,至於其他則是青州近來發生的事情,這個殿下難道要印刷成冊嗎?”“不是,這個是報紙。”蕭銘笑眯眯地說道。下麵他就要進行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輿論宣傳,這輿論宣傳自然是散播自己的偉光正形象,並且向百姓傳達各項政令。同時還能讓百姓了解一些時事,這樣一來,百姓就能夠感受到他這個藩王正在為他們做的事情,從而加強百姓對他的支持。在蕭銘看來,任何時代輿論都是要抓住的陣地,不然自己不抓輿論,輿論就會被其他人控製。也正是因為如此,敵人才會有機可趁,利用花言巧語霍亂原本太平盛世。一旦報紙在他的封地推廣開來,他就可以及時針對民間的謠言進行辟謠,也可以主導民意。“還請殿下明示。”現在龐玉坤和青州其他人一樣,在蕭銘麵前都很謙遜。因為他發現這個齊王簡直無所不知。蕭銘於是把報紙的作用和龐玉坤說了。龐玉坤此時見到印刷術的時候震驚多了,他說道:“有此國之重器,何愁天下之人不識殿下。”蕭銘笑道:“這個報紙到時不是用來吹噓本王的功績的,你看這版麵的下麵,分彆是滄州走私案和登州七十二口的滅門慘案。”“這件事若是在百姓中傳開,百姓們定然會憎恨本地豪族,而頌揚殿下的功績,實在是妙,長久以往,隻要殿下勵精圖治,不愁百姓不擁護殿下。”龐玉坤越說越興奮。以前蕭銘搞得機械什麼的,他不懂,但是涉及到政務,龐玉坤頓時明白了。蕭銘點了點頭,這正是他的目的,不過他說道:“隻是可惜,封地百姓識字的人太少,這報紙隻能夠在官府中傳閱。”“這有何妨,殿下,這六州之中清苦的書生的到時有的,他們每每以賣字畫,為人抄書為生,殿下為什麼不能將報紙給他們,讓他們下到各州縣讀給百姓聽,到時候給他們一些銀子便可。”“嗯,不錯的主意。”蕭銘喜道,還是龐玉坤最了解這封地的民情,他到時忽略了自己的封地也是有不少讀書人的。報紙的設想兩人都興奮起來,借著這件事,蕭銘說道:“對了,龐長史,有件事我倒是想一直和你說,這件事關於軍隊。”提起軍隊,龐玉坤的神色嚴肅起來,因為軍隊永遠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殿下,這軍隊有魯校尉管轄,難道殿下有什麼不放心的嗎?”龐玉坤謹慎地說道。蕭銘說道:“如今鋼鐵坊有了三萬人,下麵就是為軍隊提供裝備的時候,一旦裝備成軍,青州軍可就是一隻長了利牙的老虎了,這隻老虎必須要掌握在本王的手裡才行,所以,本王想在軍隊中加強長史的權利。”長史本就是都督府這個軍事機構中的文職,但是隻有都督府中才配備一名長史。但是對蕭銘來說這遠遠不夠,因為信息的閉塞,在這個時代發生軍隊嘩變的幾率非常高。所以純粹把一隻軍隊交給頭腦簡單,極容易衝突的武人很危險,他現在就要將現代軍隊中政委製度複製過來,而他的政委就是長史了。他要讓長史下到軍隊基層,每個層次都配備一個長史負責思想宣傳工作。這樣一來,就能讓軍隊變成一個身體,一個腦袋,主將負責領導軍事行動,長史必須服從命令不得乾涉。長史負責軍隊思想紀律,保證蕭銘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在關鍵時刻主將出現叛變意圖的時候可以廢黜主將的職位。器械司中,蕭銘向龐玉坤娓娓道來,龐玉坤頻頻點頭,無論是報紙還是長史,現在都是說明了蕭銘要對封地進行絕對的掌控。在龐玉坤看來,蕭銘這也是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殿下,隻是如此一來,我們需要的讀書人很多。”龐玉坤說道。“讀書難道不是為了江山社稷嗎?現在本王給了他們機會,不需要科舉,隻要培訓競爭上崗,這難道不好嗎?”雖然不懂培訓,競爭上崗的意思,但是龐玉坤清楚蕭銘這是在招賢納士。他說道:“既然如此,都督府人便發出告示,召集封地內的讀書人,無論是否有功名在身都可前來,如何?”“嗯,就這麼辦。”蕭銘說道。二人商議定,龐玉坤匆匆離去,長史深入軍隊,這等於提升了長史的地位,這也是龐玉坤沒有反對的原因。畢竟這件事對他也是有利的,而且他十分認同這種做法,軍隊是利劍,傷人也能傷己,必須嚴格掌控。招募長史和報童的事情由龐玉坤負責,蕭銘則是去抓印刷坊和造紙坊的生產。他很期待大渝國第一份報紙在他的封地誕生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第二天,一則告示在青州城的東市和西市張貼出來,頓時引起了青州士子的軒然大波。“這長史我們清楚,但是這報童是什麼,諸位仁兄,有誰了解。”一眾士子圍在告示前。前麵一個書生搖頭晃腦地把告示上的內容全部念了出來,圍觀的百姓搖了搖頭離開,這件事和他們沒有關係。“報童,報童,難不成是傳報軍情的斥候?”一個書生挺直了腰杆,頗有些自得。有功名在身的書生有人尊敬,沒有功名在身的書生在百姓口中那時百無一用是書生。圍觀的書生中,很多還穿著打補丁的衣服,他們是家境貧寒,但又數次落榜的人。而這類書生生活的十分困苦,而又被百嘲笑。現在這個布告貼出來,他們頓時找回了讀書人的榮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