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九十九章 書房論勢(1 / 1)

李恪在看書的同時想著如何提高印刷的質量和數量。因為在唐朝還沒有活字印刷術,所以書籍的價格很高,不是大戶人家的子弟是看不起書的。所以如何提高書籍的印刷數量就成了他這段時間最重要的工作。他覺得自己做這件事情的意義很大,推動大唐文化發展自不必說,更重要的是,如此一來會讓他得到天下讀書人的心。因為,書籍有了質量和數量的提高,價格就會便宜,這樣會讓更多的貧家子弟買得起書,能讓他們讀得起書,學得到知識。如此,他們以後也有機會考取功名,再也不會覺得讀書隻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才能享有的專利。除此,他心中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在大唐辦理一所類似於後世的綜合性大學。這是他期待已久的事情,而印刷術的提高會對他開辦學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此一來,他的日子倒是過的清閒,除了看《論語》,就是和府中聘請來的工匠研究活字印刷術。但是,他過的好就會影響彆人的心情,這個人自然就是太子李承乾。蘇定方入主千牛衛,明眼人就能看出是李世民在刻意的提拔他,目的就不言而喻,是為了組建新軍培養將才。而他自己推薦的趙節卻被李世民直接無視,奏章也毫無音訊,這如何能讓身為太子的他順心呢?他可是太子啊,大唐未來的皇帝,自己推薦的人怎麼就比不上李恪一個王爺推薦的人呢?所以,東宮眾官員成了他發泄的對象,他不是對身邊少師李剛的授課不滿,就是對少傅張玄素平時生活上的規勸冷言冷語的恥笑。即使這樣他還發泄不了自己心中不滿,要不是長孫無忌及時的製止他,他又該做出毆打宮女和內侍這樣的事情來。所以,他的元宵過的極為鬱悶,特彆是李恪在場的時候讓他心裡極為不舒服,看他很不順眼。要不是元宵賞燈的時候李世民在身邊,他肯定不會給李恪什麼好臉色。而相對李承乾,李泰對這件事情表現的很淡定。他本身就不喜歡武略之事,對軍隊的事情就更加不感興趣。隻是他妒忌李恪在李世民麵前受寵,看到他在不斷發展自己的勢力,才會跟在李恪身後上書舉薦程名振。其實,在他的心裡認真做學問,得到李世民的誇獎才是最根本的,才是他應該做的事情。他認為太子之位的爭奪不能靠武力,而是靠才學,誰能得到李世民的青睞,誰就有可能奪得太子之位。但是,有一點他沒有注意到,那就是他和李恪得不同之處。他是嫡子,是皇後所生,而李恪不是嫡出,還有就是他是隋煬帝外孫的身份,注定不可能和李泰一樣靠才學奪得太子之位。所以,李泰對自己的老師王珪這個人比較上心。元宵節的前幾天王珪、杜淹還有韋挺三人已經入京見過父皇,正式擔任了他的諫議大夫的職位。對於李世民任命他為衛王老師的身份他也沒有反對,所以李泰在想如何處理好自己和王珪的事情。是否能把他收為己用呢?雖然王珪職位不高,但他身後所代表的世家的勢力不小,而且才華學識也是當時翹楚。就在李泰想如何收複王珪為自己所用的時候,下人稟報他說王珪求見,正在客廳等他。李泰一聽,急忙整理了一下衣冠,和下人一起來到客廳。遠遠的就見一個四十開外,身形不高,麵貌清瘦的青衣男子坐在客廳飲茶。李泰知道這人就是王珪,忙快步上前施禮,“青雀見過恩師。”王珪在李泰現身客廳的時候就發現了他,隻是他想試探下李泰,所以才裝作沒看見。如今見李泰給他行弟子之禮,立即起身將李泰扶起,“殿下大禮,老臣不敢承受。”但是他嘴上這麼說,心裡卻極為滿意李泰的態度,能夠拋下皇子的身份,執弟子之禮,這不是平常的皇子所能做到的,特彆是李泰還隻有十四歲,能如此尊師重道就更加難能可貴。這讓他對李泰的印象有了改變,覺得這個皇子還是有地方值得自己教導他的。李泰微微一笑道,“聖人雲,一日為師,終生為師。既然老師已經被父皇任命為青雀的授業恩師,青雀豈能不行弟子之禮?再說老師學識淵博,青雀向你請教學問之事,就該執弟子之禮才對。希望老師以後不要推辭,讓青雀背上不尊師重道的罵名。”王珪在聽到李泰的這幾句話,心裡一驚,隨即對他讚歎不已,內心忖道,“此子不簡單啊,以退為進,讓他沒有選擇,以後自己隻能硬生生的要受他的大禮。”又想到自己當年在東宮李建成身邊時何嘗被人如此尊重過,不由暗自歎道,“自古君王禮賢下士也不過如此啊。”如此一想,他心中有了決定,倒是想有意的想試探下李泰的態度。“殿下,老臣當年跟隨隱太子殿下身邊出謀劃策,如今幸得皇上赦免,才能高居諫議大夫之職,老臣實在是感激不儘。雖然皇上任命老臣為殿下之師,但臣實則還是建成餘黨,終究不能為外人所容。殿下如此待臣,豈不自毀名譽爾。”李泰聽王珪如此說,知道他在試探自己,心道,“你已經被父皇赦免,都是朝廷諫官,豈有建成餘黨之說?”所以,他表現的更加誠懇,“老師此言差也,父皇任命老師為諫議大夫,又任命老師教導青雀,乃是看重老師的才學,老師豈能妄自菲薄,讓自己陷入不義呢?再者,老師教導青雀,青雀就該對老師執弟子之禮,豈能因為他人閒話而做違背師道之事呢?青雀豈能是這種貪圖名譽之徒?”然後就見李泰施禮道,“還望老師不要再做推辭。”王珪聽李泰說的誠懇,心中動容,這才哽咽道,“謝殿下,老臣畢定不負殿下所望,儘心教導殿下。”李泰看到王珪的神情就知道他說的是真心話,內心喜歡不已。像王珪這樣的讀書人很重氣節,他隻要答應你儘力教導,就不會再做不仁不義的事情。所以李泰也就直接問道,“青雀確實有一事不明,還望老師賜教。”王珪聽到李泰跟他請教問題,神情嚴肅的道,“殿下請說。”李泰將王珪讓到座位上,自己坐定之後才道,“如今父皇組建新軍在即,朝中大臣文武百官,無不上書陳述建議,舉薦人才,不知道青雀該如何行事?”王珪聽完李泰的問題,微微沉思了片刻,問道,“殿下想如何行事?”李泰知道王珪想知道自己的想法,就將自己如何上書,李世民如何置之不理的事情跟王珪說了一遍。王珪聽完之後神色不變,依舊問道,“殿下如此行事,所謂幾何?”李泰被王珪一問,半響不語,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王珪。他的舉動很明顯不是舉薦人才,再說他也沒有值得舉薦的人才。雖然程名振是個將才,但對於騎兵之道他還是不精通。所以,他要是說假話,說自己為了舉薦人才肯定會遭到王珪的反感,認為他不信任他,不夠坦白。但是,如果說自己看到李恪發展實力而跟風,想渾水摸魚,又很難開口。王珪見李泰不語,神情依然不變,慢慢的飲著茶,靜靜等候。李泰內心掙紮了片刻,權衡一二之後作出了決定,“漢王舉薦府中校尉蘇定方組建新軍,本王才如此行事。”李泰說的很簡單。王珪在李泰說完之後才開始思考起來,因為李泰的坦誠,他的心才真正的歸到了李泰的身邊。畢竟當年在李建成身邊時,李建成就對他不夠坦誠,做什麼事情都不明言,不然事情的結果也不會鬨到今天這樣的身首異處的地步。而李泰沒有想到,正是他的坦誠才會讓王珪徹底的歸附到了他的身邊。“恕老臣直言,殿下此舉不妥。”王珪突然道。“還請老師指點青雀。”李泰誠懇的說道。“殿下如此做目的何在?老陳不必說殿下自己也清楚。”王珪看了著李泰,字斟句酌的說道,“隻是殿下有沒有想過你和漢王的不同點呢?”“不同點?”李泰疑惑道。“殿下乃是皇後所生,皇上嫡子,而漢王雖是殿下兄長,但隻是楊妃所生。自古兄弟,雖有年齡之分,但庶嫡有彆,如何行事豈能相仿?所以,殿下所行之事,不適合漢王。而漢王所做之事,也不適合殿下。”李泰聽王珪說的隱晦,還是有些不明白,看了一眼客廳,見沒有任何人,這才端正態度,“請老師明言。”王珪心已歸附李泰,也不在意自己說的話是否被他泄露出去,直言道,“殿下是皇上嫡子,如果東宮有所不測,那入主東宮的將會是誰呢?殿下不會不清楚吧?所以,老臣才說殿下和漢王有不同之處。他是庶出,你是嫡子,殿下比漢王更有資格入主東宮。所以,有些時候漢王是在兵行險招,而殿下豈能學他?白白忽略了自己的優勢呢?”王珪如此一說,李泰的心裡恍然開朗,細細一想,他確實覺得王珪說的有道理。如果東宮李承乾出什麼問題,那他是李世民的嫡子,他才有資格做太子。而李恪隻是庶子,自古立儲不立庶,所以李恪當太子的機率很小。是自己最近被他種種舉動所引導和誘惑,才至於做出如此不智的事情。想到此處,李泰覺得自己今天終於遇到了可以給他出謀劃策的心腹,心中感慨不已,心道,“若是不遇到王珪,自己還真就誤入歧途了。看來以後什麼事情還要多向王珪請教才是啊。”想通這點,他又恭敬的問王珪,“老師以為青雀今後該如何行事呢?”“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王珪很自然的說道,“並且,殿下在必要的時候還要幫助漢王,隻有如此今後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李泰聽到王珪的回答,細細揣摩了片刻,頓時感覺眼前一亮,心裡豁然開朗。然後他看了一眼王珪,見王珪也在看他,兩人相互注視會心的笑了起來。讓李恪和李承乾相鬥,讓他們兩敗俱傷之後自己再出手。而李恪的實力越大,李承乾就越加不是他的對手,李世民也就越會的提防他。到時候李承乾一倒,即使李恪取得了勝利,恐怕也不溶於李世民的眼中。王珪看到李泰懂了他的意思,心中也是高興不已。他給李泰的計策確實是條誅心之計,隻要李泰能按他的計策行事,太子之位遲早是他的。隨即又想到當初,李建成要是像李泰這樣和他坦誠相待的話,估計大唐的皇帝早就是他了。李泰知道今後自己該如何行事了,心裡積壓的惆悵一掃而光,又問了一些王珪在京城的生活和起居,這才將王珪送出衛王府。李泰有了收獲,而同樣李佑也得到了他期盼已久的東西。他和權萬紀還有薛大鼎、昝君莫等人商量組建的護衛死士的事情今天終於有了結果。昝君莫終於給他訓練出了一百名死士。雖然,這些人的實力不能跟黑衣衛相提並論,但是這些人貴在以命相搏,可以為他做任何事而不會暴露他的身份。這比起李恪黑衣衛更加的讓他用的放心。但是,同樣他也得到了薛萬徹和王文度的回信,信中表示了有支持他的意思,讓他覺得自己離太子之位又進了一步。所以,他這幾天來過的雖不舒暢愜意,但對於蘇定方入主千牛衛的事情倒不是像李承乾那麼般的大發脾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