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還不滿意。婆婆想用來印書,婆婆說若是用於印刷,這紙的韌性還不夠。有點脆!”薑氏忙輕輕的抖抖紙,讓丈夫聽到紙的聲音。其實,薑氏還挺喜歡這聲音,這其實也代表了這紙微硬,沒有之前蔡侯紙的那種草木的那種沙沙感。她其實也不懂什麼叫印刷,不過,婆婆怎麼說,她怎麼聽。如實轉述。
孫朗抿嘴拿了枚印章,對著紙上蓋,然後對著光看。
腦子有點亂!他竟然不知,母親想印書?
蔡侯造紙,就是想用紙來代替竹簡,讓皇上看奏折不用那麼累。而書籍也大多都是竹簡,還有少量的絲帛記載、皮書。所以一但她找到能代替竹簡的紙,自然而然的,也就能出現紙書了。
印刷什麼的,他也不懂,但意思他能猜到,應該是和拓印差不多,若是能找到代替絲帛的拓印紙張,那也是件了不起的事了。印章其實也是拓印,剛他試了下,印出來非常清晰漂亮。(此時的印都是金屬印,字跡都很清晰。)至於說脆,他也覺得問題不大,由此也看出,母親已經無限的接近成功了。
他也就更嚴肅了。
剛也說了,張謙從西域帶回皮紙是西漢時期的事了,到蔡侯改良了造紙術,中間過了二百多年;而從蔡侯改良到現在又過了一百多年。也就是說,造紙術傳入中原,前後三百多年,到現在還是沒能完成,把紙替代書簡的功能。
母親憑什麼認為,她能做到?
這不是說孫朗不相信母親,而是,他很清楚,這從來就不是技術問題!
有些事,看破不說破。三百年都推廣不下來,總歸是有原由的,除了紙並不能達到要求,其實還有上層人氏是不是真的想推行這個政策的問題。
真的想推行,真的能推行,這事早成了,還用等母親來。不信看稅賦!真是一下發,立刻就推行全國了,一準沒人會攔。
還有這回他們辦學,很多人都覺得孤兒為什麼要上學?學醫也不行!他們有什麼資格讀書、識字、學習醫術?更何況中間還有女孩。
若不是這是二哥強力推行的,而周瑜、張紹也支持,根本就不可能成功辦起。後有醫二代、三代們的加入,這才慢慢的沒人再說什麼了。但是,對於醫學院,他所知的一些世家是抱有一定排斥的。
像紙張,張謙弄回來到蔡倫改良,中間經曆了兩百多年,蔡倫還是在鄧皇後的支持下,才開始。用了三年,就成功了;
而母親完全不懂的人,弄了半年就做成這樣。那麼,其它人做不出來嗎?
是做不出來,還是不想做?
讀書權在各大門閥世家的手中,以保證家族的傳承。真的像母親這樣,把紙張和書籍的成本打下來,若是讓人人都能讀書、寫字,隻怕連二哥都不能支持她吧?
“五郎?”薑氏看丈夫不說話,有點害怕是不是自己說錯了話?
“沒事,母親就隻說了想印書?”孫朗定定神。
“是,我覺得這紙可以用吧?我是覺得婆婆太過勞心,怕太傷神。”薑氏忙說道,她找丈夫的重點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