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喜報傳來賈家十一個孩子全過了縣試,而且榜首也是賈家學童,當然,不是賈珚。畢竟年紀還小,這麼做就是傷仲永了。但這回賈家的族學也算是紅了。
大家趕到賈家族學,學裡沒人,因為賈瑗要大婚了,外頭該準備的事多了去,所以誰有空去看榜啊!
賈家學子要做很多事,京中眾人其實都是知道的,真沒想到,這會了,他們還在忙。一個個捶胸頓足了。
大家一塊勸賈赦,知道這些孩子能乾,但現在是什麼時候?先準備考試,等過了童生試,有的是時間來曆練。不過賈赦沒聽。
因為讓這些孩子們曆練的人是老太太,他能說老太太是錯的?必須不能啊。主要是,你讓他們回去專心念書,那他找誰來乾活?
其實從歐萌萌去學堂考學子時,賈家的族學在京裡已經很出名了,不然,一個老太太去考較兒孫,有什麼可說的,還要告到新帝那兒去?就是因為出名,才會受人關注。
而那事之後,也就更出名了,因為若隱若現的,讓人知道新帝也看過那些學子了,於是各部對這個沒有固定先生,除了死記硬背,拚命刷題的族學倒是充滿了好奇。
各大儒之前隻是被拜托幫忙看看文章,現在就是過來看看孩子們,這些孩子們其實彆看歲數不大,但是都是經過事的,家裡有點什麼事都是要拉出去,各負責一攤。沒事還要去熟悉的各部曆練,用他們家老太太的話是,社會實踐。這樣的小孩寫出的作文,就和那種死讀書的孩子們完全不同。
結果現在,四月要鄉試了,你們還在為嫁女讓這些學子做這些雜物,你們想乾什麼。那些大佬們都覺得他們在犯罪了。
賈赦直說,這就賈家的教育之法,所以我們家的孩子絕不是什麼死讀書的傻子。
賈政也這麼覺得,這是老太太堅持的,當然他不認同大哥說的,就是訓練之法。賈政沒事就和賈珚絮叨,認定老太太這般必有深意。估計是怕他們有壓力,沒有告訴他們罷了。
賈珚就一下子醒悟過來,忙言道,「就是啊,就是啊,老祖宗就是想讓我們孩兒們放鬆心情啊。考試什麼的,孩兒們已經再難有寸進時,不如做些實務,反更有收獲。比如這回莊子送來的銀子和野味,數量就與之前完全不同。而縱是這樣,我們一塊不查賬,而是問清莊子的收成,建議烏莊頭重新規劃,隻怕明年會更加不同。大家看到成果,覺得寫起文章來,都更加得心應手。」
改名賈珚的寶玉,他之前是不愛讀書嗎?人家之前可是出口成章,他隻是不喜歡八股文,覺得臭不可聞。
當然,這也是受紈絝圈,或者那些考不上,或者受不了朝堂的那些窮酸人寫的書的影響,覺得像莊子,像陶淵明才是讀書人終級理想。
卻也不想想,滿足這種理想的,是需要彆人的負重的前行。比如他們的父母、家人、妻子、兒女。不然,吃都吃不飽時,你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