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工業製造的難題(1 / 1)

製造反重力宇宙飛行器對於秦毅而言沒有什麼太大的難度。

核心的反重力發動機技術方麵,秦毅是這個技術的開發者,同時劉培強、盧慶偉、楊洪岩、張建、王鬆陵五個人也是當初秦毅從反重力項目組帶出來的,本身也精通反重力動力技術。

製造反重力發動機對於現在的星河航天來說不存在什麼問題。

核心的反重力發動機解決了,再加上原子矩陣電池技術也已經解決了,剩下的一些東西就更沒有什麼難度了。

製造出反重力飛行器對於星河科技而言,問題不大。

現在的關鍵是如何將反重力飛行器進行大規模的工業製造,這才是真正的難題。

目前困擾著劉培強、盧慶偉等人的問題,便是如何將反重力飛行器進行量產的問題,製造1架、2架根本就不算什麼事情,也沒有太大的意義,更無法滿足將來龐大的市場需求,必須要大規模工業化製造才具有意義。

工業化的製造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

流水線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的設計、合格測試方法和標準、風險管控等等,這些一係列的問題都需要一個個去解決,甚至於未來連售後問題也需要考慮進去。

實驗室研究是一碼事,工業生產又是一碼事,兩者之間相差深遠。

絕對不是說簡單的將實驗室當中的生產給搬到生產線上就可以的。

實驗室當中的研究都是單件、單個的定製化生產,各個方麵的事情都可以仔細的去檢測、檢查,摸索。

可是工業化生產就完全不一樣了,它需要對每一個零部件都進行高標準、高規格的統一,對流程進行不斷優化和設計。

對產品的合格率、成品率進行控製,沒有達到一定標準的合格率和成品率,工業化生產就是一個笑話。

甚至於連售後也是一個極其龐大且複雜的問題。

想要實現工業的製造,將產品從實驗室搬到工廠,其中還有很多、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星河科技研究院,經過長達一年多的建設,研究院這邊也是開始陸陸續續的交付使用,星河科技研究院的科學家、工程師、研究人員也終於不用再擁擠到總部大樓這裡,開始搬遷到研究院。

航空航天研究院一間巨大的房間內。

秦毅身穿一身白衣褂,旁邊的劉培強、盧慶偉等人上百個研究人員也都聚在一起,在眾人的中間,一艘小型的反重力飛行器靜靜的停泊著。

這艘小型的反重力飛行器高僅僅隻有2米,長有5米,寬有3米,整體呈現長橢圓形,極具流線感和科幻色彩。

“這是我們製造出來的第一艘小型反重力飛行器,采用A1級反重力發動機,有效荷載5噸,反重力飛行器自重3.5噸。”

劉培強指著這艘反重力飛行器,開始介紹起它的一些數據來。

“理論平均飛行速度可以達到3馬赫,最高速度達到5馬赫~”

“裝配10顆2代原子矩陣電池,每顆電池可以攜帶1萬度電,總共攜帶10萬度電,理論上可以供它以3馬赫的速度飛行1000分鐘,也就是將近17個小時。”

“3馬赫?”

“17個小時?”

秦毅仔細的聽著,腦海中不斷的將數據和自己理想中的私人反重力飛行器進行對比。

3馬赫的速度相比起反重力飛行器來說真的是很慢,很慢。

在科技塔之中,秦毅可是知道,即便是2級文明,他們製造出來的反重力飛行器,速度隨隨便便的也是十幾馬赫,甚至幾十馬赫。

但即便是3馬赫的速度,對於現在地球上的各種飛機來說依然是非常恐怖的速度。

要知道即便是地球上現在世界各國最強大的戰機,這些戰機的最大速度一般也就是2馬赫左右,最大平飛速度在1.1馬赫左右。

這3馬赫的速度,比起現在地球上最強大戰機的速度還要更快,而這僅僅隻是它的平均飛行速度,它最大的飛行速度可以得到5馬赫。

這就是反重力技術,劃時代的技術。

即便是它剛剛誕生,它對於傳統的噴氣式飛機也具有碾壓性的優勢,垂直起飛,平均3馬赫的速度,最高5馬赫的速度。

再加上使用的是電能,沒有尾焰噴射等等,它如果往隱身方麵去發展的話,比起傳統的戰機要輕鬆、容易多了,那些依靠熱能追蹤的導彈拿它就根本沒有任何的辦法。

“有沒有進行試飛?”

聽劉培強將各項數據講完,秦毅也是點點頭,反重力飛行器肯定是要先製造出來的,並且還要多次反複的去製造,才能夠摸索清楚它的所有一切,不斷的進行改進和完善。

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去空中飛一飛,隻有在空中飛行了,才能夠真正的知道它的真實數據,掌握清楚它的方方麵麵,然後才能夠進行改進和完善。

“還沒有,我們前不久才將它給製造出來,目前試飛申請已經通過,正想等你回來之後再進行試飛。”

劉培強搖搖頭說道。

“將它拆了,將所有的零部件重新進行檢查、分類~”

秦毅點點頭,圍繞著這艘反重力飛行器仔細的轉了起來,想了想說道。

為了安全起見,秦毅可不敢馬虎大意,這試飛要是一旦出了什麼事情,那就有的麻煩了。

更何況,將飛行器給不斷的拆了裝,裝了拆,也是熟悉飛行器的一個過程,隻有清楚的知道了它的每一個點,才能夠說真正的來想辦法將他實現工業的製造。

“所有的零部件設計上,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儘可能的簡單化,越簡單的東西就越可靠,進行工業化生產的時候,難度就越小,合格率就會越高。”

“其次,將所有的零部件進行分類,一類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完全可以外包的,未來這些零部件我們全部外包,進行供應商的招標。”

“一類是有一定技術含量,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自己去建工廠、建廠房去生產的,我們可以和其它的企業進行合作,或者是我們去收購一些相關的企業,進行技術的改造、升級,來生產這一部分的零部件。”

“最重要的一類是核心的部件和零件,在這一塊肯定是我們自己去生產,在這方麵我們更多是要去考慮如何進行技術保密的問題,防止有人依靠現有的產品逆推出我們的反重力技術。”

秦毅一邊想一邊說,儘管工業化製造有難度,不過卻是難不住秦毅。

科技塔之中有完整的反重力飛行器製造流程和全套的生產設備,其實秦毅完全可以直接將流程和生產設備拿了出來。

隻要按照流程去操作,又有完整的生產設備和工藝,實現反重力飛行器的工業化生產完全不是問題。

但秦毅肯定是不能這樣做的,現在全世界關注秦毅的眼睛不知道有多少,這樣做肯定會引人注意,到時候一調查,這些生產設備完全沒有任何的來曆,必然會有很多的麻煩。

而且科技塔最重要的作用還是傳授知識,並不是直接讓你偷懶的。

再者秦毅養著如此多的科學家、工程師、研究人員,自然是不能讓他們隻吃飯,不乾活的,什麼事情都秦毅去解決了,還要這些人有什麼用。

更何況優秀科學家、工程師、研究人員的培養就是要慢慢的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之中成長而來的。

秦毅這邊說,周圍的科學家、工程師、研究人員則是紛紛用筆和紙將秦毅的話給記錄下來。

有秦毅親自指導的科研項目,進度都非常快,大家都知道秦毅的指導和講話都是極為珍貴的,所以習慣性的,每個人身上都帶著筆和紙。

“另外,我們的零部件再考慮安全性和各個方麵性能的前提下,還應該儘可能的去思考節約成本的事情。”

“同樣的一個零部件,如果使用塑料的材質也能夠達到要求,我們就沒有必要去使用金屬材質的材料。”

“成本也是一個極為重要,需要考慮的東西~”

“我們的反重力飛行器雖然在初期產量較少的情況下可以麵向高端客戶,價格可以定高一些,但是未來我們終究還是要慢慢的向普通大眾進行普及,價格就是起到最為至關重要的一個關鍵點。”

“還有,我們的反重力飛行器應該更多的注重智能駕駛的問題,最好是能夠實現全自動化駕駛,我們國家擁有飛行執照的人僅僅隻有幾萬。”

“如果我們的反重力飛行器都是需要飛行員這樣的人才才能夠駕駛的話,那我們永遠都彆想將它向普通大眾普及。”

“飛行執照飛行難考,而起費用極高,普通人肯定是望塵莫及。”

“而起反重力飛行器速度快,數量一多,再加上人的複雜性,如果依靠人去駕駛的話,很容易出問題,想要普及反重力飛行器,它就必須往智能駕駛、無人駕駛方麵去發展。”

“還有通訊方麵,量子通訊技術和量子矩陣雷達也要研究出來……”

PS:謝謝書友給我提出的關於工業製造的一些建議,真的非常感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