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國家級戰略欺騙計劃,意味著國家已經到了最重要的危及關頭,急需寶貴且稀少的時間。
危及。
是的,現在已經到了危及關頭,象征著新一代尖端武器的第五代戰機能否順利研發成功,完全取決於石墨烯複合材料。
一定要欺騙,必須要欺騙。
如果美國人不知道,那就最好不要讓對方知道。
如果美國人知道,那就儘可能擾亂和阻礙。
“最後,評估石墨烯深層次應用潛力,並著手推動石墨烯大批量製備技術,年產量20克的石墨烯生產線遠遠無法滿足需求,我們不能過度依賴戰略欺騙計劃,打鐵還需自身硬。”
楊威語氣緩和下來,回到科研路線進行相關安排,雙眼凝視代表著部隊的林劍,言語凝重:“暫時就這些,本次交流信息二級絕密,林上校,你需要立即向部隊方麵通知,我們的時間非常寶貴。”
時不待我,分秒必爭。
“好的,楊院士,還有其他事嗎?”已然了解到時間緊迫性和石墨烯材料重要性的林劍,立即點頭答應,再次詢問道。
“沒有了,林上校,你先去吧,我把信寫好之後交給你。”楊威搖了搖頭,回應道。
“是。”
林劍不敢耽擱,起身向楊威致以軍禮,隨即轉身離去,準備通知上級。
辦公室房門重新打開,接著再度關上。
屋內,陷入寂靜之中。
“石墨烯複合材料在航空材料領域必將掀起一場革命性變革,從基礎研究角度講,碳纖維複合材料上限遠低於石墨烯複合材料,不隻前掠翼機型會從中受益,現有氣動布局和二十五號工程采用石墨烯複合材料,同樣會令綜合性能大幅增加,左雪這姑娘當獲首功。”
右手端起還剩半杯涼白開的玻璃杯,抿了一口,一股涼意流經乾燥發熱的喉嚨,楊威整個人陷入深思之中,思索一番得出結論,視線隨即投向保密電腦屏幕之中的Z-2五代機方案,目光閃爍:“無垂尾可變前掠翼……給個機會吧,這個方案非常激進,看看能不能成,成了固然好,不成就當是在前掠翼領域的實驗探索,目前對前掠翼領域研究止步於氣動彈性發散,深層次是否還有未曾發現的好東西可挖並不知道,借助這個機會好了。”
機會。
楊威想要給左雪一個機會,或者說給電腦屏幕中的Z-2五代機一個機會。
無垂尾可變前掠翼,這是比純前掠翼設計還要激進的氣動布局方案,卻總體符合五代機性能要求指標。
前掠翼氣動布局的優勢主要在於高升阻比、高機動性和控製穩定性,適合亞跨音速階段飛行,完全克服翼尖失速問題,氣動效率極高。
在亞跨音速階段,前掠翼設計幾乎可以說是無敵的存在,賦予戰機前所未有的機動性和戰鬥力。
然而,有得必有失。
在超音速飛行狀態下,激波阻力令前掠翼超音速機動性能大幅下降,綜合表現卻遠不及後掠翼。
用一句話總結,飛行速度越快,前掠翼機動性能越低。
超音速飛行尚且如此,更彆談高超音速階段。
在高超音速領域,有一個與航空常識完全相反的情況——亞跨音速和超音速視激波為頭等大敵,儘可能推遲激波產生,而高超音速卻需要激波阻力的幫助。
乘波體。
什麼叫乘波體?
騎乘於激波之上的飛行器。
前掠翼,根本不符合高超音速飛行的要求,如果強行推進,那就隻能機毀人亡。
不過,左雪提出的無垂尾可變前掠翼氣動布局方案,有效彌補前掠翼氣動布局在超音速飛行和高超音速飛行之中存在的缺陷。
亞跨音速階段,掠角最大,擁有超高機動性和作戰能力。
超音速飛行階段,掠角減小,降低飛行激波阻力,實現超音速飛行。
高超音速階段,掠角完全歸零,機翼收攏,同機體巧妙形成菱形乘波體,利用激波阻力實現6馬赫飛行速度的高超音速巡航。
在楊威看來,左雪提出的Z-2五代機方案,不僅大膽激進,且設計指標性能遠高於由自己操刀且正在進行中的二十五號工程。
彆的不說,二十五號工程高超音速巡航時速指標,僅僅要求在5馬赫入門級而已,亞跨音速性能更是遠低於左雪的Z-2五代機方案。
這算不算徒弟趕超師父?
想到這裡,楊威忍不住笑了起來,接著再度陷入思索,考慮關於Z-2五代機方案的情況:“Z-2戰五代機方案可以先內部立項,項目預算暫且定在一千萬,把定位找準,做好前期預研,等理論搞完再去找空軍。”
作為成洛馬靈魂人物,有著中航工業副總經理職務和院士身份的楊威,有權限立下一個內部新機項目。
關於新機項目的資金問題,前期階段成飛自籌即可,無需國家撥款。
立項找準定位,做好預研,等到Z-2五代機方案理論設計搞完,就可以去找空軍。
空軍真的需要一款前掠翼戰機嗎?
可能並不需要。
華而不實的前掠翼戰機,遠不如成熟可靠的後掠翼實在。
但是,華夏空軍迫切需要一款符合‘攻防兼備’戰略需求的第五代戰機!
二十五號工程便源於這樣的需求,Z-2五代機方案亦是如此。
“嗒嗒嗒……”
一道鍵盤敲擊聲響起,回蕩於安靜的辦公室內。
定好步驟,楊威打開保密電腦,點擊成飛設計所程序,待程序彈出進口端身份驗證畫麵,隨即輸入動態驗證密碼,驗證通過,以最高權限進入成飛設計所管理係統。
畫麵轉換,整套成飛設計所管理係統涵蓋的所有部門和公司項目,儘數呈現於屏幕之中,供楊威查看。
總體部,氣動部,結構部,飛控部,航電部五大核心部門位居首位,後麵則是電氣、儀表、環控等一百多個二線部門。
公司在研項目更是數不勝數,多到令人眼花繚亂,殲-20‘威龍’和殲-10D‘火龍’赫然在列,位居第一和第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