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回滬,徐曉丹搞明白了,季夏這是要拿黎桃的把柄。故意拖欠供應商大額欠款一事說小可小,說大可大,在極其重視財務合規和健康供應商關係的外資品牌客戶跟前,這是可以大做文章的要事。
然而徐曉丹的推斷錯了。
季夏第三次去太倉,不兜圈子,直接和遊老板商量收購tap欠工廠的所有債務。季夏說,小黎跟了我十年,我一想到她過得這麼難,夜裡連覺都睡不好,想幫幫她,況且遊老板的生意利潤這麼薄,小黎欠廠子這麼多錢,我知道了也不能裝不知道,與其讓她欠您,不如讓她欠我。
這番話說得好聽,遊老板雖然是厚道人,但厚道人說到底還是生意人,他問說,季總是要怎麼收購?原樣進原樣出麼就不必折騰了。
季夏說,我加十個點。
遊老板表示需要時間考慮一下。
事前,季夏沒和徐曉丹商量,事後,季夏也沒和徐曉丹解釋。徐曉丹早該知道,季夏就是季夏,讓季夏安分幾個月都是徐曉丹的癡心妄想。
tap在用的工廠不止太倉這一家,南邊的佛山和北邊的廊坊還各有一家。接下來的兩個半月,徐曉丹又陪著季夏跑了幾趟佛山和廊坊。季夏在太倉遊老板處使用過的套路,換到不同的地方,同樣有效。
等到和三家大廠的老板關係都熱絡後,徐曉丹明白了,季夏不光是要拿黎桃的把柄,季夏還要直接成為黎桃的債權人,為tap今後可能的融資或貸款造成乾擾和影響。
然而徐曉丹的推斷又一次錯了。
正如季夏所說,她的優點黎桃有,她的缺點黎桃也有。黎桃擴張公司業務的速度比季夏要激進得多。與季夏堅持對公司百分百控股不同,黎桃對和戰略合作方互相持股和引入外部投資者的開放程度非常高。在黎桃剛獲得一線生機、公司剛喘過一口氣的時候,她就瞄定直播電商賽道,為公司引入兩家戰略投資方。一家是已初具規模的某直播運營公司z,黎桃和對方迅速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於去年第四季度完成互相持股交易。另一家是專注數字營銷領域的某投資公司n,黎桃於去年末完成了首輪外部融資,資金將全部用於擴張公司在直播電商的業務。徐曉丹詫異於黎桃能夠在公司財務狀況如此糟糕的時候仍然找到願意相信她的戰略合作方與外部投資者,黎桃在這方麵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行業不小,圈子不大,徐曉丹不知道季夏找了多少道人脈,隻知道在消息出來後,季夏很快就與兩家公司的高層分彆取得了聯係。繞過一家公司的創始人兼ceo,直接與該公司的其他股權持有方進行接觸,這個動作具有強烈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徐曉丹隱約意識到了什麼。
之前聯合多家下遊供應商,想方設法地拿黎桃的把柄、成為黎桃的債權人,隻是季夏的計劃序章,從來不是季夏的最終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