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史上最強知縣班子(1 / 1)

小閣老 三戒大師 1141 字 3個月前

第二天,依然大雨如注。

跟隨趙守正趕赴昆山的百餘人,分乘兩條官船,從江東門碼頭出發,順流直下鎮江。

還有一百來家眷和隨從,以及體弱生病者都被留在了金陵,待到昆山狀況好轉再去彙合。

此時,趙家父子和徐渭、吳承恩兩位幕友,正在抓緊時間進行人員分配。隻有所有都明確了職責,到了縣裡才能第一時間各司其職,儘快投入抗洪當中。

於是先定下了兩位幕友的分工。

徐渭長得胖,能力強,不管他不願意,被分派肩負書啟和刑名兩項重任。

書啟幕友主要負責替幕主起草給上司的稟帖,給同僚的信函之類。

另外趙守正還需要定期考察縣學童生的學業,因此老徐還得給他出考題並且批試卷……

至於‘刑名’這位置非但要精通律例、法令、成例及公文程式和辦案順序。而且還要是人精,非但要比犯人精,還得比下頭的胥吏精,這樣才能防止大老爺被下頭人騙了。

這還真隻有徐文長能乾的好。

彆看吳承恩是個浪漫的玄幻作家,在書裡頭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可在真實世界中,他又莽又直,頭鐵的很。

否則也不至於為救最多撤職查辦的歸有光,就領著縣民衝擊巡撫衙門——從興化到杭州足足二百裡路啊!這老先生居然帶著老百姓步行走了幾天幾夜,結果還沒到杭州城,省裡先把歸有光給放了。

秋後算賬時,他自己卻因為煽動暴亂先被抓了起來……

所以深思熟慮之後,趙昊決定還是不要讓作家跟犯罪分子打交道的好。

而是讓他分管錢糧重任,但凡錢糧奏效、地丁人口、門牌清冊、田地丈量、開倉賑濟、雜稅征收這一類差事,都是他的任務。

吳承恩精於書算,諳熟這裡頭的門門道道,擔下這份差事自然不在話下。

至於賬房的工作,趙昊親自擔了下來。由他這個衙內來管衙門內的一應收支,自然再合適不過。

畢竟隻有他絕對不會貪他老子的錢,換了彆人都要擔嫌疑的。

當然最後的工作,八成還是得馬秘書來乾……

~~

然後便是簽押房的人員配置。

除了負總責的稿簽大爺之外,還得有一個負責公文核稿送簽的‘發審’。

以及兩個陪著大老爺升堂的‘值堂’,這兩位主要負責協助老爺審案。他們要在升堂前做好功課,升堂時幫老爺長著心眼,之後還要留神檢查刑房書吏遞上來的案卷中,有無遺漏賣供的問題。檢查沒問題了,才會送去刑幕那裡處理。

另外還有個負責用印的,一個負責文移歸檔的‘號件’,兩個負責抄寫謄正的‘書稟’,全都各有各的門道,不學上一陣子根本沒法上手。

哪怕那用印的,看似是個沒得感情的蓋章機器,但老爺的印章講究極多。比如平時用朱印、國喪用藍印、祭祀用水硃印、考榜用正斜印、稅契用接縫印……還有什麼半邊印、中斜印、天正印之類,林林總總幾十種花頭。

蓋錯了輕則讓大老爺丟人,重則是要連累知縣丟了烏紗的。所以必須由專業人士專司用印。

趙昊這邊能寫會算、頭腦機靈的人才雖多,問題是卻沒有一個懂這行的。

吳承恩便說自己暫時擔綱稿簽大爺的重任。

人數眾多的簽押房幫辦文員,則由趙昊的學生們充任——想要進簽押房,起碼的條件是有一手漂亮的楷書,讀書人自然有優勢。

而且他們也願意乾這個——鄉試會試第二場,可都是考的公文寫作。在簽押房裡曆練上一年半載,大比時這就是優勢。

所以吳承恩還得負責把這些讀書人的公文寫作教出來,可想而知,《西遊記》又要停更很長時間了。

徐渭很是不爽,有心想幫吳承恩推掉肩上的重擔,讓他好有精力寫作。

可又怕得罪了明燈,讓老吳再半年憋個黑水河出來。那還不如不看呢。

徐渭便讓人意外的,將稿簽工作攬了過去。

這下他身兼書啟、刑名、稿簽三項重任,一下成了整個衙門裡任務最繁重的人。

徐文長這一反常之舉,讓趙昊和吳承恩莫名其妙,不知他到底打得什麼主意?

接著是兩個門政的人選。這個職位雖然重要,但專業要求就簽押房沒那麼高了。

隻要知道利害、口齒伶俐、模樣光鮮、略有急智即可勝任。

“門政的話讓俞悶帶個我的管事上吧。”趙昊便笑道:“他乾過西山公司的大堂經理,迎來送往,高接低擋這活熟得很。”

還有那些盯著錢漕、倉庫、馬號、監獄、府衙等地的外差,趙昊帶來的管事們稍加培訓便足以勝任。

最後還有個管廚的差事,這可是個肥差。

因為從唐太宗開始,各級衙門都是管飯的,管飯的地方名曰‘食堂’。縣衙裡的官吏差役,再加上數以百計的白役……也就是臨時工,加起來足有兩三百號人。

這麼多人一天三頓吃喝,裡頭的油水可想而知,當然得派個信得過的人的盯著。

雖然趙公子看不上那點花頭,卻也絕對不願意被人當成可以隨便揩油的傻子。

於是他將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了範大同。

~~

最後是縣太爺掌握的武裝力量。

高武仍帶領蔡家巷的漢子,負責後衙和趙家父子的安全。

其中,蔡明帶一隊蔡家巷護衛貼身保護趙二爺……趙昊本想讓高武乾這個差事,無奈趙二爺嫌他醜。

哦不,是嫌他長得太凶,整天站在自己身後,會影響大老爺親民的形象的。

金科則負責將縣裡的義勇、槍手和民兵之類,挑選整合,訓練成軍。接下來幾個月抗洪時,負責維持全縣秩序。

至於要不要取代三班衙役和巡檢司的弓手,待到洪水退去,再視情況而定。

畢竟典史和巡檢雖然一個不入流一個從九品,但朝廷賦予了他們明確的職權。巡檢司更是獨立於縣衙之外,可不像縣丞和主簿那樣可以隨意架空。

因為縣丞的職責是輔佐知縣處理本縣各項事務,並無具體的差使,權力大小全看知縣的心情和能力。要是碰上個強勢的知縣,縣丞就隻能乖乖靠邊站。

至於主簿,主要負責全縣的錢糧和檔案。可惜前者是一縣的命脈,大老爺必須牢牢抓在手裡。所以大明朝的主簿雖然名為三老爺,但其實也就是個檔案室主任……

ps.第一更,求月票、推薦票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