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鐵衣遠戍辛勤久(1 / 1)

漢闕 七月新番 1634 字 2個月前

“之前的燧長姓劉,是個好人,治燧三年,不論是候望烽火,還是日跡天田,皆無有失,對燧卒也不錯,他擅長騎射,時常會到籍端水兩岸射獵黃羊,為燧裡添補肉食,卻不曾想,竟為賊人所害。”

宋萬絮絮叨叨,講起了那位劉燧長的事來,唉聲歎氣:“劉燧長與我同鄉,裡閭也相鄰,他不在後,我去其家中看過,二子尚未成人,好在候官定了劉燧長為胡人所殺,算戰死,郡中會給撫恤,三萬賜葬錢至少能剩下些,讓他家撐到長子成年。”

任弘頷首,漢朝對戰死吏卒的待遇是較高的,早在漢高祖時,就在律令裡規定:“軍士不幸死者,吏為衣衾棺斂,轉送其家,祠以少牢,長吏視葬。”

到了漢武時代,隨著邊界擴張,為了鼓勵吏士安心戍邊,更是拔高了戰死者的撫恤:一般的士卒戰死,賜葬錢一萬,鬥食吏戰死,錢兩萬。劉燧長這種比百石吏戰死,賜葬錢三萬,錄用後嗣一人為吏,妥妥的烈士家屬了。

朝廷厚待撫恤,這也是戍邊雖苦,死傷比例也高,但漢朝舉國上下從軍受募積極性尚在的原因之一。

任弘思索後又道:“敢問宋兄,劉燧長被害當日,燧中眾人可有目擊到凶手?”

宋萬不以為然地說道:“眾人皆有職責,我那天與養狗的張千人去了步廣候官,伍佰韓敢當和尹遊卿在外伐茭草,錢橐駝、呂廣粟守在燧裡造飯,趙胡兒去了東邊巡視天田,與旁邊廣漢燧的燧卒有碰頭交接,另兩人當日奉燧長之命,在黑海子捕魚。”

這就意味著,所有人都有不在場證據。

說到這,宋萬好似知道任弘問這些的原因,攤手道:“任燧長,郡裡來的令史已定了案,劉燧長確實是為賊人或胡虜所殺,其家人也未曾深究。”

“任燧長若是要追查到底,縱然翻了案又能如何?就會讓劉燧長家平白失了許多撫恤,反倒遭其所恨,若是懷疑燧中眾人,也會讓破虜燧上下離心,費力不討好啊,要我說,這事,便讓它過去罷……”

任弘笑道:“畢竟是燧裡發生的事,總得問問才行,如今知曉原委,我不會再過問。”

宋萬說得確實有理,看來就算對此事尚有疑慮,也不能明著來,隻能暗中調查了。

任弘摸了摸脖子,此事疑點很多,若不搞清楚,總覺得脖子發涼,指不定哪天就步了劉燧長後塵。

兵器冊簿交接了,該問的都問了,二人一時無話,氣氛有些尷尬,好在這時候,外麵傳來了陣陣歡快的狗吠聲。

宋萬站起身來:“是巡視天田的韓敢當和張千人回來了。”

……

“你這狗子,彆叫了,這是新來的任燧長。”

張千人是個年輕後生,比任弘大不了多少,此刻正拉著手裡的黑色土狗,麵露尷尬。

和守烽燧用的“連梃”一樣,這狗是寫在守禦器簿裡的,雖然烽燧上一天十六時稱都要安排人看著,但人總有打瞌睡的時候,但狗不一樣,哪怕關在狗籠裡,一旦有人摸黑靠近,它的犬吠便能響徹整個烽燧!

一般來說,每個烽燧要養兩條狗,候長每個月初會巡視各烽燧一次,狗足不足數,在不在籠中,都是要重點盤查的。

但破虜燧目前隻有一條黑犬,任弘明天就得請陳彭祖向步廣候官申請再要一條。

至於另一人,職務為“伍佰”,也就是伍長的韓敢當,則是個年過四旬的漢子,身披甲,頭蒙幘,腰間一柄環首刀從不離身,是破虜燧的主要武力擔當,此刻將巡視天田取回來的信物“日跡檮(chóu)”交給任弘,向他稟報道:

“敢告於任燧長,今日正午有風沙,故伍佰韓敢當與燧卒張千人,夕食後方才巡視破虜燧東五裡,取日跡檮而歸,無人馬越塞天田出入跡。”

雖然烽燧中間有長城相連,但這些長城的高度遠不能與後世明長城相比,高的才兩丈,矮的不過丈餘,數十年來風吹日曬,甚至還有削減坍塌。

敦煌長城是漢武帝時,發動內郡十八萬人修築的,如今他們大多數已經離開,敦煌全郡人口不過三萬,很難隨時修補,更不可能百步一人天天看著,所以逃亡者和塞外胡人若想越塞,硬爬也能翻過去。

所以各燧需要在自己負責的長城邊界外,那些防禦較弱的地方,用耙子鋪一層細沙,稱之為天田,每天巡視這些沙地,看有沒有腳步,便知道是否有人偷越,且人馬多寡一清二楚。

為了防止巡視的燧卒偷懶,還要在轄區的邊界插一根木頭名為“日跡檮”,今日去的人,務必將昨日的取回,如此循環往複,確保天田不失……

枯燥乏味而艱辛,但這就是邊防戰士的生活啊。

任弘像模像樣地接過“日跡檮”收好後,笑著對眾人道:

“既然人都齊了,便吃夜食罷。自劉燧長逝世後,二三子堅守烽燧不失,實在辛苦,任弘初來乍到,沒什麼可犒勞諸君的,唯有一些吃食酒水,今夜便把酒言歡!”

……

雖然這年頭普通人一日兩餐而已,但也有例外,值夜戍衛的邊防將士,連夜趕路的驛夫走卒,有加餐一頓的權力,遂成定製。

夜食時分,天已黑透,陳彭祖說是累,早早睡了,破虜燧眾人則圍坐在院子裡,點了堆火,分食任弘帶來的食物。

雖然已是隔了好幾夜的饢,但隻要在灶台熱一熱,便再度柔軟下去,雖然沒剛出爐時那般香脆,但也比戍卒們天天吃的沙礫飯強。

蔥花饢散發出陣陣香味,讓人胃口大開,肉饢最受歡迎,眾人七手八腳撕扯分食,吃得狼吞虎咽。

還有夏丁卯醃製的羊肉脯,撒了花椒,鹽味也足,穿在紅柳木上烤炙,羊油滋滋作響,鹹香燙嘴。

咬上一口羊肉脯,咽一口饢下肚,再輪番喝一口任弘從懸泉置帶來的淡米酒,飽腹感充於肺腑,一天的疲憊一掃而空。

這半年來,眾人多少聽說過懸泉置的名聲,頓時讚不絕口,連對任弘來此赴任有些意見的宋萬,也唑著指頭,意猶未儘。

諸多食物裡,唯獨羊奶饢無人問津。

任弘倒是很喜歡這種饢,它比一般饢要小,厚厚的,圓圓的,中間空空,烤炙前刷了一層羊奶,沒普通饢那麼硬,綿密又奶乎乎。

“怎麼,吃不慣?”

他將手裡的羊奶饢遞過去,眾人卻皆搖頭拒絕。

“這味道,受不了。”呂廣粟連連拒絕。

“吃了會壞肚子。”錢橐駝心有餘悸,說起自己二十年前初至河西,吃了點歸義胡人給的奶酒,結果上吐下瀉三天,差點死掉的往事。

這是顯然的,土生土長的漢人,多是不耐受乳糖,離開孩提時代後,腸胃裡的乳糖酶越來越少,讓漢地的成人喝下一碗熱牛奶、羊奶,九成都會腹痛。

任弘這身體倒是沒那麼強的排斥感,據夏丁卯說,大概是他年少初至河西時,有一段時間,因為地少穀糧,一老一小隻能靠山羊奶度日有關。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經曆,因為生理和文化的雙重原因,中原人都有一種天生的畏懼和鄙夷,覺得這是戎狄所食,碰不得。

所以儘管任弘告訴他們,隻刷了點羊奶且烤熟的奶饢不會有事,眾人仍是大搖其頭,不敢嘗試。

唯獨那胡父漢母的趙胡兒沒有拒絕,拿了幾塊默默嚼著。

“不愧是胡兒,飲酪漿如飲水也。”

伍佰韓敢當大概和趙胡兒有點過節,如此譏諷。

趙胡兒也不發一言,隻道:“今日我守上半夜。”便又繼續背著硬弓,上烽燧守著了,雖然上頭有牆,但也比下麵要冷。

任弘見他穿的單薄,便去將自己一件厚厚的羊裘拿了出來,讓尹遊卿去燧上,叫趙胡兒披上。

“仲秋夜寒,往後負責守燧的人,就輪流穿這件裘罷。”

“多謝燧長。”後半夜要負責守燧的尹遊卿十分高興,燧上的趙胡兒卻一言不發,隻默默窩在上麵,像極了月色下一條孤獨的狼。

任弘伸手用火棍搗了一下火堆,對韓敢當、張千人道:“其他人的籍貫、所長我都已聽宋助吏說過,就剩汝二人了。”

張千人哪怕在火堆旁,也抱著他那條大黑狗,立刻應道:“我家過去是長安人,在上林苑為孝武皇帝養狗的!”

然後聲音低沉下去:“後來不小心讓所養的胡犬咬傷了陛下親近的貴人,那貴人因此發病死了,於是舉家流放敦煌……”

狂犬病啊!相較之下,任弘覺得被咬後病死的人比較慘。

任弘笑道:“巧了,我亦是為祖父下獄所累,從長安遷來的,你我也算同鄉了。”

張千人聞言有些驚喜,指著挨著他的韓敢當道:“韓伍佰也是長安人!”

“哦?韓伍佰又是為何來到敦煌?”

跟任弘、張千人這種被祖、父所累流放邊陲不同,韓敢當四十多歲年紀,若非移民,莫非是他自己犯了過錯?

任弘看向韓敢當,卻見他依然披著甲,用小刀一點點割著饢食用,聞言抬起頭來,笑道:

“也不瞞任燧長,我確是長安人,十三年前的巫蠱事時,不幸卷入其中,作為犯罪吏卒,被流放至敦煌邊塞!”

……

PS:第二章需要修改,下午才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