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精算(1 / 1)

蜀漢之莊稼漢 甲青 2193 字 2個月前

在以農業活動為主的北方地區,為什麼把過過冬叫作貓冬?

因為地裡沒有活了,天太冷,啥也乾不了,所以隻能蹲在家裡,想辦法取暖。

連續幾場大雪過後,幾乎徹底把關中的人類戶外活動給封住了。

特彆是像馮君侯這種,宅子大,又燒有暖炕,房裡還添了新人。

若非是為了保持身體狀態的需要,還有虎女的監督,他甚至想連早起鍛煉都免了。

當然,關中幾乎已經沒有了人類的戶外活動,就說明還是的。

普通老百姓沒有能力在這麼冷的天出門。

但終究還是有能力在戶外保暖的人。

比如說朱據,這個孫大帝的女婿。

同行的還有趙廣和楊千萬——現在馮君侯身邊,他們一個是鐵甲騎軍的將領,一個是輕裝精騎的將領。。

“楊將軍,這麼冷的天,大漢的騎軍居然還能發起衝鋒,確實比魏國騎軍強多了。”

站在高處,看著下邊的騎軍不斷地變幻著隊行,忽而聚攏,忽而分散,朱據不由地驚歎。

大吳這些年來,多是在冬日和春日時北上。

原因之一就是在這兩個季節,魏國的騎軍沒有辦法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冬日的時候,騎馬飛奔,光是冷風刮在臉上,就能讓人感覺有如刀割。

更彆說拿著武器騎上飛奔。

隻要凍得厲害一些,就能讓手都會沒了知覺,根本無法握緊兵器,更彆說是在馬上揮舞武器。

至於春日,自然是因為淮南多春雨,整個春日,地麵多泥濘。

雖然對大吳的步卒來也說是麻煩,但春日江河河水的增多,對大吳的舟師有利。

而魏國的騎兵,在泥濘的道路上,根本跑不起來,更彆說是跨過恢複了水位的水網。

“我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麼魏賊的精騎,會屢屢敗於馮君侯之手。”

朱據貪婪地看著下麵仍是跟隨旗鼓不斷變幻的騎兵陣列,忍不住地發出驚歎。

說實在話,若不是有人親自講解,就算是自已親自進入漢軍的騎兵營,也不可能完全了解養一支騎兵,需要下多少功夫。

特彆是像養馮君侯麾下這等精銳騎兵。

喂馬的草料與精料,騎卒臉上的油脂,手裡的手套,小至一塊馬蹄鐵,大至騎卒的披甲兵器。

按漢將的說法,那都是有講究的。

有一些東西,隻有興漢會有能力給軍中大規模提供。

而這些東西中,可能一個小小的改動,就能改變整個戰局。

很嚴格,很精細,完全不同於步卒。

現在,漢國把騎軍所有的細節都展示在自已麵前,沒有一絲保留,坦坦蕩蕩。

知道了這些東西,就算大吳沒有辦法像漢國那樣,組建起大規模騎兵。

但至少再次麵對魏國時,也會知道應當去應對。

冰冷的天氣裡,朱據心裡一片火熱。

回到自已的居住,他不顧勞累,立刻就拿起紙筆,記下了今日的心得。

下了大雪之後,意味著已經是進入了深冬。

日子一天天過去,建興十五年最後一個冬日,大漢天子阿鬥發了一道詔令,下令讓群臣擬定一個新年號。

然後在元旦的大朝會上,最後選定了“延熙”這個年號。

事情到了這一步,但凡有資格朝堂之事的人心裡都明白一件事:

天子在這個時候改年號,那就意味著明年,十有八九是要遷都長安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雖然丞相去世了,但關中有馮君侯坐鎮,諸事還都比較順利。

與連襟操心新年號與遷都不一樣,馮君侯在元旦時,很是高興地和自已的妻妾孩子好好過了一個新年。

給孩子們彌補了這幾年的遺憾。

這幾年來,馮君侯東奔西跑,南征北戰,雙雙和阿蟲的童年裡,大人與阿母的陪伴是很珍貴的回憶。

還真如關大將軍所言:

享了他人享不到的公侯之家的待遇,就當有公侯之家的承擔。

剛剛進入延熙元年,關中的雪才開始融化,朱據就迫不及待地派出人馬,加急給建業送信。

他要把自已在漢國的所見所得,全部告訴吳大帝。

這本是為君上所想的好意。

沒想到信剛一送到吳大帝手裡,就差點被撕碎了。

“多少?一匹鐵甲騎兵需要這般多錢?怎麼可能?難道他想讓朕把大吳的將士都解甲歸田,隻養這一支鐵甲騎軍?”

吳大帝看著信上所說的錢糧數目,差點當場犯了高血壓。

對於騎軍太過耗費錢糧這個事情,孫權其實心裡是有準備的。

但就算耗再多的錢,也阻擋不了他想要組建騎軍的心。

要不然也不至於幾十年如一日地想要交好遼東。

除了是想讓聯合遼東,南北夾擊魏國,從遼東取得馬匹,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魏國精騎,一直是壓在吳國頭上的一把利劍。

鋒銳無比,偏偏又讓孫權無可奈何。

漢國鐵甲騎軍的出現,終於讓孫權看到了一線希望。

三千就可踏破十萬軍。

三千而已!

漢國有了涼州與隴右,在孫權想來,就算馬匹全部要從漢國那裡買,咬緊牙關,怎麼說也能湊齊三千鐵甲騎。

所以他才願意把吳國的鎮國重器對漢國開放。

說句真心話,如若漢國能幫大吳建成鐵甲騎軍,孫大帝甚至願意把吳國造船技術作為交換。

正是懷著這樣的心思,所以孫大帝這才選了又選,選出一個在他眼中堪比呂蒙,文武皆備,同時又是他所能信任的女婿前去漢國。

沒想到這個女婿去漢國這麼久,送回來的信息,居然是要花錢。

而且是花大錢。

怎麼個大法?

大吳一半的賦稅才能養得起這支三千人馬的鐵甲騎軍。

這是瘋了嗎?

大吳可是有三州之地!

而蕭關一戰前的漢國呢?

不過是一州加隴右。

而且那個時候隴右才拿下來幾年?

雖然仔細想想,蜀地這十幾年來,似乎一直都很有錢。

但它就是再富,也不可能豪富至此,能拿出這麼多錢糧打造出這麼一支鐵甲騎軍……吧?

就諸葛孔明生前那副節儉模樣,他舍得如此花錢?

孫大帝緊緊地捏著手裡的信紙,臉色極為難看,心裡下意識地拒絕相信朱據信上所說的數目。

三國鼎立以後,除了魏國有曹操留下的豐厚家底。

不論是吳國還是蜀國,吒叱沙場的老一代將領都漸漸消失了。

特彆是吳國,本就不產戰馬。

更彆說這些年來,大江以北的老一代沒了以後,不少新生代將領,還是第一次在魏國那裡見到大規模的騎軍。

他們連如何抵擋騎軍都要從頭學起,更彆說是率領騎軍作戰。

吳大帝沉默了許久,也不知是懷了什麼心思,把其中一張紙遞給呂1,開口問道:

“呂卿,你們校事府,與漢國打交道比較多,這朱將軍信上所言的鐵甲騎軍所需,可有誇大之詞?”

若單單是說普通騎軍的費用,吳大帝自然可以猜出個一二來。

畢竟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偏偏這鐵甲騎軍,卻是第一次出現在這個世上。

而且還是漢國的軍中機密,其中的門道,外人如何知曉?

想到這裡,孫權不由地有些狐疑:

“那朱子範,不會是被人騙了吧?”

所謂巧言令色馮郎君。

這麼些年來,連魏國都在傳,說此人有“小文和”之稱,委實陰狠狡詐無比,乃是令北方中原極為頭疼的人物。

以朱子範仗義疏財的性子,莫不成是對方看出了他一向看輕錢財,故而誇大鐵甲騎軍的費用?

呂1所領的校事府,是吳大帝養的一條瘋狗,忠誠無比,吳大帝讓咬誰就咬誰。

不過,就算是狗,那也是有判斷的。

校事府這幾年來,與興漢會關係一直不錯。

再加上前麵校事府遇到危機,還是興漢會出手幫忙,這才安然渡過。

自從秦博第一次出使漢國回來以後,校事府可沒少從興漢會那裡拿到好處。

而馮君侯又是興漢會的龍頭老大。

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呂1極為罕見地說了一回公道話:

“誠如陛下所言,朱將軍乃是文武皆備之人,若是論起領軍作戰,那確實讓人放心。”

“但養軍與領軍不是一回事,朱將軍性子輕財好施,對花錢沒有什麼節製,故而可能不知這些錢糧數目,意味著什麼。”

“所以說不得沒有仔細考慮過信上所言,就派人送回來給陛下。”

校事府這些年通過不斷地斂財,很是給吳大帝緩解了不少燃眉之急。

隨著對大吳府庫的了解,呂1也越發明白偌大個吳國,竟是窘迫到這等境地。

為了供養朝廷官吏與大軍,除了吳地各大家族每年給朝廷上交的賦稅。

陛下每年還要另外想辦法再從各大家族手裡籌些錢糧。

出多出少,沒個定額,全看各大家族的心情。

細思極恐之下,原來府庫裡的相當一部分錢糧,其實是由吳地世家控製的。

呂1這個時候才徹底明白過來,為什麼陛下會對吳地的世家豪族如此忌憚。

本來桓王入江東的時候,陛下一族,就與江東世家豪族結下了血海深仇。

再加上吳地世家豪族本自有宗兵,子弟多有在朝中軍中擔任重職,又控製著府庫相當一部分錢糧來源。

換誰誰都會忌憚。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校事府隻要能給陛下找來財源,就能立刻轉危為安。

馮君侯是不是故意欺騙朱據,這個事情對於呂1並不重要,反正校事府又不能染指軍中之事。

但興漢會這個路子絕對不能斷——至少目前來說,還不能斷。

否則的話,對陛下沒有了利用價值的校事府,很快就會被早就懷恨在心的朝中群臣撕成碎片。

孫權自然不知道呂1心中的想法,不過他的確認為呂1這個話,是有些道理的。

當下便點了點頭,問道:

“那依你所見,當如何是好?”

呂1嘴角泛起不易察覺的微笑:

“陛下,要確認鐵甲騎軍所耗錢糧,其實也不算什麼困難之事,臣倒是想出一個法子。”

“哦?快快道來!”

孫權一聽,連忙說道:

“這世間隻有漢國手裡有鐵甲騎軍,若是他們一口咬定了這個價格,我們怕是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吾正在發愁呢,沒想到你竟有辦法?”

呂1應了一聲諾,然後建議道:

“陛下何不以聯係朱將軍的名義,派出精於算學之人,前往漢國?”

“對外可說是多派些人協助朱將軍,實則暗地裡可把鐵甲騎軍所需東西,一一拆解,再計算各部所需錢糧。”

“比如說戰馬所耗幾何,鐵甲打造所耗幾何,兵器有無特殊之處等等諸如此類。”

“隻要是我大吳所能自已打造的,可按大吳之價算。”

“至於那些隻有漢國所能提供的部件,可詢問一下能否教會大吳?或者看看能不能便宜些……”

“如此算下來,一匹鐵甲騎軍所耗錢糧,就算不能大降,肯定也要比漢國提供一整匹鐵騎騎軍少一些。”

孫權聞言大喜:“善!”

朱子範隻在信上說漢國養三千鐵甲騎軍所需錢糧,卻是沒有想到,那都是漢國人的說法。

那鐵甲之類,若是全部由大吳自已打造,肯定要便宜不少。

武昌那邊,可是有大鐵礦呢!

前些年未遷都的時候,自已還在那裡鑄了數萬柄刀劍。

隻是孫權又想到一個問題:

“唯恐漢國隻願意賣鐵甲,不願意把這打造之法教給我們。”

呂1微微一笑:

“陛下,臣記得,漢國派人過來學習操船之術已有近兩年,但陛下一直沒有教給他們打造戰船之法吧?”

孫權猛地醒悟過來:

“妙啊!鐵甲打造之法換戰船打造之法,甚妙!”

說著,他還有些躊躇滿誌地說道:

“若是漢國一定要把鐵甲賣給我們,我們也可以把戰船賣給他們嘛!”

他來回走了兩步,再看向呂1,讚許道:

“這個辦法,你是怎麼想出來的?當真不錯。”

呂1謙虛道:

“校事府與漢國打交道久矣,那興漢會慣用算學之術計算貨物價錢,臣雖愚鈍,但其手法臣也略知一二。”

“好好好!”孫權笑道,“此次前往漢國計算鐵甲騎軍所耗錢糧,就交給你校事府如何?”

呂1大喜過望,連忙拜倒:“臣,定不負陛下所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