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
就著昏暗的燭光,枯瘦的中年人,坐在案前,眼神有些發愣。
張岱仍然在反複思考。
“懲私利千古不斷,戒公貪聞所未聞!”
“國之不行,乃是天風淪喪,此乃朝廷和皇帝的公貪?”
“公貪之下,民不聊生百業凋零,故戒公貪還在私貪之上,其次才是百官之德風!”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原來這樣……原來是這樣……”
“沒有戒公貪,一切都是刻舟求劍,抱薪救火!”
“這就是聖賢的大道?”
“這才是聖人的大道?”
他臉色越來越臉色蒼白。
“難道我錯了麼?”他喃喃自問。
無人回答。
他也不需要旁人回答。
“想我自幼讀書,不是沒有過宏德於世的想法。”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無數前賢前赴後繼,我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這心這願,自幼就有,卻不曾說出,而是踐行在心。”
他眼神楞楞地,看著那搖曳交錯的燭火。
燭光裡,仿佛映照出三十多年前,尚是年輕的他,在燈下讀書之景。
幾十年人生,匆匆而過又留下了什麼?
幼年的願,青年的誌,中年的無悔……
“我本以為自己身依此誌,雖九死也可以無悔,直到入土,不負初心,但太孫這次來了,我卻真的開始……有點……悔了。”
又是一陣雨水,順著打開的窗戶,打在臉上,衣衫上,露出了削廋到皮包骨的身體。
“我這幾十年的路,偏了麼?”
“要是,三十年前,我能夠遇到太孫的話,或許……”
儘管知道絕無可能,但張岱還是禁不住想象那樣的景象。
“也許,我就不必這樣自苦了……”
騙彆人容易,騙自己難。
張岱知道,他的確悔了,悔不能早聞大道。
其實這一生,他最自豪的就是自己能知行合一,踐行儒風大道。
可現在,太孫點破,才知道……或許是從根子上走錯了。
“我幾十年研讀,沒能領會聖賢真意,太孫卻寥寥幾句,就點破關竅……太孫如此,這天下萬民,要有福了。”
想到這裡,他心中又湧現出淡淡的欣慰與悲傷。
“啊……可惜,我是看不到那天了。”
“就讓我張岱,死於此吧,起於此願,終於此願,也好。”
“我老了,有點累了,也倦了……也,不想改了。”
他緩緩閉上眼睛,神情平靜,靜靜等待著。
“大人!”
門外忽地有人重重拍門:“大人,快走啊!”
聽得出來,是方惜的聲音。
張岱心一動,直接拉開了門。
年輕人全身都打濕了,顧不得彆的,拽住就想跑。
“不,不,我不能走!”
“我走了,才什麼都沒有了!”
張岱醒轉過來,注視著年輕的麵孔。
“你不懂,我不能走!但是你可以!”
“你還年輕……我有許多疑問,要你以後解答。”
說著,他深深望了他一眼,那上麵,還帶著意氣和理想,恍惚之間,似乎看到幾十年前的自己。
都是那樣天真,又有著熱血……真像……真像……
他把一封紙塞給方惜,難得帶上幾分殷切。
“聽著,此事我自一力擔責,與你不相乾!你拿好!”
“你跟著太孫,前途遠大,不要錯過了,不要和我這個罪人多牽連!”
“以後每年今天,記得給我燒燒幾封紙,挑些社稷的事,說給我聽!”
聽到這交待後事的話,方惜又是震驚又是難過。
“張大人!”
“我不走!”
張岱卻不理會,又斷然嗬著:“你們幾個,快把方大人拉走!”
幾個士兵和衙差,眼見情況不妙,本就想走,這時頓時衝了過來,拉著方惜而下。
“方大人,彆辜負了老爺一片苦心。”那是張岱的仆人。
又有一人,跟在他身側默默持刀護著。
“勒三,你不走嗎?”
張岱也不看身邊,隻是微笑著問。
“大人,我跟您這麼多年,您不走,我也不走。”
他是跟著張岱幾十年的武人。
“你不後悔嗎?我可是無能昏庸之官,生生逼得民變,確實是不稱職啊!”
這位武夫倒也坦誠。
“大人,你說的我不大懂,也許您做錯了什麼,但也沒有關係,我會守到最後。”
“好,好,好……”
張岱隨即也不說話了。
敞開的門口,一個持刀的身影,跌跌撞撞衝了進來。
而張岱端正而座,身前有中年武夫持刀護衛。
“本官就是張岱。”張岱語氣平靜如水,看向吳委。
“汝是名教弟子?殺穿欽差儀仗,衝入欽差府,持刀威逼欽差,可知是何罪?”
“我,我……”
幾十年清廉正直,張岱自養成一股正氣,直到這時端坐,依舊正大光明,凜然有威儀。
吳委本就心中不願,這時更是畏縮了,迎著那目光,差點就想丟下手裡的刀,叩首告罪。
“你敢退?”
身後一人狠狠撞了他的肩膀,在耳畔細細地說。
“可彆忘了,剛剛你親手殺了欽差的護衛,這可是死罪,要是退了,想不死全族都難!”
“想想你的父母妻兒,想想你的全族老小,你的同窗舊友!”
吳委心下一橫,呐喊一聲:
“狗官去死!”
忠仆持刀而立,一刀砍去,吳委隻覺得身體飛了起來。
半空中,他依稀看到,更多的“義士”,舉到撲了上去。
那護衛刀法端的高妙,大開大合,竟然無一合之敵。
衝進去的“義士”,竟然全部被砍翻在地。
“嗬……嗬……哈哈哈哈……”
倒在血泊裡,腹部鮮血滲透而出,他看著這一切,心裡又有些痛快。
殺得好!
這種混賬,就是該殺!
放任護衛殺完了這些持刀的“義士”,張岱兀坐呆呆出神,閉息待死,可外麵本是喧嘩,不知道為什麼卻又漸漸冷場了。
“……”
為什麼亂民不至?
張岱蹙眉,起身而望,卻見數千人,已經衝跨了甲兵,卻這時徘徊不前,讓人詫異。
尋思片刻,張岱突然大悟,放聲而笑,笑得眼噙淚花。
“天風,德風,民風,原來如此!”
“太孫之義,我已真正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