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反擊之始(1 / 1)

帶著軍武闖異界 帶刀 1048 字 2個月前

月朗星疏,涼風陣陣!接到命令的王陽誌和聶擘兩人相繼從軍營之中啟程,隨身帶著十餘個淬體巔峰的親衛直奔落霞城而去,卻在入城時,這兩位分彆統領一軍的主帥不期而遇。“聶將軍!好久不見!”王陽誌率先打招呼,今年已經年近五十的王陽誌絲毫不見老態,依舊紅光滿麵,更顯大將之風,反倒是聶擘今年不到四十,雖然麵貌剛毅,但是與王陽誌相比卻更顯得年輕,同時與王陽誌的大將之風來看,聶擘的身上卻是顯露出一股書卷之氣。王陽誌身穿鎧甲,全副裝備,但是聶擘卻隻是一襲青衫,作儒生打扮,兩者相較,倒是王陽誌更像是一位殺伐果斷的將軍。但是王陽明卻是絲毫不敢小覷這位右衛軍主將,能做到這一位置的,沒有一個是簡單的人物,聶擘的出生其實也算不得好,當年同樣是和劉黑龍一起從全軍比武之中挑選出的百強,而這一百強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出身都不算太好。也是十幾年前的那一場全軍比武之後,徹底的改變了國內世家掌軍的格局。以往,任何一城一關其實都牢牢地把守在朝堂上那些大員背後的家族手上,可以說是掌握著新餘國的命脈,說是私軍也不為例,而皇室手中能掌握的其實也就隻有建業城五萬中州衛和三萬禁衛軍,其他困龍關左家、北葉城王家、天安秦家等等皆被大家族掌握,身處太平年近兩百年無戰事,這些士兵除了邊關上的大軍和禁衛軍可能還保持著戰力,其餘的多半都是酒囊飯袋,就算大家族掌握著大軍真正能有一戰之力的估計也就是三五千中飽私囊的私軍。但是十幾年前全軍比武之後,這些人相繼被安排在各個關隘城鎮,有些被彆的家族同化收買,有的依舊終於王室,而其中最為關鍵的三個人,也是崛起最快的最為矚目的三個人,劉黑龍創立黑龍軍,成為整個新餘國軍備、士兵戰鬥素質最高的一支軍隊。第二便是聶擘,被分配到天安城不過是一個校尉,一開始左右逢源在趙家掌握的天安城、慢慢爬到掌握一直萬人軍隊的主將隻用了兩年時間,然後展露出他的獠牙,一步步利用老王在位時的威信,將趙家逼出天安城,一手掌控了天安城和天安關的十萬大軍。也是因此才有了後來的趙家被二皇子立為右相,然後一手推動建立了虎軍,可謂是一飲一啄。第三位則是禁軍統領馬振武,這位是當年劉黑龍的下屬,直到劉黑龍離開禁衛軍建立黑龍軍才坐上禁衛軍統領,而說到禁衛軍就要提到掌握在皇室手裡的中州衛,統帥黃瀚文,雖然統領一軍但是卻並沒有其他三人展現的更加耀眼,應該是歸功於黃瀚文家族本就是大家族,而黃家三代都是中州衛的統帥的原因,傳到他手上也隻是正常的政治平衡過度的手段罷了。 這三位坐上的位置都是經曆過明槍暗箭,各種鬥爭之中勝利之後的成果,所以王陽誌絲毫不敢小覷聶擘。而令人唏噓的是,左孝堂一家忠於王室,忠於老王,才會忠於太子,而聶擘也是如此,包括中州衛和禁衛軍,但是在霸國大軍逼近建業城的時候,投降最快的卻是中州衛,禁衛軍最後毫無退路之後,才無奈選擇投降。“王老將軍!”聶擘抱拳與王陽誌打招呼,兩人並排向著城中城主府策馬而行,行動並不快。“不知道聶將軍對於這一次反攻有何看法?覺得勝算如何?”王陽誌輕聲問道,心中卻是升起許多不為人知的想法和考慮,眉頭也沒有想象之中大勝之後的輕鬆。聶擘看了一眼王陽誌,眼神變得有些深邃的回頭看了一眼南方的建業城,沉思片刻才緩緩開口:“若是兵力爭鋒,我軍自然不如,但若比短期士氣戰力,或許能和地方持平甚至略占上風,但要全麵反攻,勝算不到一成,若是中州衛和禁衛軍反正,加上虎軍,勝算不到四成。但若是太子殿下依舊有奇謀或奇兵勝負也在五五之間。但是這隻是正常的兩軍交戰,卻忽略了再士兵之上還有宗師高手,若是算上宗師對決,我方一份勝算都無!”聶擘的語氣顯得極為凝重,兵力之間的差距可以慢慢靠士氣和血性以及計謀和軍械來彌補,但是頂尖的高手是無法替代的。天劍門的宗師在霸國大軍進入建業城的時候就已經投降了,如今建鄴城之中至少就有三位宗師坐鎮,天劍門一位,霸國皇室一位,原來的梁國一位,而據他所知很可能原來的元國和烈火宗還有兩位可能也會在近期趕來,那麼就是五位宗師。麵對一位他們這裡二十萬大軍都不一定留的下一位,彆說三五位了,所以對於這一次反攻,要說信心並沒有多少。“現在所做的不過是食君之祿憂君之事,儘人事聽天命罷了,作為一個王國軍人,自然要為這個國家戰至最後一刻!”聶擘說道,有些感歎,隨即兩人陷入沉默各自麵露沉思之色不知道在想什麼,片刻之後,落霞城的城主府已經近在眼前,遠遠地,兩人便看到一行影正站在城主府大門前等待著,為首青年身穿明黃色蟒袍,頭戴紫金玉冠,望向這邊。見到這道身影,兩人相隔雖有百米之遠,但是依舊連忙下馬,牽馬而行,身後一眾親衛同樣是如此,一行人不由得加快了腳步,快速朝著城主府而去。直到距離一丈之外,兩人才連忙跪拜而下。“末將聶擘...”“臣王陽誌...”“拜見太子殿下!”“兩位快快請起!”王餘連忙上千扶起兩人,麵帶喜色,打量著這二人。同時被扶起的聶擘和王陽明也同樣在暗中打量這位十多年不曾見過的太子殿下,一時間兩人感慨良多。隨即幾位將軍互相寒暄介紹,一行人朝著城主府大殿走去,酒席早已準備,隻待人入座。此時此刻三軍齊聚,昭示著新餘國最後的反攻也在這一天正是開始,決定新餘國未來的第一場議事在這個夜晚展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