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感悟劍意(1 / 1)

不敗天尊 無敵火 1015 字 2個月前

這一片洞天福地的空間遼闊,看起來至少也有百裡之遙,廣袤無垠。秦君河一路前行,都看不到有弟子存在。多半此處的人都分散開來,這般才能最大限度的吸納天地元氣。秦君河視察了一番,最終尋了一片空地,作為自己的吐納之地。到了此處,他並沒有立刻開始吸收天地元氣,而是選了些樹木之類的東西做掩體。待到將一切都完成,秦君河才緩緩的鬆了一口氣。此刻,他才從儲物戒中,取出了那一道殘畫。秦君河真正的目的,並不是利用天地元力來修行,而是希望能夠利用此地濃鬱的天地元力,讓他快速激活殘畫中的劍意,將其掌握。這殘破畫卷中的劍道力量,是秦君河生平僅見。他很肯定,哪怕他隻掌握一些皮毛手段,都對他大有裨益。“開始吧!”秦君河將殘畫擺開,畫中那一道歪歪斜斜的小劍,似乎如饕鬄般,瘋狂的吞噬著此地傳來的天地元力。殘畫之上的小劍,就如無底洞一般,十分貪婪。任由多少天地元氣彙聚,似乎都難以滿足它。在不斷吞噬之下,這把畫中劍也在逐漸凝實,最終顏色越發鮮豔,好像要破紙而出一樣。“嗡!”在殘畫吞噬了足足有半個時辰後,終於第一次釋放出了反饋!一股龐大到了極點的劍意之力,席卷秦君河周身,讓他包裹在這股劍意海洋之內。秦君河便不斷在此地體悟劍道之力!劍意激**間,化作無數虛影之劍,將他牢牢圍住,旁人難以打擾。這般體悟修行,時間過的極快。轉眼便是一日時光過去,待到洞天福地隱隱傳出排斥之意,他才明白,先前繳納的宗門貢獻值已經耗儘。秦君河沒有猶豫,又兌換了十天時間的修行。這一日的體悟,他受益良多。“這殘畫中蘊含的,乃是無上劍道,能夠窺見,也是幸事。”秦君河對於自己的收獲極為滿意,暗暗點了點頭。對於劍道的劃分,秦君河也有所了解。離山宗又被稱為離山劍宗,便是在劍之一道上,有著極高的造詣。秦君河看過一些宗門玉簡,也明白劍道的劃分,也被歸納成了不同的層次。尋常劍客,隻是利用寶劍之力禦敵,很難稱之為真正的入門。唯有體悟到了劍道真意,才算是在劍道上登堂入室。這個層次,便是劍道的第一個等級。若是能夠達到,甚至能讓體悟者擁有越級對抗的資本。隻不過,能夠體悟劍道真意者太少太少。哪怕離山劍宗天驕如雨,也隻有寥寥數人,能夠體悟劍道真意,而且他們無一不是屹立絕巔的長老親傳。劍道真意過後,便是創造屬於自己的劍道領域。 這個境界,唯有離山劍宗的掌教達到。而在劍道領域上,還有一境,名為天人交感,無物不劍。這個境界,乃是傳說中的領域,哪怕是離山劍宗的創派祖師,也未必踏足過。而秦君河隱隱感覺,這殘畫中描繪的小劍,其中蘊含的劍意,恐怕達到了第三個境界,而是劍之一道無上的境界。“我定要將劍道真意體悟出來。”“若是能夠成功,我的修為和實力,都會再有一個質的飛躍!”秦君河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眼中有著火熱之色。既然有這樣一件寶物能讓他細細體悟,若不好生利用,將是暴殄天物了。微微感歎一番,秦君河再度陷入深層次的體悟修行中。一方麵,他的心神全部放在殘畫的小劍中,仔細感悟這些劍道之意。一方麵,他也時常吸納彙聚過來的天地元氣,讓自己的境界穩固,往複循環,修為漸漸增長。這十天時間,秦君河一直在體悟這些劍意。原本秦君河的周身隻有一些劍道殘影彙聚,可隨著他體悟漸深,殘畫吐納更多的劍意之力。他周身也出現了更加駭人的場景,無數把虛幻長劍,屹立在秦君河四周,似乎但凡有人靠近這片領域,便會被這些劍光生生撕成碎片。到了最後,秦君河周身的劍意領域,已經凝如實質。就算是造化境強者,也不敢輕易踏足他身前百尺之地。十天時間過去了,秦君河卻並沒有蘇醒。他已經徹底沉浸在了研究劍道之內,如癡如醉,根本容不得片刻休憩。中途他直接抽空將所有的宗門貢獻值全部兌換成了修煉時間,繼續借助天地元氣在此地感悟劍意。而這其中,也有些人,發現了此地異常,趕來查看。當他們看到秦君河修行之時的一幕,不禁瞠目結舌。隻見無數倍密密麻麻的虛幻長劍,屹立四方,讓人感到頭皮發麻。這股劍道之力,哪怕是一些精英弟子,都感覺高山仰止。當然,這並非秦君河自身釋放的劍意,而是來自於殘畫之內的小劍。隻不過,他們可不知道這一點,秦君河盤坐在無數劍影之中體悟的身姿,已經徹底驚到了他們。這些人一傳十,十傳百,逐漸圍攏了許多人,都遠遠的彙聚在此地。他們都想要看看是哪個變態,在此處修行。“你們要看,為何不上前去看?”一位麵如冠玉,長相英俊的精英弟子,好奇道。而遠處另一人,卻嗤笑一聲:“靠近?找死不成?”先前有人好奇秦君河的狀態,想要近前一探。誰知道剛剛踏足秦君河身前百尺,便被滂湃如海的劍意所壓迫,差點被震成白癡。這件事情的發生,讓眾人心生敬畏,再不敢隨意查探,但是對秦君河卻是越來越好奇了。有許多人都認為,或許是又有一位弟子,即將體悟到劍道真意了!“你們說,這人究竟是誰?”有人好奇問道。眾人麵麵相覷,都不知道答案。長老親傳中,體悟到了劍道真意的,也寥寥無幾。若是一個精英弟子,能夠體悟到劍道真意,將會聲名大噪。一道道火熱的目光,都彙聚在秦君河修行的地方。而仍在盤膝修行的秦君河,對此毫無察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