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戰爭之神(1 / 1)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810 字 2個月前

軍中無戲言,摩爾克斯上將既然提出了三線齊攻計劃,自然就要落實下去。

隨著指揮部的一聲令下,半個意大利同時陷入了戰火之中,駐紮在倫巴第地區的奧軍多線出擊發起強攻。

轟鳴的炮火聲,即便是數十裡外的米蘭城都清晰可見,甚至還隱隱約約能夠感受到地動。

望著都靈方向,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意味深長的歎了一口氣:“科洛斯納,搞清楚奧地利人的真實目的了麼?”

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可不是溫室裡的花朵,他對自己的價值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撒丁國王對維也納政府很重要,但這個重要僅限於政治宣傳上,還不至於令摩爾克斯上將這位南線司令官擺出這麼大陣仗來。

科洛斯納的中年男子搖了搖頭:“還沒有,我們在倫巴第地區的情報網,早就被奧地利人給斬斷了。

就算是僥幸逃過一劫的,也早早和我們劃清了界線,暗線已經聯係不上了。

我嘗試著去拜訪了幾位曾經傾向於我們的貴族,直接被人趕了出來。

昨天晚上,我還收到了幾封恐嚇信,警告我們不要搞小動作,否則他們就不客氣了。”

看得出來,科洛斯納現在的心情非常鬱悶。撒丁王國連複國都隻能依靠奧地利,在這種背景下,他哪裡有膽子搞小動作?

經曆了殘酷的社會毒打之後,意大利獨立組織可沒有燒炭黨那麼中二,早就就倫巴第和威尼西亞踢了出去意大利地區。

即便是喊喊口號都不行,政治不正確,金主爸爸可不會給錢。

現在就更不用說了,維也納政府提出恢複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的格局,他們都隻能高高興興的接受。

在倫巴第搞事情,那是絕對活膩了的表現。對他們這幫撒丁複國主義份子來說,奧地利是他們的唯一選擇。

但是對奧地利政府來說,他們隻是選擇之一,後麵的備胎還有一大堆。

自古以來,德意誌地區就盛產國王。實在是不行,奧地利政府還可以替撒丁人民選一名新的國王。

“算了,搞不清楚就等吧!通知我們的人儘量少出門,免得引起地頭蛇的不快。”

說完,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歎了一口氣。發生這種事情,他也非常的無奈。

奧撒戰爭的曆史淵源,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還是知道的。有了這一道刺在,他們在倫巴第的任何行為都會被放大化。

或許遠在維也納的弗朗茨可以一笑而過,但是近在咫尺的倫巴第王室,絕對會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沒有辦法,維特爾斯巴赫王朝是外來戶,靠著維也納政府的支持在坐穩了王位,在當地的根基並不深。

尤其是連續兩代國王都患有精神病,再加上首任國王也是頂著罵名過來繼位的,王室在民間的聲望可想而知。

在這種背景下,維特爾斯巴赫王朝難免就有些警惕過了頭,對任何風春草動都格外的敏感。

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想要在這裡發展班底,根本就不可能。甚至一些正常的活動,都會受到限製。

可是沒有辦法,現在這裡是前線。作為一名有誌向的國王,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必須要親臨前線。

要不然撒丁民眾怎麼能夠感受到他的偉大?

萬一奧地利軍隊哪一天攻克了都靈,他這個國王沒有第一時間抵達,被人捷足先登了怎麼辦?

這年頭有資格繼承撒丁王位的,可不是一個兩個,奧地利內部同樣有大貴族對這頂王冠虎視眈眈。

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雖然被認為是撒丁王國的正統,但他這個國王還沒有正式登基,從法理上來說他隻是繼承人。

要是有具備繼承權的家夥不要臉,搶先一步登基,造成了既定事實,維也納政府會支持誰都是一個未知數。

就算是沒有這些爛事,可這年頭最流行的就是“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不提前跑到前線看著,等事情發生了,撒丁王國就成了一片白地。

到時候奧地利軍隊拍拍屁股走人,留下的爛攤子都要由他負責收拾。

總不能考驗奧撒傳統友誼,期待奧地利軍隊看到兩國傳統友誼的份兒上,對撒丁王國秋毫無犯吧?

不管有沒有用,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都必須在關鍵時刻站出來阻止,要不然撒丁民眾憑什麼接納他這個國王。

要知道,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可沒有給他留下什麼遺澤,留下來的隻有蠢貨、自大狂的惡名。

不管是在國際上,還是在眾多撒丁民眾心目中,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就是撒丁滅亡的罪魁禍首。

奧撒戰爭被認為撒丁政府最大的決策敗筆,不僅坑死了自己,還連累了意大利地區的其他邦國。

……

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一行人的舉動,沒有瞞過摩爾克斯上將的耳目。

現在是戰爭年代,前線就是軍方最大。作為奧地利南線兵團的總指揮官,情報部門自然要向摩爾克斯上將提供消息。

放下了手中的文件,摩爾克斯上將望了望窗外:“隻要撒丁人沒有特彆過分的舉動,就隨他們去吧。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我們還需要他們配合,把關係搞僵了,大家的麵子上都不好看。”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恒久遠。

撒丁人現在還有利用價值,摩爾克斯上將不介意給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留足麵子。

現在已經不是1847年,意大利民族主義在倫巴第地區早就沒了市場。

在年輕一代心中,意大利隻是一個區域地名,屬於法國人地盤兒。至於倫巴第王國,自然是德意誌地區的一份子。

不信可以去查曆史資料,倫巴第人起源於德意誌。按照文化傳統劃分地域,倫巴第肯定屬於德意誌地區,幾百年前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份子了。

這一切從法蘭西吞並意大利地區開始,結局就已經注定了。

人類最大的優點就是會反思,最大的缺點也是會反思,想得多了難免就被眼睛看到的給欺騙了。

意大利地區淪陷後,意大利地區的有識之士開始了反思,在有心人的引導下,他們很快找到了意大利各邦國沒落的原因——體製僵化、思想文化太保守。

在這種背景下,一場針對傳統文化傳統的懷疑、批判運動在意大利地區爆發了。

思想震蕩結束後,意大利思想界也發生了分裂,主要形成了奧派、英派、法派三大體係,分彆主張效仿三國建立一個強大的意大利王國。

大家都是憂國憂民,就是耐心不咋地。不知道該怎麼學習,乾脆就一起學算了。

這種思想認知上的變化,對倫巴第、維尼西亞的意大利人衝擊是巨大的。

原本還傾向於建立意大利王國的知識分子,對意大利傳統文化徹底絕了望,怎麼拋棄先進的思想,退回去學習落後的吧?

自1873年意大利地區爆發思想革命後,倫巴第地區的意大利人就不在抵觸奧化,民族融合的步伐一下子快了起來。

時至今日,在文化風俗上倫巴第和奧地利已經沒有多少區彆,現在兩地最大差異就剩下飲食習慣了。

……

炮火聲還在繼續,世界第一工業國的實力,這個時候已經展露無遺。炮彈仿佛就像不要錢一般,如同潮水一樣湧了向法軍陣地。

一枚炮彈落地爆炸,彈片伴隨著塵土四濺而起,伴隨著一聲聲慘叫,法軍又增加了三名傷員。

僥幸逃過一劫的諾維克上校,非常有經驗的拍了拍嘴中的塵土,當即咒罵道:“該死!我們的炮兵在哪裡,為什麼不發起反擊?”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在短短的三天時間裡,諾維克上校的指揮部已經被炮彈光顧了不知多少次。

僅指揮部,前前後後就已經陣亡3人、負傷7人,其中還包括3名軍官。

要知道這裡可是團指揮部,修築了簡單的防炮工事,大幅度削弱了炮彈的殺傷力力。

一旁的副手無奈的回答道:“上校,我們的炮兵也在開炮還擊,隻不過被敵人給壓製住了。”

坦率的說,法奧兩國的炮兵質量差距並不大,法軍遭到了火力壓製,完全是因為奧軍準備更充分。

法軍在南線集結了一千三百餘門火炮,對麵的奧軍火炮數量差不多是這個數字的三倍,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速射炮,雙方的火力一下子被拉開了。

炮戰一開始,法國人就懵逼了。雙方的火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各個戰場都受到了壓製。

火炮數量不足,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解決的。儘管法蘭西的工業不弱,可是誰沒事搞一大堆火炮放在家裡呢?

要知道這場戰爭,也可以說是突如其來,戰爭爆發時間遠遠早於法國政府的計劃。

能夠短短幾個月時間裡,就在南線部署一千三百餘門火炮,已經足以證明法蘭西的強大。

畢竟中歐才是主戰場,法國人不得不將大半的注意力放在中歐,火炮也要優先滿足中歐戰場。

諾維克上校搖晃了一下腦袋:“就這也算還擊?如果不仔細分辨,根本就聽不到我們的炮聲。

給總指揮部發電,請求火力支援。

立即!

再這麼下去,不等敵人進攻,我們的部隊就先崩潰了。”

光挨打不還手的仗,擱誰身上都受不了。連日來的轟炸,前線的法軍士兵早就沒有了往日裡的傲氣。

事實上,諾維克上校這個團還算好的,士兵大都來源於法蘭西本土,戰鬥意誌還算過硬。

在挨炸中,減員已經超過百分之十,部隊都沒有崩潰,完全稱得上精銳。

要是擱在意大利士兵人數較多的新編部隊中,估計這個時候早就嘩變了。

……

諾維克上校的咆哮還是沒能改變法軍的窘迫,作為法軍的亞德裡恩同樣在為這個問題苦惱。

沒有辦法,誰讓法蘭西準備的不夠充分呢?

從開戰到現在,法軍數量差不多膨脹了十倍,能夠保證人手一支槍,就是巴黎官老爺們夠努力了。

隨手丟掉了諾維克上校的求援電報,亞德裡恩元帥盯著地圖,開始認真思考該如何反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