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1 / 1)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690 字 2個月前

結盟是一件複雜的事情,需要考慮方方麵麵的問題,英法之間不是沒有矛盾,恰恰相反兩國在很多地方都是競爭對手。

奧地利給了英國人足夠的壓力,卻沒有給法國人帶來足夠的壓力,至少巴黎政府對奧地利威脅感觸不深。

彆看前不久的內戰讓法蘭西傷筋動骨,沒有幾年時間緩不過來,這隻是外界的看法,大部分法國人還是自我感覺良好。

觀念認知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越是大國在這方麵越頑固,自信的同時往往伴隨著自傲。

何況,法國人損失的隻是經濟,軍事力量基本上沒有損失,在歐洲世界仍然是最恐怖的食人凶獸。

巴黎臨時王宮中,拿破侖四世還是沒有從毀家之恨中緩過來,一改之前對革命黨人的寬容,開啟白色恐怖時代。

這是必然的結果,沒有任何統治者能夠容忍亂黨的存在,之前的寬容大度是為了大局,現在局勢穩定了,自然要秋後算賬。

要是叛亂份子不受懲戒,豈不是鼓勵大家造反?

對拿破侖四世來說,當務之急是換回失去的君主威嚴,重塑君主榮耀。

麵容憔悴的拿破侖四世沉聲問道:“你們覺得英國人的結盟提議,有幾分可能是真的?”

懷疑是必須的,英法關係大多數時候都非常糟糕,被坑的次數太多了,想不吸取教訓都難。

外交大臣特倫斯·布爾金分析道:“綜合各方麵因素,外交部覺得最多有五分。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忙於國內事務,國際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沒有我們的牽製,奧地利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隻要我們不插手,奧斯曼帝國滅亡就成為了定局。

一個波斯還無法阻擋奧地利擴張的步伐,英國人感受到了切身威脅,才急著拉攏盟友分擔壓力。

可是奧斯曼滅亡歐洲世界沒有切膚之痛,民間還是叫好聲一片,英國人想要通過國際壓力逼迫奧地利罷手,根本就做不到。

從這方麵來說,我們就是他們唯一的選擇。不過,我們同英國人之間的矛盾也不小。

前不久國內發生的事情,都有英國人的影子,這些賬還沒和他們算,英國人憑什麼認為我們會和他們站在一起?

僅憑奧地利威脅,就擱置兩國矛盾,恐怕還不夠份量。

除非倫敦政府不付出代價彌補我們的損失,不然我足夠的有理由懷疑:這是英國人擔心我們報複,故意轉移我們的視線。”

沒法子,最近一段時間法國人被折騰慘了,雖然歐洲很多國家都下了黑手,可是最大的黑手還是不列顛。

先是金融上做空法郎,接下來又是商品傾銷、支持革命黨,就連海外殖民地也沒少爆發衝突。

彆以為最後關頭,倫敦政府收了手,還拉了他們一把,法國政府就要感激他們了。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人類的記仇屬性遠比記恩屬性強。如果不是忙於內部事務,法國政府早就在考慮要怎麼報複了。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恒的敵人,隻有永恒的利益”。

這句話雖然不錯,但並不完全準確。國家可以不記仇,可人要記仇。

作為法國內亂的受益者,英國人自然不存在仇恨;可是作為受害者的法國人,讓人家馬上就忘掉仇恨,理性的權衡利弊,就強人所難了。

當然利益要是足夠大,暫時淡忘仇恨也是可以的。

財政大臣羅伊·弗農:“不管英國人的真實目的是什麼,我們都有必要和他們接觸一下。

眼下我們的任務是恢複經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沒有足夠的精力參與國際問題。

且不說奧地利還沒有滅亡奧斯曼,就算是已經吞並了奧斯曼,那也是英國人的麻煩。”

這是歐洲各國的普遍看法,在大部分人觀念裡:奧斯曼就是蠻荒之地,上麵生活著一幫未開化的野蠻人。

尤其是看到奧斯曼人的激烈抵抗過後,大家就更放心了。都打成了一片白地,根本就沒辦法增加奧地利的國力。

很多人都準備看笑話,甚至有報紙公開嘲諷:奧地利為了仇恨,進行了一場注定虧本的戰爭。

沒有毛病,單純從經濟上出發,維也納政府虧本是必須的。

根據戰地記者傳回來的新聞,奧斯曼人可是全民皆兵,真正的一寸山河一寸血。

反土同盟占據的土地基本上都是一片廢墟,道路、橋梁、農田被破壞了,大壩河道被炸了,城市隻剩下瓦礫,就連水井中都投了毒。

為數不多的人口,都是老弱婦孺,一個個還帶著仇視的目光,隨時有可能化身恐怖分子。

拿破侖四世點了點頭:“外交部和英國人談吧,倫敦政府想要我們幫忙限製奧地利,就讓他們先出力幫我們恢複經濟。

英奧兩國控製著國際煤炭交易價格,這個時候也該打破了。作為合作的誠意,讓英國人先把燃煤出口價格下調一半。”

經濟危機爆發後,為了取得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英奧兩國資本故意哄抬煤炭出口價格。

法國工商業需要承擔比英奧企業高一倍的能源成本。對法國工商業來說,打破這種惡意壟斷至關重要。

……

英法靠攏的消息不是秘密,本身這個聯盟存在的最大意義,就在於震懾作用,自然要大肆宣揚了。

首當其衝的就是奧地利,不管弗朗茨願不願意承認,英法聯盟在這年頭還是最牛逼的組合。

至少影響力上是如此,即便是現在,全世界仍然有超過八十的人認為英法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原時空普法戰爭過後很長一段時間,外界普遍都認為法蘭西比德意誌強,失敗隻是一次意外,這讓人還怎麼說理?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我們和英法的盟約,還有一年就到期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續約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給英國人的壓力太大,他們才迫不及待拉攏法國人。

不過英法依舊矛盾重重,短時間內很難達成一致,如果我們釋放一定的善意,英法聯盟很可能會無疾而終。”

從位置上站了起來,在室內徘徊了幾步,弗朗茨慎重的說道:“必須要阻止英法靠攏,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奧地利不懼怕任何一個大國,但是覺得不能容忍一個敵對聯盟存在。

兩個大國結盟不是1+1=2那麼簡單了,這意味著歐洲世界對我們的容忍度,快要越過了界線。

拿破侖是我們的前車之鑒,類似的事情絕對不能在我們身上出現。

除了我們主導的聯盟外,歐洲世界不應該出現任何大國聯盟。

這方麵英國人值得我們學習,如果拆分不了英法聯盟,那就想辦法加入進去。

英法奧三國即將到期,不是還沒有到期麼?

英國人可以收買法國人,我們同樣也可以,甚至可以出價更高。

拿破侖四世不是想要超越父親,那好我們給他們機會,就看法國人有沒有那麼好的胃口。”

在慷他人之慨的問題上,弗朗茨從來都很大方。什麼大局觀、長遠利益,在他這裡通通都是這樣浮雲。

十九世紀和二十一世紀本來就是截然不同概念,現在最有價值的東西,不等於在未來也擁有同等價值。

停頓了一下,弗朗茨繼續說道:“英國人不是在籌建北德意誌麼,那麼成全他們,我們裝傻充愣假裝什麼都沒看見。”

費利克斯首相急忙反對道:“陛下,這萬萬不能接受,要不然德意誌統一之路就遙遙無期了。”

弗朗茨擺了擺手:“我們的首相,你先冷靜一下。建立北德意誌帝國容易,要保住北德意誌可不簡單。

經過了這次經濟危機,法國人已經意識到了能源的重要性,法國政府肯定會想辦法解決的。

拿破侖三世當年就非常窺視萊茵蘭地區的資源,隻不過被我們忽悠到了意大利。

如果法國人尋找了一圈,最後發現就隻有萊茵蘭地區有他們想要的煤礦,拿破侖四世能忍得住麼?

就算是皇帝要顧忌大局,能夠克製住欲望,法國的工商業界能夠忍得住麼?

必要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添一把火。當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隻要一點兒火星,就可以引爆這種危機。

我很好奇,法德戰爭爆發後,英國政府會怎麼選擇。”

費利克斯首相驚恐道:“陛下,放法蘭西東進風險太大了,很容易導致局勢失控的!

我們……”

弗朗茨打斷道:“沒有那麼嚴重,北德意誌頂不住了,我們就親自上。隻要擊敗了法國人,德意誌地區統一戰略就完成了。

如果法國不好打,就讓前線故意失敗,放任局勢糜爛,拉歐洲各國下水。

一個強大而又富有侵略性的法蘭西,對歐洲所有國家都是威脅,憑什麼讓我們一家在前麵拚命?”

看著陷入震驚中的眾人,弗朗茨沒有繼續說下去。大家的震驚,無非是底線問題。

在弗朗茨看來,德意誌地區還沒有統一,北德意誌地區就不算是新神羅帝國的領土。

局勢糜爛正好借刀殺人,清理那些小邦國,要知道巔峰時期德意誌地區可是有一千多個領主,兩百多個獨立邦國。

經過兼並重組後,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德意誌地區還有39個合法邦國。

發展到了現在,德意誌地區仍然有超過三十個獨立邦國,不解決掉一些,弗朗茨這個皇帝都做不安穩。

法國人無疑是一把好刀,有法國人威脅在,大家不向奧地利靠攏都不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