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製陸軍軍備,沒有什麼好保密的。除了孤懸海外的英國人外,其他歐洲國家都是受益者。
普俄戰爭受影響的不僅僅隻是普俄兩個交戰國,鄰居們也紛紛擴充軍備,各國的陸軍規模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膨脹。
這是奧地利開的壞頭,為了保證自身安全,擁有隨時乾涉戰爭的能力,維也納政府率先進行擴軍,然後引發了連鎖反應。
截止到目前為止,奧地利的陸軍規模已經膨脹到了94.7萬,號稱百萬大軍也不算過分。
擴充現役部隊的同時,維也納政府還以訓練的名義,動員了大量的預備役。
如果弗朗茨願意,一個星期內就能夠組建兩三百萬軍隊出來,足以應付各種突發事件。
沒有辦法,這年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已經不存在了,不得不做好最壞的打算。
普俄戰爭如果一方輕易贏得戰爭,誰也不敢保證人家會不會膨脹起來,乾出偷襲奧地利的蠢事。
弗朗茨不喜歡把安全寄托在彆人身上,自然要擴充實力了。
除了安全上考慮外,還有就是債務問題。這年頭收賬也不是輕鬆的活計,沒有實力誰認識你啊?
現在普俄兩敗俱傷,作為勝利者的毛熊,也沒有賴賬的資本,沙皇政府看上去還很安分,自然是不需要武力討債了。
在反戰主義盛行的當下,維也納政府這個時候提出裁軍,完全是符合時代主流的。
唯一不高興的大概隻有英國人了,在大家不削減軍費的情況下,陸軍花得錢少了,就意味著海軍能拿到更多的錢。
結合現在的國際局勢,要是還不知道奧地利的目的,倫敦政府就不用混了。
知道歸知道,倫敦政府這個時候很難進行破壞。裁軍是眾望所歸,符合各方利益,不是忽悠幾句就能夠讓大家放棄的。
……
唐寧街首相觀邸
外交大臣愛德華:“普俄戰爭太過慘烈,歐洲反戰主義的高漲,歐洲民眾極度缺乏安全感。
奧地利人選了一個好時候,這個時候提出裁軍,恐怕不僅僅隻是為了裁軍,種種跡象表明奧地利正在準備建立新的國際秩序。
裁軍隻是召開國際會議的借口,在限製陸軍規模的同時,他們應該還會同歐洲各國簽訂一份安全保障性條約。
大部分歐洲國家都缺乏安全感,沒有人能夠拒絕這樣一份條約,唯一有實力阻撓的隻有法國人。
隻是歐洲各國一直都非常警惕法國人,大部分國家都把他們視為歐洲動亂的源泉,這個時候法國政府恐怕沒有跳出來阻攔的勇氣。
從巴黎傳來的消息,法國人已經同意了奧地利的裁軍計劃,估計普俄談判結束後,奧地利就會召開國際會議,建立新的歐陸平衡體係。
本來歐洲大陸穩定了下來是一件好事,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法奧兩國的戰略重心可能外移了。
如果我們的推論沒錯的話,要不了多久新一輪的海軍軍備競賽就要開始了,接下來不列顛將麵臨最殘酷的挑戰。”
法國人拉的仇恨值太高,不是短時間就能夠平複的。這就注定了新的歐陸平衡體係,他們隻能是參與者,而不是主導者。
誰都知道普俄戰爭後,歐洲政治格局要重新洗牌,倫敦政府也是要有準備的。
原計劃是北德意誌帝國誕生後,就拉攏法國人一起建立歐洲新秩序,隻是他們晚了一步,奧地利就搶先動手了。
本傑明首相點了點頭:“如果奧地利人的計劃成功,這就是第三次維也納體係了。
假如我們現在給他們搗亂,並且拉攏法國人,有沒有機會構建以不列顛為核心的歐陸體係?”
外交大臣愛德華搖了搖頭:“這非常難,且不說我們還沒有拉攏法國人,就算是獲得了巴黎政府的支持,成功率也不會超過三分之一。
最近一些年,我們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下降的非常厲害。尤其是普俄戰爭後,我們扶持的普魯士王國廢了,話語權下降的就更厲害了。
法國人更慘,他們的實力不比奧地利弱,影響力也不比維也納政府弱,但他們的影響力大都是負麵的。
一部分是拿破侖當年留下的,另外一部分則是吞並意大利地區付出的代價。除了西班牙外,法國人在歐洲大陸上再也找不到一個盟友。
從我們收到的情報來看,法西關係也在逐漸冷淡。如果要建立新的國際秩序,恐怕西班牙人也未必會支持他們。”
政治是很現實的,不列顛在歐洲大陸的棋子廢了,乾涉歐陸的能力大幅度下降,大家自然不買賬了。
拉攏了法國人,在增加了影響力的同時,也要接受法蘭西帶來的負麵影響。
比如說:比利時、瑞士、德意誌聯邦,這些受法蘭西威脅的國家,就會情不自禁的站在對立麵。
就算是英國人能夠把他們勉強拉過來,也不要指望人家出力。
許諾再多的利益都沒用,隻要法蘭西不放棄對他們的窺視,問題就無法解決。
至於讓法國人放手?
想想就行了,沒有經曆過社會毒打,又成功吞並了意大利地區,正是法國人膨脹最厲害的時候,憑什麼聽英國的?
英法關係早就結束了蜜月期,原本被時間掩蓋的英法世仇,一次又一次的出現在兩國報紙上,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想讓法國人放棄自己的戰略,繼續給他們當小弟,根本就不可能。
無論誰做皇帝,英法關係都必須轉冷,不然爆棚的民族主義就會令巴黎政府崩潰。
原時空普法戰爭後,英法都對抗了很多年,要不是德二帝國接二連三的昏招,英法也站不到一起去。
現在法蘭西可感受不到威脅,所以英法關係必須惡化。涉及到了政治,利益決定了一切。
暗自盤算了一遍,本傑明首相無奈的歎了一口氣:“罷了,國際秩序儘快建立起來,對不列顛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奧地利想要主導,就讓他們主導吧!
有條約約束,我們接下來的北德意誌計劃,也會更加順利。剛剛建立了國際秩序,維也納政府總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吧!”
主導歐洲新秩序,能夠獲得的收益不僅僅隻是聲望,更重要的還是推銷自己的理念。
人都需要包裝,一個好的包裝,能夠讓人在社會生活中更容易獲得成功,國家也不例外。
大國競爭是全方麵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思想缺一不可。主導建立國際體係,無疑是擴散自家影響力最快捷的模式。
這方麵維也納政府是經驗豐富,都有過兩次成功經驗了,弗朗茨自然要複製第三次。
……
聖彼得堡的血跡還沒有乾,就在不久前,這裡剛剛發生了一次大清洗,數以千計的大人物人頭落地。
凡事涉嫌參與刺君案的,全部被亞曆山德羅維奇投入到了監獄中,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清除異己。
名單是怎麼來的,這是俄羅斯帝國曆史上的又一未解之謎。
抓人再查,案情進展果然迅速的多。當然,也少不了牽扯出一大堆爛事,總之人人都是罪有應得,全部拿出去斃了,基本上不帶冤枉的。
涉及人數太多,全部都殺了肯定不可能。從輕發落不可避免,隻要沒有參與刺君案,彆的問題都好商量。
即便是還是有上千人被亞曆山德羅維奇下令哢擦掉,沒辦法亞曆山大二世遇刺那麼多次,參與者又豈止少數。
上百次刺君案,隨便牽扯到了其中任何一次,那都是一個字——死。
除了革命黨人外,還有不少資本家、貴族牽扯了進去,一起被送去見了上帝。
不殺貴族的傳統在這裡不適用,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人敢幫忙說情。
按照正常情況,一次性屠殺了這麼多人,還包括上百名貴族,亞曆山德羅維奇早就聲名狼藉了,這次是一個例外。
歐洲主流媒體,大都讚揚了他的正義行動。歐洲勢力最龐大的貴族集團,來了一次集體失聲。
包括俄羅斯帝國內部的貴族,也難得保持了沉默。不管心裡怎麼想,嘴上絕對不能說亞曆山德羅維奇乾得有問題。
弑君絕對是大忌,不管有沒有成功,都是罪大惡極。這個時候跳出去冒雜音,就要先考慮自家君主的反應了。
即便是亞曆山德羅維奇殺得人頭滾滾,真凶是誰,依然沒有被解開。
不過阻礙調查的人,倒是被揪了出來。遺憾的是這些家夥,並不是陰謀策劃著。
阻礙調查,主要是有關亞曆山大二世的刺殺案太多了,他們或是主動、或是被動,給牽扯了進去,怕深入調查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看著手中的調查報告,亞曆山德羅維奇的表現非常古怪,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就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
上千人人頭落地,看似很厲害,實際上真正牽扯到有分量的人很少,絕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很多牽扯不是太深的,大都被亞曆山德羅維奇皇儲下令免職、或者是流放,真正被殺隻是真參與到了弑君案中的。
如果是普通刺殺案,這個處理結果明顯很重,可遇到了“弑君案”,亞曆山德羅維奇的處理未免太輕了。
歐洲雖然沒有誅九族的說法,但是參與到了弑君案,殺全家絕對不算過分。
受親戚朋友牽連、或是無意中為刺殺提供幫助的,就算是不被砍掉腦袋,怎麼也要拿掉貴族頭銜。
都沒有發生,被處決的一百多名貴族,大都是親自策劃或者是和人密謀過並付出行動的,以及幫忙滅口阻礙調查進行的家夥。
真要是哢擦掉的貴族數量,還沒有維也納大革命時期,弗朗茨乾掉的十分之一。
當然,這不是一個概念。借刀殺人和自己親自殺人,造成的影響肯定不一樣。
不過對比沙皇遇刺身亡來說,還是太輕了。如同原時空一樣,亞曆山德羅維奇皇儲隻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並沒有來一次全國性的大清洗。
放下了手中的資料,亞曆山德羅維奇淡淡的說:“到此為止吧,對外宣布是民意黨人所謂,接下來秘密調查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