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英國人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在奧地利沉默、法蘭西消極怠工的背景下,歐洲各國乾涉普俄戰爭的意願,沒有他們預想中那麼強烈。
外交上大家都高舉“和平”的旗幟,積極呼籲普俄停戰,到了需要武力乾涉的時候,一個個都不在線了。
“出兵”不存在的,即便是英國人隻是提出讓大家做一個姿態,恐嚇俄國人,大家都不願意買賬。
本質上大家想要限製俄國人,就是擔心威脅到自身的國防安全。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隨著奧地利的複興,俄國人想要西進根本就不可能。
沒有足夠的利益,大家參與的積極性自然不高。英國人的麵子,也隻夠大家外交上喊幾嗓子,算是給沙皇政府施壓。
倫敦政府積極乾涉,那是他們在普波聯邦投入的資源太多,牽扯到的利益太大,倫敦政府舍不得放手。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不列顛在歐洲影響力下滑的結果。法奧兩國的存在,削弱了英國人的霸權地位。
沒有法奧兩國的配合,僅憑英國人的力量還無法讓沙皇政府妥協。國際調停變成了真的“調停”,沒有左右普俄戰爭的能力。
英國人承諾的國際乾涉,遲遲沒有到來,想要全身而退的柏林政府急了。
波蘭地區已經丟了,波茲南地區已經淪為戰場,東普魯士地區似乎也堅持不了多久。
強盛一時的普波聯邦,現在僅剩下不到30%的領土、不足40%的人口,國內的民心士氣也下降到了冰點。
最近一段時間,罷工、罷市、抗稅……等惡性事件,不斷在普魯士王國出現。
為了這場戰爭,普魯士民眾已經付出了太多,沉重的負擔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柏林已經戒嚴了,如果戰爭繼續下去,威廉一世擔心自己某一天被送上斷頭台。
這是“***主義”的弊端,軍費開銷比例太高,嚴重影響到了民生。
為了供養這支強大的軍隊,柏林政府不得不對國內進行剝削,普魯士民眾需要承擔的稅收,一直都是歐洲最高的。
不斷勝利的時候,還可以靠愛國熱情做支撐,現在戰場上失利,矛盾就壓不住了。
威廉一世關心的問道:“英國人怎麼說?”
將希望寄托在英國人身上,這也是迫不得已。僅剩的普魯士王國實力有限,根本就不是俄國人的對手。
想要度過難關,必須要求助於國際社會。國家之間唯利益永恒,除了英國人被債務綁架外,柏林政府現在沒有足夠的利益去收買彆的國家。
外交大臣傑弗理·弗裡德曼苦澀的回答道:“倫敦政府正在想辦法說服法國人,他們建議我們利用德意誌民族主義的力量,想辦法獲得維也納政府的支持。”
聽到這個消息,財政大臣戈爾曼仿佛是受到了刺激,一下子站了起來:“不行!絕對不能使用德意誌民族主義的力量,要不然會後患無窮。
這麼些年來,我們不斷推廣大普魯士主義,好不容易才壓下了德意誌民族主義,這個時候妥協就全功儘棄了。
奧地利也不是好相與的,現在對他們妥協,未來再想要擺脫他們就難了。”
民族主義是一把雙刃劍,在利用民族主義獲得奧地利支持的同時,普魯士王國也會被民族主義所束縛。
正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奧地利的力量也不是好借的。到時候內有勃發的德意誌民族主義,外有奧地利頂著德意誌民族大統一旗幟,普魯士王國想要拒絕都難。
對普通人來說,或許統一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但對容克貴族來說,那就是天塌下來的災難。
在奧地利主導的神羅帝國體製下,軍政是嚴格分離的。有中央政府做依靠,柏林政府要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踢開容克貴族為首的軍方。
本身統一後,普魯士軍隊就會受到邊緣化,再喪失了對柏林政府的控製,他們再想要過得這麼滋潤就難了。
涉及到階級利益,大家自然不能妥協。
外交大臣傑弗理·弗裡德曼:“閣下,冷靜一點兒。英國人比誰都不想看到奧地利統一,事情不是表麵上這麼簡單。
不要忘了我們隔壁還有一個不安分的鄰居,見我們現在落魄了,他們也想要落井下石。
根據大使館傳來的情報,最近一段時間英德之間在頻繁接觸,具體內容無從得知,不過可以大致推斷和前麵英國人提出的普德合並有關係。
德意誌民族主義也分類的,除了奧地利人主導的大德意誌主義,還有漢諾威提出的北德意誌主義。
種種跡象表明,英國人想要我們和漢諾威聯手建立北德意誌,阻止奧地利統一德意誌地區。”
先利用德意誌民族主義獲取維也納政府的支持,轉身又賣掉奧地利,玩兒北德意誌主義,這可不是簡單的操作。
即便是成功了,也會和奧地利結仇,加上東邊的敵人俄羅斯帝國,他們除了抱英國人的大腿,就彆無選擇。
失敗了更慘,不是俄奧瓜分掉,就是被奧地利吞了,甚至還有可能被喜劇帝國給吞並了。
現在的普魯士王國,早已不複巔峰時期,沒有了萊茵蘭地區,還有可能丟掉原普魯士公國地區,再被拆分一下就啥也不是了。
威廉一世搖了搖頭:“英國人的計劃,風險太大,還無法保障我們的利益,非到萬不得已不能用。
外交部和法國人接觸的怎麼樣,他們想要什麼,才肯出手?”
狡兔尚且知道三窟,柏林政府自然不隻有不列顛一條路,法國人也是備選後路之一。
早在戰爭爆發前,柏林政府就在想辦法改善兩國關係。如果不是英國人拿走的利益太多,留給法國人隻剩下了殘羹冷炙,法蘭西也不會中途退出。
當然,柏林政府自身也有責任,外交手段不夠,沒有能夠平衡好英法利益。
外交大臣傑弗理·弗裡德曼回答道:“巴黎政府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他們還在猶豫中。可能和前不久俄國人的外交活動有關,動搖了法國人支持我們的決心。
在很久以前,法國政府內部有人提出和俄國人結盟,以遏製奧地利的擴張。
不過這種呼聲不高,一方麵是俄奧關係良好,拉攏俄國人很難發揮作用;另一方麵是法國人的傲氣,他們不認為遏製奧地利需要盟友。”
法俄結盟是為了遏製奧地利擴張?這個說法或許普通人會信,但威廉一世絕對不會信。
奧地利已經在歐洲大陸上安分了很多年,對外一副人畜無害的麵孔,和大部分國家都保持著良好關係,奧地利威脅論在歐洲大陸還沒有市場。
真要是出現了法俄同盟,第一個被針對的也絕對不是奧地利。
至少在普波聯邦完蛋前是如此,畢竟普俄兩國都打起來了,在弄死他們之前,沙皇政府不可能招惹新的敵人。
威廉一世嚴肅的說道:“無論如何,都必須要阻止法俄結盟,即便是可能也不行。
我們的力量不夠,就把消息捅給英奧兩國,再釋放一些流言引起他們的重視。”
過度敏感,說得就是現在的威廉一世。由不得他不緊張,真要是法俄結盟了,普波聯邦無力回天就算了,就連普魯士王國也保不住。
……
柏林政府急了,俄國人也不好過。亞曆山大二世還沒有為收複華沙高興幾天,新的麻煩又來了。
占領了波蘭地區,不是問題的結束,反而是問題的開始。大股的敵軍沒了,小股的敵人卻遍地都是。
可以說“有波蘭人的地方,就有遊擊隊”。
說他們是“遊擊隊”,實際上也是在侮辱“遊擊隊”。本質上這些大大小小的武裝,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主要是戰敗後的潰兵,加上四處流竄的難民組成。不僅沒有政治綱領,就連作戰目標、方向都沒有,反正就是一個“亂”。
這裡麵的大部分武裝,都不是為了抗擊俄國人而建立的,更多的還是為了求活。
普俄戰爭產生了大量的難民,柏林政府把這些難民安置在了華沙地區,除了極少數重新找到工作外,剩下的都要靠政府救濟糧為生。
毛奇在撤退的時候,為了搶時間,連傷員都丟在了華沙,更不用說帶上這些難民。
華沙會戰結束前,守軍見大勢已去,主動搗鬼了糧食物資。沒有獲得足夠的繳獲,俄國人手中物資不足,自然不可能再拿出糧食救濟難民。
肚子騙不了人,為了生存下來,災難很快就發生了。人性醜惡開始暴露出來,城市的混亂被俄軍鎮壓了下來,城外就暫時顧不上了。
這一耽擱,問題就變得了嚴重了起來。現在的波蘭地區,流寇、遊擊隊、山賊、土匪遍地都是。
沒得說,伊萬諾夫元帥第一時間下令剿滅。這些人都是地頭蛇,根本就不和他們硬碰,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
經過一番鬥智鬥勇後,現在俄軍手中隻控製了幾座主要城市,其它的地區都是這些亂七八糟的武裝在割據。
聖彼得堡,亞曆山大二世厲聲質問道:“這都怎麼回事,為什麼這麼久了,波蘭地區還沒有穩定下來?
敵人的主力都殲滅了,現在居然居然還奈何不了一群亂民,難道軍隊在溫柔鄉裡待久了,都忘了該怎麼打仗?”
俄軍的軍紀一直都不咋地,伊萬諾夫元帥也隻能約束戰時的軍紀,戰後還是該怎麼放縱就怎麼放縱。
收複華沙過後,自然也不會例外,俄軍士兵們好好的放縱了一回。
今時不同往日,世界上還有報紙這個東西。俄軍在華沙地區的暴行,自然被熱心的正義人士揭露了出來,沙皇政府的聲譽也變得更臭了。
看在打勝仗的麵子上,亞曆山大二世沒有追究前線軍官們的責任,隻是警告了一番。
亞曆山大二世現在提出“溫柔鄉”,不是為了翻舊賬,也不是因為生氣,對沙皇來說波蘭地區的混亂隻是小問題,更多的還是為了敲打軍方。
勝利容易使人膨脹,收複波蘭地區後,俄國軍方就膨脹的有些厲害,令亞曆山大二世非常不滿。
伊萬諾夫眉頭一皺,硬著頭皮上前一步,解釋道:“陛下,波蘭地區的問題不在潰兵,也不在於亂匪,想要剿滅這群烏合之眾,根本就不費吹灰之力。
真正麻煩的是難民,現在這些混亂都是難民導致的。難民問題得不到根治,匪患就剿之不絕。”
不是俄軍不努力剿匪,幾百萬難民在波蘭地區亂竄,土匪、山賊、遊擊隊如同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
隻要不能斷根,波蘭地區永遠都不能穩定下來。要斷更也很簡單,解決難民問題就行了。
難民問題看似簡單,實則是最麻煩的問題。
理論上,現在波蘭地區的戰爭已經結束,直接讓難民返回原籍恢複生產,補貼大半年的口糧就行了。
俄羅斯帝國不缺糧食,要拿出這些糧食來問題不大。
不過,這僅僅隻是理論上。原時空第一次大戰時期,俄國人都不缺糧食,前線的士兵照樣挨凍受餓。
伊萬諾夫都沒有提救濟難民,不是他真的心狠,主要是這根本就做不到。
俄羅斯帝國有足夠的糧食,可問題是糧食不在波蘭地區。沙皇政府的後勤運力有限,能夠滿足前線的部隊,後勤部門都已經使出了全身的力氣。
再解決幾百萬難民的口糧,這實在是太為難人了。除非沙皇政府放棄後續的作戰計劃,把運送戰略物資的運力省出來運送食物,或許有幾分可能。
亞曆山大二世搖了搖頭:“遇到問題就要想辦法解決,我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波蘭地區都必須要儘快穩定下來,不能影響到我們接下來對敵人的春季攻勢。”
為難人或許是吧,不過更多的還是為了甩鍋。亞曆山大二世不願意背上“屠夫”的罵名,責任自然就需要手下人來承擔了。
現在波蘭地區還屬於前線,政府部門沒有接管地方,這口鍋注定要落到軍方頭上。
至於誰來背,那就是軍方內部的問題了。沒有讓自己背黑鍋,伊萬諾夫元帥暗自鬆了一口氣。
略加思索過後,伊萬諾夫回答道:“陛下,請放心。總指揮部已經給守備華沙地區的第四軍下達了死命令,責令他們在兩個月內肅清地方,很快就會看到結果。”
沒有人提出異議,倒黴蛋總是需要有人做的。第四軍前不久擅自行動,差點兒全軍覆沒,還沒有來得及秋後算賬。現在讓他們當背鍋俠,正好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