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成為世界大戰的導火索,薩拉熱窩還隻是一座群山環抱,風景秀麗的古城。
在奧地利眾多城市中,絲毫不起眼。尤其是在競爭波黑行省省會失敗後,就更加不起眼了。
這還要和維也納政府的政策說起。為了避免資源太過集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行政中心、經濟中心、工業中心通常都不會紮堆。
薩拉熱窩是波黑行省的陸運交通樞紐,工業發展的也不錯,又是曆史古城,這些優勢都成為了他競爭省會城市的劣勢。
知名度雖低,但薩拉熱窩的經濟發展一點兒也不滿,尤其是波黑成為奧地利又一個重工業中心後,當地的經濟更是一飛衝天。
憑借地理位置上的優勢,薩拉熱窩在奧地利眾多城市中,也可以排進前二十。
薩拉熱窩烏爾禾大道一座寫字樓內,作為五金配件領域巨頭菲克集團總部就在這裡。此刻,執行總裁亞諾爾正在向老板做工作報告。
“史洛夫先生,我們提出建立綜合食品加工廠計劃書沒有通過審核,政府給出的理由是市場已經飽和了,還有薩拉熱窩不適合發展食品加工業,並且建議我們換一個投資方向。”
菲克-史洛夫眉頭一皺,戰爭時期最好賣的物資除了軍火外,就是食品,尤其是撕開包裝袋就可以食用的食品。
相比高大上的軍火貿易,還是食品更加容易入手。食品的利潤或許比不上軍火,可是銷量大啊!
奧地利是中立國,可以同時向普俄兩國出口物資。交戰雙方的總兵力早就超過了兩百萬,征發的民夫是這個數字的兩倍。
這麼多人不可能每天都生火做飯,很多時候為了趕時間,他們隻能使用自製的乾糧。
天天吃乾糧,誰都受不了。這就需要大量“口感更好”、“營養更豐富”的方便食品,比如說:餅乾、罐頭、薯條、酒……
史洛夫計算過,普俄雙方每天消耗的速食品超過2000噸,總價值超過28萬神盾。
按戰爭持續一年時間計算,這就是超過一億神盾的市場。這隻是最保守的,史洛夫認為這場戰爭至少還要兩三年才能夠分出勝負,這就是兩三億的市場。
戰爭時期的買賣利潤高,不需要多,隻要能夠拿到百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就需要令他收回投資,並且大賺一筆了。
沉思了一會兒後,史洛夫緩緩的說:“派人查一下,是誰在針對我們。另外儘快安排時間,我要請達尼洛局長吃飯。”
產能過剩,史洛夫可沒有看到,他看到的是普俄兩國都揮舞著支票買買買,哪裡來的產能過剩?分明是供不應求好吧!
亞諾爾有些忐忑的解釋道:“史洛夫先生,這次應該不是有人在針對我們。
在計劃書被否決後,我就派人去查了,不光是我們,最近一段時間投資食品加工領域的項目都沒有被批準。
可能和前不久維也納政府發布的風險預警有關係。最近一段時間投資食品加工領域的資本猛增,原來的加工企業也在拚命擴充產能。
短期內市場反應還不明顯,從投資到投產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現在入場已經晚了。”
亞諾爾是反對進入食品加工業的,就算這年頭沒有食品安全的概念,在重工業中心投資食品加工業,也不是一項靠譜的生意。
企業規模小也就罷了,一旦成規模了,原材料都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能夠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年代生存下來,並且過得很滋潤,史洛夫自然不是傻子,這些風險他早就考慮過了。
暴利總是和風險同行的,穩賺不賠的生意自然有,隻是這樣的生意,大貴族們早就瓜分一空,根本就輪不到他來做。
產能過剩危機,就算是要爆發也隻會在戰後,戰爭時期普俄兩國都會拚命掃貨。
這是現實決定的,由不得他們不買。誰要是不買的話,物資就落到了敵人手中。不搶購足夠的物資,前線的軍隊怎麼辦?
寧願多買物資,丟在倉庫裡放著,也好過物資不足,導致戰爭失敗。
戰後的危機,那就要看誰跑得快了。反正自己是過江龍,撈一把就走,又不是主業,行業好壞史洛夫並不關注。
史洛夫不在乎,可是架不住奧地利政府在乎。通過不了審核,隻要符合法律規定,同樣可以投資建廠,隻是政府的扶持沒了。
史洛夫問道:“如果我們無法獲得政府支持,投資建廠的成本會增加多少?”
沉思了一會兒功夫後,亞諾爾緩緩的回答道:“根據政府相關的規定,食品加工業屬於重點扶持產業,主要包括:政府免費提供建廠用地,前三年稅收減半。
按照我們的計劃,建設廠房、倉庫,大約需要158畝土地,以目前薩拉熱窩的地價,大約需要12.6萬神盾。
稅收減免涉及的方麵比較廣,很難確定具體的數字,不過食品加工業稅率較低,大致相當於營業額的3.5%左右。”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史洛夫無奈的歎了一口氣:“罷了,計劃取消。把資金用來擴充我們的五金配件產能,速度要快。”
沒辦法,拿不到免費土地使用權,光土地成本就占據了總投資的三分之一;沒有稅收上的優惠,利潤又大幅度下降,風險和收益已經不成正比。
這還是工業用地,價格相對較低,如果是商業用地、住宅用地,土地價格還要大幅度增長。
維也納政府沒有大力發展房地產,但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土地價格還是蹭蹭的往上漲。
這不是政府能夠控製的,除了國有土地外,奧地利最多的還是私人土地。這些土地遵循自由交易原則,價格根本就無法控製。
薩拉熱窩的土地價格還算溫和,維也納市中心還有上萬神盾一畝的天價土地,除了開發高檔住宅和商業地產,彆的產業根本就用不起。
這還是多極化發展,維也納人口不多的結果,要不然地價還會更加瘋狂。
……
無法插足利潤最豐厚的產業,史洛夫隻能選擇退而求其次,擴充原有產業。在瘋狂的市場麵前,現在什麼產業都在血賺。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亞諾爾提議道:“史洛夫先生,不如我們再增加一些輔助業務。比如說:加工罐頭盒子。
現在罐頭業迅猛發展,對盒子的需求量也迅猛增長。以我們的技術,要生產罐頭盒子,沒有任何問題。”
這年頭的罐頭,大都采用的是鐵盒子,玻璃罐頭屬於奢侈品。
不是說玻璃生產技術不行,主要是玻璃罐成本相對較高,且運輸困難、容易發生損壞。
成本上去了,價格也上去了,喪失了市場競爭力。
戰爭年代更不用說,肯定要采用物美價廉的鐵盒子罐頭啊!食品安全,這從來都不是問題,反正大人物們又不吃。
加工罐頭盒子隻是小業務,不過蚊子再小也是肉,作為一名合格的資本家,史洛夫從來都不嫌自己錢太多。
“很好,亞諾爾。你這個提議非常棒,打開思路就對了。
現在市場競爭這麼激烈,我們必須要儘可能的開擴新業務,提高企業利潤,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
不光是罐頭盒子,酒瓶子、水壺,這些小物件我們也可以生產,你去安排吧!”
自從奧地利加入自由貿易體係後,市場衝擊每天都在發生,“危機意識”也漸深入人心。
如果不是普俄戰爭來的及時,一場波及歐洲大陸的工業市場競爭,恐怕已經爆發了。
聰明人都知道戰爭隻是延緩了這個過程,該來的還是會來,這不是個人能夠阻擋的。
要麼憑借這個機遇一飛衝天,要麼在競爭中沉淪下去。
普俄戰爭在延緩危機爆發的同時,也在加劇這場危機。奧地利報紙上天天宣傳,資本家們自然不會沒有反應。
有人選擇多元化發展,擴張新業務、分攤風險;有人選擇深耕細作,提高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力。
史洛夫本身也是多元化的推崇者,想要利用普俄戰爭的機遇,將業務擴充到食品加工業。
不要看食品加領域競爭激烈,但這是奧地利的王牌產業,全歐洲的所有競爭者,在這個領域都是弟弟。
在自由貿易體係下,占據優勢地位的奧地利食品加工業,抗風險能力要比其他產業更強。
然而現實卻把史洛夫拉了回來,沒辦法薩拉熱窩畢竟是內陸城市,消息相對閉塞一些,史洛夫的反應不夠快。
無法擴張到食品加工業,他不得不選擇深耕五金配件,以此為核心開擴相關業務。
至於奧地利競爭力更強的電力、內燃機領域,不是史洛夫沒想法,完全是夠不上。
這些靠科技吃飯的領域,不是普通人隨隨便便就能夠參合進去的。
玩兒山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奧地利早就進入了專利時代,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根本就無法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