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彆無選擇(1 / 1)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2348 字 2個月前

看著各大列強攪動風雲,剛剛繼位的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按耐不住了,或許說容克貴族們按耐不住了。

蝴蝶效應是強大的,隨著奧地利的重新崛起,普魯士政府發現他們的強國夢,就真的快要變成了夢。

危機意識是普魯士走向強大的動力。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中,普魯士軍隊的表現並不出色,甚至可以說是垃圾。

軍事改革的呼聲在普魯士軍隊中居高不下,主要領導者就是普魯士三傑之一——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

羅恩的知名度低,乾的事情卻驚天動地。不但主持了普魯士軍隊改革,還一手提拔了毛奇,並且把俾斯麥推上首相寶座。

沒有他這位伯樂,毛奇或許還有機會爬上去,俾斯麥這位王室公敵就不用想上位了。

現在羅恩將軍非常的煩,前不久他才以陸軍大臣的身份兼任海軍大臣,就要麵臨一個大問題:國內對開辟殖民地的呼聲越來越高。

彆人怎麼想羅恩不知道,反正他是反對開辟海外殖民地的,理由隻有一個——沒錢。

為了打消大家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他必須要獲得威廉一世的支持。偏偏現在威廉一世也想要從海外殖民地攫取財富,改變普魯士王國的財政困境,這就令他頭疼了。

……

柏林王宮政府會議上,首相弗蘭克再次重申了開辟殖民地的好處,提出要建立屬於普魯士的殖民帝國。

葡萄牙、荷蘭這兩個小國在海外都有大片的殖民地,以普魯士王國的實力,開辟海外殖民地似乎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

羅恩反對道:“首相閣下,我知道開辟殖民地很重要,可以給國內的工商業提供廉價原材料和市場,改變政府的財政困境。

可是,你似乎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任何一個殖民帝國都是一個海軍強國。

以我們海軍的那幾條船,恐怕連大股的海盜都不一定能夠搞得定,憑什麼在海外開辟殖民地?”

這是事實,就憑陸軍大臣可以兼任海軍大臣,就知道普魯士海軍有多落魄。但凡是海軍有點兒實力的國家,都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弗蘭克首相解釋道:“政府已經準備擴建海軍,普魯士王國需要一支自己的鐵甲艦隊。”

羅恩臉色鐵青的問道:“軍費從哪裡來?”

弗蘭克淡定的回答道:“現在維也納體係已經重建,各國矛盾趨於緩和,歐洲大陸趨於穩定,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不大。

這種情況下,我們沒有必要迫切進行軍事改革。陸軍這次為國家犧牲一回,接下來過幾年苦日子。

可以將一部分士兵轉入海軍,以節省軍費開銷,政府再想辦法湊一點兒,先建立一支鐵甲艦隊。

等殖民地開辟,解決了國內工商業原材料和市場的問題,國內經濟好轉過後,再進行軍事改革好了。”

為了應對奧地利崛起,和法蘭西新生帶來的衝擊,前不久羅恩才提出了軍備改革的具體方案:

要求把軍隊的服役年限從2年延長為4年;取消國民後備軍;改換常備軍裝備,從下年度起每年撥款1750萬塔勒。

這些措施意味著征兵額從4萬人增至8.5萬人,軍隊從102個團增至163個團,平時兵力由20.8萬人變為32.7萬人。

這份比曆史上更加激進的軍事改革措施,主要是建立在普魯士王國承受了更大軍事壓力的情況下。

目前俄國人的常備軍是99萬,新神聖羅馬羅馬帝國的常備軍是58萬,法國人的常備軍是50萬。

三個鄰居這麼變態,再不擴軍的話,普魯士王國的準列強地位都要沒了。

況且,弗朗茨想要統一德意誌之心是路人皆知,拿破侖三世垂涎萊茵蘭地區也是不加掩飾。

以羅恩為代表的容克貴族們,自然產生了危機之心。

如果不擴軍的話,普魯士王國的兵力還不到任何一個對手的三分之一。要是戰爭突然爆發,他們連一戰之力都沒有。

資產階級就不這麼想了,他們對維也納體係抱有信心。對擴軍表示憂慮:

一方麵取消後備軍和延長現役期,無疑將削弱他們在軍隊中的影響;

另一方麵,這支龐大軍隊中的2/3的軍官、9/10的教官由容克擔任,包藏著一種危險,即軍隊可能會成為容克反對議會的工具。

“誰向它保證,它磨快的武器將被為它自己的目的而使用呢?”

於是,以進步黨為代表的資產階級自由派運用1850年憲法賦予議會的權力與政府討價還價,拖延擴軍方案通過。

為了避免最糟糕的情況發生,資本家們開始鼓吹開辟殖民地的好處,給政府高層畫大餅,企圖利用發展海軍來削弱容克貴族的實力。

現在很多人都被套路了進去,現實的例子擺在眼前。如果開辟殖民沒有好處的話,為什麼英法奧這幾個法國都在開辟殖民地。

就連奧地利海外殖民地虧本,都被資本家們搞來的數據變成了贏利。利用一堆經濟術語,把首相、國王都忽悠了進去。

讓他們相信,奧地利的殖民地隻是行政上虧本。維也納政府通過貨幣稅、開采的黃金,廉價工業原材料、市場帶來的其它稅收,已經實現了贏利。

具體表現在國內經濟發展速度快,政府財政收入增長快。還附帶有抵禦經濟危機,減少金銀流出的好處。

經過了亂七八糟的數據,最後得出了結論:奧屬殖民地每年給維也納政府帶來了一千二百萬神盾的收益。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字,幾乎是普魯士王國財政收入的一半。再加上一大堆的好處,很多人都被套路了進去。

實際上這筆賬根本就算不清,奧地利的經濟高速發展殖民地確實有貢獻。可是牽扯到的行業太多,經濟循環的次數也太複雜,隻要稍微加一點兒,最後的差距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讓大家相信的原因是維也納政府開辟殖民地大動作。以己度人,如果不能贏利,肯定不會這麼積極投入。

包括英法西普荷五國,都被資本家們拿出來當例子分析,得出了結論:殖民帝國勢力範圍大,國家就強大;殖民地丟了,國家就會沒落。

聽一遍無所謂,假如天天都有各種專家在耳邊說,時間長了就深入了人心,變成公認的真理。

羅恩堅持的說:“不行,陸軍軍事改革絕對不能夠停下。打開地圖就知道,我們麵臨的國防壓力有多大。

萬一某一天我們和任何一個大國發生了衝突,以現在普魯士的軍事實力,根本就沒有一戰之力。”

財政大臣菲貝爾阿道夫譏諷道:“將軍閣下,如果是基於要對抗三大強國的話,你的擴軍計劃就算是再增加一倍,恐怕還是不夠。

不過普魯士王國的財力有限,就算是把全部的財政收入投入到軍事上,我們也拚不過任何一個大國。

現代戰爭和往日已經不一樣了。近東戰爭時期,俄國人的總兵力一度突破兩百萬;奧地利發動統一戰爭時期,動員的總兵力也接近這個數字。

普魯士王國就一千四百多萬人口,人力資源已經確定了我們的擴軍上限。利用各國的矛盾保持歐洲平衡,才是最適合我們的策論。

你或許不知道,我告訴你一組經濟數據,你就明白了。

1850年,普魯士王國的財政收入是奧地利的40.3%、法國人的28.2%、俄國人的30.3%;

1854年奧地利建立新神聖羅馬帝國後,普魯士王國的財政收入是奧地利的31.1%、法國人的27.2%、俄國人的27.6%;

1860年,普魯士王國的財政收入是奧地利的20.2%、法國人21.3%、俄國人的31.1%。

因為將大量的資金消耗在了軍隊上,我們的經濟近乎停滯不前。我們以奧地利20.2%的財政收入,支出了他們43.2%的軍費。”

軍費要養的不僅僅隻是軍隊,還有後麵配套的軍工體係,在義務兵役製度下,這套產業鏈才是最貴的。

目前全世界擁有完整軍工體係的國家,就隻有英法俄奧普美西七個國家,其中法奧普三國走在陸軍技術的最前沿。

這也是普魯士軍工一家獨大的原因,他們的體量實在是養不起第二家了。為了降低成本,各國都在努力對外賣軍火。

弗朗茨更是直接向俄國人輸出軍工體係。因為財政的緣故,為了節省成本,尼古拉一世時期俄國軍工企業就從奧地利引進了生產線。

這麼些年過去了,生產出來的裝備都充斥了全軍,想改回去都難。

普魯士王國就悲劇了,因為在世界上知名度太低,軍火都很難賣出去,軍工體係喪失了自我造血能力。畢竟他們賣的隻是軍火,不能附加政治效力。

工業化時代是殘酷的,因為缺乏市場和廉價工業原材料,在工業化進程中普魯士資本自然無法和對手競爭,隻能死守國內市場。

曆史上支撐普魯士王國發展的關稅同盟,現在因為利益的緣故早就不複存在。

就連俄國市場,也因為普俄關係惡化,被奧地利人搶奪了一部分份額。

這麼多不利因素反饋到了經濟上,結局自然是不容樂觀。普魯士經濟停滯不前,也就不奇怪了。

麵對這種情況,資本家們想要開辟海外殖民,解決原材料和市場問題,也成為了必然。

現在普魯士政府病急亂投醫,實在是他們沒有更好的選擇,如果再這麼下去,普魯士王國就直接被拖垮了。

看了看眾人的臉色,羅恩欲言又止。儘管普魯士王國窮兵黷武慣了,可現在實在是支撐不住。

這個年代,各國的軍費開銷都非常大,百分之十幾、二十幾、三十幾都是非常正常的。

幾個大國的軍費開銷都可以超過他們的財政收入,這讓他們怎麼拚?

如果隻是短時間內過苦日子,政府也就想辦法忍了。可是現在普魯士王國擴充陸軍,根本就看不到價值。

羅恩清楚繼續拚下去,要不了多久因為財政上的問題,普魯士王國還是會掉隊。

這種情況下,唯一的解決辦法就發動戰爭,兼並更多的領土,通過擴張解決國內的矛盾。

曆史上普魯士王國就是這麼做的,一路對賭下去,統一了小德意誌地區,最後又輸掉了帝國。

毫無疑問,現在沒有了鐵血宰相俾斯麥,執政的弗蘭克首相沒有那麼激進,他主張暫時放棄陸權爭霸。

猶豫了許久羅恩才說道:“諸位,這些問題確實非常麻煩,可是大家不要忘了看看地圖。

普魯士王國現在被一份為二,如果沒有一支足夠強大的陸軍,我們隨時都有可能被人吃掉。

把自身安全寄希望於一份條約上是非常不靠譜的。原來保障我們安全的北方三宮廷體係,已經不複存在。

儘管我們在努力修複俄奧的關係,可是依然收效甚微。

我們想要加入俄奧同盟遭到了兩國的拒絕,沒有那麼多原因,完全是實力上拉開了距離,不夠和他們結盟的資格。

要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必須要在歐洲大陸上擴張。不然普魯士王國要不了多久就會沉淪,變成一個在大國狹縫中求生存的小國。”

威廉一世眉頭一皺,擴張他也想,可是實力允許。不要看普魯士王國可以吊打除了俄奧法之外的任何一個鄰居,實際上任何一個鄰居他們都不敢動。

丹麥那是俄國人的小弟,現在的俄羅斯帝國虎威猶在,又有俄奧同盟在側,搞不好沒吃到肉反而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德意誌聯邦帝國那也不好惹,不但有英法的支持,本身的經濟實力還在普魯士之上。

一個操作不好,這些邦國直接轉投奧地利,他們就隻能哭了。

不要以為不可能。從利益的角度出發,留在德意誌聯邦帝國大家的權利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加入神羅經濟上收益最大,跟了普魯士王國啥也沒有。

普魯士國內無論是容克貴族,還是資本家,最近幾年的日子都不好過。大家都餓瘋了,哪裡還顧得上吃相?

荷蘭、比利時毫無疑問,那也是有老大的,牽一發而動全身。

威廉一世說道:“羅恩,你的想法太理想化了。我們還沒有無視規則的實力,真要是冒然做出了不智的事情,恐怕立即會遭到各國的打壓。

據說所知,法國人可搗鼓了一份俄奧法三國分普計劃。隻不過因為分贓不均,三國利益發生了衝突,才沒有下文的。

現在維也納體係是保障普魯士安全的最佳選擇。如果不利於這個和平時期發展壯大,未來歐洲平衡打破我們就真的危險了。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開辟海外殖民地,解決國內工商業需要的原材料和市場的問題,以便儘快完成工業化。

隻有我們的實力強大了,普魯士王國才能夠在下一次歐洲變局中更進一步。”

這樣的計劃不光是法國人,就連奧地利總參謀部也有,沒準俄國人都有內似的想法。

羅恩苦笑著點了點頭,現實太過殘酷,他沒有俾斯麥的口才,能夠說服大家統一。

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就算是俾斯麥複生,也沒有辦法複製曆史上的成功,甚至連踏出第一步的機會都沒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