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神聖羅馬同盟(1 / 1)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808 字 2個月前

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打造奧地利經濟圈的計劃,自然是高票通過了。

具體怎麼實施,老實說弗朗茨還真的不知道,時代不同、國情不同,很多東西是不能夠生搬硬套的。

包括拉小弟,都要一個一個去做思想工作,可能給每一個邦國許諾的利益,都不一樣。

這一點弗朗茨還是相信梅特涅的,畢竟這位“歐洲宰相”經驗豐富,平衡各方利益是他的拿手絕技。

在弗朗茨看來,這個經濟同盟,在未來還可以變成政治同盟、軍事同盟,伴隨著經濟發展,大家的利益捆綁在一起是早晚的問題。

未雨綢繆,就很重要了。

比如說:聯盟的名字就必須要有代表性,弗朗茨覺得神聖羅馬同盟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陛下,如果以神聖羅馬命名的話,恐怕意大利邦國在感情上難以接受。”費利克斯首相想了想說

“如果我們把聯盟的總部放在羅馬呢?甚至還可以放在聖地梵蒂岡隔壁,既有了神聖,又有了羅馬,這麼稱呼沒有問題吧?”弗朗茨反問道

梅特涅勸阻道:“陛下,將聯盟總部放在羅馬,這有損帝國在聯盟中的聲譽啊。”

弗朗茨想了想說:“這並不重要,經濟同盟本質上就是圍繞著奧地利展開的,我們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聲譽上的影響微乎其微。

我們還可以給外界釋放一個信號,這僅僅隻是經濟上的聯合,降低各國的警惕性。

這個名號我們可以不用直接提出來,把大家召集起來開會決定總部設立在什麼地方,隻要奧地利不參與競爭,什麼地方能夠比得上羅馬更加有競爭力?

等總部確定了,在讓教皇陛下提出這個名字好了,能夠擴大影響力的事情,庇護九世是不會拒絕的。”

虛名神馬的,他是最不看重的。如果將經濟同盟總部放在維也納,就算是大家都同意,弗朗茨也不敢打出神聖羅馬的旗號。

不要以為神聖羅馬帝國滅亡了這麼多年,大家就不記得了。歐洲各國可是非常警惕的,奧地利敢流露出重建神羅的意思,在外交上就不要想有好日子過。

現在這樣打個擦邊球還可以,總部在基督世界的聖地梵蒂岡隔壁,既有神聖又有羅馬,這麼叫也說的過去。

“陛下,這麼做對我們有什麼利益呢?”梅特涅疑惑的問

換了一種說法,這都成了宗教版的神聖羅馬同盟了。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對奧地利來說貌似沒有多少好處。

“表麵上當然沒有任何利益,可實際上神聖羅馬同盟和神聖羅馬帝國就隻有兩個字的差距。

如果經濟進一步發展,我們未來還可以讓媒體把名字改一改,比如說稱呼:神聖羅馬經濟帝國,或者是直接叫神聖羅馬帝國。

這些都是媒體自己的稱呼,和我們沒有關係,各邦國政府有意見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弗朗茨平靜的解釋道

神聖羅馬帝國在歐洲的影響可是深遠的,尤其是在德意誌地區,被成為德意誌第一帝國,也是德意誌各邦國唯一承認的帝國。

這是哈布斯堡王朝遺留下來的巨大政治資源,弗朗茨怎麼可能不利用呢?

叫的多了,大家也就習慣了。普通人可沒有那麼多功夫去分辨,此“神聖羅馬帝國”和彼“神聖羅馬帝國”的區彆。

當大家都認可了神馬羅馬帝國後,奧地利兼並南德意誌邦國的民眾基礎也就有了。

靠著經濟上的捆綁,政治上的滲透,到時候根本就不用采取武力,就能夠完成合並。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

——《左傳》-《鞌之戰》

弗朗茨這是利用時代差距搶注冠名權了,隻要奧地利能夠發展壯大,加大對各邦國的優勢,就可以李代桃僵造成既定事實。

人心思變,曆史意大利地區的統一和德意誌地區的統一,都是因為統一的思想深入人心。

要是沒有這個基礎,撒丁王國也沒有能力統一意大利地區;普魯士王國多半會感受一下哈布斯堡王朝的苦楚,被德意誌邦國聯合國外勢力揍的半身不遂。

費利克斯首相冷笑著說:“隻要德意誌地區民眾認可了,各邦國政府就算是不想認,到時候也由不得他們了。

為了避免外力乾擾,我們最好還是秘密行動,先和這些邦國一家一家簽訂密約,等協議達成過後再對外公布。”

作為堅定的德意誌派,費利克斯首相不願意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向德意誌地區擴張的機會。

在他看來神聖羅馬同盟,或者說是神聖羅馬帝國,就是用來抗衡普魯士人提出小德意誌思想的最佳利器。

如果普奧兩國實力繼續壯大下去,擺在德意誌邦國麵前的就隻剩下兩條路了,要麼加入普魯士領導的小德意誌,要麼加入奧地利領導的神聖羅馬帝國。

沒錯,到了未來就不是神聖羅馬同盟,而是神聖羅馬帝國了。

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北德意誌邦國多半會倒向普魯士王國,可是南德意誌邦國就不一樣了,他們天然傾向於奧地利。

在弗朗茨的影響下,奧地利已經出現了普奧聯手瓜分德意誌地區的聲音,這個聲音不光是在奧地利有市場,在普魯士同樣也不乏支持者。

沒有統一德意誌地區前,普魯士人自己都不敢相信他們能夠統一德意誌地區,腓特烈-威廉四世的最高目標隻是兼並北德意誌地區。

容克貴族們還沒有後世那麼牛逼哄哄,讓他們去打敗奧地利、法蘭西,估計還沒有開戰一個個就慫回去了。

不是打不打的問題,而是根本就打不贏。

要不然克裡米亞戰爭中後期,普魯士王國就動手了,英法和俄國人陷入了苦戰,隻要擊敗奧地利,他們就可以統一德意誌地區。

不要看後世的德國軍隊天下無敵,但那是未來不是現在,普魯士王國的崛起是1848年改革過後,才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現在還是一個封建王朝,綜合國力製約了他們的軍隊實力。曆史上的成功充滿了巧合性,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都是在賭國運。

根本就不是教科書上說的那樣,贏在製度上、贏在了義務教育上、贏在了綜合國力上。

要是奧地利政府自己不作死,用人失當、軍事部署失誤,普奧戰爭就沒有那麼容易結束,隻要拖上三五個月普魯士就隻能哭了。

普法戰爭更是喜劇,已經飄了的拿破侖三世自認為是軍神再世,根本就沒有進行全國動員,匆匆就對普魯士王國宣戰,用22萬法軍和47萬普軍決戰。

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普法戰爭結束後,德國統一經過一番包裝過後,德軍的軍魂就建立了起來,戰鬥力達到了巔峰。

成功者總是應該受到尊重的,弗朗茨對正在崛起中的普魯士非常忌憚。

在他看來要麼提前打斷普魯士王國的統一之路;要麼就乾脆放任普魯士統一德意誌地區,奧地利轉移發展方向。

這個選擇題由不得他來做,現實已經幫他做出了決定。奧地利民眾無法容忍喪失德意誌領導者的地位,奧地利政府也承擔不起這個政治後果。

既然如此,弗朗茨就隻能沿著第一條路走下去了。光打斷普魯士的計劃還不夠,既然奧地利的精力被牽製在了德意誌地區,自然就要有所收獲了。

普奧聯手瓜分德意誌地區,就是一個不錯的構想。作為補償,奧地利將會支持普魯士向彆的方向進行擴張。

好吧,這是純粹在忽悠了。除了中二少年外,絕大部分政客都不會相信,奧地利會真的支持普魯士對外擴張,最關鍵的是他們沒有擴張方向了。

向北歐擴張,問過俄國人沒有?

向低地國家擴張,先看看法國人答不答應?

去海外搶殖民地,強大的海軍在哪裡?

“談判的問題,我們外交部會做好的。現在的問題是,這個同盟的共同利益在哪裡,我們又靠什麼誘惑他們加入進來?”梅特涅不鹹不淡的問道

既然是利益捆綁,就必須要先讓大家看到利益所在。

“我們可以仿照德意誌關稅同盟,大家共同降低關稅,促進商品流通。

我們還可以把某些商品的銷售權,分包給各國的實力派,用利益收買他們。

比如說:我們具備競爭優勢的農產品。

如果我們直接銷售,肯定會損害當地貴族的利益,可是轉手給他們銷售,這種情況就不存在了。

本來這些邦國都要從外界進口糧食,從什麼地方買不是一樣?關稅降低了,大家的利潤還增加了。”財政大臣卡爾解釋道

簡單的說,就是出讓部分利益給當地貴族,換取奧地利工商業製品的暢通無阻。

貴族們的利益被滿足了,資本家們的利益自然就犧牲了。這些邦國都還是封建王朝,貴族還掌控著主導權,收買他們就收買了政府。

“不行,如果這麼做,我們的農產品利潤如何保障呢?”路易斯大公反對道

任何行業的利益都是有限的,構成這條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在從中獲取利潤,一個環節拿多了,另一個環節自然就拿少了。

“不要忘了,我們可以以更低的關稅進入市場,在價格上是擁有優勢的。我們還可以操縱同盟提高外來農產品關稅,保障大家的利益。

在排擠掉彆的農產品入場後,我們的糧食出口總量還可以繼續擴大,甚至是壟斷掉各邦國的糧食進口。

奧地利的糧食生產,還沒有達到極限,還有大量的荒地可供開墾。

在解放農奴過後,提高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國內的糧食產量即將迎來一個爆發期。

如果不開辟新的市場,國內的糧食恐怕會大量的滯銷。賣都賣不出去了,還談什麼利潤?

為了開辟新的市場,放棄一點兒眼前的利益,換取未來更大的利潤,難道不可以麼?”財政大臣卡爾忽悠道

不得不說,他的理論是非常有道理的。利潤不利潤,也必須要糧食先賣出去了在說,滯銷在家中談什麼利潤?

這和後世的低價傾銷沒有多少區彆,隻不過低價僅僅隻是在於批發,利潤都到了權貴手中,市場上的糧食價格依然不會降低太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