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5章 堅持住,會得救的!(1 / 1)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1312 字 2個月前

在後世的曆史書上,這場濱湖——多瑙河戰役是被人吹上天際去的!

據說這場戰役有劃時代的意義,徹底的改變了戰爭的形態,完全終結了方陣時代,並且開啟了線列戰術和散兵戰術時代的大門。

在此後許多年中,西方和東方的軍事家們,都要將濱湖——多瑙河戰役當成教科書來反反複複的學習和研究,恨不得吃透每一個細節,還原每一次戰鬥。

不過在他們可以閱讀到的所有史料當中,都不會提及這場戰役真正的目的——奧斯曼人是想去維也納搶銀行,而亨利大公則是為了保護維也納的銀行不被人搶,而不得不在濱湖——多瑙河之間布設防線,嚴防死守。

除了戰役的真實目的不能公開之外,雙方的布署情況,倒是被明確記載在了各種史料當中,而且是極有研究價值的。

而其中以防禦姿態開局的奧地利陸軍一方的布署,則完全改變了戰爭的模式。方陣時代被徹底終結!線列步兵和散兵的時代正式來臨,野外陣地戰的時代也同時來臨了。

陸上野戰的模式,從這場戰爭之後,變得更加複雜,也更難指揮。

而造成這一係列變化的原因,主要還是技術的進步。

木托開花彈和木塞線膛槍彈的出現,徹底將存在了不知多少年的方陣時代徹底淘汰出局了——不是不能再擺方塊狀的陣型,而是方陣的時代結束了。橫陣、散兵陣的時代來臨了。

其實這個過程在那場讓利奧波德一世成聖傑爾堡戰役時就開始了,而濱湖——多瑙河戰役則是舊時代的終結和新時代的開始!

除了步兵的陣型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之外,在這場戰役中,參戰的奧地利軍隊已經徹底淘汰了長槍。

這意味著,步兵的火槍已經足以對縱馬奔馳的騎兵構成致命的威脅!

此外,濱湖——多瑙河戰役的戰場,也變得非常寬大。不僅有了較大的正麵,而且還有了較大的縱深。

濱湖——多瑙河的正麵寬度達到了25公裡,而奧地利軍隊的防禦縱深則超過了5公裡。奧斯曼人的偵查隻發現了戰場的正麵寬度,並沒有發現奧地利人防禦的縱深。

也就是說,總數不過10萬的奧地利軍隊被分成了幾條長達25公裡的戰線布署在了戰場之上。

當然了,10萬大軍也不是真的在戰場上組成了幾條線,那樣可禁不住奧斯曼騎兵的決死衝擊。

這10萬奧地利軍隊被分成了多個集群,或托防線或依托據點,形成了難以突破的縱深防禦。

而一係列的野戰工事,則大大的加強了步兵在防禦作戰中的戰鬥能力。正是依托這些工事,奧地利人分散的步兵才能頂住奧斯曼軍隊的集中攻勢。

1700年10月11日,奧斯曼人的大軍主力已經抵達了濱湖——多瑙河之間的奧地利軍戰線之前。

韃靼人的騎兵在之前的一天時間裡,都在和掩護奧地利軍陣地的散兵和騎兵交戰。交戰並不激烈,但是卻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11日中午,奧斯曼人的大隊趕到,奧地利散兵(獵兵)和輕騎兵才縮回了己方陣地。

同一日,穆斯塔法.科普魯律和穆斯塔法.卡拉兩人,開始在大批耶尼切裡戰士的護衛下,查看奧地利軍隊的陣地。

也不敢靠太近,害怕被對方的獵兵用線膛槍給打了!

他們倆暫時還不想和至大之主見麵呢。

雖然靠得不近,但是經驗豐富的穆斯塔法.科普魯律和穆斯塔法.卡拉還是看出了一些端倪。他們發現奧地利人的防線並不是筆直一道壕溝加上一堵矮牆——這隻是奧地利人的第一道防線罷了。

在這道防線背後,至少還有六個重要的支撐點,每個支撐點都是以一座奧地利人的村莊或市鎮為核心改建而成的。

至於這些支撐點的具體情況和支撐點後方有什麼,他們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奧地利軍隊的濱湖——多瑙河防線的兩翼,都被濱湖和多瑙河保護的很好,奧斯曼軍隊要想迂回很不方便。從正麵突破過去,看來是唯一的辦法了。

好在奧地利人的防線正麵太過寬大,兵力布署一定會非常分散,集中兵力達成突破的難度不會很大,問題隻是傷亡多少罷了。

不過有維也納的銀行當香餌,穆斯塔法.科普魯律和穆斯塔法.卡拉兩人也不是很擔心傷亡,他們擔心的是時間!

時間不在奧斯曼帝國一邊!

如果他們不能在路易大帝的軍隊開進奧地利之前洗劫維也納,那麼他們也許就永遠去不成維也納了……再也搶不了維也納城中的銀行了!

回到設在戰線後方的軍帳後,穆斯塔法.卡拉就對大維奇爾說:“我們應該集中兵力從一個或兩個點進行突破……隻要衝開他們的防線,我們就能大獲全勝了。”

穆斯塔法.科普魯律點點頭,說:“我們人多炮多……隻要集中使用一定會勝利的。不過我們也不能隻打一個點,而是應該打三個點。”

“大維奇爾,您想怎麼打?”穆斯塔法.卡拉問。

“這是濱湖,這是多瑙河,奧地利人的防線就在兩者之間,筆直的一條。現在可以確定的是他們挖掘了一條長壕,還用沙袋堆出了防線,多半還準備了大量的‘西班牙騎士’(一種拒馬槍)。”

穆斯塔法.科普魯律在一張不知道從哪兒搶來的桌子上比劃了起來,他說:“我們應該先攻打濱湖、多瑙河邊的奧地利軍陣地……這是為了牽扯他們的兩翼,將他們的預備隊吸引到左右,造成中路空虛。

然後我們再以集中最精銳的耶尼切裡戰士,以最大的決心,一舉將奧地利人的壕溝和胸牆防線擊穿。最後再投入韃靼騎兵,衝擊敵人的後方,切斷敵人左右兩翼的退路。”

穆斯塔法.科普魯律的布署,在後來同樣被寫上了軍事教科書,成為了突破地方陣地防禦的標準戰術。

“大維奇爾,那我們什麼時候發起攻擊?”穆斯塔法.卡拉又問。

“明天淩晨,”穆斯塔法.科普魯律想了想,“淩晨3點開始,先將180門大炮分彆置於兩翼,猛轟濱湖、多瑙河邊的奧地利軍陣地,轟擊一個小時,然後再發起衝擊。”

......

奧地利軍戰線後方,波茨諾堡壘。

這是一座由普通的農莊改建而來的堡壘,因為正對著大一片“禁止砍伐”的樹林(因為木塞線膛槍彈的出現,散兵和獵兵戰術大行其道,使得樹林的防禦價值大增!),所以就成了濱湖——多瑙河防線上的一處重要據點。

在1700年10月11日夜,也就是濱湖——多瑙河會戰開始的前夜,亨利.德.曼奇尼的司令部,就進入了這座有一大片樹林遮擋的波茨諾堡壘。

當晚8點,亨利.德.曼奇尼將下屬的3個軍長和7個師長,全部召集到了自己的司令部,向他們宣布了武裝保衛奧地利大公國的命令!同時還將剛剛收到的幾個好消息,轉告給了他們。

“羅馬皇帝路易一世已經命令駐紮上奧地利的第9軍團,駐紮巴伐利亞的第10軍團,駐紮威尼斯的第11軍團,一起向奧地利進軍了!另外,捷克的胡司派信徒和上匈牙利的基督教徒正在發動起義,隻要我們能在濱湖——多瑙河防線上堅持一個星期......奧地利就將被拯救!上帝將和我們同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