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興三十年,二月初七日,在南京內城城東的朝陽門外,擠擠挨挨的都是人頭攢動。
此時此刻,在南京內城的朝陽門外,原屬孝陵衛的地盤上,也早就是民舍萬家,附廓而居。南京在甲申南遷之前,舉城軍民就接近百萬,妥妥是世界第一大城。後來又有二三十萬北人陸續遷來,再加上南京四周鄉野的破產農戶不斷湧入,這個數字早就超過了二百萬。所以原本荒涼的南京外城東城,現在也變得繁華熱鬨起來了。
特彆從洪興初年開始,南京外城東城一帶的繅絲業因為心狠手辣不在乎殺生(殺死無辜的蠶寶寶)的北軍絲戶的大量出現而快速興起後,原屬孝陵衛的地盤上,已經出現了無數的民居市場作坊宮觀棧房亭台,也沒有什麼嚴格的坊巷規矩,也不像江北浦口那邊的建築都有嚴格的規劃,就是亂糟糟的錯雜在一起,更是顯得熱鬨之極。而且南京的繁華,還遠遠沒有到達儘頭,每年仍然有不計其數的人口從江南江北的農村甚至小城市遷到天子腳下的南京城。
彆看這南京城發展得如此繁華,彙聚了如此之多的人口,可是兩百萬人的衣食供應,卻沒有半點的困難。這座城市和附近的蘇州揚州上海,真的資本主義初級階段的天選之地。依托長江水運,就能以長江中下遊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四川盆地這幾處魚米之鄉為腹地,可以源源不斷得到低成本的糧食和原材料供應。
注意,是低成本,而且源源不斷!
和北宋的開封,以及甲申之難前的北京相比,彙聚了二百萬人口的南京,根本不需要龐大的發運衙門(六路發運使司)和運河軍(人數多達12萬)努力維持供應,甚至要為了保證運河的暢通而犧牲淮河......南京可以用很低的運輸成本,大量的,充足的得到可以供二百萬人吃用的糧食,而且還有足夠的餘力供應龐大的手工業的消耗。
這種充足而且低成本的供應,就是工場手工業大發展的基礎!
同時,這幾個繁華之城又靠近海口,可以從浩瀚無垠的大海上得到外來的技術資金商品原料市場,還能很方便的向海外輸出過剩的人口......可以很容易的輸出過剩人口,其實也是大量聚集人口的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
因為資本主義嘛......怎麼可能沒有經濟危機?
如果沒有一個輸出壓力的口子,危機一來,那麻煩可就大了......
所以將統治中心從北京遷到南京的朱慈烺,可以很容易的引領這個國家走向資本主義之路。
但是以江南富裕溫柔之鄉為天朝帝國的中心也有不妥的地方,就是一國的精英太容易沉溺於富庶的生活,忘記了這個世界其實是靠槍炮說話的!
不過在洪興三十年的時候,用槍炮開創出這個盛世的戰士們還都健在,南京城內還彌漫著尚武好戰之風。
當大明重歸一統的消息和大明上皇皇帝要去孝陵衛報告祖宗的消息在南京城傳開後,居住在南京外城東部的北方移民退役的北軍,還有他們的子弟,全都歡呼起來。
當二月初七這天到來的時候,長長的朝陽門外大街上已經是人山人海,都是前來見證曆史的天子腳下的百姓,人人都穿著他們最體麵的衣衫。居住在南京城和對岸浦口市的外國使臣還有洋商們,對著這人山人海的場麵,也都是滿臉的感慨表情。
怪不得大明會自居天朝......光是這個天子腳下的南京城的人口,就能比這個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是總人口還要多了!
應天府和侍衛軍,今天都調動了大批的人手出來當值。兵士們麵街而立,將百姓們的人潮當在身後。這些軍士看上去也都非常昂揚——大明朝對朱由檢朱慈烺父子而言是中興,可是對這些明軍將士而言,根本就是一場開國,不,不是一場開國,而是很多場開國啊!
他們都是開國一代的武士,當然是雄赳赳,氣昂昂的!
一隊一隊從侍衛軍中挑選出的騎兵,也耀武揚威的在朝陽門大街上來回巡視。個個都騎著阿拉伯種或印度折耳種的高頭大馬,背著長槍或是燧發槍,穿著半身板甲,頂著頭盔。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這支騎兵是足以橫行天下的精銳。
皇城正東的東安門已經大開,大隊侍衛軍團的官兵,也都穿上了亮麗的盔甲,或是騎馬,或是步行,一隊隊魚貫而出。
在他們身後,則是十輛金色的四輪馬車,車窗緊閉,還下了窗簾,從外麵往裡看,隻能看見隱約的人影。每輛馬車的車廂裡麵都坐著人,至於皇帝朱慈烺在哪輛車上......又或者在不在這些馬車上,就隻有天知道了!
現在可是線膛槍走上戰場的時代了,隔著幾百米沒準都能一槍了賬......
所以朱慈烺現在是越來越小心了!
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到金色的四輪馬車在侍衛軍騎兵的引領下駛出了朝陽門,大街上的百姓全都向著馬車作揖,同時山呼萬歲。
歡呼之聲雖然不大整齊,但是極為響亮,而且此起彼伏,不曾停歇,可以想見朝陽門外大街上的軍民人等,都是發自內心擁護大明朝的中興之主朱慈烺的。
跟在這十輛馬車後麵的,則是皇親貴戚和滿朝的文武,統統都是騎馬隨行......男男女女的總有好幾千之數!
至於不能騎馬的皇親貴戚和官員,就不必參加今天的拜祭活動了。他們要麼年老不能操勞,要麼就是年幼不知事......就在家好好呆著吧!
朱慈烺和朱由檢這兩父子,這會兒其實已經到了孝陵了——朱慈烺才不會冒著被暗殺的風險公開從大街上路過呢!
他一大早就和老爹朱由檢,還有太子朱和幸的同母兄弟朱和墺(土豪王和好運太子都不在,就由他當賢孫,負責攙扶太上皇),已經提前抵達了下馬坊行宮。
祖孫三人都換上了通天冠服——這套衣服有點像宋朝的帝王服飾,是祭祀時候穿的。
主持今天這場祭祖的是孔胤正,孔老二的這個子孫從昨天晚上就是忙活到現在,這會兒正在孝陵各處進行最後一次檢查。等他查完,朱慈烺朱由檢朱和墺祖孫三人就該去明太祖的寶頂前麵報告這些年來的工作了。
朱由檢和朱和墺都沒太當回事兒......隻有朱慈烺一臉的虔誠,拿著一份自己一個人寫的工作報告,在那裡看了又看。
心裡很有一點忐忑啊!
因為他知道自己是打哪兒來的,現在大明已經完全複興了,孝陵也花了巨款重修過了......那麼自己的皇帝工作還能繼續乾下去嗎?現在才洪興30年啊,怎麼都該乾到洪興七十年吧?
所以他就在報告上寫了......準備再乾上40年,為大明朝的萬世基業好好的打一下基礎!
正在忐忑的時候,門外傳來了密集的腳步聲,然後就是孔胤正的大嗓門。
萬歲爺,上皇陛下,澳王殿下,吉時已經到了,請移步殿外,請隨微臣入孝陵大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