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書院現在不僅是北地最大的書院,同樣,也是天下最大的書院。這也是李澤聚天下英才的戰略的一部分。武威書院年年都在擴建,如今,早已經從粟水河南岸擴充到了北岸,數千學子在這裡學習和生活。
能夠到武威書院來的,在各自的地方上,已經算得上是英才了,但在這裡,他們還要接受兩到三年的學習,才能踏進科考的大門。基本上,從武威書院出去的學子,在科考之中,落第的人就微乎其微了。
是以,武威書院也被稱之為官員的搖藍。
武威書院從最初的大雜燴什麼都學,到現在已經分出了相當多的門類,成立了各種各樣的學院,而其中,最大的學院,卻是格物學院。而格物學院之中,老師就五花八門了,他們之中有些人,甚至字都識不得多少,但卻僅僅憑著一技之長,就獲封武威博士一職。
就像現在屁顛屁顛跟著李澤的農學博士劉七,此人種了一輩子田,最擅長的就是育種,如今北地正在推廣的許多糧食疏菜種子,就是此人一手培育而出的。
農院占地頗廣,而最引人注目的,則是數個暖房。一間間純粹由琉璃搭建而起的暖房,毫不誇張地說,每一個都價值萬金。琉璃製品在武邑已經不算稀奇了,種類很多,經過最初的暴利時代之後,現在價格已經大幅下跌,但像這樣大塊的琉璃,製作依然是一個大難題,往往百十塊中,最多就那麼兩塊能成功,彆說市麵之上沒得賣,便是李澤自己府上都沒有一件,但在這裡,卻被用來搭建了數個育種的暖房。
“李相,您看,這是我們剛剛培育出來的新麥種,明年可以在武邑試種,後年,便應當可以大規模地推廣,小老兒預計,到時候,每畝的畝產量,達到四百到五百斤,應當不成問題。”劉七指著暖棚裡,明顯比外麵的冬小麥要長得更高更好的綠油油的麥苗,喜滋滋兒地道。
“真有這麼高的畝產量?”李澤有些懷疑,現在小麥的畝產量,風調雨順的時候,也不過三百餘斤,這一下子增產如此之多,讓他有些不敢置信。
劉七遲疑了一下,道:“李相,大規模推廣的時候,當然不可能像我們這樣精心伺弄,用最好的肥料,將溫度調節到最適宜它們生長,但畝產量多個百餘斤,絕對不是問題,小老兒敢有腦袋擔保。”
“我要你腦袋乾啥?”李澤失笑道:“你的腦袋我還要留著,替我培育更多的種子呢!劉博士,彆說增長一百斤了,畝產量能增五十斤,我便要大大地獎賞你!我們有多少土地啊,每一畝增產五十斤,彙集起來,就是一個了不得的數字了。民以食為天啊,劉博士,你真能做到這一點,我便奏請朝廷,封你一個候爵也是不為過的。”
“這哪裡敢當!”劉七笑得臉上的皺紋都堆到了一齊,“現在小老兒就很知足了。李相,請過來看看這個。”
走到旁邊的一個暖棚外邊,李澤盯著內裡一件件的苗子,兩眼有些放光。這是新物種,這是金滿堂的船隊從海外帶來的新作物,彆人不認識這是什麼,但李澤卻是認得的。
玉米棒子。
“李相,您命名的這種叫玉米的作物,我們是第一次培植,到現在為止,看起來成活已經是無疑的了,從去年開始,我們失敗了很多次,也終於摸索出了不少的經驗,這玉米耐乾旱,即便是在貧脊的土地之上也能生長,如果這一次能順利地結果的話,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擴大種植麵積,大規模育種了,一旦成功,則許多旱地以及山地,都可以大規模種植,有希望成為繼小麥之後的又一種主糧。”劉七興奮地道。
“很好,很好,劉博士,繼續吧!”李澤開心地道:“種植的過程等,都詳細地記錄了嗎?”
“當然,小老兒識不得多少字,但這些學生一個個卻都是識文斷字的啊!”劉七指了指那些在暖棚裡忙活著的武威學子。
這些人豈止是識文斷字?他們可都是這天下的精英,隻不過一來呢,是對農學頗有興趣,二來呢,想要在武威書院畢業,必須懂一門識務,在民以食為天的古訓之下,對農學感興趣的人,是非常多的。但在劉七這樣的人眼中,學問的多寡是根本區彆不出來的,反正都是識文斷字。
到了第三個暖棚間,看到內裡的物件,李澤的眼睛愈發的亮了一些。
“李相,這種叫番薯的東西,栽培就更加容易了,就當初隻有一截短短的藤子,到如今整個暖棚都栽種滿了,我們隻用了一季。”看著裡麵綠油油的一片,劉七說話的聲音都在顫抖:“比起玉米來,這番薯更容易成活,而且更不挑地兒,我試過了,即便是在沙地裡,他們也能成活,而且產量相當高。而且,用途要更廣一些。”
“當然,這東西,葉子能吃,藤子能吃,結出來的果實不但能充饑,還可以熬糖,可以製作很多種其它的食品。他能夠大規模地栽種的話,以後我們大唐,可以再無饑荒之虞。”李澤道。
“那敢情好!”劉七道:“說實話李相,小老兒這個年紀的人,是真餓怕了的。現在過的這種日子,想想都如同夢中呢!”
“以後的日子會越過越好的。”李澤拍了拍劉七的肩膀:“劉博士,現在咱們的地盤越來越大,彆看你周圍的人都每頓吃得飽飽的,但在一些偏遠地區,挨餓還是很普通的事情。隻不過現在朝廷經管得力了一些,餓死人的事情少了。你做的這些事,可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做好了,你劉七是要名留史冊的,受萬人敬仰的。”
“小老兒哪有這麼大的奢望。”雖然不懂啥叫名留史冊,但受萬人敬仰劉七還是懂得,趕緊擺手道,在他看來,受萬人敬仰,那也隻有李相這樣的人才配擁有的,像他這樣的人,哪裡敢奢望?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對於這一點,他是篤信的。
充足的糧食,仍然是這個時代最為主要的問題。現在的李澤,考慮的仍然是如何將他治下無數的人喂飽的問題,隻要解決了這一點,那麼,他的統治基礎,就是牢固的。而新作物的出現,無疑會對他的這一根本大計起到補強的作用。不管是玉米也好,還是番薯也罷,多樣的物種,能讓更多的土地被利用起來。
“我們需要開墾更多的土地,種植更多的糧食,而且要讓糧食的種類愈加的豐富起來。”離開了農院,走在武威書院之內,李澤對身邊的楊開道:“民以食為天,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我們統治的核心區域,能開墾的土地,基本上都已經利用起來了。”楊開道:“現在正在努力地開發邊遠區域,像靈州,媯州這些地方,潛力還是很大的。”
“義興社要在這方麵發揮更大的作用。”李澤點了點頭:“按照劉七的預估,明年,這些新物種便能大規模地開始推廣了,但一個新作物的推廣,肯定會遇到不少麻煩的,老百姓們不敢冒險,義興社要起到帶頭作用,示範作用。”
“這一點李相儘管放心。”楊開拍著胸脯打包票:“隻要新作物有足夠的種子,我們義興社必然第一個種植,隻要這些作物真有劉七說的那麼好,最多一年之後,便能引發群體效應了。老百姓最實際了,隻要有好處,他們便會搶著上。”
“我們的船隊現在正在海上探索,我特意地叮囑過他們,每到一地,都要儘量地搜集一些新作物,想辦法將種子帶回來,以後,會越來越好的。”李澤道:“義興社主持的向邊遠地區移民的工作,推行得還很順利嗎?”
“現在是愈來愈難了,畢竟邊遠地區的收入和核心區域相差太大,即便是義興社成員,我們也不能強行要求他們放棄現在的利益而去開拓邊地。目前,最主要的還是歸化那些夷族,野人。”楊開道:“不過我聽淳於越說起了您的唐人永不為奴的這條法令,那麼這些人,算是唐人嗎?”
李澤停下了腳步,凝聲道:“隻要是上了我們大唐戶藉冊的,當然就算是唐人。接下來,這個口子要慢慢地收緊了,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大唐的戶藉是很珍貴的,想要得到大唐的戶藉,必須得有充足的功勞來換。楊開,現在我們已經過了無序擴張的階段了,接下來,我們要打牢根基,一步一個腳印了。”
“這也是今年必須停下大規模征戰的原因所在嗎?”楊開問道:“可是李相,偽梁可正在拚命擴張!”
“一個建在沙礫之上的大樓,勿需太過於擔心。”李澤搖頭道:“一場風暴,便足以讓他們風雨飄揚,朝不保夕,且看吧,這一次的旱情,不會局限在我們的地盤裡,關中、中原這些地方也跑不了。他們可沒有我們這樣完備的水利基礎設施,沒有我們這樣高效率的官員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