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前麵之言,眾人還是聞之一喜,但一聽到“活體”二字,臉色頓時為之一變,變得為之煞白起來,神情更是驚恐不已,難以相信的看著崇禎,就像在看著一個魔鬼一般,嚇得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陳實功更是嘴唇直哆嗦,渾身發抖,顫聲說道:“皇上,這樣做,實在不可,實在是有失天道,有違人性,以活人作為活體試驗,就算是皇上問罪,微臣也是絕不敢從!” 撲通~ 撲通~ 撲通~ ...... 隨著陳實功第一個跪在地上,其他人紛紛仿效,相繼跪在地上,央求起來。 “還請皇上收回成命,此舉實乃有違天道!” “皇上,這樣做的話,實在是慘絕人寰,讓人於心不忍,就算是丟了身家性命,也絕不敢做這樣的事情。” “請皇上三思,這樣做的話,實在是有違醫道,有違醫者仁心的宗旨!” ...... 看到越來越多的同僚跪在地上,不斷地央求皇上,磕頭如搗蒜,這個時候,似乎想到了什麼,吳有性的神色變得極其難看起來,也跟著跪下的同時,卻是問道:“皇上,難道微臣研究瘟疫,其中也要有所謂的‘活體’?” 如此局麵,完全出乎崇禎的意料,沒想到這些禦醫的抵觸情緒會這麼強烈。 不過,崇禎並沒有慌了手腳,依舊是那副從容不迫的樣子,並未回應眾人的請求,就好像沒有聽見一般,卻單單回答了吳有性的問題,極為肯定的吐出一個字:“是!” 雖然隻是一個字,卻宛若一道驚雷,在眾人的耳邊炸響,心神再次一震,引起一片恐慌,紛紛再次勸說起來,試圖能夠阻止皇上的這個瘋狂計劃,近乎於惡魔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然而,任由周圍的那些禦醫如何地苦口婆心般的勸說,任由他們在那裡磕頭不止,崇禎依舊是那副風清雲淡的樣子,就好像是事不關己一般,神情一場的冷峻,確切的來說,是堅定。 不僅如此,崇禎還拉過了一把凳子,徑直坐在那裡,頗為光棍的翹著二郎腿,饒有興致地打量著眾人如此模樣,也不著急,更沒有解釋什麼,就是那麼的任憑眾人“聒噪”。 漸漸地,實驗室裡嘈雜的聲音越來越弱,有一些禦醫的聲音都變得嘶啞起來,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崇禎這才再次開口,卻不是回應眾人的請求。 “朕且問你們,如果朝廷出了一個叛國之臣,勾結外敵,傷我百姓,對於這樣的人,朕要是將其處以極刑,或是五馬分屍,或是挫骨揚灰,亦或是淩遲處斬,你們還會反應的這麼強烈嗎?” 突然來了這麼一番,問得眾人蒙了,個個都是瞠目結舌的模樣,大眼瞪小眼,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恢複,但還是本能地輕輕點頭,呢喃地說道:“臣等不反對....” 崇禎的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計謀得逞的邪惡笑意,在眾人還是滿頭霧水,摸不著頭腦之時,話題再次一轉,進而繼續說道: 說道:“朕還想問一問,你們知不道建奴的累累罪行,在遼東的所作所為?” 這個時候,崇禎的目光變得極為犀利起來,頗有咄咄逼人的味道,不等眾人做出回應,神情變得陰冷下來,幽幽地再次問道:“你們知不知道,建奴在遼東的所作所為?不僅是襲擾我朝邊境那麼簡單,經常是攻打邊境城鎮,屠城、屠村更是常有的事事情,老弱婦孺,他們從未放過。” 此刻,喻嘉言忽然站了起來,似乎猜到了什麼,以不確定地語氣,試探性地問道:“皇上,難道您所講的那些‘活體’,全都是韃子?” 崇禎沒有回答,依舊在自顧自的說道:“你們不知道,建奴的總人口不過二三十萬,但是,從努爾哈赤開始,建奴殘害的我國百姓將近百萬,是建奴總人口的數倍有餘。” “難道,如果將這樣的生死大仇敵,將他們擄來,作為實驗的‘活體’,你們還下不了手?” 問出這句話之時,崇禎的眸子裡閃爍著幽幽寒光,明滅不定,神色也變得極為鄭重起來,不等眾人作出回應,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之時,崇禎的聲音再次響起,回蕩在這個屋子之中,一點一點地動搖著他們的固有觀念,撩撥著那根敏感而緊張的神經。 “建奴肆意屠殺之時,他們又何曾講過什麼天道或者人道?又何曾想過,他們的屠刀之下,不過是一群老弱婦孺,沒有絲毫的反抗之力,不過是一些尋常老百姓而已?” 崇禎站了起來,饒過試驗台,在跪著的眾人之間穿梭,來回踱步,聲音更是加重了幾分,語氣變得高亢起來,身上散發一股屬於帝王的王霸之氣,顯得頗為強勢。 “朕不喜歡藏著掖著,不妨直接告訴你們,之所以對於研究瘟疫那麼感興趣,迫切地想要你們研究出天花的治療藥方,朕就是打算,使用天花,消除遼東之患,滅了建奴。” 聽到這番話,不知道是被崇禎說服了,還是被崇禎一個又一個的驚人言論震撼到了免疫的程度,已經適應了,此時表現的格外平靜,不僅如此,反而還深思了起來。 一開始的時候,聽到皇上要拿活人做實驗,眾人還覺得他是惡魔,邪惡無比,讓人覺得毛骨悚然,危機非常,現在卻是截然相反。 從皇上的這番“驚人”的言語,不難判斷,不管是何種近乎於滅絕人寰的手段,都是在對外,都是在對敵,這份公心,這份坦率直言的秉性,讓眾人害怕與畏懼的同時,還有絲絲敬佩。 畢竟,相對而言,僅就殺傷力和毀滅性而言,何種武器又能和瘟疫或天花相比? 而且,後者的代價最低,所需要的花銷也是最小,大大減輕了朝廷的負擔,見效還最快。 醫者仁心,這些禦醫更明白大義所在,深知婦人之仁的危害,也是為醫者的大忌! 所以,開始有人做出了回應,反對的聲浪越來越弱,直至再無人反對。 “微臣支持這項計劃!” “臣附議!” “臣附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