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上上一章的書評,說是不打韓國就無法打魏國,曆史上韓非就是勸說秦始皇先打魏國,大家可以去看當時的六國地圖,韓國那時國土非常小,夾雜在魏國與秦國之間,是可以先打魏國的,也可以兩國同時打。)
至於緩和四國關係,那自然不是玩笑話。
明麵上這是很好的理由,而趙魏韓三國則是會以為,這是他們秦國的拖延安撫之策。
畢竟誰都知道現在大秦精力在都江堰和國脈相連之事上,短時間內不會開戰。
如此,迎娶三國公主,就是很妙的一步棋,用處很大。
有安撫、拉攏一下三國,也有離間三國的用意,娶韓國公主,更是可以為攻打韓國做準備。
這等等的理由,都會被三國乃至六國想到,從而將注意力放到那上麵去,甚至減少對秦國的注意力。
就算六國高層下令,不放鬆。
但實際上,人都是有惰性的,精神不可能時時刻刻繃緊,那時就算下令的六國高層,其實也是放鬆了的,隻是謹慎二字起了作用,才會下令不放鬆。
而下麵人,可不會真的毫不放鬆。
下麵人,也是人,他們是探子、是細作,但也是人。
他們會一邊聽著上麵的話,一邊自己調整。
這些人長時間生活在緊繃的生活之中,要是時刻都不放鬆,那根本不可能。
他們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看到秦國的大動作,加上揣摩上意,他們會不自覺的放鬆下來。
這是工作的經驗。
商鞅等人皆是明白這些,當即紛紛點頭。
又是一番短暫的商議,還能儘可能動作小的、調集哪裡的兵力等等問題?
隨後就將禮部大夫蔡澤和宗正樗裡子召來,說了迎娶三國公主之事。
這事還是得有禮部和秦王室出麵去辦。
兩人並不知道大秦一年內必出兵,跟外人以為一樣,都是認為大秦短時間內不會出兵。
所以對此事自然沒有反對的理由。
說了之後,帝子受就讓他們去與太後商量。
後宮不得乾政,自帝子受登位之後,就逐漸強調這一點,到了此時,後宮中的確沒有一人敢膽染指前朝政事。
但迎娶三國公主卻不同,這是有關後宮之事,與太後商量很正常。
隨後,商鞅五人也退去了,明麵上他們的事務沒變,可實際上、他們暗中的事務都是增加了許多。
帝子受靜靜思索一番,下令暗中的動作放緩,意欲等迎娶三國公主開始行動之後再恢複、甚至加大。
開戰之日越來越近,容不得他有半點大意。
短暫的放緩,並不算什麼。
····
另一邊,蔡澤、樗裡子兩人來到趙姬宮中求見。
正還在思索帝子受用意的趙姬,馬上明白了他們的來意,隻是有些奇怪,好快!
是不是有些太急了?
心中不禁又多想了一層。
原本側躺的身軀坐直了,氣質變得(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