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旅館的晚上,沅天和誌良和喝著烈酒,吃了點壽司今夜不想那麼早睡覺,就出到大阪城的外麵去閒逛,順便打探一下本田愛子以前的家的位置,這個誌良也不是很清楚,因為現在大阪醫學院這裡已經變化很大了。 才幾年時間這裡的教學樓竟然都從新建設了起來,原本平房建築現在都多了許多精美的設計風格,可以說現在的大阪醫學院的設計風格更加像日式風格了,四周圍種滿了粉紅的櫻花,在建築的兩旁還有許多佇立著的圓形柱子,這些柱子就如同日本王宮裡麵的設計,不過顯得樸素一些,那種傳統低矮的木質樓房都變成磚頭屋子了,不過都是很矮的,因為居於日本這裡的自然災害地震的影響,所以屋子都不能設計的太過於高,否則地震的時候出現大問題的。 走在那過往曾經留學過的地方,誌良的腦海忽然回憶起和本田愛子一起的那段時光,從前的502教室現在已經變成音樂自習室了,醫學院裡麵對於音樂的課程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因為這個地方需要更加多的活力來幫助病人進行治療,所以沒有音樂是不行的,有時候老師們還會帶領大家進行美術的學習,幫助在繁忙的醫學學習中帶來更加多的樂趣。 回憶愛子,誌良看著那502教室的走廊,沅天這個時候正好走了過來說道:“誌良,你想到什麼了” “沒有,都是過往的那些不堪回想的事情了”誌良的淡淡的回答,很久沒有看見他有點感傷的樣子了,平時他都是嬉皮笑臉的,可是提起這件事他總是顯得格外的憂傷,看起來這件事對他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這些沅天都看著心裡,沒有明說,因為他不想勾起誌良的傷心事情,讓他再次陷入悲傷的過去中,他試圖開導他,兩人來到老師的辦公室,進去就和裡麵的老師打了招呼,對於日語還是誌良這個留學生比較熟悉,所以溝通的事情就由他來負責了。 經過誌良和那些老師的談話,他知道這些老師也了解到本田愛子的事情,那在日本是非常有名的事情,她的死對於日本來說也起到非常巨大的影響,有許多當地人痛擊張立國,可是事情已經過去這麼久了,人們也把事情淡忘了,可是愛子卻沒有就此罷休,因為她死後變成了惡靈到處謀害著一些無辜的人,開始誌良以為她隻是在中國采取行動,誰知道,這些可怕的事情就連日本當地的秋葉原和東京都出現了同樣的事情。 不過這次他們是來找五通神像的,而不是調查這些瑣碎的案件,隻是現在愛子的家那附近的建築物也已經改變了,不知道怎麼才能找到她從前的家,希望她的家不要被拆了,那樣估計那個石像也會被抬走或者粉碎。 想著,晚上回到去櫻花旅館的時候,誌良還是心神不靈的,剛才晚上學校的老師還不多,才2個還在工作的,到了明天再去大阪醫學院看看吧這樣兩人又在櫻花旅館大廳去吃夜宵才睡覺,這裡的三文魚壽司的確不錯,連沅天都讚不絕口,他吃了好幾個然後又喝幾杯烈酒,看著好幾個穿著紅色和服的美女來來出出的,誌良眼睛有點隻直勾勾的,很久都沒有看到異國美女了,當時在這裡讀書的時候到現在已經是好幾年,估計不到這裡的美女可是變化很大的。 到了今天些和服都已經發展成超現代的感覺,還記得和服わふく,wafuku,是日本的民族服飾。江戶時代以前指吳服,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鬆窗夢語,源自日本本土彌生服飾結合東吳服飾的混血產物,德川家康時期正式稱為和服。 在稱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著物”而“吳服”是“著物”的一種,著物除了包括吳服之外還包括馬乘袴、大紋、肩衣袴、狩衣等,這些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彌生服飾,是一種極其古老的傳統服飾。十二單則是彌生服飾結合吳服、唐服、鮮卑服飾的優點,後期加以改良而成,之後又有改進和創新。 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德川幕府時期由“著物”、“吳服”改稱為和服,成為大和民族的傳統民族服飾。而與這個詞相對的是洋服,指來自西洋的衣飾。需要注意的是吳服隻是“著物”的一種,而和服是由“著物”直接演變而來,因而不能單純的說和服來自於吳服。隻能說和服中的浴 服中的浴衣來自吳服,來自對吳服的改進。 這裡的一段曆史大家看著就可以了,不要在意那麼多都是些真實的曆史文獻來的,方便大家對故事的理解,現在那些和服美女大多都是穿著很現代的和服了,比喻說那顏色和設計趨向於那種休閒服,估計是受到了現代服裝設計的影響吧 兩個和服美女要給誌良和沅天敬酒,誌良用了一句沅天不是聽的很懂的日語和那小姐打了聲招呼,那個小姐很快就在兩人的麵前跳起了曼妙的日本舞蹈,那種舞蹈的特色還真有意思,雖然沅天平日裡不太了解這些,可是看到那精美的手勢和步伐都不禁深深吸引進去了。 提起日本舞蹈,那裡可是有一個很著名的故事要在這裡涉及到的,讓我給大家細細說明一下:兩千多年前,日本島上的部落人,是一群非常落後的人群,沒有歌,也沒有舞,過著簡單生存的林野生活。中國秦朝的徐福,為給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帶著500童男童女東渡到了日本島。他們上岸後,就在樹林山邊找了塊地方住了下來。島上的部落人都不知這些 兩千多年前,日本島上的部落人,是一群非常落後的人群,沒有歌,也沒有舞,過著簡單生存的林野生活。 中國秦朝的徐福,為給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帶著500童男童女東渡到了日本島。他們上岸後,就在樹林山邊找了塊地方住了下來。 島上的部落人都不知這些人是從哪兒了來的,有些害怕,不敢到近前來,都是遠遠地看著。 童男童女們剛到了岸上,生活上有許多困難,想取得他們的幫助,可是也不行,如果人少了接近他們,就會被傷害,人多了他們就逃了,遠處喊話又語言不通,等於對牛彈琴。徐福也沒好辦法,隻得自己解決問題了。他們就砍樹枝割茅草,搭起了帳篷,以漿果野菜和獵物為生,並把帶去的種子撒到地裡。 他們白天勞作了一天,夜裡就閒了下來,又都是十幾歲的年輕人,青春發育期,精神激蕩,情緒躁動,加之遠離家鄉父母,心情不好,鬱悶暴躁,經常打架鬥毆,有的甚至奸詐。徐福覺得這樣不行,得把他們多餘的精力和鬱悶給分散開來,可是用什麼方法來分散呢想來想去就想到了用歌舞來分散。 到了晚上,吃完了飯,他就把人都集合了起來,點上了火把,找會唱歌會跳舞的人出來唱歌跳舞,可是沒有人站出來。因為這些童男童女,都來之窮鄉僻壤,苦海沿邊的村野苦寒人家,不用說會唱歌跳舞了,連聽都沒有聽過。徐福也很無奈,再想了想,忽然想到自己的占卜隻術,就問,你們誰看過驅鬼招魂的問了三遍,才有一個童男諾諾地說,我看見過,還有一個童女也諾諾地說,我也看過。徐福就把他倆拉到中間來,叫他們唱,叫他們跳,童男童女膽怯,不敢唱不敢跳。 徐福便拉下臉來說,你倆要不唱不跳,我就把你倆打死童男童女害怕了,就模仿神漢巫婆招魂驅鬼的腔調、樣子,唱了跳了,儘管跟神漢巫婆的不能比,還是逗樂了大家。 這個晚上,直到把大家都折騰累了乏了,才回去睡覺,一夜很安頓。徐福覺得這辦法不錯,繼續進行,每天晚飯後,就把人集合起來,還叫其他的都跟著學,鬨鬨哄哄,樂樂嗬嗬好不快活,這樣打架鬥毆的少了,奸詐的少了,想家的也少了。 島上那些部落人,不知這些外來人在乾什麼,開始遠遠看著聽著,後來就往跟前湊,越湊越近,忽然都覺得這玩意新鮮好玩兒,也跟著哼啊扭地湊熱鬨。這麼一來,就相互熟悉,融為一體了。 童男童女唱巫歌跳巫舞,開始並沒有什麼器物和伴奏,就是甩胳膊踢腿,可是覺得兩隻手空得慌,有的就隨手拿起把乘涼的扇子來舞,有的就拿起根棍子來舞。旁邊看得人因為高興激動,有的就隨手拿起碗盤敲打,有的就隨手拿起石頭敲打,這就有了器物和伴奏。 這些巫歌巫舞不幾年就傳遍了日本島,就產生了日本最早的歌舞。 日本人又比較守舊,所以到現在兩千多年過去了,日本傳統的歌舞,還保留著中國神漢巫婆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