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元帥1(1 / 1)

都元帥府一共三個元帥,依地位來說,郭維國是主將元帥,張維城和趙無忌是偏將,一切軍務都應該由都元帥發號施令。可是一來郭維國沒有軍事經驗,領導起來真是不是那回事,而張維城就是一勇之夫,逢事毫無決斷;二來,這趙無忌很會籠絡人,不但有大批勇猛善戰的貼身夥伴,比如呂冰、莊天正等一批將領,更重要的是他有自己係統的軍隊,這一部分軍隊由他招降、訓練、組織、指揮,占郭係軍隊裡很重的分量,趙無忌很有遠見,一直在培養自己的力量;第三,趙無忌有計謀有野心,打定主意要獨吞郭係軍隊,對郭、張兩帥事事使心計,又有宋乙寒、丘軒用弄文墨的做幫手,越發做得開,畢竟男子漢大丈夫生存在天地之中要自己做出一番事業,不能一直隻在彆人手底下做事。。以此,趙無忌雖然隻坐第三把交椅,但是對於軍隊卻做得主,辦得了事,儼然是事實上的主帥。共縣人鄧文宣,十六歲就跟父兄起兵,父母都陣亡了,鄧文宣就帶著部隊,每次戰鬥總是挺身當前,弟兄們都很喜歡這樣的隊友,能帶著打勝仗,軍中都服他果決。懷遠人孔仲武,力氣絕人,勇冠三軍,性情剛直,又有智謀,做了一些時候的強盜,看那些首領打家劫舍,沒出息,決心自找出路。後來兩人都來投奔趙無忌。鄧文宣有隊伍,做官軍總管,孔仲武做前鋒。賀州東南部與長江接壤,城區小,駐軍較多。經過乾坤王朝的幾次圍攻,糧食再次短缺。長江對岸,正對麵就是太平。太平南臨蕪湖,東北與大吉慶接壤,東臨丹陽湖。環湖丹陽鎮、高淳、宣城都是水稻產區。我擔心的是看到對岸有米糧倉庫,被長江隔絕,波濤洶湧,波濤洶湧,沒有船怎麼過得去?如果船少了也無濟於事,肯定有一千艘,怎麼能建一段時間?即使有足夠的船隻,沒有水手怎麼能航行?.........巧合的是,巢湖水軍首領李喬頭的代表來了。原來,亂局之後,巢湖地區郝家的俞家——俞廷玉、通海、通源、通遠父子,廖家永安、永中兄弟,趙忠忠和鐘勇兄弟,集結地方勢力,推舉李扒頭做大頭目,雙刀趙坐二把交椅,屯泊巢湖,聯結水碧,有千多條大小船隻,萬多人的水軍。和廬州的明教的軍隊元帥左君弼結下仇,吃了好多回敗仗,勢力孤單,派人來求救兵。趙無忌特彆高興,親自到巢湖聯絡,苦勸與其死守挨打,不如結伴渡江,正好五月間梅雨季,連下二十天,河坑都淹平了,毫不費事,大小船隻悉數到達和州。李喬頭帶人在和州迎接見了趙無忌,又知道是來結盟的,便欣然同意。趙無忌立刻命人在都元帥府內布置宴席,款待眾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