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恭走到眾人身旁,一同翹望著鹹魚城的方向,嘴裡邊念叨著。 “不是鹽巴隻夠吃三天嘛,如今好像過去四五天了吧!” 眾人頓時一頭黑線。 這老黑,這個時候瞎說什麼大實話呀。 不過眾人此時也才反應過來,他們剛剛算計的是城中鹽巴隻夠吃三天,現在都過去四五天了,城裡還這麼活躍,一點都沒受影響,難道這些家夥不用吃鹽的嗎? 眾人臉上的表情是複雜的,心情則更為複雜。 ...... 三日之後,耕地分配工作已經完成,鹹魚城的百姓們則是歡天喜地的進入耕耘圖之中勞作。 劉楚將耕耘圖放置在一處彆院當中,始終處於開啟狀態。 這樣耕耘圖就彷佛是一片虛空,任何人都拿不走,除非劉楚本人念動咒語,耕耘圖才會重新變為一副畫卷。 他將耕耘圖放在一處彆院當中,城中百姓隨時可以進入其中勞作、打獵。 根本就沒有人去守著這耕耘圖,因為不需要。 三千多個百姓,沒人一畝良田,剩餘的良田也足有兩萬四千畝了。 劉楚派出二百虎賁衛進入其中,開始屯田。 二百人可以開墾出二百畝地,按照每畝地一次可收獲800斤計算,一年收獲四次,就能產出3200斤。 200畝地就能產出640000斤的糧食。 這些糧食,足夠養活城中行政人員幾十年的了。 另外劉楚還派出二十人的狩獵小隊,專門去耕耘圖中獵殺野獸,為城主府、女影衛、虎賁衛等單位提供肉食供應。 當然,劉楚也知道長期獵殺很容易造成物種滅絕,所以早早的他就命人開始養殖一些雞鴨羊等牲畜。 待這些牲畜能夠供應上肉食之後,就可以停止獵殺野生動物了。 目前耕耘圖之中所擁有的獵物,以目前的速度獵殺,也需要十多年才能獵殺完,因而短時間內,劉楚並不擔心。 ....... 城主府大廳之中,劉楚喝著茶水,坐在主位之上,靜聽著楊秋月給自己彙報工作。 “截止圍城之日,城**招手郎中有二十三人,都是小有名氣的鄉醫,另外招收秀才一十五人,教書先生十九人,另有歌舞藝妓三十三人,屠夫十三人、各類其他工匠50多人!” 楊秋月的聲音很有磁性,讓人聽了十分舒服,聽著她報告,劉楚渾身都**了。 這個人葛優癱在哪裡,嘴角帶著舒爽的笑容。 正在彙報的楊秋月,看著這幅德行,頓時兩眼上翻,十分無語。 這...腦子裡正在想什麼齷齪事呢 聽到楊秋月突然沒聲了,劉楚這才猛然清醒,坐直了身子,望著她說道:“嗯?怎麼不說了,我聽的正帶勁呢。” 楊秋月輕咬紅唇,恨不能上去咬這家夥兩口。、 就不能有點城主的樣子嗎? “咳咳,你剛剛說的很好,沒想到你這麼短時間內就能招收到這麼多的....人才,不過嘛,為什麼歌舞妓那麼多?城中百姓需求量很大嗎?” 為了緩和氣氛,劉楚輕咳兩聲, 兩聲,而後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劉楚乃是伐毛洗髓之人,腦力十分之強,可以達到過目不忘,入耳不忘的地步,縱然是他剛剛確實有點歪歪的想法,但是聽到的東西,還是一字不漏的記下了。 楊秋月一愣,沒想到這家戶竟然是在聽,還以為這家夥腦子裡剛剛全是什麼男女不和諧的畫麵呢。 不夠這家夥的關注點也好不到那去,第一個關心的竟然就是歌舞伎的問題。 “歌舞伎之徒錢財,我動用了府庫10貫錢,自然就吸引到很多歌舞伎。”楊秋月正色道,花了這麼大一筆錢,自然是要彙報的。 劉楚點了點頭,並沒有說什麼,畢竟當初讓楊秋月拉攏人才的時候,可是給了他二百貫錢的自由用度空間。 區區10貫,根本不足掛齒。 “讓這些教書先生,即日起就到書院之中上課吧,讓他們住宿在書院當中,考察一段之後,從中擇優選擇幾人,擔任書院當中的管理工作,並且給予較高的俸祿。”劉楚說道。 “下官遵命!”楊秋月道。 劉楚並未稱帝,所以隻能楊秋月不能自稱微臣,隻能稱下官。 “至於那些秀才,可以讓他們負責編撰教材,將四書五經都抄寫下來,供應書院使用。” “耕耘圖中有大量的竹子,還有狩獵回來的狼和其他野獸,也以用這些野獸的毛發做成毛筆,供應書院使用。” “下官遵命!不過紙張....城中並沒有多少,而且這一次沒有招募到會製造紙張的工匠,這些工匠都被王侯世家豢養,一般人能難接觸到。”楊秋月道。 大唐之時,造紙術尚未普及,紙張十分珍貴,普通百姓家更是找不出一張紙來。 不過係統商城之中的紙張,便宜到令人發指的地步,100積分就能換回來了1000刀大宣紙。 1刀紙有100張,折算下來,一刀宣紙才1塊錢百姓幣。 這些紙張足夠書院使用很久了。 畢竟如今鹹魚城之中需要讀書的童子,也不過三百人而已。 劉楚點點頭說道:“紙張的事情你不用管了,我會派人送往書院的。” “另外,那些郎中,應該都會采集藥材和炮製藥材,讓他們即可進入耕耘圖之中采摘藥材,並且進行炮製,城中的藥材儲量並不多,根本無法供應這麼多百姓使用。”劉楚接著說道。 耕耘圖之中靈氣很足,而且長久未經開采,其中藥材十分豐富,而且都是十分上乘的藥材,比之地球上的藥材,藥效還要翻倍。 “那些歌舞伎嘛...咳咳,先送入本城府邸,本城主先看看她們的表演適合本城百姓不。” “喂喂,你走什麼走?給我回來啊!本城主還沒說完呢。”劉楚看著翻著白眼的楊秋月直接轉身就走了。 ...... 上好的宣紙送到書院的時候,這些老學究們一個個激動的手指都在顫抖。 他們都是普通鄉村私塾裡的先生,如何用過這麼好的宣紙,一時之間,一個個都有些受寵若驚,對劉楚簡直感激的要死要活。 城中工匠用上好的竹子和狼尾毛做成上等毛筆,供應書院使用。 這些毛筆也都是城主府買單。 劉楚堅信,這些孩子可是鹹魚城的未來,一定要從小培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