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齊陳結盟約(1 / 1)

江山入畫 風過而 1575 字 2個月前

第四章齊陳結盟約 第四章齊陳結盟約 陳王亮駕崩,各國很快都獲悉了這一消息。 齊王馬上召順王和太子回朝議事。同時派無憂王為使,去陳國洛城吊唁。 無憂王隨即動身,趕往洛城。各國派來吊唁的使臣也紛紛聚於洛城,各懷心事,觀看陳國的變局。 陳太後與皇後按照陳王亮的遺旨,立二王子陳忠為新王,國事由大王子陳誠、三王子陳義、大元帥陳琦、丞相許博雄、國舅肖天佑五人輔佐。陳國禁軍是主力精銳,此時由大將軍李灝和肖天佑兩人節製;二王子在晉城,其晉城軍多是二王子的嫡係;陳琦常年在外征戰,總領陳國軍馬,但其親信多半是各邊關要塞的將領。 通觀陳國此時的局勢,二王子陳忠實勢力最大的,他又太後及皇後的扶持,又有自己屬地的軍馬數萬;國舅肖天佑分管陳國禁軍。這也是陳王亮最終不得不確立陳忠為新王的原因。陳誠雖然多年帶兵征戰,但在軍中勢力,也多與陳琦交合,都是陳國邊軍,此時也隻有在平關的周永凱所率的幾萬人馬是其可調動的人馬。三王子陳義與丞相許博雄是翁婿,許博雄在朝中控製著龍溪黨,又和禁軍總教習、大將軍李灝交情莫逆,所以陳義的勢力集中在群臣和禁軍中。 陳忠回到洛城,顯示為陳王大辦喪事,同時將自己的晉城軍調了三萬人馬在洛城外駐紮,名外協防洛城。肖天佑和李灝也早已將禁軍分成東營和西營,肖天佑所部東營有五萬人馬;李灝所部西營有八萬人馬;薛侯爺掌握著兩萬禁軍,負責拱衛洛城安危。其餘禁軍多分布在各地城防。 陳誠知道自己在禁軍中沒有嫡係,此時的洛城自己幾乎沒有可用之兵,所以也和陳琦商議了,以陳琦的大元帥之名,調周永凱率領三萬禁軍,從平關回到離洛城最近的商城駐防。 無憂王到了洛城,抽空去拜會了肖天佑,此時肖天佑也知道了無憂王的身份,直說無憂王將他騙得太緊。然後無憂王又悄悄的與許博雄見了麵,許博雄此時對齊國是有所企求,見到無憂王自然是熱情非常。 無憂王在驛館內,與各國的使臣也相互見了。 蜀國此次是蘇朗前來,無憂王特意與他多說了幾句,並問他劉暢緣何未來?蘇朗自然聽的出無憂王的語氣不善,就嗬嗬說道:“太子忙於國事,所以委派微臣來的。” 無憂王淡淡的說:“我對他思念的緊,今日他為何沒來,我可是想殺他了1這話在彆人聽來,不過是句客套話,說著是對劉暢的思念。但蘇朗卻明白,這無憂王的話裡全都是殺氣! 陳國舉國治喪,各國參加完喪禮,使臣便紛紛回國,無憂王原本也要回屬地,肖天佑卻命人請了無憂王過去府中。 肖天佑在府中已經換下喪服,讓人準備了茶點,與無憂王在密室裡要單獨商談緊要的事情,吩咐護衛,任何人前來,均不接見。 無憂王坐在茶幾前看著肖天佑,等著他說話,肖天佑關好門,回到茶幾前,對無憂王說道:“我是該叫你王爺呢,還是叫你兄弟?1 無憂王嗬嗬一笑,說道:“大哥隨意1他這一聲大哥,自然是表明了態度,自己依舊拿肖天佑當大哥,那就看肖天佑如何取舍了。 肖天佑一聽,點點頭,說道:“好的,兄弟,我今日喊你過來,也不與你客套。我是受了新王之意,與你商談。”說著,拿起茶壺,為無憂王倒上茶水,自己也滿上一碗。無憂王端起茶水域肖天佑示意了,啜了一口。 肖天佑放下茶杯,接著說道:“現今我陳國新王登基,諸事都需整頓。新王前次曾與兄弟你見過,引為摯交,所以想和兄弟說明,我陳國如今願與齊國交好,摒棄前嫌,結為兄弟盟國。” 無憂王聽了,露出驚訝之色,問道:“大哥,這可是新王之意嗎?” 肖天佑點點頭說道:“正是新王的意思,吩咐我來與兄弟說明,齊陳兩國本屬鄰邦,理應相互幫持。前次我陳國進占項國,引起齊陳之戰,使我兩國傷了和氣。但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新王之意是要與齊國結尾盟約,以後共同進退1 無憂王一麵聽,一麵點著頭,聽肖天佑說到這裡,無憂王就說道:“大哥,那你既說到這裡,我也就不諱言了。今春我齊國討伐蜀國,你陳國本不應插手齊蜀之事,新王卻擅自調動晉城之兵,要出兵達城,助蜀攻齊,我當時也不知道新王是何意圖?” ;肖天佑點點頭,說道:“兄弟,當初是秦國答應蜀國,止住紛爭,新王與秦國關係密切,你也該知道,礙於情麵隻好出兵,但我陳軍與齊軍連麵都沒有見,也是實情吧1 無憂王見肖天佑如此說了,自然不能再糾纏這個問題不放,就點點頭,對肖天佑說:“大哥放心,我齊國與陳國既是緊鄰,那就友好相處,隻要陳國不再乾涉我齊國的事務,我齊國也絕不會乾涉陳國的內政。若是新王真有結盟之意,我這就回去稟報齊王。齊陳一旦結盟,那陳國之事就是我齊國之事。到時,大哥之事就是我兄弟我之事。兄弟定當全力以赴1 肖天佑聽了,一把拉住無憂王的手,說道:“兄弟,你去和齊王稟報,我們陳國願與齊國結盟,新王也願與齊王攜手。” 無憂王接著問道:“大哥今日找小弟來,可就是為了這件事嗎?” 肖天佑略一沉吟,然後說道:“兄弟,你也來到洛城幾日了,也當知道,我陳國此時還有些不妥,新王登基,政權不穩,當此時刻,我們還是希望齊軍能夠減少對邊境的侵擾,齊陳在邊境各自退後,避免引起摩擦。1 無憂王點點頭,對肖天佑說道:“大哥儘請放心,我這就回去和齊王稟告。我想隻要陳國不參與蜀國之事,我們齊國肯定不會參與陳國的內政。” 肖天佑得了無憂王此句答複,心裡大感寬慰。現在洛城外,二王子的晉城軍和大王子的平關軍,都是虎視眈眈。三王子和李灝也對禁軍西營兵力頻繁調動。好在城內防務是由薛侯爺掌管,他是皇後的人,所以暫時洛城內是無妨。但是,若大王子和三王子聯合逼宮,二王子自問應付起來還是頗感為難,畢竟丞相許博雄的龍溪黨把持朝政,大元帥陳琦掌握邊關守軍。一旦鬨將起來,二王子僅靠後黨,恐怕難以服眾。 若是此時再有他國實力參與,那陳國局勢必將大亂,屆時陳忠這個新王坐不坐的牢王位,還在兩說。而陳國周邊以齊國威脅最大,而陳忠也知道自己春季裡助蜀之舉實在是個敗招,所以他獲悉無憂王來到洛城,就趕緊的讓肖天佑探聽無憂王的口氣。如今無憂王已經答應,隻要陳國不參與齊國伐蜀之事,齊國就不會參與陳國之事,甚至還能相助一二,肖天佑自然是高興的很。 此時陳國新王陳忠,彆說再去管蜀國之事了,就是如何應對大王子和三王子就夠他撓頭的了。 無憂王此時也是明了,陳國已經無暇顧及蜀國,那麼此時就是齊國攻占蜀國的最佳時機。自己的臨城兵力也可以不再針對陳國,而是直接馳援順王,對秦國作戰,牽製秦軍。陳忠要對付大王子和三王子,必然會引起兩人的反噬,那麼陳國國力也將手打極大的損耗,那又正和齊國利益。 無憂王對肖天佑許諾,可以進自己所能幫助他和陳忠,到不是虛言,隻要引起陳國的內爭,那才是無憂王最願意看到的。 陳國的國喪既完,無憂王也與新王達成協約:陳國不再參與蜀國之事,齊國不在陳國新王處政期間,不會對陳國用兵,同時,為了避免項國與三王子結盟,齊國需防止項國參與陳國之事。 無憂王達到自己此行的目的。自然就帶著使團回到齊國魯城,向齊王和平王、順王、越王當麵稟報陳國此行的收獲。 齊王聽了無憂王的稟報,又與平王、順王及越王計議了,認為:陳國要麼會兄弟相殘,引起內亂;要麼就是由新王壓製住其他兩位兄弟,重整朝綱。但無論如何,陳國此時已經無暇他顧。 順王也提出此時在蜀地的齊軍已經整訓完備,各種攻城器械也都準備充足,可以發動對蜀作戰。 無憂王也說自己屬地之兵可以西出,同時為了防止項國有插手陳國政局的機會,由無憂王邀請項王派兵,與自己臨城齊軍聯合出擊,牽製秦軍。 越王也說道:已經將越國牢牢控製,如有需要可以再派人馬支援對蜀作戰。 平王爺這邊,也已經征調了大量的糧草、籌備了足夠的軍餉;而且對燕國的防備也已經完成部署,齊國此時可以放手對蜀展開討伐。 齊王聽眾人說完,哈哈大笑,一拍龍書案,說道:“好,眾位愛卿,那就即刻著手準備,我要在中秋節前聽到蜀王劉勝被擒的消息1 齊王旨意一下,順王、越王、無憂王就各自返回自己的屬地。順王安排大理、楚國之軍不斷襲擾蜀軍,製造摩擦,以期挑起戰事。 無憂王也派子龍帶領五萬齊軍,西出臥龍山,直奔秦國邊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