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又見唐金虎 大理春來早,北方還是春寒料峭,大理已經花開似錦。無憂王和瑩兒遊曆了大理的花海,也去各地和不同民族的人們歡慶,載歌載舞。大理各族的人們,都是能歌善舞,瑩兒看到興奮處,也會下場和大家一起跳起來、唱起來。 瑩兒的歌喉清脆繚繞,有漢家之風,那些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的姑娘小夥兒也願意聽瑩兒的歌唱。更有那些喜歡漢家妹子的小夥子,會圍著瑩兒和**、明媚、許諾,跳起粗曠的舞蹈,展示自己的健壯,表達愛意。也有傣族的小夥子,就要串通起來,想要把幾個漢家妹子搶回家去。 好在隨行的大理侍從會及時出麵,避免引起無憂王的不快。 無憂王知道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他見瑩兒等人玩得開心,也是跟著歡鬨,每每身邊也會有各族的妹子、金花過來。但無憂王隻管圍著瑩兒,不去招惹那些美麗的姑娘們。 待陪著瑩兒玩得儘興了,無憂王就商議著她,自己要去蜀國,讓瑩兒暫時留在大理,和銀屏公主作伴。但瑩兒是堅決不肯留下,隻要跟在無憂王身邊。 無憂王去大理皇宮,辭彆了大理王爺,就帶著瑩兒等人,扮作茶商,一起往蜀國而去。 蜀國與齊國、楚國、越國及大理即將交兵,邊境的盤查自然就緊了。但無論何朝何代,對於百姓來說,仗是要打,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也要買。所以各國間的貿易依舊會有往來。邊境又是各國互通的所在,百姓往往通婚、貿易。而守邊的戍卒也都有親故友鄰的,對於往來的商旅,隻是盤查的嚴些,改通行還是可以通行的。 無憂王與眾人隨著茶商駝隊就過了邊境,進入蜀地。蜀國與大理最近的城防就是宜城。 宜城此時已經掃清四周,蜀軍正在守將的指揮下,加固城防。宜城兩側的山上,蜀軍也派駐了軍兵,與城中守軍互為呼應。城前是廣闊的地帶,正好適合大軍交戰,但也缺少了掩護,處在此地的敵軍會被城中的守軍一眼望穿。 無憂王在進城前,倒是留意了一下沿途的情況,看得出宜城的守軍是做了充分的準備。城防三十裡之內的百姓或是遷往城內,或是驅趕到彆地,房屋村社都被焚毀,這樣就不給敵軍了解城中情況的機會。而且沒有人煙,敵軍來到此地,也就沒有了就近籌措糧草和征集勞力的機會。 商隊到了城外,在驛道上就受到多次盤查,好在商隊常年往來,與軍兵多有交集,拿上些銀錢,也就放過了。現在站在城門外,隻見城門隻開了正門,來往的人並不多,都是從吊橋上經過,有一隊軍兵在仔細的盤查。護城河內,有河水緩緩流過。 對於茶商駝隊,都是常年的過往,守城的軍兵多是從中得了實惠,對於商隊也就格外照顧,隻看看有無兵械,問訊了掌櫃的有無可疑人夾帶其中,就揮手放入城中。 無憂王隨著商隊住到客棧,此地並無齊瓷坊的生意,又致戰前,無憂王也不願生出事端。就讓瑩兒和**等人住到客棧裡,儘量不要拋頭露麵,需要什麼就讓夥計去辦。無憂王則帶著呂征,去到城中的將軍府外。 這宜城的主將正是當初受無憂王垂青的蜀軍校尉唐金虎。唐金虎自從被上司提拔,就展現出自己的治兵才能,又加上無憂王給他的那些金銀,居然平步青雲,被委任到宜城做了守將。唐金虎知道宜城地處邊疆,總有戰事會發生,於是上任後就著手整備軍務,先是擴充人馬。故意放縱軍兵,向城中的富豪士紳勒索。待有人告到將軍府,唐金虎就做好做歹,毆打軍兵。那受了責罰的軍兵就隔日拖著傷勢,直接賴在那富紳家裡。如此鬨幾回,富紳們看出其中的玄機,就破財消災,拿金銀送到將軍府去。 唐金虎又向城中的糧商派了戰時捐,每家糧商需交出足夠的糧食,儲備在軍中。每日在軍營做了米飯,凡是應征的青壯,隻管來吃;不願從軍,就是去做些苦役,也是管飽。如此一來,唐金虎的宜城人馬就擴充了兩三千人,那宜城的城防也加固了許多,護城河也深挖了不少。 這天,唐金虎正在府裡查看地圖,聽到護衛進來稟報,說是有位姓齊的公子,自稱故交舊友,前來拜會。 唐金虎此前鬱鬱不得誌,沒有幾個朋友,就有也是軍中的兄弟。待到現在成了守將,鎮守一方,他又瞧不得那些來附庸的權貴。聽說來人一副文人公子的打扮,唐金虎就有些納悶,自己就是一粗人,與文人更是少有交集,要說認識一個公子,也隻有齊國的那位王公貴胄齊公子。 想到此處,唐金虎一下子就站起來。他有些不敢相信,此 相信,此時齊國與蜀國交戰在即,齊公子會冒著天大風險來到這宜城與自己相見。但不管如何,既然對方自稱是齊公子,自己當然要趕緊去看看。 無憂王與呂征等了隻一會兒,就見唐金虎從屋裡急火火的接出來。無憂王站在將軍府門外遠遠的就望著,唐金虎一看,果然是自己的恩公,口裡大聲喊著:“齊公子,恩公,什麼風把你吹來了。可想殺我了1 唐金虎拉了無憂王就往屋裡走,一麵吩咐手下的軍兵,趕緊去準備酒菜,自己要與齊公子好好的喝個痛快。 無憂王歲唐金虎進了屋裡,唐金虎將手下都打發出去,才看看呂征,往無憂王跟前探身問道:“齊王爺,當日一彆,至今也有快一年了,我這一直是思念著您。難得您今天就來了。”無憂王也是淡淡一笑,說道:“唐將軍,我來拜會你,無非也是兩個事。” 唐金虎說道:“王爺隻管吩咐,隻要我唐某辦得到,無不儘力1 無憂王就擺擺手說:“唐將軍先不必應承,聽我說完。這第一件事,就如將軍所說,我也是想著將軍,正好我年前這些時日就在大理,隔的也近,就過來看望將軍;這第二件,也不瞞將軍,現在我齊國聯合楚國、越國、大理征討你們蜀國,你這宜城是首當其衝,我是想問將軍,屆時我們是要兵戎相見,還是如今日把酒言歡?1 唐金虎就是一陣沉吟,久久沒有回答。他此時已經是宜城的守將,手中握有近萬人馬,又將宜城的城防整固一新,正是想著要與來犯之敵一較高低。將自己的平生抱負,施展給蜀王看看。建功立業,為自己唐家光耀門庭。但無憂王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若不是無憂王的提點,自己此時恐怕還隻是個校尉,微不足道。 無憂王見唐金虎還在思考,也不急著催他。似這等大事,任誰也要思前想後,考慮的周全了才能做出抉擇。 宜城將軍府裡,無憂王與唐金虎從下午一直喝到晚上,兩人從分彆後開始聊起,唐金虎說到自己得了無憂王的提攜點撥,逐步擔任了這宜城的主將。無憂王也說到了自己指揮大軍攻占越國。兩人又各自說到童年往事,說到今後的打算。 唐金虎對無憂王室懷有感激之情,但唐金虎也明確的對無憂王說道:“王爺若是說讓我唐某此時就歸順了,我唐某也絕不含糊。但王爺您是我的恩人,貴人。我隻這樣和您說吧,我若是因為您的緣故投了齊國,那麼齊軍中的將士也多半會瞧不起我,我唐某在得遇王爺之前雖不得誌,但如今也算是一城的主將。我自問有統帥三軍,攻城拔寨的本領,我就便去到王爺的麾下,我也要讓王爺瞧得起我。” 無憂王聽了,自然明白了唐金虎的心意,也點頭認可,說道:“我當初就是覺得將軍乃是不可多得的將才,才略施助力,讓將軍得償所願。今日將軍即已說到這裡,我也明白了,他日大軍來時,雙方交戰一場,各自施展本領,將軍也讓我見識下真正的武功戰略。那也是好的。” 唐金虎見無憂王不但不惱,反而認同,更覺得眼前這位年輕王爺才是自己真正的貴人,心裡頓時熱血沸騰,起身站到無憂王麵前,單膝跪下,拱手施禮道:“王爺,我唐金虎已經說過,我願為王爺出生入死,我投到王爺麾下那是絕無二話。我也求王爺,給我三天時間,三天內我與大軍交戰,無論結果如何,我償了自己心願,再無憾事。” 無憂王就拉起他來,讓他坐下,示意呂征倒了酒。無憂王端起酒來,與唐金虎乾了,笑著說道:“我也不怕將軍知道,攻打這宜城的是大理軍隊,我與段王子曾一起並肩站過,大理軍兵作戰也是不弱。將軍與之對敵,倒是有的一戰。我也不好說誰強誰弱,但是唐將軍與我的子龍將軍交鋒,我就要勸將軍直接罷手了1 唐金虎也哈哈一笑,趕緊說道:“那子龍將軍一夜下三城,三千破十萬,一人挑翻十八騎,一槍連殺百員將,他的威名我自然是知道。若是能和子龍將軍並肩作戰,那才真的足了我平生所願1 說著,唐金虎對無憂王請求道:“王爺,他日我到了您的麾下,您若肯提攜我,定要將我撥到子龍將軍的帳前聽用。” 無憂王聽了,點頭說好。呂征在一邊也是微笑不語。無憂王就指指呂征,說道:“我在大都,燕、秦兩軍火並,就是這位呂將軍與葉將軍,一支箭,一杆戟,止住了一場殺戮。” 唐金虎自然也聽說了大都城內,百步射戟,戟斷巨樹的事跡。他望著呂征,心裡想著,當初一起與偷襲的楚軍作戰,忙於迎敵,倒是沒注意呂征的本領,今日知道了,就有些手癢,對呂征說道:“呂將軍,我也是久仰大名了,不知道能否和王爺請命,我於將軍到院中切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