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大軍奪福城 李國公帶了越王的親筆書信,作為越國的欽差大臣,赴上城與無憂王和談。到了齊軍大營,見到李玲姐妹,看著李玲的樣子,老國公雖是久經沙場的英雄,也不禁老淚縱橫。婦女抱頭痛哭了一會,又與無憂王、霍王妃、霍遠一一見了。 無憂王和霍遠也大體猜得到李國公此行的目的,待李國公取出書信,無憂王隻是交到霍遠手中,自己並不觀看,隻和李國公說些家常話。李國公經過這些日子的事情,也對越王死心,此行的成敗在見了李玲後,就更不放在心上。無憂王得知李國公在福城內,也隻有國公夫人一個牽掛,就說道:“我已經派人去接伯母過來,國公也不必再回去,就在我營中暫住,等我和霍兄取了福城,到時國公再出來輔助我家太子,治理越地,還百姓個安居樂業就好。” 李國公趕緊辭謝,說道:“我已老邁,隻想和夫人、女兒頤養天年。若是王爺能夠接來我的拙荊,那我們就歸隱山林。還望王爺成全。” 無憂王聽了就笑著說:“國公的心情我能了解,但國公能舍得下越地的這些百姓,我也不難為國公,隻要國公能輔助我家太子三年,越地治理的太平安和,那時國公去留隨意,如何?” 無憂王雖說的隨意,像是問詢,但語氣中並無回旋的餘地。李國公也是久曆官場的人,知道這些年輕的王侯,都是心高氣傲,若是違拗了他們的意思,多半就會變顏變色,到時就不好說了。也就趕緊起身道:“王爺吩咐,李渠敢不從命1 無憂王也起身將李國公扶住,拉他坐下。 霍遠已看完書信,看無憂王並無要看的意思,就放到桌上,對無憂王說道:“王爺,越王的信中是要學廢帝,將越地儘歸齊國,隻求留下福城,自帶三千軍兵,在城裡做個寓公。” 無憂王笑道:“霍兄以為呢?1 霍遠說道:“王爺見問,我也就鬥膽了。此時齊吳大軍在福城以北以儘得越地;王爺與大理軍隊也已進占西部各地。越王所占據福城,不過是彈丸之地,兩路大軍齊頭並進,要取福城隻在旦夕間,越王還幻想要以福城自居,學做廢帝,實在是可笑。” 無憂王也點點頭,說:“太子屆時治理越地,怎麼可能還有獨立於治下的地方呢?霍兄說的極對,越王已沒有什麼可以談判的條件,還妄想留下福城,我們隻好讓他清醒一下了。” 說罷就傳令:張彥坤與段王子率領齊軍往福城方向推進,攻城拔寨直逼福城;同時飛書子龍,同日舉兵,往福城攻擊,兩路大軍十日內在福城下會合。 霍遠和李國公就問:可有用到自己的地方? 無憂王還是笑笑,說道:“國公與霍兄翁婿難得一聚,就先在軍中多親近親近,也好陪陪家人,待國公夫人接到,你們也就團聚了。到時我們也就到了福城了。若是霍兄覺得閒悶,每日就去陪陪李玲小姐吧。” 過不兩日,李國公的夫人也接到了齊軍營中,此時兩路齊軍各自距離福城不足二百裡之地。子龍的大軍所到之處,無不披靡。齊軍的聲勢,加上子龍的威名,使越軍守備城池的守軍或是潰敗,或是獻城而降。無憂王的西路大軍,也是攻城略地,偶有抵禦,得知李國公和霍遠都在對麵齊軍大營,也就紛紛降了。 不出七日,兩路大軍近二十萬人馬已經彙聚在福城外。越王從派出李國公,待李國公走後,聽說國公府一夜間人去府空,就知道李國公一家肯定是已經投奔齊軍了。越王跳罵一通,就如邪氣的皮球,癱坐在地上。 如今越王跟前隻有癱瘓的二王子和已盲的三王子,還有就是年幼的四王子。手下再無能征貫戰的驍將,業務出謀劃策的良臣,就有那些大臣,也都是各個稱病,不肯再來上朝。越王不由得仰天長歎,想起當年,自己也曾是叱吒風雲,帶領霍王爺、李國公等人,靠自己的手段,建立起越國。現在卻要白白的把自己辛苦打拚下的江山交給齊人,他如何心甘。 越王傳令,召集起三萬禦前軍,要親自披掛,到前敵與齊軍一決生死。這些禦前軍倒是忠勇,接到軍令,集結整齊,開出城外,要隨越王拚殺。 無憂王與子龍已經會麵,二十萬大軍也將福城團團圍困。現在見城門大開,裡麵開出大隊的越軍禦前軍,列開陣勢。知道是越王要垂死一戰了,也不以為意,帶著眾將就到了陣前。 越王看著無憂王,不覺想起自己當年意氣風發時的樣子,頓時也變 時也變得昂揚起來。大喝道:“對麵可是齊國的無憂王嗎?” 無憂王帶住戰馬,笑著回答道:“正是本王,您就是越王吧,我現在數十萬大軍圍困了福城,怎麼越王還想與我大軍對抗嗎?” 越王冷冷一笑,說道:“我越軍雖少,但尚有能戰之兵,你齊軍雖眾,也不是一時就能多我福城的1 無憂王點點頭,說:“越王年老,氣勢仍在,我是佩服了。但是以你這幾萬人馬對抗我齊國聯軍,也無非是徒增傷亡而已。現在福城就在我麵前,我入這福城也隻是早晚間的事情而已。我勸越王還是棄了刀兵,隨我去魯城,在我魯城頤養天年不是好嗎?” 越王看著無憂王,過了片刻,說道:“我本意也是想著息了刀兵,我將越地千裡河山拱手讓你,你留著這福城給我,容我父子有個棲身的地方。但是你不肯相容,說不得我也隻能與你一拚了。” 無憂王聽到這裡,搖搖頭說:“越王差矣,此地偏遠,不必魯城繁華,我們魯城四季分明,地處華夏腹地,那才是好的地方。越王去了那邊,又可與齊王朝夕相見,我也知道,當年你們也是以朝為官的,私誼甚好,越王怎麼就想不開呢?” 越王沉吟了一下,說道:“事到如今,兩軍對壘,總要戰過才能知道。無憂王你也不要多說了,打敗我手中的大槍,再說是戰是降吧。” 無憂王點點頭說道:“那就隨越王的意,隻是刀搶無眼,我可不能保證越王的安危。”說罷便輕聲對子龍說道:“子龍將軍,由你親自出戰吧,我們還是要顧些越王的顏麵,能拿的下就不必傷他性命,畢竟還要與各國交戰,總不能把人都逼得急了1 子龍點頭,一帶戰馬就衝了過去。對越王說道:“我乃齊軍將軍子龍,奉王爺軍令前來與你一戰。” 越王點頭叫好,說道:“久聞子龍將軍威名,能與將軍一戰,快哉1 這時越王身後就有一員戰將衝過來,對越王請命道:“陛下先回陣中觀望,待末將會會他1說罷,掄起大刀,喊道:“越將夏奔,來領教子龍將軍的槍法1 子龍看看來將,手提大槍,隻等對方衝到近前,待大刀劈下,一揮長槍,往上一擋,那夏奔的大刀已經脫手飛出。子龍回手用槍攥一掃,打在夏奔的後背上,夏奔就坐不穩了,撲騰栽下馬來。後麵有齊軍軍兵衝過來,把人給綁了。 子龍提著大槍,一指越軍陣中,叫道:“還有誰來1 越軍禦前軍雖然都是精銳的軍兵,但真的在陣前廝殺卻沒有能戰的大將。眾人對視一眼,就有一人策馬衝出,與子龍通報了姓名,舉兵刃就與子龍廝殺,也是不足一個照麵,就被子龍用大槍挑在馬下。 越王對於身邊這些戰將的本領也都知道,再有人要出戰就被越王止住,他自己催馬上前,要與子龍交手。子龍已經得了無憂王的囑咐,也知道隻要生擒了越王,福城也就拿下了。於是催動戰馬就和越王戰在一處。 越王多年未動兵刃,加上年老體弱,隻三兩個照麵,就被子龍伸手抓住腰間的袢甲絛,輕輕提到馬上,帶回自己本陣。待子龍將越王放到地上,軍兵們就要上來捆綁,無憂王揮手止住,然後下了戰馬,站到越王麵前說道:“越王,現在如何,肯隨我去魯城見齊王一麵嗎?” 越王羞愧,低頭不語。 子龍又回馬來到兩軍陣前,對越軍喝道:“如今越王被我生擒,已與我家王爺說定,不日去魯城。你們還不放下兵器,一起降我大齊1 眾軍見越王被擒,正在齊軍陣中與齊軍的主帥交談,自然也就無心戀戰,各扔刀搶,棄械投降。齊軍與吳軍、大理軍蜂擁而上,奪了福城。 福城既得,越地已經基本儘歸齊國。無憂王將消息飛書給太子,約在杭城相會,然後留下子龍與張彥坤等人掃蕩越國境內殘存的越軍。自己帶著霍遠與李國公,看護著越王父子,一起往杭城而去。李玲及李瓏就要殺了三王子,但被無憂王攔下。無憂王勸解李家姐妹,此時越王及幾位王子已是降者,若要殺刮,也要到了杭城,由太子發落。一路上李瓏總是不甘,得便就要折磨三王子一番,無憂王看著也是無奈,隻叮囑看護的軍兵,切不可讓李瓏傷害了三王子的性命。 太子在杭城得了無憂王的飛書,也馬上將消息飛書給魯城的齊王。齊王聞訊大喜。派了順王為使,傳旨封太子為越王,統轄越地。待越地收整完畢,就配合順王對蜀國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