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火星上麵建造一座能容納十萬人生活的社區基地,單靠數具最新代太空機器人可不行,想加快項目進度,還是需要運送批專業的人員前往火星參與建設。 反正憑借模塊基地的特性,能夠快速批量部署。 足以保證這些誌願者在火星上的生活。 而按理說這項工作交由航天員來負責更為合適,奈何人員缺口實在太大。 先不說目前還在運行的空間站,單月球上擁有的熔岩管洞基地便需要很多航天員駐留。 哪怕全球的航天員加在一起,也無法滿足需要。 何況馬上人類還會擁有自己的艦隊。 艦員問題同樣要考慮。 但每位優秀航天員的培養都非常困難,短時間內很難形成新生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從全球範圍抽取合適人員前往火星。 可以說是最優解。 否則徐昀在麵向秦老時說的那些話,恐怕很難能夠實現。 為此人類太空安全聯盟經過研究決定,麵向全球招收一百多位誌願者,乘坐領航號分批前往火星參與社區基地建設。 至於招收選拔的方式,則交給深海通過數據分析,選出最適合的人眩 同時也公布了火星社區誌願者的福利。 相當豐厚。 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可能終其一生都沒有辦法離開地球,更不要說前往火星。 因此在相關消息在全網快速傳播後,所有人都陷入了沸騰。 尤其更加無法抵擋那些福利內容的誘惑。 都希望自己能被選中。 似乎隻要能成功入選,就算犧牲在火星上回不來,也完全一件值得的事。 當然更多人對自己比較有自知之明。 雖說從幾十億人中選出一百多位,這個概率要比彩票高點,但想想自己到了火星能做的事情,頓時便猶如泄了氣的皮球隻得在相關話題下麵打出羨慕啊三個字。 與其希望天上掉餡餅自己能被深海選中,不如為以後首批遷移火星的名額考慮。 畢竟那可是有十萬。 毫無疑問這件事是繼毀神星事件後,又一個引起全球人類熱烈討論的話題。 凡是相關的話題評論區,排名靠前的評論點讚回複數,都堪稱是一個恐怖的數字,不誇張的講熱度比毀神星都不差多少。 “馬斯克一直在做的事情,終究還是要實現了。” “成為誌願者的福利也太豐厚了吧,尤其以後還能直接落戶成為火星人,要是深海能選中我多好。” “有領航號在,火星社區基地的規劃確實不是夢想。” “咱們普通人還是彆想了,就連首批十萬名額估計都沒有指望。” “地球也挺好的,乾嘛要去火星。” “咱們這代人見證了登月,又使用上了核聚變帶來的便利,甚至連毀神星這種文明危機都體驗了次,再親眼看到火星社區基地的繁榮,當真是沒有一點遺憾了。” “人類文明有徐院士真是最幸運的事,這枚人類最高榮譽勳章他值得。” “現在應該稱作徐議員了。” …… 不過就在大家等著誌願者名單公布出來時,教育界又突然宣布了一個地震級彆的消息。 京州箐華等國內重點高校,官方同時間發文。 將從明年開始增設戰艦相關專業。 包括戰艦的設計維修,以及艦員操作等方向。 為人類首支艦隊培養新生力量。 顯然這也是人類太空安全聯盟會議討論後的決定。 而隨著國內高校紛紛發文,海外相關名校也緊跟在後麵宣布此消息。 這對於即將參加高考步入大學的高中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畢竟隻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新專業的前途。 於是不單單是高三學生,連很多家長也很是意動,都希望自家孩子能考上此專業。 如此必然前途無量。 但有人高興必然有人鬱悶。 相比較高三群體和家長的歡呼,今年剛進入大學的新生卻是一片哀嚎。 各大高校新生群裡,都能看到海量的歎息。 甚至都有人表示要重新參加高考。 “以人類如今的科技發展速度,遲早會走出太陽係進入全新的空間,戰艦相關的工作未來肯定會成為香餑餑,建議有實力的真可以報考試試。” “誰不想有機會能開上一艘逼格拉滿的戰艦啊,請問現在報考還來得及嗎?” “以前隻能在遊戲裡開戰艦,現在有機會真正體驗到,那說什麼也要抓住,大不了退學重新高考。” “為什麼不讓我晚出生一年1 “主要誰能想到咱們的科技水平會進展這麼快,否則肯定選擇複讀啊1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徐院士入選聯盟核心議員的原故,這幾天重要消息真是多到爆炸。” “真是太遺憾了1 …… 連續兩個和所有人息息相關的消息發布,所帶來的衝擊足以讓大家好好消化會,可以想象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這些事件都會成為大家在各種場合上的談資。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2034年2月10日。 周五。 距離毀神星危機過去已經三個月左右。 在正式確定人類文明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後,徐昀如今作為聯盟的核心議員,自然是不敢有任何攜帶。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便帶領團隊完成了火星社區基地的初步設計。 “今天我們會議的主題,還是對火星社區基地方案進行討論,爭取正式確定下來並著手實施。”火星社區基地工程項目會議室內,徐昀頓了頓又接著問:“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拿出來討論。” 在場參加會議的各國科學家,都已經詳細研究了這份火星社區基地建設方案。 此刻隨著徐昀的聲音傳入耳朵,所有人臉上也都浮現出嚴肅神情,全神貫注思考著方案中的不妥。 和可以保證幾位航天員生活的模塊基地不同,想在火星上麵保證十萬人正常生活,這其中的難度單是想想便能知道。 更重要的是地球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遲早會無法再承載全部文明。 所以選擇可供居住的星球格外重要。 &nbs sp;如果能對火星的環境進行改造,使其能達到接近地球的水平,無疑會大幅減輕地球的壓力。 而容納十萬人的社區基地,便相當於是前菜。 根據徐昀的設計,整個計劃分為多步進行,所持續的時間可能會長達幾十甚至上百年。 且無法保證百分百成功。 畢竟哪怕是他的年齡,恐怕也不一定能看到那天的到來。 首先這座龐大的社區基地為穹頂式設計,裡麵包含一整套生命維持係統,可以保證裡麵居民在惡劣環境下生存。 另外在這座基地建造的同時,還需要在火星上大量建造工廠,通過製造溫室氣體來讓火星升溫,依靠核聚變電站完全是可行的方案。 當火星平均氣溫達到適合人類的二十多度後,土壤中被冰凍的二氧化碳會得到釋放。 到那個時候,火星城裡的居民隻需要攜帶氧氣瓶,便能夠在基地外麵行走。 直到火星上開始有植物生長產生氧氣,滿足人類文明星際移民的終極目標。 不過此過程卻極其緩慢。 要保證人類能在火星自由的呼吸,恐怕要幾百甚至上千年時間。 最終此計劃會發展成什麼樣,就連徐昀自己也沒把握。 他現在能做的,隻是完成這座火星社區基地城市的建造,並儘可能多的打造工廠以及保證核聚變電站。 讓秦老和所有人,在火星上看到人類足跡。 能夠參與這種橫跨數百年的偉大工程,在場每個人毫無疑問都是各自領域頂尖的科學家。 但麵對徐昀完成的方案,卻硬是挑不出任何毛玻 全場沉默了幾分鐘後,才見坐在左手邊的周明偉率先開口打破氛圍。 “以一座核聚變電站為基地核心,能夠保證生命維持係統的運轉,我認為此方案是可行的。”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也算是幫其他人打開了話匣子。 紛紛開口表態。 “這套生命維持係統設計的非常精妙,理論上完全可以保證居民在基地內正常生活,我沒有什麼意見。” “我讚同。” “四氟化碳是最有效的溫室氣體,隻要我們建設足夠多的工廠製造這種氣體,理論上能夠改善火星上麵的溫度,使土壤釋放被冰凍的二氧化碳。” “我提議儘快開始火星城的建設。” 徐昀將眾人的回答悉數聽進耳中,心中也暗自鬆了口氣。 在無法開啟大腦超頻且沒有科學模擬器使用次數的情況下,他這幾個月可以說心思全在火星基地的設計上。 帶領項目成員攻克了多個難題。 尤其是基地最為重要的生命維持係統。 好在他的付出並沒有白費,這份設計方案也能證明他作為聯盟首席科學家的實力。 而對於他本人來說,對方案肯定是充滿信心的。 理論上保證沒有問題。 雖說無法確定基地在實際建設中會出現什麼問題,但已然屬於可以嘗試的成熟方案。 況且他也希望能早日看到火星城的建立。 於是看到其他科學家均沒有意見後,徐昀便拍板確定下來。 “那好。” “既然大家都通過此方案,我之後就上報給聯盟總部,爭取儘快開工建設。” “至於項目名字就定為星火工程吧。” 幾乎是徐昀說完這幾句話的瞬間,會議室內頓時響起一陣熱烈掌聲,慶祝這項偉大的工程正式立項。 還不到兩個小時的會議,在星火工程決定後,很快也隨之散會。 大家則是能感覺到肩膀上的重擔。 畢竟作為此工程的項目成員,那肯定要儘最大努力完成第一階段的規劃,為以後的科學家開一個好頭,給後代減輕壓力。 主要誰也不相信人類文明還能出現第二位徐昀。 值得一提的是,就當徐昀想著將星火工程整理出來遞交給聯盟總部時,卻見一道熟悉的身影從後麵快速追了上來,口中還不忘特意呼喊了句。 “徐議員請等等。” 聞聲徐昀立刻頓住腳步轉身向後看去,發現是來人是裡克特教授。 於是在等對方走到跟前後,連忙詢問道:“裡克特教授是有什麼事情找我嗎?” “是這樣的徐議員,關於在月球建造戰艦的部分規劃,有些地方我想向你請教。”裡克特麵對徐昀就像是學生見了老師,立刻便講出自己的問題,並主動向徐昀求教。 因為很多最新項目幾乎是同時進展,徐昀肯定無法全部負責。 他也沒這個精力和時間。 為此很多項目的任務就隻能分配下去。 裡克特所負責的正是月球戰艦製造基地的設計。 既然要組建人類文明首支艦隊,將製造戰艦的基地依舊放在地球肯定不合適,而引力較低的月球是最好選擇。 這就需要提前完成相關部署,好保證戰艦能儘快開始製造。 所以裡克特眼下確實壓力很大。 徐昀也知道張鋒和孫正洪等人就快完成首艘戰艦藍星號的設計,屆時肯定要投入製造。 這也就需要月球建造基地的問題早點解決。 想到新戰艦早點製造出來,領航號的壓力便能越早減輕,徐昀對於裡克特的請教自然不會拒絕。 當即便滿口答應下來。 “你先去我辦公室等我吧,等下我們再好好研究。” “那太好了。”聽到徐昀答應了自己,裡克特下意識脫口喊了句。 臉上堆滿笑容。 和徐昀接觸的時間越長,他越是被徐昀的實力震驚,如果能向其請教對他自身也是一種提高。 豈有不高興的道理。 就這樣徐昀在處理完手上的事後,便回到辦公室和裡克特共同討論。 使得原本快要停滯不前的進度快速推進。 至於人類太空安全聯盟這邊,很快也正式批準了星火工程,並麵向外界公示此偉大工程的規劃以及將要達到的成果。 決定在春節後派遣領航號再次前往火星開始進行。 另外官方也正式公布了由深海選取出來的一百多位誌願者,其中沒有一個人選擇拒絕,均表示願意為星火工程做出自己的貢獻,他們將在接受係統的培訓後分批前往火星。 接連不斷的消息,也在瘋狂挑動著大家神經,無法想象人類文明正在以怎樣的速度迅猛發展。(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