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2章 有賺有虧(1 / 1)

1627崛起南海 零點浪漫 1029 字 2個月前

如果真要不計成本地實施手段,海漢倒也不是沒有辦法搞定這些礙眼的土坯堡壘,比如用臼炮發射汽油彈到堡壘裡采取火攻。但問題在於海漢在台灣經營的出磺坑油田產能有限,而且用原油煉製汽油的工業成本居高不下,偶爾為之的作戰任務還行,但要用這種方法作為常規攻擊手段,燒錢速度會遠遠超過執委會的承受力,錢天敦不用打報告發去三亞申請,在主管工業的白克思這裡就過不了關了。 按照白克思的說法,出磺坑油田產出的原油都已經規劃好了具體的用途,而用其煉製的各種深加工產品更是不可輕易動用的戰略儲備。軍方想調用這些資源,倒不如再想想彆的招比較實際一點。 錢天敦當然也還有彆的一些備選作戰方案,不過他不打算馬上就在戰場上使用。趁著耿仲明這段時間老老實實修堡壘,不敢派出軍隊對地峽防線施加壓力,海漢這邊正好先調集兵力從海上繞到敵後去搞事情。 海漢軍的優勢之一就在於機動能力強,利用大範圍的兵力調動來讓後金的防禦重點無所適從,便是錢天敦和王湯姆議定的下一步作戰方向。耿仲明再怎麼厲害,他的部隊也隻能守住一處地方,而後金占領區的海岸線可遠不止金州地峽一處,海漢艦隊隻要稍稍下點工夫,在北邊便能一捅一個窟窿。等其後方亂了,屆時再看皇太極還能不能受得了耿仲明這種步步為營的慢節奏戰法。 大明、朝鮮、海漢三國議定結盟之事,雖然在各自的陣營中都隻有少數高級官員知道,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即便海漢軍方和安全部再怎麼防備,終究也還會有相關消息通過彆的渠道傳播出去。比如後金雖然暫時沒辦法向海漢官場內部進行滲透,但在大明、朝鮮兩國卻是部署有不少耳目,而這兩國的情報管控機製可就沒有海漢這麼嚴密了,結盟相關信息的流出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當然了,即便後金這個時候獲知了三國結盟的消息,再要有所反應也已經為時已晚。即便是三國之中軍事實力最為羸弱的朝鮮,那也並不是風吹就倒的弱者,後金要組織起一次能夠讓對方放棄結盟打算的全麵攻勢,至少得調集數萬軍隊參與作戰,而等這頭準備好了,起碼也是好幾個月的之後的事情了。那時候三國結盟的協議估計早就簽署完畢,再對朝鮮動手隻會引來另外兩國的出擊。 大明倒也罷了,後金巴不得明軍能離開關隘城池主動出擊,但誰也無法忽視海漢軍的存在,如果對朝鮮的攻擊有可能會招來海漢的報複性攻勢,那不管是前線的帶兵大將還是坐鎮盛京城的皇太極,大概都不願見到這樣的狀況發生。 留給後金翻盤的操作空間並不大,如果開口威脅大明和朝鮮解除與海漢的盟約,那就更會暴露其心虛的一麵,隻有適得其反的效果。倒不如指望這兩國國內的反對聲音,畢竟結盟這種事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從中得利,甚至還有不少人會因此而利益受損。但這些客觀阻力雖然存在,卻也不是後金所能操控的,多半也就隻能靜觀其變而已。不過對於身處其間的人們來說,這個由海漢主導的三國聯盟,所將帶來的影響卻是無法忽視的。 兵部侍郎金尚憲的隊伍在六月中旬回到了京城,入城一天之後,這事情的消息就已經由某些特殊的路子從兵部傳出去了。三天之後,經過了驗證的消息被送出了京城,經私人渠道傳往江南沿海之地。 之所以是傳往了江南而非與後金接壤的北方,是因為遞送這些消息的人對於大明今後麵臨的北方戰局變化並不是那麼在乎,其利益所在處是江南而非塞北。海漢主導的結盟協定雖然表麵上看似以軍事目的為主,但實際上還包括了建交、通商等方麵的內容。而一旦大明正式對海漢開放通商,那必然會對沿海地區現有的商貿體係形成較大的衝擊。那些原本依靠通過走私渠道壟斷經營海漢商品的大商戶,就將會麵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即便是已經通過招商活動拿到區域代理權的少數關係戶,也還是會或多或少地受到這方麵政令的影響,跨國貿易的利潤水平很可能會出現一個明顯的滑坡。 當然了,在朝廷沒有正式公布之前,這種消息即便出了京,也仍然還隻是在極小的圈子裡傳播。就連州府一級的官員,也未必能有渠道接觸到相關信息。而能夠在這個時期接觸到這些秘密消息的人,幾乎都是利益相關方的頭麵人物。 京城來的消息在六月底抵達了杭州城,由某位行商模樣的信使在入夜之後送入了杭州知府何冠之的府邸內。何冠之在確認了消息內容之後也是十分震驚,打發了信使之後,立刻將自己所雇請的幾位師爺全都請到了書房。 “各位,適才京城有人送來密報一封,本官看了之後隻覺忐忑不已,所以請各位過來一同相商。隻是此事牽涉甚大,甚至會影響我大明國運,各位須得先發重誓,不可將今日議論之事傳出此屋,否則莫怪本官不講情麵,必以叛國大罪懲之!” 何冠之沒有急於公布消息內容,而是先對自己的三名師爺進行了嚴肅的警告,要求他們發誓不將今日所見所聞往外傳播。何冠之的形容倒也不算誇張,這份謹慎也是應有之意。 三名師爺見東家如此慎重,心知事情不小,不過這個時候再打退堂鼓肯定已經晚了,當下都各自發了重誓,表示一定會保守秘密,絕不外傳。何冠之這才掐頭去尾,將大明極有可能在近期與海漢建交通商一事告知了他們。至於此事因何而起,朝廷為什麼會突然要跟海漢建交,何冠之就沒有再詳細進行解釋了。遼東的情況,對於這個國家中的絕大部分人來說都仍然聞所未聞的機密,何冠之可不想暴露太多秘密信息給下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