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瑞、承祜開始讀書識字, 皇子的教育事業這才算走上正軌。
康熙皇帝仔細反思了教育弟弟時的失敗,兩個小的一搬到阿哥所,他就把進學讀書的章程重新理了一遍。
隆禧常寧那是從小被慣壞了, 一不順心就敢和他叫板,偏偏他們倆有兩位太後做後盾,折騰起來能把人氣死。
現在孩子還小,正是給他們立規矩的時候,小時候好好教, 長大了就能省心不少,這可都是經驗之談, 養弟弟養出來的經驗。
如此一來,承瑞、承祜他們的日子就不太好過了。
想象中的快樂生活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安排的滿滿當當的學業,天天早起晚睡也就算了, 汗阿瑪還好天天檢查作業, 小叔說他小時候分明沒有作業。
可惜今時不同往日,事關學業, 就算他們找太皇太後告狀也沒有用。
他們五叔七叔小時候能偷懶, 那是因為他們有個皇帝哥哥,將來不管怎麼樣,後半輩子都不用愁。小家夥們正是努力學習的時候, 怎麼能學人偷懶耍滑?
倆小家夥聽到這個解釋的時候人都傻了, 原來您老人家知道那叫偷懶耍滑,怎麼還區彆對待呢?
他們汗阿瑪鐵了心的壓著他們讀書,倆小家夥反抗無果,隻能委委屈屈的開始背著書包上學堂。
小叔不在的第二十八天,想他。
“汗阿瑪, 小叔有說他什麼時候回來嗎?”康熙拆信的時候沒有避著孩子,倆小子也不知道什麼叫避嫌,反正信放到他們跟前他們也看不懂,最後還是得等他們汗阿瑪回答。
讀書好辛苦,他們也想出去玩。
康熙對上倆兒子的小眼神兒,故意什麼都不說,等他們著急轉圈不得不堆起笑容給他捏胳膊捶腿時才慢吞吞回道,“信上沒說。”
話音落定,捏胳膊捶腿的待遇瞬間消失。
承瑞趴在桌上,托著臉幽幽歎息,“那小叔信裡和我們說什麼了嗎?他都走了那麼久了,難道一點都不想我們?”
承祜抬起手比劃,“一點點都沒有嗎?”
康熙嘖了一聲,放下信念叨道,“這才幾天你們就天天想,你們二伯出門辦差的時候也不見你們這麼惦記。”
“哪有,我們很惦記!”兩個小家夥強詞奪理向來有一套,“不是說出來的惦記才叫惦記,我們在心裡惦記二伯,汗阿瑪難道還能知道我們心裡想的是什麼?”
“就你們理多。”康熙笑罵一句,不再逗他們玩,“你們小叔在忙正事兒,等他那邊忙差不多了,汗阿瑪帶你們去南巡。”
“南巡?真的?”承瑞、承祜眼睛亮晶晶,不敢相信還有這種好事兒,“我們也可以跟著一起去嗎?”
“你們要是不想去的話,下次再帶你們也一樣。”皇帝煞有其事的點點頭,似乎又覺得孩子太小不好帶出門,於是拍拍手說道,“那就等下次吧。”
承瑞:???
承祜:???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康熙一手一個按住氣鼓鼓的兒子,鬨了一會兒才又把他們哄好。
江南是一定要去的,不過不是現在,和隆禧那小子也沒多大關係,他就是想起來了順口一說而已。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多帶小家夥出門沒有壞處,讓他們看看江南那邊的情況,免得長大後什麼都不知道,被人一忽悠就什麼話都相信。
讀史可以明智,他也算是讀著聖賢書長大的,書上那麼多敗家子看的他腦殼疼,他的兒子可不能變成壞例子。
前朝老朱家的例子太經典,建文皇帝真是個千古難遇的奇才,不然繼位後也搞不出來那麼多事情。
他也不求他的兒子們多有出息,彆跟建文帝一樣被人一忽悠就什麼事情都跟他對著來就行。
朝廷的每一道政令都不是毫無緣由,不管是讚同還是反對,前提都是了解了之後再發言,上朝時大臣吵架都知道先搜集情報打腹稿,更何況皇帝。
要是皇帝腦子不清醒,那完了,偌大的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就隻能看天意了。
江南那邊的問題早晚要解決,還要趕早不趕晚,越拖隱患越大,他本來想的就是這兩年過去,也不算說空話欺負孩子。
康熙讓人送倆孩子回阿哥所,沉吟片刻開始寫回信,臭小子辦事兒想一出是一出,京城外麵沒人管得住他,得讓徐旭齡上點心,免得被人忽悠了還替他們數錢。
隆禧不知道他在他們家三哥心裡是什麼形象,寫完信後就興衝衝的準備出門赴宴。
徐旭齡看著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樣子忍不住發愁,愁也沒有辦法,隻能讓人多看著點,彆讓這小祖宗在外麵吃虧。
年輕人再怎麼聰慧,遇到那些滑不溜秋的老泥鰍也難保被忽悠,宴席上都不是簡單人,萬萬不能掉以輕心。
老徐大人帶著兩個年輕人出門可謂是操碎了心,一路上生怕他們吃不好睡不好,現在還要擔心他們上當受騙,簡直比對自家後輩子侄都上心。
不上心不行,誰讓人家背後站著的是皇帝呢。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老徐大人已經不是那個耿直的小徐,他現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