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春天,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中國再次掀起開放浪潮。就在這一年的4月,一位44歲的印度尼西亞華裔商人來到了中國。在短短的1年時間裡,他大舉收購了300家國有企業,並在海外上市“倒賣”。這個叫黃鴻年的商人和他引發的“中策現象”,嘩地打開了“資本經營”的第一道閘門,一時間爭議四起,效者如雲。”黃鴻年大麵積收購國有企業,可謂得“天時地利人和”。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舉國期盼開放而不得其法,黃鴻年高舉“為改造國有企業服務”的大旗,自然一呼百應,是為“天時”。黃鴻年是印度尼西亞著名華人財團金光財團董事長黃奕聰的次子,早年就讀於高乾子弟雲集的北京第26中。他當年的學兄學弟相當一部分後來擔任了領導職務,為黃鴻年的兼並、收購國有企業提供了方便,是為“地利”。中策集團是香港一家上市公司,據稱其取名有“配合中國改革開放策略”之意,除黃鴻年以30.5%控股之外,李嘉誠的和黃公司、金光集團及美國摩根斯坦利等大證券商也是其重要股東。資本雄厚,背景強大,是為“人和”。中策集團在1992年4月到1993年6月間斥資4.52億美元購入了196家國有企業,隨後又收購了100多家,後雖因中國政府乾預終止了部分合同,但中策集團仍在短短的時間內組建了龐大的企業帝國。中策集團收購國有企業的步驟一般如下:投入資金與現有國有企業整體合資,中策集團占股50%以上或以參股方式取得合資企業少數股權,在參股過程中或將被參股企業並入同行業所收購的企業集團中,或再增資上項目,由參股變為絕對控股;取得被收購企業決策權後,任命新的管理層,轉換企業經營機製,刺激員工爭創利潤的積極性;重組被收購企業,調整清理存量資產;引入資金和技術,上馬新項目並推出新產品;將被收購企業股權納於海外控股公司名下,海外上市集資,實現滾動收購。中策集團收購中國國有企業主要藏書網有以下3種模式:第一種模式是選擇經濟效益良好的行業骨乾企業,加以控股,組成不同行業的中策企業集團,單獨海外上市。在橡膠輪胎行業中,中策集團分彆控股收購了太原雙喜輪胎公司、杭州橡膠廠,將該股權納於在百慕大注冊的“中國輪胎控股公司”名下,而後以ADR方式增發新股並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共募資1億美元,隨後又用所募資金收購了重慶、大連、銀川等地的3個輪胎橡膠廠。所收購的5家工廠中有3家是我國輪胎行業的定點生產廠。啤酒行業中,中策集團收購了北京、杭州以及煙台等地多家啤酒廠,組建了在百慕大注冊的“中國啤酒控股公司”,在加拿大多倫多招股上市成功。中策集團還策劃進入醫藥行業,後因國家有關部門乾預,未能成功。第二種模式是一攬子收購一個地區的全部國有企業,泉州即為其典型。1992年8月,中策集團與泉州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合資成立泉州中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方以全部37家國有工業企業的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作價投入,占股40%,中策集團出資2.4億元占股60%。1993年實現利稅5000萬元,增長80%。中僑公司同時擁有大量土地儲備,未來經營房地產的收入前景十分可觀。第三種模式是一攬子收購一個地區某一行業的全部企業控股權。中策集團與大連市輕工業局簽訂合同,收購101家企業,中策集團分3年投入5.1億元,占股51%。後因在收購過程中遇到一係列困難,國家有關部門也進行了乾預,隻對其中兩家實施了收購。不可否認,黃鴻年在運作過程中利用了中國現行法規的某些漏洞。原中外合資法規中允許外資分期到位,中策集團利用此漏洞往往預付15%—20%的投入就控製了國有企業,將頭批企業在海外上市後所獲資金再投入滾動式收購。又比如,中國法律規定外資合資方不得轉讓其合資股權,中策集團卻轉讓了持有這些股權的海外控股公司股份。同時,中策集團利用中國對合資企業的各種優惠(如稅收上的三免兩減)、彙價雙軌製等獲利匪淺。在海外倒賣中,黃鴻年也抓住了最有利的經濟時機。經濟界已經發現,中國與世界發達國家的經濟周期是相反的。外國經濟蕭條時中國興旺,中國緊縮整頓時外國經濟複蘇。1992—1994年初西方經濟增長緩慢,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1991年初的9%一路降至1994年初的6%,國際資本相對過剩。而中國在此期間經濟增長率年年高達10%以上,以中國題材為號召募集資本十分容易。中策集團正是利用這一特點,在中國經濟剛開始複蘇,但企業財務數據尚不理想之時低成本收購中國國有企業,並在1993年中下旬國際資本市場上“中國神話”達到頂峰時增資,獲取了巨額利潤,集中了大量資本。黃鴻年在本案中也出現了一些失誤。中策集團在數百家收購企業中沒有派駐一個人,總部僅有兩三位財務人員全年巡回審計。收購初期,由於體製解放自然可激活生產力,出現反彈式的效益增長,然而隨著大陸經濟氛圍的日趨市場化,體製優勢日漸消失,原有的產業形態落後、設備老化、新產品開發不力、人才結構不合理等國有企業老問題一一凸現。黃鴻年收購有餘,整合不足,進入迅速,退出猶豫,以致最後陷入具體的經營泥潭,尾大不掉,如嚼雞肋。1997年,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黃鴻年亦遭遇阻擊損失慘重,他遂將大部分股份出讓,逐漸淡出套現。1999年,中策集團的中國輪胎及其他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共虧損2.32億港元。2000年5月,黃鴻年宣布將中策集團轉型至資訊科技和電子商貿相關業務,公司亦易名為“a I GloBal AllianCe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