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市中心驅車往北,行車25公裡就到了昌平縣的沙河鎮,然後下高速公路,再開500米,這時,一大片極具現代氣息的彆墅群便赫然出現在眼前:它們各具風韻,如貴婦人般氣質不凡;它們又氣勢恢弘,錯落有致,與遠近的山水樹叢悠然融為一體,實在是一處千裡難覓的絕佳居處。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北京玫瑰園。在彆墅區入口處的一塊廣告壁上便寫著一行很動人的文字:每一九*九*藏*書*網束玫瑰代表每一份誠意,我們答應你一個美好的玫瑰園。它有一個很顯赫的背景:這是中國迄今麵積最大的彆墅開發區,是北京市第一個赴香港招商的房地產項目,它一度被譽為“首都第一彆墅”。可是,它又有著一個近乎恥辱的紀錄:它是全國最大的破產房地產項目,同時亦是全國破產案標的最高的企業。這是一朵帶刺的玫瑰,它曾經讓幾位雄心勃勃的奇男子黯然神傷。在它的身上,幾乎濃縮了中國10年房地產業的成長史。20世紀90年代末,有一首政治色彩很濃卻又被廣為傳唱的流行歌曲《春天的故事》,它把中國20年的改革開放曆程用兩個年份生動地劃分了開來,第一個是1979年,第二個便是1992年。在1992年,82歲的老人鄧小平視察南方,指點江山激蕩民心,頓時讓一度消沉的中國經濟陡然一振,一股前所未有、自下而上的投資開放熱潮迎麵撲來。玫瑰園的故事也就在這一年掀開了美麗的第一頁。這年的12月5日,在當時還十分冷清偏僻的沙河鎮小蔡村,一塊碩大的公司招牌掛出來了:京港合資飛達玫瑰園彆墅有限公司。此刻,笑容滿麵地站在它邊上的,是一個叫劉常明的中年男人。這時,劉常明的身份是當時十分受寵的“港商”,然而他其實是一個地道的北京人。1984年前後,一位叫趙章光的溫州人發明了一種中藥成分的生發劑“章光101”,由於效果顯著,很快在東亞和東南亞一帶廣受歡迎。當年就有不少人靠當“章光101”的代理商而一夜暴富,劉常明和後來買了中國第一輛法拉利跑車的李曉華等人便是其中的幾位。他通過鑽營結識了趙章光,並成為了日本市場的總代理商,從而在短短的一兩年裡,他就躋身當時國內還屬鳳毛麟角的“百萬富翁俱樂部”。劉常明顯然不是那種小富即安的人,他有敏銳的商業觸角和大膽的操作能力,他知道這個大浪澎湃的年代是屬於像他這樣的冒險家的。1992年,劉常明獲得香港常住居民身份,注冊成立中國飛達(香港)房地產有限公司,他還在香港半山富豪區購置了一棟豪宅,完成了從京城小混混向香港大老板轉型的全過程。自此,劉常明頻繁穿梭於京港之間,成為兩地商務交易的大紅人。就在飛達公司成立的這一年,北京市在香港舉辦第一屆投資貿易洽談會,劉常明自然充當了牽線接待的中間人。他在香港盛情款待京城要員,時任北京市政府秘書長後因受賄鋃鐺入獄的鐵英便成為劉常明盛筵中的首席座上賓,他送給鐵英的大量禮物中僅兩塊勞力士總統型手表便價值15.3萬元,相當於當時鐵英15年的公務員工資。劉常明出手之豪爽可見一斑,當然他也得到了鐵英更為豪爽的回報。劉常明從此在北京政界暢行無阻,無事不能。鄧小平南方談話發表後,境外投資商和各地商賈如過江之鯽般地湧進北京城尋求商機,京城房地產業遽然升溫,一些官倒公司紛紛圈地造房,大炒樓花。精明的劉常明當然不會放過這一千載難逢的發財機遇,心比天高的他要搞就搞一個驚天動地的,很快他擊敗眾多競爭者搶到了昌平縣沙河鎮的這塊地。此地,離北京城區僅半小時車程,地平天曠,風景宜人,非常適合建造高檔彆墅區,更吸引人的是,這裡與明陵地脈相連,是一塊眾所周知的風水寶地。據稱,劉常明搶到此地後豪氣頓生,在約見京城記者時,他對在座的各位說:“你們知道嗎,北京這兩天要出一個李嘉誠了。”記者驚問何人,劉常明悠然地用雪茄指指自己:“就是鄙人劉某。”飛達玫瑰園經北京市政府批準興建,由劉常明的香港飛達公司跟昌平縣房地產開發總公司合資開發,兩家分彆占股份45%(現金投入)、55%(土地投入),規定注冊資金1500萬美元,投資預算45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5億元。玫瑰園占地49.9萬平方米,規劃建設彆墅800餘套,每套售價300萬元以上。這一項目宛如芙蓉出水,甫一開盤就被譽為“首都第一彆墅”而備受矚目,劉常明由此成為新聞焦點人物。然而,一心想當“北京李嘉誠”的劉常明卻沒有李嘉誠的智慧和運氣。3.5億元的玫瑰園工程浩大,時日漫長,開發商的資本實力和營運能力至關重要。雖然劉常明憑借權力背景贏得了這一項目,可是他連一點樓盤開發的經驗都沒有,也缺少源源不斷的開發資金。日後業內分析,劉常明其實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認認真真地造彆墅,他無非是拿玫瑰園設了一個局,企圖炒一把樓花圈一筆錢就溜之大吉。事實也似乎正是這樣,玫瑰園自轟轟烈烈地開盤以後,便沒有真正地破土動工過。劉常明雇美國規劃師拿出了一套十分精致豪華的規劃圖和彆墅設計圖,然後頻繁地刊登廣告,四處招商,他像一個狡黠的獵人把一塊天大的餡餅掛在半空中,等著獵物自己撞上門來。果然,獵物很快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