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榔頭與鐘擺(1 / 1)

有關地殼移動說,雖然已超出本書討論的範圍,不過,佛列姆亞斯夫婦(RandandRoseFlem-Ath)合著的《天塌下來的時候》一書,對這個理論有詳細的解說。如前所述,地殼移動說是由哈普古德教授率先倡導,並經愛因斯坦所肯定。簡單地說,這個學說主張,地球大約30英裡厚的表殼,在8000英裡厚的一個地球中心核上滑動,地殼移動的力量迫使西半球大部分的地塊往南經赤道,繼續往南極圈移動。而地塊在滑動時,並非在垂直的南北子午線上移動,而以現在的美國中央平原為軸心,展開回旋運動。運動的結果為,北美的東北部(北極過去的位置便在哈得遜灣一帶)從北極圈被拖曳至比較溫暖的緯度地帶,而西北部(阿拉斯加和育康地區)則與西伯利亞的大部分,向北回旋,進入北極圈。至於南半球,哈普古德的模型顯示,現在被稱為南極大陸的大陸塊,其中大部分原來位於氣候比較溫暖的低緯度地帶,但因地殼變動,整個移動了30度(大約2000英裡),而在公元前14500年到公元前12500年之間,進入了南極圈。不過這個大變動,對整個地球產生的莫大震撼,餘波蕩漾,一直到公元前9500年仍未能平息。假設,在地殼變動之前,南極大陸原本為一塊綠意盎然、適合生物生活的土地的話,它是否有可能曾為一個偉大文明的發育地?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個文明很可能經地殼的變動而輕易被摧毀無疑。伴隨地殼變動時的各種天災,如海嘯、颶風、雷雨、火山爆發、地球斷層、天色變黑、冰原的擴大,都會重複不斷地發生。而且經過1000年這般的摧毀,都市、大建築物、大圖書館等所有代表文明痕跡的遺物,都永久地封埋在厚重的冰塊下了。因此,如果地殼變動說是正確的話,世界各地殘存的不正是"上帝"的指紋了嗎?它們正是南極大陸冰封下文明留下來少數的線索。這些線索包括了南極下那個文明曾經經營過的活動、事跡,被誤解的思考和幾何學的建築物等。那個文明興盛時,人們相偕乘坐著大船,越過波浪洶湧的大海,移居至遠方。從尼羅河穀(最初可能是在藍尼羅河的水源,坦那湖附近)到墨西哥穀(ValleyofMexico),乃至於安第斯山的的的喀喀湖附近,及其他數個地方,都有明顯的指紋……也就是說,在地球的各個角落,我們都可以看見失落文明的指紋,但卻看不見它的真相,因為文明的本體被埋封在南極大陸2英裡厚的冰塊下,比月球的裡側還更不容易為考古學者所接近。難道這是事實?還是虛構?有可能?絕對沒可能?南極大陸為世界第五大陸塊(表土麵積近600萬平方英bbb根據地殼移動說,南極洲大陸的大部分,在公元前15000年左右時,還位於南極圈的外麵,因此不但可能有人居住,而且具備了文明發展中必要的氣候與資源條件。然而,後來因地殼滑動的大變動,使該大陸塊移動至現在的南極圈正中央的位置上。bbb裡),從地球物理學的觀點來看,有可能(一)曾經在一個比較溫暖的緯度上,(二)大約2萬年前,因地殼變動的關係,被移動到南極圈中來的嗎?換句話說,南極大陸有可能移動嗎?極地的死亡沙漠"大陸漂移"以及"地塊結構地質學"(PteTeics,因構成地球表層部分的幾塊大岩板的移動而造成地殼變動的學說),已成為1950年代以來,向大眾說明地殼變動學理論時的關鍵概念。在這裡,我們不需要再走進基本的科學機製,隻需要了解,大陸地塊從某個角度來看,其實隻是"漂浮"在地球的表麵,隨時會移動,改變位置。例如,如果我們研究地圖上非洲的西海岸與南美洲的東海岸的關係,會發現很明顯地,這兩個地塊曾經是合而為一的。不過,過去一般認為大陸漂移為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兩個大陸板塊互相接近或分離2000英裡,至少需要2億年。也就是說,移動的速度是非常、非常緩慢的。大陸漂移的學說和哈普古德的地殼變動說,彼此其實並不悖離。哈普古德認為兩者可能同時發生,也就是說,地球表麵的地塊,可能的確如地質學家所說的,有非常緩慢漂移的現象,但這並不表示說其中的一個地塊,不能偶然也有一次快速的變動,與其他大陸之間的關係沒有影響,而隻是整體的或部分地,向地球的兩極(也就是自轉軸周遭的南北極為中心,全年為冰雪所覆蓋的地區)方向或由兩極的方向向外移動。是大陸漂移嗎?是地殼的變動嗎?兩者同時發生?或者有其他原因?老實說,我不知道。不過,一些有關南極大陸的事實,單純卻令人尋味,簡單卻難以解釋。如果不用"突然之間的大變動"(而且以地質學的眼光來看非常接近的大變動)的概念,我們將無法理解這些表麵上看起來平鋪直述的事實了。在驗證這些事實前,讓我們先銘記在心,現在我們談的南北極陸塊,一年中有6個月,太陽一次也不上升,但是又有6個月,是太陽根本不下山(從南極來看,一天24小時都是白天,太陽隻在地平線的低點便停住,每天周而複始地在空中畫起圓形軌道)。南極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在極點附近,氣溫最低可以達到攝氏零下89.2度。沿海岸的地區稍微暖和(攝氏零下60度),成為為數龐大的海鳥積聚的地方,但是南極沒有一種原生哺乳動物,隻有少許能夠耐得住寒冷與長期沒有陽光的植物,才能夠長期生存於南極地帶。《大英百科全書》中間簡明列下了南極的生物種類為:"地衣類、苔類、地錢苔類、黴類、菌類、藻類……"也就是說,南極地處世界之末,雖然是一塊廣闊的大陸地塊,但是終年為雪封閉,生活條件嚴苛,是一個沒有生命的冰雪沙漠。在過去5000年人類有文字曆史以來,南極的狀況一直都沒有改變。然而,在有曆史以前,南極的狀況是否如此呢?證據一《發現科學世界》(DiscovertheWorldofSce)雜誌,1993年2月號,第17頁:大約在2.6億年的二疊紀時代,南極大陸上,隻有在溫帶氣候才能夠生長的落葉植物枝葉茂盛。這是古代植物學家,從橫貫南極的阿奇納山(Aar)高度為7000英尺的地點發現的化石樹乾中得到的結論。他們發現化石的地點在緯度84度22分,而不是離南極隻有500英裡的地方。"這項發現令人特彆感興趣的是,不管是活生生的,或是化石形態的,這是在南緯80或85度地帶上,至目前為止惟一發現的森林蹤跡。"研究這些化石的俄亥俄州立大學古代植物學家伊堤斯·泰勒(EdithTaylor)表示:"我們古代植物學家遇到這種狀況,首先要做的便是與現代的記錄相比較。目前在這個緯度上完全沒有森林。我們曾在熱帶地方看到過原屬溫帶的森林。但是在夏日24小時陽光,冬日則24小時黑夜的地方,即使是溫帶,也無法培育出森林來。"證據二地質學家發現始新世(大約6000萬年前)以前,南極大陸沒有任何一處有冰河存在的證據。但跡象顯示,在寒武紀(5.5億年前)時,南極大陸完全,或幾乎完全被溫暖的海洋所包圍,因為在南極海洋線上,我們在由礁石組合而成、厚實的石灰岩中,找到了很多在寒武紀時絕滅的海生無脊椎動物:"經過了幾千幾萬年,這些海中的形成物出現於海麵以後,溫暖的氣候也為南極大陸帶來豐富的植物。謝克頓爵士(SirErShackleton)在離南極點200英裡處找到的煤層,便是最佳證明。隨後,1935年在伯德探險隊活動期間,地質學家在南緯86度58分偉伯山峰(MountWeaver)的斜麵上,更發現了大量的化石,包括了葉、莖、乾的遺跡。發現化石的點與南極點的距離大致相同,隻不過高於海平麵2英裡。1952年,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的杜阿第(LymanH.Dougherty)博士完成了這些化石的研究,確是曾經有兩種針葉林曾存在於當地。一種稱為Glossopteris,曾經遍布於其他南半球大陸(非洲、南美、澳大利亞),另外一種則為巨型的針葉林……"證據三伯德海軍上將,曾經將偉伯山峰上的發現,以及它的重要性書寫如下:"從南極點不到200英裡,世界最難的山峰上,我們發現了一個確切的證據,證明南極過去曾經曆過溫暖,甚至亞熱帶的氣候。"②證據四"蘇聯科學家報告,在南極大陸的葛拉姆(GrahamLand),發現了第三紀(可能為曉新世或始新世)的熱帶植物……另外英國地質學家,也在南極發現了與2000萬年前生長在美洲太平洋沿岸同樣的森林化石。顯示在現在所知最早的始新世(6000萬年前)冰河期以後,南極大陸並非一直被冰雪覆蓋,而曾數次回暖。"證據五"1990年12月25日,兩位地質學家麥克凱維(BarrieMckelvey)和哈烏(DavidHarwood),在離南極點400公裡、海拔1830米的地方作業時,發現了200至300萬年前的落葉樹森林的化石。"證據六1986年所發現的化石化樹木及植物,至少證明南極大陸的一部分,在250萬年前,並沒有遭到冰雪覆蓋。後來又發現一些證物,顯示一直到10萬年前,南極大陸還有一部分沒有被冰雪覆蓋。證據七如本書第一部所述,伯德南極探險隊在羅斯海的海底采集到的堆積物顯示,"曾經有大河,攜帶細沙的堆積物"從這附近出海,而一直到公元前4000年前,南極的這一部分,河川的水仍保持著流動的狀態。根據伊利諾大學的傑克·修斯(JackHough)博士所述:"根據N-5中心(-5)所做的記錄顯示,從現在往前推,6000年前的這一段時間,海底堆積物呈冰塊,但6000到15000年前,堆積物呈細沙狀,不過例外的是在12000年前左右,曾有一度堆積物的沙粒很粗,呈現細礫狀。可見,除了12000年前,冰山隨河川流下以外,這個地區原來並不存在冰。"證據八本書第1部中提到的費納烏斯世界地圖,非常正確地描繪出沒有冰的羅斯海的狀態。而且,南極大陸沿岸地方的一些高山,從海岸流出的大河,也都有詳細的位置圖。但現在該地,除了厚達1英裡的冰河以外,什麼都看不見。證據九本書第一部中討論過的布雅舍地圖,正確地描繪了冰雪覆蓋下的南極大陸的地形。這是偶然,還是失落文明的地圖製作者,在描繪地圖時,南極大陸尚未為冰所覆蓋?證據十讓我們看一看銅幣的另外一麵。假設現在位於南極圈中的陸塊曾處於熱帶,那麼北極圈內大陸塊又如何呢?難道也曾經曆過戲劇性的氣候變化嗎?●冷岸群島(Svalbard)中的斯匹茲卑爾根島(Spitzber gen)上發現過10到12英尺的棕櫚葉,以及隻在熱帶海洋生長的甲殼蟲類等化石,可見當時北極海的溫度,和現在的孟加拉灣或加勒比海相當。斯匹茲卑爾根位於挪威與北極點之間,大約在北緯80度上下,現在一年中船隻隻有二三個月可以通航到那裡。●從化石中,我們發現中新世(2000萬到6000萬年前),在北極點的500英裡之內,曾生長著茂盛的沼澤柏樹,在同一時期,斯匹茲卑爾根還曾發現過睡蓮:"不論格林內爾、格陵蘭、斯匹茲卑爾根,我們發現的中新世的植物,都需要高濕度、暖氣候。尤其是斯匹茲卑爾根的睡蓮,更需要經年流通的活水。但今天的斯匹茲卑爾根,在北極圈內,一年中卻有一半處於黑暗,與拉布拉多(Labrador)的距離,就與拉布拉多與百慕達之間的距離相當,非常地遙遠。"●北極海有若乾島嶼,在最後的冰河期間,一直沒有被冰所封。例如,從北極點往下900英裡的巴芬島(Baffin)的泥炭中,發現有赤楊與白樺的化石,證明3萬年前,當地的氣候比今天要溫暖許多。而且這種氣候狀態一直維持到距今17000年前。"在威斯康星冰河期間,北極海的中央地帶,氣候溫和,許多在加拿大和美國無法生存的動物和植物都移到這裡。"●俄國科學家證實,最後的冰河時代的大部分時間,北極海都相當溫暖。海洋學者沙克斯(Saks)、貝洛夫(Belov)、拉匹那(Lapina)等人從海洋學的角度觀察這個時期後,得到的結論是:距今32000年至18000年前,北極處於一個非常溫暖的狀態③。●本書第四部中所述,從育康地區,經阿拉斯加到北西伯利亞的深處,發現有大量原來適居於溫帶的哺乳類動物,瞬間冷凍後,屍體被保存於永久的凍土層中。而這樣大規模的絕滅,應發生於公元前11000年至公元前10000年之間,另外在公元前13500年左右,也曾出現大規模的絕滅。●在本書第27章中已有詳細敘述,上一個冰期快結束的公元前15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之間,尤其在其中的公元前14500年至公元前12500年之間,或更精確地說在公元前11000年至公元前10000萬年之間,曾經發生過非常大規模的變動。在一個地質學家認為非常短暫的期間內,厚達2英裡麵積,廣至上百萬平方英裡的積雪,突然不知什麼原因全部融化了。"很顯然不是因為冰河期氣溫逐漸變化所致……積雪快速融化,必定是因為有一些非常不尋常的原因,肇始天候改變……"文明的處刑者會有什麼不尋常的原因,肇始天候如此突然地改變呢?肇始北半球冰河時代突然結束的,會是因為地殼突然移動了30度的關係嗎(迫使冰河最厚的地區,從北極圈往南移動,而使冰河期結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為什麼同樣的地殼30度大移動,沒有使得麵積達600萬平方英裡,為冰所覆蓋的南半球大陸,從溫暖的緯度往南極移動?在有關南極大陸移動的問題上,我們確知南極大陸不但會移動,而且曾經也移動過。從化石中,我們已發現了以南極的緯度,和一年有半年沒有陽光的條件,是不適合樹木生存的。但是我們不知道(而且可能永遠都無法知道)南極的大陸移動,是因為地殼移動,還是大陸漂移,還是其他尚不為人知的原因肇始的。讓我們考慮一下南極大陸的條件。我們已經看到它占地廣大,麵積達550萬平方英裡,而土地上麵則被700萬立方英裡的冰塊所覆蓋。據估計,這些冰的重量約有19×1015噸。支持地殼移動說的人很害怕的是,這個巨大的冰原重量每年都在增加的冷酷事實。"冰每年增加293立方英裡,等於每年在南極大陸加上相當於一個安大略湖大小的冰塊。"而可怕的是,在歲差運動、黃道的傾斜、公轉軌道的偏心率,以及自轉的離心力,太陽、月亮及其他行星的引力等影響同時作用下,南極大陸不斷擴大的冰河重量,可能會成為地殼大規模移動的最後決定性因素。休·布朗(HughAuclossBrown)1967年稍嫌誇張地寫道,南極冰帽越變越大,已經悄悄地、秘密地、無情地成為一股自然的力量——一股由自轉而產生的能源。冰帽本身不知不覺地成為最大的危機,明顯的威脅,文明的處刑者④。這個"處刑者"是否即為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的7000年間,為上一個冰河期畫上休止符的重要因素?地殼變動最激烈、最具破壞性的時期,應該就在公元前14500年至公元前10000年之間。或者,這個時期,在北半球的氣候突然發生了某種戲劇性的變化,而引發了這一場大變動,造成了幾百萬立方英裡的冰雪溶化,並觸動了全世界火山活化?現代地質學家反對這種大災難、突然間天變地異的說法,而傾向於一種"齊一論",主張"從現存的地質現象中,我們可以找到過去的改變成因"。然而大災難論者卻主張"地球表麵的改變,大體而言,是因為突然的物理力量所造成"。然而,有沒有可能,造成上一個冰河期的機製,也就是最近一個造成地球衝擊性變化的力量,同時具有"災難"和"齊一"的特質?偉大的生物學家赫胥黎(ThomasHuxley)爵士,19世紀時曾經說過:對我而言,天變地異說或齊一說之間的思考對立並不存在。相反地,我認為突然的異變,很可能是一貫運動的本質,它的一部分。容我舉例說明。時鐘可謂為一貫動作的典範,好的時鐘表示它經常能保持一貫的、整齊劃一的動作。可是錘子敲打鐘鐘,基本上卻是一種突發性的變動性動作。同樣的敲打動作,我們可以用榔頭敲打火藥使它爆炸,或敲開水庫,讓大量的水流出;經過精心的安排,我們也可以讓時鐘在不規則的問隔,以不同輕重的力量和回數敲打不同的東西。然而這些不規則的變動性動作,最後造成的卻是齊一性動作的結果。所以,我們可能在研究時鐘上,便產生了兩個不同的學派:一個研究敲打時鐘的錘子,另一個研究鐘擺⑤。有可能大陸漂移就如同鐘擺一樣?而地殼變動則如同錘子一樣?火星與地球科學家相信,地殼變動不僅在地球,在其他行星也曾發生過。《科學美國》(StificAmeri)雜誌1985年12月號中,刊出了彼得·修茲(PeterSchultz)發表火星表麵有隕石落下的痕跡之說,而引起世人的注意。根據該文,南北極地方的隕石痕跡,有其特彆的"簽名式",因為隻有在極地的隕石,會落在厚實的灰土和冰雪上。修茲在火星的極地以外地區,還發現了兩個隕石痕跡,都具有極地"簽名式":"這兩個地區恰好在同一個星球的正反兩麵上,難接近赤道,卻顯示出多方麵極地堆積物的特征……"⑥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研究證物後,修茲提出了一個理論,認為"火星的外側堅硬部分為一個大地塊。在地塊移動的機製下,火星的表麵地殼整體快速、激烈的移動。然後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動靜……"如果火星上都會發生地殼移動,地球上何嘗不可能發生?而且,如果否定地殼曾經移動過的話,我們還能怎麼解釋,為什麼南北極的冰帽下,都沒有上次、或上上次冰河時期的痕跡?相反地,有冰河痕跡的土地,卻散落在地球的好多角落中。如果我們否定地殼變動的可能就必須要另外想辦法解釋,為什麼三個大陸(亞洲、非洲、澳大利亞)的熱帶附近,都可找到冰帽的痕跡?哈普古德針對這個問題,有一個非常簡單明了,而且合乎常理的答案:我們惟一能夠合理說明的冰河期,就是現在還在南極大陸發展中的冰河期。我們能夠將這個現象解釋得非常清楚:冰帽存在,隻因為它地處南極,與太陽溫度的變化、銀河塵、火山爆發、地殼下的運動、土地的高度、海流等都沒有關係。也就是說,說明冰河期最好的理論,就是"冰河位處極地"。因此,我們可以說印度在很古以前曾經為冰床,但現在卻在熱帶。大陸規模的大型冰床,也都可以用這個方法解釋。這個理論非常合乎邏輯。我們要不然便承認南極冰帽是第一個曾經出現在極地圈內大陸規模的冰床;否則,我們就必須假設地殼變動,或類似的機製,曾經在地球上發生過。極地晨曦的記憶我們的祖先很可能傳承了有關地殼變動的記憶。有一部分記憶,在第四部中,我們已經討論過:這些人很可能是北半球上一個冰河末期天變地異大變動的目擊者。有關大變動的神話,一般也認為大都傳承自公元前15000年至公元前10000年之間。神話中,有一些描述過去天堂的神明,而所有的神明都住在南方(例如埃及人的塔一奈特魯),更有許多曾經曆過極地狀態。印度偉大的敘事詩《摩河婆羅多》(Mahabaratha),描述了屬於神明土地的梅魯峰(MountMeru)。在梅魯,太陽和月亮每天從左走到右,星星們也一樣……梅魯山峰光輝燦爛,戰勝了夜晚的黑暗,使日夜難分……日與夜相加,便成為地方居民的一年……同樣地,正如本書第25章中所述,伊朗的亞利安族人的故鄉"亞利安納樂土",似乎突然因為被冰封閉,而無法供人居住。幾年後,"亞利安納樂土"提到那個地方"太陽、月亮和星星,一年隻升起和落下一次,一年就好像一天"。在印度的古經文蘇雅西德漢塔(SuryaSiddhanta)中,有這麼一段:"一年隻升起一度的太陽,落下後神明保管半年。"李格維達(Rigveda)第七篇曼陀羅(Manda)中,有許多關於"曙光"的詩歌,其中一首(Ⅶ,76)提到,曙光一直停留在地平線上,發出光亮,第三首則說太陽從剛露出曙光,到看見它升起之間,要花幾天的時間。還有一首則說:"曙光乍現,到世紀太陽升起之間,好幾天的歲月已經流過。"⑦這難道不是目擊過極光的人的證言?根據印度傳統,維達(Vedas)應該為神的啟示語言,從神明時代便代代相傳下來。這一點或許和上麵所敘述的目擊極光是相關的。同時也可能相關的是,所有的口傳神話都描述世界曾因大災害而遭到空前的災難,將原來的文字經典一並毀滅無遺。不過,在每次的大破壞之後,都會有某種形式的"賢明之士"存活下來:(賢人們)在新時代的開始前,將前一個時代的祖先所遺留下來的知識,當作神聖的財產,傳給下一代……因此,每個時代(Manvantara)都有一個自己的維達,或許表達的方式不同,不過,與太古的維達基本上並沒有什麼相異之處。混亂與黑暗的時代所有孩童在學校念地理時都會發現,正確的北(北極),與羅盤針上所指的正北是不同的。羅盤針上所指的北方,為現在的北加拿大位置,離北極約有11度的偏差。不過根據最新考古磁氣學的研究,地球的磁鐵極性,在過去8000萬年中,倒轉了170度。為什麼磁性會倒轉170度?地質學家藍孔(S.K.Run)最近在劍橋大學教書之餘,在《科學美國》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他認為:地球的磁場與地球的自轉有某種程度的關係。而這一點帶領我們認識一項有關自轉的驚人發現……(無可避免的結論是)地球的自轉軸曾經過改變。或用另外一種說法,地球這個行星一麵旋轉,一麵正在改變其地理上的兩極位置。藍孔假設兩極曾經曆180度的大反轉,也就是說,地球整整地翻了一個筋鬥。而類似的考古磁場測定,則認為地殼曾在地理上的兩極上滑過。不論是哪一個,這些變動對文明與全球生命的影響,都是無法想象的恐怖。當然,藍孔不一定是正確的。或許磁場反轉並非因為自轉軸,而是因為其他大變動而起的。不過,他也可能是對的。根據《自然》(Nature)和《新科學》(NewSce)等雜誌的報導,上一個地球磁場反轉,發生在大約12400年前——也就是在公元前11000年到公元前10000年之間。這1000年,正好就是安第斯山的帝華納科文明傳說被摧毀的時期,也是一般相信基沙台地上巨大的天文建築的配製及設計完成,以及獅身人麵像被大量雨水侵蝕的時期。同時,這更是埃及"太古開始的農業實驗"突然之間失敗的時期,以及,大量的哺乳類動物在全球各地突然絕滅的時期。另外,在這個時期中,海麵突然上升,颶風一般的暴風刮起,雷雨交加、火山爆發……證據十一百裡大學理學部教授藝夫·洛卡(YvesRocard)說:"現代地震儀的精密度越來越高,地球所有振動的雜音,甚至在沒有地震波的情況下都可探測得知。因此地震儀可能收錄下一些人工的振動,如4公裡以外的電車跑動,風在地麵賦予的壓力變化,或大都市10公裡以外發生的事情等,也會記錄下大氣的動態。有的時候,從地震儀上,我們甚至可以發現遠方暴風雨的影響。然而,在這些以外,我們一直還可以觀測到一種來自地球的,好像火花打閃的聲音一般,微弱但明顯,找不到原因的噪音,持續地……"證據十二"北極從1900到1960年之間,沿著西經45度子午線,往格陵蘭的位置,移動了10英尺……以每年移動2.5英寸的速度。不過,從1900到1968年之間,北極移動了20英尺,也就是說,1960到1968年間,北極移動了10英尺,每年移動的速度高達4英寸……如果這個觀測是正確的話(參與觀測的都是一流而值得信賴的學者),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地殼不但在變動,而且正在加速變動之中……"證據十三《今日美國報》(USAToday)1994年11月23日,星期三,第9頁:與南極大陸的對話:學生與南極科學家通訊17歲的芝加哥高三學生伊沙·法頓(ElizabethFel ton),明年1月10日,將通過南極的衛星,直接做遙控廣播。法頓將利用美國內政部地質調查部的資料,修正地球地理上的南極位置,並將標識南極點的銅製標記予以移動。由於冰床每年移動的關係,因此南極點的標記也必須時時修正。移動的難道僅僅隻有冰床嗎?地球的地殼全體是否也在移動?而且,1995年1月舉行的,隻是一個單純的"互動式特彆教育計劃",還是一場盛會,使得伊沙·法頓不自覺成為地殼加速變動的記錄者?科學家不認為地殼在加速變動中。如下一章所示,古代預言與傳統信仰之間,互相對應地極為緊密……證據十四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戶。地震來得突然,幾乎到殘忍的地步。一分鐘前,我們還沉睡在夢鄉,下一分鐘,地板——整個大樓的地板——都成為果凍,不斷地搖擺,而那種搖擺並非輕緩的液體振蕩似的搖擺,而是嘎嗒嘎嗒,好像要把心臟搖出來一般,令人忍不住顫栗、發抖的那種搖動……設想你正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床上。你的床就放在地上。向來,你就以為地是最牢靠的基盤,安全的來源。但是在毫無預警之下,世界開始變成一個令人暈眩的大雲宵飛車,你想下車。而最令人感到恐怖的應該是那聲音。並不是那種遙遠的雷鳴,而是震耳欲聾的怒吼,從各處傳來,無所不在,就好像世界末日一樣。(目擊者報告神戶大地震的經過,1995年1月18日,倫敦,《前衛報》[Guardian],記者丹尼·凱斯勒[DennisKessler]:神戶地震前後20秒,震度7.2,5000人以上因此喪生。)注釋《發現世界之科學》(DiscoverTheWorldofSce)雜誌,1993年2月號,17頁。發現15根化石化的樹枝,每根的直徑從2.5英寸到7英寸不等。推論當地應該曾為一片樹林。泰勒在研究樹輪時發現中間並沒有任何"凍輪"(frs),並發現樹木長大曆程中,從未經過寒冷的天候。"在我的記憶中,南極一直是非常寒冷的,"泰勒說,"隻有從化石,我們才能夠看出那也曾經是一個可以讓樹木成長的環境。我們在南緯85度發現化石材林,使我們不得不思考這個地方曾經曆過的天候巨變。"根據調查,樹木是因為洪水或大量泥沙衝刷而死——兩者在今天的南極都極不可能發生。②詳細內容見《國家地理雜誌》1935年10月號,"驚人的冰河期",DolphEarlHooker,ThoseAstonishinglceAges,ExpostionPress,NewYork,1958,p.44.gNationalGeographicMagaziober,1935.③《極地之道》(PathofPole),66頁。④見布朗所著《地球災變》,10~11頁。H.A.Brown,CataclysmsoftheEarth,p.10~11.⑤見《極地之道》中所引述之赫胥黎(ThomasHuxley)之言。294頁。⑥見《科學美國》雜誌。StificAmeri,December1995.⑦本段及下麵兩段有關印度詩歌部分,請見《維達所見北極之家》,頁80、81、410~420頁。ArctieinVedasp.80,81,410~420.⑧《極地之道》,附錄325~326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