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亙粵桂兩省邊境的六萬大山,群峰連綿起伏,層巒疊嶂,山勢險峻。從山下仰視,宛如一堆堆被旎風掀起的狂瀾,直撲雲天;從山的最高處鳥瞰,卻又象無數毛色雜混的巨牛緊緊地擠在一起,有的站立,有的臥地,形態各異。六萬大山,乃是廣西最有名的匪巢之一,它與十萬大山,四十八嶐齊名。山中盜匪出沒,打家劫舍,殺人越貨,行人聞之,莫不談虎色變,真是一個陰森恐怖的所在!李宗仁率領的這一千多人,開進了六萬大山中,隻見山中荒蕪,廬舍為墟,罕見人煙。四麵群峰透逸,亂石突兀,連一小塊可供屯兵紮寨的平地也不易找到。部隊走得人困馬乏,黃昏時分,李宗仁便下令宿營。各連各排,傍山依穀,就著汩汩小溪,結草為廬,山溪穀旁,升起嫋嫋炊煙。第二天早晨,李宗仁到各連去察看部隊,隻見士兵官佐,席地而坐,有擺攤摸牌的;有哼唱下流小調的,有練拳踢腿的,有脫下衣褲捉虱子的,真是五花八門,應有儘有。李宗仁看了,心裡頓時煩悶起來,這成什麼軍隊了?這不是上山落草,稱王紮寨麼?他一邊走,一邊不覺搖頭歎息起來。這時,正躺在一棵山胡椒樹下吸煙的一個軍官,倏地向李宗仁跑來,笑眯眯地說道:“李邦統,弟兄們肚子裡沒什麼油水了,何不派人出去打兩趟生意?”李宗仁一看,說話的不是彆人,正是那位保定軍校出身的連長俞作柏,由於他長著一雙詭譎的大眼,作戰狠勇卻又有些謀略,因此同級官佐便常以“俞大眼”呼之。李宗仁曉得,俞作柏說的“生意”,便是“搶劫”的隱語,便正色道:“健侯(俞作柏字健侯。),我們進山僅是暫避,為權宜之計,決不是當土匪,怎能做打家劫舍的勾當!”俞作柏訕笑著,不以為然地說道:“這年頭,兵匪難分,明搶暗奪,還不是一路貨色。”李宗仁還是斷然地說道:“我李某人不當土匪,也絕不容許部下去做土匪!健侯,你我皆是軍校出身,又身為官長,一定要約束住部下。”俞作柏見李宗仁不為所動,隻好眨了眨那雙大眼,怏怏而去。李宗仁又察看了幾個連隊,情況都差不多。而且由於黃業興部隊大潰敗,部隊倉皇逃跑,所帶給養不多,李宗仁的部隊當然也不例外,因此用不了幾天,全軍就會斷糧,李宗仁十分焦急。這六萬山中,莽莽蒼蒼,雖說可以采野菜獵野獸充饑,可這怎麼堅持得了呢?李宗仁站在一塊褐色的石頭上,見士兵們在小溪的岩縫裡捉山螞拐,上岩壁采野韭菜,在茅草叢中摘蕨菜苗,心中倒也得到幾分慰藉。因為他自帶兵以來,由排長而連長,由連長而營長,雖說他剛補上幫統頭銜,畢竟也逐步往上升。他平時能嚴格約束部下,夥食軍需一向公開,不吃空缺,打仗時能身先士卒,在林虎軍中,倒也頗有些名氣,因此在這艱難的非常時期,尚能穩定軍心。“長官,請用餐吧。”李宗仁的護兵捧著一盒飯,一隻豬肉罐頭和一瓶桂林三花酒走過來。李宗仁見了靈機一動,忙從護兵手裡接過豬肉罐頭和酒,對護兵說道:“我到連裡和弟兄們一起吃。”說罷,一手提著酒瓶,一手抓著罐頭走到伍廷颺的重機槍連去了。重機槍連不是李宗仁的基本營裡的連隊,對這些新歸附的部隊,他對他們更為關心。重機槍連正在開早飯,士兵們端著碗胡亂坐在草坡上,菜盆中全是青綠的野菜。士兵們見李宗仁來了,三三兩兩地站起來,一個排長跑過來,向李宗仁敬禮,請他訓話。李宗仁和藹地笑著,舉著手裡的三花酒瓶,親切地說道:“我是來和弟兄們一起吃飯的。”說著向士兵們擺擺手,“坐下,弟兄們請坐下。”李宗仁說著忙將酒瓶擰開,又將豬肉罐頭盒打開,走到士兵們麵前,說道:“弟兄們,你們辛苦了,進了這六萬大山,沒有什麼好吃的,這是我僅剩下的一瓶酒和一盒罐頭,讓我們共同來享用!”說罷,他走到士兵們麵前,給士兵倒酒,每人發給一小匙嫩頭肉。士兵們見了十分感激,連聲說道:“感謝幫統的恩典!”“感謝長官看得起我們!”李宗仁笑著,說道:“我也感謝弟兄們看得起我!”正說著,他忽然發現在一塊大石頭下,靠著一個呻吟不止的傷兵,忙走了過去,問道:“這位弟兄哪裡掛彩了?”“腳,右邊這隻腳。”那傷兵有氣無力地說著,眼裡貪婪地望著李宗仁手上的酒和罐頭。李宗仁放下酒瓶和罐頭盒,從衣袋裡取出一小盒雲南白藥,一邊卷起那傷兵的褲腳,一邊往傷口上敷藥,那傷兵含著眼淚說道:“李長官,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呀!”李宗仁一聽,這傷兵的口音好生熟識,忙問道:“這位弟兄,聽口音,好象你是我的同鄉?”傷兵道:“正是,我家離長官家浪頭村隻有七裡路呢。”“哦,以後有事,你可以直接找我。來,你也喝點酒,吃點肉吧。”李宗仁把酒瓶裡剩下的最後一口酒和那罐頭盒中的幾點肉末,全部給了那傷兵,又去給他打了一碗飯來放在麵前,待這位傷兵千恩萬謝地端起飯碗之後,李宗仁才回到士兵們那裡,也端了一碗飯,和士兵們席地而坐,有說有笑地吃起野菜來。李宗仁和士兵們一起吃飯的事,很快便傳遍了部隊中。他這一舉動,對穩定動亂中的軍心,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天黑之後,俞作柏卻氣急敗壞地跑來報告,說他連中有兩排士兵因不滿這艱苦的生活,乘黑夜攜械逃跑了。李宗仁聽了,忙命傳令兵去把幾位連長請來商議。“立即派隊伍去將他們追回來!”幾乎所有的連長都是這麼說,並且都要求李宗仁派他們去追這兩排逃兵,特彆俞作柏喊得最起勁。李宗仁聽了,沉思良久,搖著手,說道:“讓他們去罷!人各有誌,不必相強。前天我們脫離大隊,避入山林時,黃司令和梁參謀長並沒派人來追我們回去,現在,有哪個要走的,我還讓他走,我李某人當了這些年的下級軍官,身無餘財,兩袖清風,可惜不能發給路費。好在弟兄們手上有鋼槍一杆,子彈百發,每杆槍現時可賣二百元,子彈每粒二角,這些加起來,回到鄉村,一時倒也不用愁生活!”李宗仁說罷,幾位連長都做聲不得。俞作柏低著頭,臉上直感到熱辣辣的。因為對他連裡那兩排士兵逃跑,他是縱容的,原本以為李宗仁會派他去追那兩排士兵,他也順便下山去趁機打兩趟“生意”,沒想到李宗仁竟如此寬宏大量,不咎既往,作為這連的官長,他心裡感到很不是滋味,因此不敢抬頭看李宗仁一眼,隻是暗暗喊倒黴,跑了兩排兵,他這個連長還怎麼當呢!六萬大山是不平靜的,夜色濃重,猛獸長嘶,毒蟲鳴叫,樹影草叢,象無數魔鬼向人撲來。查過哨之後,李宗仁回到他的小帳篷裡,怎麼也無法入睡。夏夜,六萬山中雖然還算涼爽,但是那外號叫“麻雞婆”的山蚊,竟可以透過蚊帳來襲人。他鑽出蚊帳,走出帳篷,野外漆黑,看不見月亮,抬頭隻見蒼彎一角,星星數點,山深穀狹,連天也變得窄了小了。李宗仁輕輕歎了口氣,他對自己的前途頗感憂慮。他出生在距桂林城約六十裡的臨桂縣兩江圩,少年時代考入廣西陸軍小學,上過陸軍速成中學,做過小學的體操教員,護國軍興時,投入滇軍中做排長,參加過討伐袁世凱爪牙龍濟光的戰役,曾負過傷,後來入湘,參加護法戰爭,再次負傷,由排長、連長而營長,在林虎軍中,向有能征善戰之名,軍中呼為“李猛子”。現在,全軍戰敗,土崩瓦解,他率隊遁入深山之中,脫離了黃業興的部隊,今後,他可以獨樹一幟,這是個絕好的機會。也許,他在一年半載之內,便可以一下跨過團長、旅長、師長這樣夠他一輩子爬的階梯,因為由排長到營長,他整整爬了六年。但是,眼下的處境卻又使他深感憂慮,因為他實力有限,擺在麵前的似乎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淪為盜匪,二是被人收編遣散,但他的“李猛子”的性格,卻又偏偏不能走這樣的路。他是辛亥革命後投身於軍旅生涯的,他的思想與其時的舊式軍人不同,他受過較為完整的教育,很想乾一番轟表烈烈的大事業,他是個不願為命運所屈的人。然而,他的道路又該怎麼走?天是那麼的黑,又是那麼的狹小,深山黑穀,連一條路的影子都沒有,他感到極端的壓抑,真想猛喝一聲,把眼前這些魔鬼一般的山影喝退。天亮之後,忽聽哨兵報告,發現山外有一隊人馬匆匆朝山裡開來。“莫非粵軍知我入山,尾追來了?”李宗仁雙眉一揚,隨即下達命令:“準備戰鬥!”各連各排均作好了戰鬥準備,李宗仁帶著他的基本營,直跑到最前邊去。經過一番觀察,發現這支數百人的隊伍,士兵大都背著槍,隻顧往山裡走,看樣子不象是粵軍的追兵,李宗仁忙命人前去打探。不久,去打探的人帶著一個下級軍官來到李宗仁麵前,一問,才知道也是桂軍部隊,亦是到山中來躲避的,他們一共有兩連官兵,槍械齊全。這兩連宮兵也曾聽說過李宗仁的為人,均表示願意歸編李部。李宗仁便把這兩連官兵交給俞作柏指揮,俞作柏心中暗喜。後來,又陸續從山外進來些零星隊伍,李宗仁都把他們收編了。這樣,在他直接指揮下,駐在六萬山中的部隊便有約兩千人槍。李宗仁感到又喜又憂,喜的是自己部隊越來越多,這年頭,風雲變幻,有槍有人便有勢力有地盤;憂的是,部隊一增加,本來就緊張的給養更感拮據。幾夭之後,全軍糧食終於告罄,軍心開始不穩,李宗仁焦急萬分,他明白,如果不及時解決給養問題,他這兩千人槍的隊伍,便會得而複失,用不了幾天,他將會成為光杆司令!李宗仁是三分喜,七分憂,更加輾轉難眠。他想了許久,終於想出了個辦法。原來,在粵軍入桂之前,他曾率全營駐紮在六萬大山外的城隍圩剿匪,這城隍圩雖不是什麼通衢大邑,但頗多富戶,李宗仁駐兵城隍圩時,由於軍紀嚴明,剿匪認真,和當地商紳關係甚好。因此他決定派尹承綱率少數精壯士兵,到城隍圩拜訪商紳,請求接濟,估計可解燃眉之急。尹承綱帶人下山後,到城隍圩去與商紳人士聯係,果然一說即合,商會答應幫忙,為李部籌糧,數日之間,全軍糧食便有了著落,李宗仁聞之,不覺大喜。卻說李宗仁在山中又住了些日子,正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廣西的局勢已起了很大的變化。粵軍攻占南寧、桂林、柳州等重要城鎮後,正向百色、龍州一帶追擊陸、譚殘部,陸榮廷早已通電下野,孫中山委的廣西省長馬君武已到南寧視事。在廣州的孫中山大總統,正準備由西江上溯漓江,赴桂林著手組織北伐大本營。而陸、譚散在廣西各地的部隊,除少數接受改編外,大部都潛伏在各地鄉村。進行遊擊,對抗粵軍。其中尤以武鳴、都安、那馬及左右江一帶的勢力最為雄厚。粵軍為迅速平定桂局,正源源從廣東開入廣西,六萬大山下的城隍圩,每夭都有大批粵軍經過。李宗仁躲在山中,不敢輕易出動。好在軍糧這個棘手問題已經暫時解決,眼下不愁吃的,日子雖然過得清苦些,但能保存實力,以待時局,這就算很不錯了。但是,他這兩千人馬蟄伏六萬山中,卻又無法遮人耳目,不久,便為駐紮在玉林的粵軍陳炯光部探知了。這陳炯光乃是粵軍總司令陳炯明的胞弟,在粵軍中也充當一個司令,頗有實力。他派人入山傳令,要將李宗仁部收編,如果拒絕,便要派遣大軍進山,悉數剿滅。李宗仁會見了陳炯光的使者後,憂心忡忡,左右為難,因為如接受陳炯光的收編鄉勢必要被粵軍吃掉,這與跟隨黃業興到欽廉去的結果是一樣的;如果不接受改編,他這僅有兩千人槍的部隊,是絕難與粵軍大部隊抗衡的,抗拒的結果,必然被粵軍消滅,因此無論是接受改編還是據險反抗,都將有被消滅的危險。況此時粵軍在城隍圩已駐有部隊,這對李宗仁部隊的給養來源亦是一大威脅。李宗仁左思右想,正苦無良策可對的時候,第二連連長尹承綱來了,他對李宗仁道:“陳炯光的參謀長謝嬰白,與我乃是保定軍校第一期的同學,我去找他活動活動,收編之事,或有餘地可以商量。”李宗仁聽了,那愁雲緊鎖的國字臉上,立刻綻出幾絲笑紋,心想到底是天無絕人之路,忙對尹承綱道:“你快去吧,請謝參謀長通融通融,使我們度過這一難關。”尹承綱道:“我明天就下山前往玉林,不過,如果陳炯光堅持硬要收編我們的話,可否提些條件和他周旋?”“嗯。”李宗仁點了點頭,說道,“實力便是後盾,我們如果據險抗擊,粵軍也得付出沉重的代價,這便是我們討價還價的籌碼。你可對謝參謀長說,如果粵軍定要收編我們的話,我有兩個條件:一,我部絕不受任何單位收編,我要直屬於粵軍總部,成一獨立單位;二,我要一職兼兩省的頭銜,不願直屬於任何一省。我就這兩個條件,你和他們談去。”尹承綱想了想,說道:“對,這兩個條件好,這樣做就可以防止被亂調動而無故被繳械的危險。同時,也可應付時局的變化。”第二天,尹承綱便帶了兩名衛兵,下山去了。李宗仁送到山岔口,一直到尹承綱的身影在褐色的帶子般的山間小道上消失,才慢慢返回。尹承綱一去五天,音訊全無,李宗仁每天都差人到山岔口去探望,但都不見尹承綱的影子。他暗想,尹承綱此去,為何連個信都沒有回來?為了應付不測,第六天上午,李宗仁便下令,全軍往六萬大山的腹地退去,潛伏在大山的更深處,且四周派出便衣遊動哨。到處探聽粵軍的虛實。又等了幾天,李宗仁正在忑忑不安的時候,哨兵忽來報告,山溝裡有三個人正往這邊走,看樣子象是尹連長他們。李宗仁聽了忙帶著護兵,站在山頂上俯瞰,隻見那三個人走得非常急迫,看了好一陣子,李宗仁終於認出了,來人正是尹承綱和他帶去的兩名衛兵,他心中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隻是不知道尹承綱帶回的消息是吉是凶,是禍是福。他要急於知道情況,便飛步朝山溝那邊奔去。有道是,望山跑死馬,雖然他和尹承綱隻隔著一道山梁,但他足足跑了一個多鐘頭,才和尹承綱碰麵。“情況怎樣?”李宗仁一邊喘氣一邊迫不及待地問道。“我早知道你等得不耐煩了,你把部隊往深山裡一撤,害得我多跑半天路!”尹承綱一邊抹著臉上的汗水,一邊說道。“粵軍對我提出的收編條件,怎麼說的?”李宗仁忙問道。尹承綱不慌不忙地說道:“粵軍對我們的條件全部接受!”“啊?”李宗仁感到有些意外。尹承綱接著從衣袋裡摸出一張紙來,遞給李宗仁,笑道:“恭喜你,李司令,你升官了,這是粵軍總司令陳炯明親自簽發給你的委任狀。”李宗仁接過委任狀一看,隻見上麵寫道:茲將李宗仁部編為粵桂邊防軍第三路,任李宗仁為司令。李宗仁收下委任狀,喜之不勝,忙緊緊握住尹承綱的手,激動地連連說道:“這就好辦了!這就好辦了!”“陳炯明命令我們,全軍刻日開赴橫縣點驗。”尹承綱說道。“啊!”李宗仁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恰如晴天裡風雲突變,“他們是什麼意思?”“摸不透,連謝嬰白參謀長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尹承綱搖頭說道。李宗仁一下子覺得拿著的這張委任狀成了一團紮手的荊棘,丟了可惜,拿著又棘手。他當然明白,粵軍要想派兵來六萬山中繳他這兩千人的械,必將付出巨大的代價,而將他誘騙出山、經過長途跋涉之後,走得人困馬乏之時,再四周包圍強迫繳械然後遣散或編散,那就容易得多了。現在怎麼辦?是去還是不去?回到部隊駐地,李宗仁立即召開了連長以上會議,商量關於去橫縣點驗的問題。多數人認為,陳炯明居心叵測,我們如果遵命前去橫縣點驗,全軍必蹈覆轍,因此反對下山。堅持去的人認為,我軍既已接受陳炯明收編,李幫統又接下委任狀,如不去橫縣點驗,即是抗不從命,粵軍要消滅我們便是師出有名,且對我軍今後前途諸多不利,因此不如遵命前去,如果途中遭到包圍襲擊,全軍便與他決一死戰。主張不去的人,還認為現時在六萬山中,吃的暫時不愁,不如藏在山中,靜待時局,比下山去被人吃掉要好得多。兩種意見,爭論十分激烈,相持不下,最後隻等李宗仁決斷了。“諸位發表的意見,都有道理。”李宗仁站起來說道。他們的會議是坐在草地上開的,既無桌子也無凳子,大家席地而坐,自由發言。李宗仁在草地上踱了幾步,兩手叉腰,佇立著仰望六萬大山那無邊無際的群峰,好一會才說道:“此去橫縣,凶多吉少,但坐守六萬大山,也非我願!”他又踱了幾步,回過頭來,望著大家說道:“冒險是軍人的本性,如果不願冒險,當初我還不如在桂林省立模範小學當體操教員,同時又兼著縣立佳山中學的課,同事和學生都對我極好,合計兩校給我的薪金,比一個上尉官俸還多四十元。我為什麼要跑出來帶兵?隻因天下洶洶,軍閥混戰,兵荒馬亂,民不聊生,此乃軍人用武之時,何不舍此熱血之軀,拚搏一場,既可救斯民於水火,又可垂功名於青史!”李宗仁說得激動起來,“諸位,橫縣道上,終是赴湯蹈火,九死一生,我亦願闖;六萬山中,雖可苟安於一時,但我不願紮寨稱王,也不願使這兩千餘人養成流寇!”他那雙激動得有些濕潤而顯得發亮的眼睛,望著大家,斬釘截鐵般地說道,“我意已決,明日整隊下山,開赴橫縣點驗,有不願跟我走的,請悉聽遵便!”他說完,特地看了看俞作柏,那俞作柏一雙大眼卻心不在焉地隻顧盯著遠處一棵楊梅樹,那樹梢上,一隻羽毛斑斕的五色鳥正在鳴叫著,聲音清脆悅耳。第二天,李宗仁在一個坡度較為平緩些的山坡上集合全軍,宣讀陳炯明給他的委任狀,正式就任粵桂邊防軍第三路司令,並宣布即日開赴橫縣接受點驗。為了嚴明軍紀,李宗仁規定所部官兵,不準侵擾百姓,違者定將嚴懲不貸。士兵們一聽說要離開六萬大山,都麵露喜色。李宗仁一聲令下,全軍便浩浩蕩蕩地開出山去了。卻說李宗仁率領全軍下得六萬山來,便向西開拔。這一帶是粵軍入桂經過之地,時值戰亂,加上粵軍燒殺搶掠,十室九空,沿途鄉村、圩鎮的居民早已逃光,因此,李宗仁軍經過時,連糧餉也無法籌到。士兵們身上背的糧袋,仍是在山下城隍圩籌到的米糧,一天走下來,糧袋隻見癟下去,看看所剩無幾,而陳炯明又不發開拔費,全軍衣履破爛不堪,許多士兵,竟赤腳行軍,對於一向注意軍容風紀的李宗仁,雖說心中不滿,但使他焦慮的卻是糧餉無著,前途吉凶來卜。部下官兵們,原來以為歸編粵軍,離開六萬大山那個窮山溝,便可擺脫困境,沒想到整天行軍,衣食無著,比起山溝裡的日子還過得艱難,因此全軍怨聲載道,牢騷滿腹,行行止止,部伍不整。走著走著,有的士兵便扔下槍杆,躺倒在路旁,任憑官長怎麼嗬斥,也不肯起來。那俞作柏又生就一副火爆脾氣,見了或則拳打腳踢或則用駁殼槍嚇唬。有些不怕死的老油子兵,不是乘機攜械逃跑,便是躺倒不起。一次,俞作柏正鞭笞一名倒地不起的士兵,李宗仁見了,忙過來勸道:“不可鞭打他們,說實在的,我要不是官長,也早就躺下了!”說完忙扶起那士兵,好言勸道:“這位弟兄,我也和你們一樣,大半日還沒吃飯,你看我這雙腳!”李宗仁穿的是一雙破爛布鞋,裸露的腳趾,磨起一串串紫色的血泡。那士兵含著淚水,巍巍顫顫地站了起來,說道:“司令,我……我跟你走!”又走了幾日,這一日到達民樂圩,往前,渡過邕江,便是橫縣縣城了。李宗仁加倍警惕,行軍大隊前方和左、右兩翼,均派出搜索部隊,嚴防粵軍暗算。大隊剛進入民樂圩,忽見前方數騎如飛而來,李宗仁看時,是幾位粵軍軍官,由李部先頭部隊的連長封高英陪同而來,封連長也騎著一匹馬。到了李宗仁麵前,封連長滾鞍下馬,報告道:“司令,這是陳總司令派來的點驗人員。”他指著一位上校向李宗仁介紹道:“這位是粵軍總司令部的張參謀,點驗組長官。”封高英說完,那位上校也不下馬,隻是揮著馬鞭傲慢地命令道:“奉陳總司令之命,著你部停止前進,就地接受點驗。”李宗仁見那上校軍官用馬鞭指著他,心中極不痛快,但聽陳炯明命他不去橫縣,心中卻又踏實一些了。但是,粵軍是否會趁點驗之機,猝然包圍而繳械呢?李宗仁不得不防,因此這時他也沒心思再計較那上校參謀的傲慢無禮了,臉上立刻堆上笑容,向那上校參謀說道:“請張參謀到司令部休息片刻,讓我去安排點驗之事。”說罷把那上校和幾位粵軍軍官請進了他的司令部裡,由尹承綱奉陪,鴿煙喝茶。李宗仁和封高英走出司令部,封高英說道:“司令,據我剛才派出的偵察人員回來報告,前麵邕江已被粵軍封鎖,戒備森嚴,現在陳炯明又命我軍就地接受點驗,我看粵軍定會趁我軍點驗無備,突然包圍繳械。”李宗仁沉思了一下,說道:“完全有可能。但是,我軍左、右兩翼卻並未發現敵情,看來粵軍阻我渡江的意圖似乎僅是提防我軍突然襲擊他們,因此戒備森嚴。”李宗仁停了一下,又說道:“現在非常時期,什麼情況都會發生,我們既已到此,總要接受點驗,但要加倍提防。”說罷,他帶著封高英,布置點驗的事去了。為了防止粵軍突然襲擊,包圍繳械,李宗仁在幾個高地上派了觀察哨,發現敵情,即鳴槍為一號。又派出了十幾名精悍的便衣人員,四出偵察,把觸角伸得遠遠的,在點驗地點的選擇上,他選擇了四個有利於部隊在發生情況時便於緊急散開,搶占有利地形的高坡,並決定全軍分四批接受點驗。當這一切都布署就緒之後,李宗仁和封高英才回到司令部。李宗仁對那上校軍官說道:“點驗之事已向全軍宣布,並已準備就緒,請張參謀前往視事。”那位上校參謀嘴裡哼了兩聲,屁股卻總是坐著不動,接著不住地打起哈欠來,鼻涕口水也一齊來了。李宗仁知道,那是鴉片煙癮發作的緣故,他鄙夷地看了那上校參謀一眼,但又不敢發火,隻得說道:“敝部從上至下,皆無吸食鴉片煙的習慣,請尹連長到好上去和商會商量商量,為張參謀尋覓煙榻煙具。”尹承綱出去不久,便著人抬來了一張煙榻,一副煙具,剛擺放好,那上校參謀便迫不及待地躺了上去,忙著裝煙燒鬥,一時間,橫床直竹,司令部裡煙霧繚繞,李宗仁皺著眉頭,但又不便離開,隻得強忍著坐在一旁。那上校參謀過足了煙癮,這才從煙榻上爬起來,整整服裝,精神抖擻地對李宗仁說道:“李司令,我要開始點驗了。”李宗仁說道:“請吧!”李宗仁陪著那上校參謀,走出了司令部,到達部隊的四個集結地點,李宗仁說道:“敝部人員裝備全部集結在此,請張參謀逐一點驗。”那上校參謀看了一眼,忽然厲聲責問道:“李司令,請問你部是在接受總部點驗,還是舉兵叛亂?”李宗仁這才發現,那四個集結點上的部隊,都已進入戒備狀態,全軍依托地形,嚴陣以待,步槍都已上了雪亮的刺刀,德造克魯伯水涼重機槍和粵造氣涼重機槍那長長的子彈帶早已卡進槍膛,李宗仁見了也不由暗自大吃一驚。這時,隻見封高英飛馬而來,跑到李宗仁麵前,滾鞍下馬,急忙把李宗仁拉到一旁,悄聲報告道,“司令,邕江上、下遊均發現小股粵軍渡江朝我軍左右兩翼開進!”“啊?”李宗仁猛地抬起頭來,隻見天邊黑鴉鴉地聚積起一堆烏雲,一道閃電在雲層中燃燒,雷聲隆隆,疾風淹遭。一場醞釀已久的暴雨,眼看就要到來!“你看清了,隻有小股粵軍從我上、下遊渡江?”李宗仁隨即鎮靜地問道。“沒錯,兩股渡江的粵軍最多一個連,我親自前去看過的。”封高英答道。“這是粵軍由縣城派出的警戒部隊。”李宗仁肯定地說道。“何以見得?”封高英問道。“粵軍如要攻擊我們,他們不會主動渡江,而是令我們渡江,半渡擊之,才能重創我軍;如粵軍欲將我軍包圍繳械,必選一有利地形四麵暗布伏兵,待我軍集合時動手,但經過偵察,四周並無伏兵。這說明駐橫縣之粵軍兵力有限,對我軍不構成威脅。”李宗仁命令道:“你去傳達我的命令,要全軍持槍集合,重武器就地架放,立刻接受點驗!”“司令……”封高英不放心地望著李宗仁。“去吧!”李宗仁揮揮手。封高英馳馬去了,李宗仁趕忙走過來,對那上校參謀陪笑道:“張參謀,適才敝軍進行小小的演習,不必誤會,我已命令全軍整隊接受點驗,請吧!”上校參謀一看,果然剛才伏地臥倒,進行戒備的部隊正在列隊集會,輕重機槍和山炮已架放在隊前,他這才在李宗仁的陪同下,向集合的隊伍前走去,開始點驗。經過點驗,李部共有二千餘人,步槍一千零四支,德國克魯伯廠造水涼重機槍六挺,廣東石井兵工廠製氣涼重機槍四挺。另有德國克魯伯廠造七升的五退管山炮四門。點驗完畢,李宗仁又陪那上校參謀回到司令部,剛坐下,上校參謀便問道:“李司令,你部的編製是……”李宗仁隨即答道:“粵軍總部已給敝軍‘粵桂邊防軍第三路’的番號,陳總司令委我為本軍的司令,司令之下轄兩個支隊。支隊設支隊司令。第一支隊司令為李石愚,第二支隊司令為何武。每個支隊下轄兩營,每營直轄四連,每連轄三排。第一支隊的兩位營長為俞作柏,鐘祖培;第二支隊的兩位營長為伍廷颺、陸超。”本來,自陳炯明給李宗仁部“粵桂邊防軍第三路”的番號後,李宗仁雖任了司令,但由於全軍久困山中,赴橫縣點驗又走得倉促,因此部隊來不及整編,隻是為了應付粵軍總部的點驗、臨時和幾位連長商量了一下。關於部隊的編製,李宗仁頗費了一番心思,如果他司令之下隻轄幾位營長,那麼論實力,他就隻相當於團長階級了。但如果在司令之下,設師長、旅長、團長,粵軍總部派人一點驗,他的部隊僅二千餘人,很可能會取銷他的“粵桂邊防軍第三路”的番號,這樣既不利於將來的發展,又難以籠絡住現在這批部下,他左思又想,絞儘腦汁,才想出在司令之下設兩個支隊,支隊編製靈活得很,可大可小,支隊之下再轄兩個營,把那幾位有能力的連長升為營長,這樣做既可應付粵軍總部的點驗,又可籠絡住部下,有利於部隊的發展。因此,當這位上校參謀問到編製時,李宗仁便井井有條地說了起來。上校參謀聽後,用那雙細小的眼睛狡黯地盯著李宗仁,問道:“李司令,我們粵軍隻有軍、師、團、營、連、排的編製,你這支隊相當於哪一級編製,支隊司令是什麼階級?”李宗仁不慌不忙地笑著說道:“張參謀,陳總司令給敝軍的番號既不是粵軍、又不是桂軍,而是‘粵桂邊防軍第三路’,因此理所當然,敝軍的編製既不同於粵軍,也不同於桂軍支隊嘛?”李宗仁眨了眨眼睛,說道,“敝軍的支隊相當於粵軍的師,又相當於桂軍的軍,支隊司令也就相當於軍長、師長階級吧!”那上校參謀聽得出李宗仁在討價還價,便不耐煩地用手指敲著桌子說道:“我說的是實力,不是空架子,李司令,你部僅有二千餘人……”談判僵持下去了,在門外候著的尹承綱忙笑眯眯地走了進來,向張參謀和李宗仁點了點頭,說道:“張參謀,我們已備好便飯,請你賞臉。”說著又將一大包東西送到麵前,笑道,“這是上等雲南貨,請張參謀笑納。”張參謀見了那一大包上等的雲南煙土,笑得嘴都合不攏了,遂不再提編製的事,便和李宗仁、尹承綱走出司令部,吃喝去了。點驗既畢,吃喝亦了,張參謀這才命隨從打開一隻皮箱,露出白花花的銀毫,對李宗仁說道:“李司令,這是總部發給你部的二十天夥食費,計士兵每人每天夥食銀二角,官長加倍,請在收據上簽字吧!”李宗仁一看那收據上,總部發給的夥食費明明是一個月,那十天的夥食費,不用說是進了這位張參謀的腰包了,李宗仁敢怒而不敢言,隻得忍氣吞聲簽了字。李宗仁隨即命令集合全軍,當眾把這二十天夥食費散發給每個官兵,自己分文不多取,那位張參謀暗暗驚奇,忙問站在身旁的尹承綱道:“你們李司令一向都是這樣的麼?”尹承綱答道:“我和李司令共事有年,他從不克扣士兵軍餉,不吃空名,軍需公開。”張參謀訕笑著點頭道:“難得,難得,李司令如此廉潔奉公真是難得呀!”點驗後張參謀回粵軍總部複命去了,總部隨即命令李宗仁部開駐北流。北流是玉林五屬的一縣,李宗仁率軍到達北流後,將所部擴為十六個連分駐城郊訓練,並隨時剿匪。因北流一帶土匪經常出沒,殺人越貨,弄得民不聊生。到北流不久,一天,尹承綱陪著兩位軍人來司令部見李宗仁。尹承綱現任李宗仁司令部的中校參謀,代行參謀長之職。他把那兩位軍人給李宗仁介紹道:“司令,這兩位是粵軍總部陳總司令派到我軍的聯絡參謀。”那位上校階級的參謀睜大一雙細小的眼睛,向李宗仁躬躬身子:“在橫縣點驗之時,與李司令已相識,今後,望多多包函。”說著又指著那位中校階級的參謀道,“這位姓劉,是初次與李司令相見。”那中校劉參謀也向李宗仁躬了躬身子,說道:“請李司令多多抬舉!”張參謀接著從衣袋裡取出一個大信封,遞與李宗仁,顯得頗有身份地說道:“這是陳總司令給李司令的親筆函件。”李宗仁見張參謀那副神氣,心中老大不快,及待拆閱陳炯明的信後,見陳函委派張、劉二人為該軍之聯絡參謀,今後一切重大事宜,皆得與之商量雲雲。心想,這是什麼聯絡參謀,與監軍何易?內心更是不悅。但他也沒說什麼,隻是望著張參謀訴起苦來:“張參謀,本軍自橫縣點驗後,開赴北流已是一月有餘,前時發的微末夥食費,早已花光,全軍盼餉有如大旱之望雲霓,陳總司令把二位派來我部,想對此必有見地。”張參謀打著哈哈,說道:“李司令,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軍餉為何不可就地籌集,想這北流乃玉林五屬之縣份,是富庶之區,我軍駐此,地方自應供給不誤,何敢抗拒?”李宗仁搖首道:“不可,不可,我李某人當下級軍官時不但本人不妄取於民,即對部下也嚴加約束,我今升為本軍司令,自駐軍北流以來,早已嚴令全軍,不占民房,不派捐稅,嚴禁煙賭,公平買賣。”張參謀卻不以為然地說道:“按往昔駐軍通例,總是就地取材,派捐包賭,軍民也不以為異。”李宗仁堅決地說道:“我駐軍北流,決心廢此通例。”說著意味深長地看著張參謀,“張參謀,到時候說不定連買煙土都沒錢啊!”張參謀隻是嘿嘿地訕笑著,心想:我走遍大江南北,還沒見過吃素念佛的丘八哩,你嘴上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張參謀到任不久,陳炯明又派了一位姓胡的鎮守使率兵三千駐紮在玉林城內。北流距玉林,僅有六十餘裡,胡部平時警戒森嚴,且常派人到北流來察看李部虛實。李宗仁心黑明白,這支軍隊,是陳炯明專門派來監視自己的,李宗仁心想,陳炯明身為總司令,卻心地如此狹窄多疑,給我派來兩位坐探一般的聯絡參謀尚嫌不夠,今又派三千人馬來監視我,陳炯明如此不相信我,當初又何必接受他的改編!因此每每想自找出路,但又苦於自己兵少力薄,僅能局處北流一隅,寄人籬下,仰人鼻息,心中甚為苦悶。但對部下,他卻一既如往,嚴加管束,各項學、術訓練,每日都抓得甚緊,他常到操場,親自督促,為官兵們示範動作。他的馬術、體操、步兵操都是做得極好的,射擊、戰術動作也精湛熟練,因此官兵們也自是敬佩,部隊訓練,頗有長進。但是,時間一久,問題也就跟著來了。他不派捐稅,嚴禁煙賭,公平買賣,雖頗得民心,但全軍生活極端清苦,看看也實在難以維持下去了。特彆是那位駐兵玉林監視他的胡鎮守使,卻公開包煙聚賭,派捐抽稅,甚至無理勒索,隨意苛求,雖紳商路謗與日俱增,但他的部隊,自上而下,都搜刮得不少浮財,士兵官佐,每日吃喝嫖賭,花天酒地,為所欲為,這對六十裡外的李宗仁部隊,產生了相當大的離心作用。有一天,俞作柏和伍廷颺、鐘祖培等幾位營長到司令部來見李宗仁。俞作柏進了司令部、二話沒說,解下腰上的駁殼槍,往桌上一丟,對李宗仁說道:“報告司令,這個家夥,我不要了!”李宗仁頗感詫異地問道:“為什麼?”俞作柏一屁股坐在那張硬板凳上,牢騷滿腹地發泄道:“離此地百多裡的桂平縣西山,有座龍華寺,香火十分旺盛,司令,你何不把我們全軍都帶去西山,削發為僧呢?”“一個月都沒有見到一星半點肉了,司令,這樣下去,我帶不了兵啦!”伍廷颺也不滿地說道。李宗仁這才明白,這幾位營長是來向他發牢騷的,確實,部隊生活非常清苦,再這樣下去,兵不走,官也要走了,他的部隊,他的事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能退步嗎?驀地,一場生與死的搏鬥場麵倏地展現在他的眼前:那是去年夏秋之際,陸榮廷在廣東失敗,粵軍追擊桂軍,李宗仁所在的林虎第二軍在退回廣西途中,被粵軍李福林、魏邦平阻於天險蓮塘口。那蓮塘口險峻異常,在兩列高山中露出唯一“出口”,隻有二、三百米寬。粵軍在兩側的山坡上和正麵的狹穀中,都築有工事,架設機槍,居高臨下。正是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形勢非常危迫,總司令林虎親赴前線督戰,猛攻蓮塘口,終日激戰未能攻下。當時擔任後衛的營長李宗仁目動請纓,決心為全軍殺開一條血路。他當即召集都下的四位連長訓話,對大家說道,“進攻蓮塘口是死裡求生、義無反顧,這次搶關,勢在必得。否則隻有全軍繳械!”說罷,李宗仁親率全營五百餘人,在峽口前麵附近散開。他自己帶著掌旗兵和號兵衝在前麵。粵軍的輕重機槍和步槍猛烈掃射,封鎖著這二、三百米的峽口。李宗仁命令全營號兵猛吹衝鋒號,一聲喊殺,全營蜂擁而上,冒死衝鋒,一舉將粵軍陣地突破,終於為林虎軍退回廣西殺開了一條血路。這一役,李宗仁全營傷亡一百數十人,隨身的一名掌旗兵陣亡,兩名號兵,一死一傷,兩名衛兵也傷了一個……想起這些,李宗仁激動起來,他對幾位營長說道:“當初,我不願在六萬大山中過打家劫舍的土匪生活,是因為當土匪成不了什麼氣候,縱使象陸榮廷這樣土匪出身的人,雖奪得了廣西和廣東地盤,但稱雄於一時便徹底垮台。我也不願意當象現在這樣一些向民眾敲榨勒索,明爭暗搶與土匪無異的軍隊的將領,這樣的將領雖可擁兵自重於一方,但他的命運也隻是過眼煙雲!”那俞作柏本是一個極有野心的人,聽李宗仁這麼一說,忙翻了翻眼皮,問道:“司令,你想做什麼樣的人?”“大丈夫當氣吞山河,囊括四海,雄視九洲!”李宗仁這番話真是碰石出火,落地有聲,直驚得俞作柏、伍廷颺,鐘祖培這幾個營長麵麵相覷。鐘祖培歎了一聲,說道:“司令誌氣不凡,隻是,我們才這麼點小小的本錢啊!”他伸出兩個手指晃了晃。“漢高祖劉邦當初位不過一亭長,手中隻有一把劍,後來竟得天下!”李宗仁兩手叉腰兩眼雪亮,亮得象兩把劍。伍廷颺說道:“司令的雄心大誌,令人敬佩,我等也願追隨司令,做一番大事業。隻是眼下部隊餉項全無,眼看就要餓飯了,恐怕再難維持下去。”李宗仁道:“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餐不吃餓得慌’,沒有飯吃則百事無成,你們不說,我也清楚。”他沉思了一陣,說道,“看來眼下隻有這一招了。”俞作柏忙問道:“司令有何高招?”李宗仁向幾位營長招了招手,說道:“你們跟我來吧!”幾位營長一時不知李宗仁想出什麼辦法,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隻好跟著他走。來到司令部西頭的一間庫房前,李宗仁命守庫的士兵開了庫房,把幾位營長領了進去,他指著槍架上那排列整齊的一批步槍說道:“這是從各連傷病士兵中繳回庫在的二百支閒槍,我決定每支槍配上二百發子彈,折價每支一百五十元:賣給本地防匪團體,估計可得洋一萬五千元,充作全軍夥食費。”俞作柏見李宗仁要賣槍,心痛地說道:“司令,這是我軍的命根子呀,賣掉它……”李宗仁忙打斷俞作柏的話,說道:“我軍的命根子不是槍杆子,而是民心,自古得天下者先得民心,北流乃玉林五屬之一,地方富庶,這塊地盤,經營得好,將來可以大有發展啊!這一百支槍算得了什麼。”李宗仁賣槍解決全軍夥食費的事,不久便讓地方紳商們知道了,他們見李部軍紀嚴明,與民無犯,又勤於剿匪,保境安民,便樂於為李部籌集糧晌,李宗仁終於度過了這道難關。卻說陳炯明派來的那兩位聯絡參謀,本是為監視李部而來的,他們原以為北流地方富庶,他們又是欽差大臣,大可撈一把的。現在見李宗仁賣槍度日,全軍生活艱苦,司令李宗仁一日三餐也是清茶淡飯,平時總是在訓練場上和士兵一道摸爬滾打,滿頭大汗,一身塵土。這兩位聯絡參謀當然過不慣這種生活,特彆是那位煙癮極大的張參謀,每日常常煙癮發作,鼻涕口水一齊流,可是囊中空空如也,尹承綱也不再笑嘻嘻的送上等雲南煙土來了。便借口回南寧去向總部彙報,一去竟不返了。可是不久,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卻下了一道命令,要李宗仁將所部的四門德造七升的五退管山炮上繳,李宗仁問其原委,陳炯明函複說因為李部原是步兵,不必有炮,令其即日將炮交出,口氣堅決,不容遲緩。李宗仁可以賣掉那一百支步槍,一但這四門山炮一旦上繳,他的部隊的戰力將大大下降。因此接到陳炯明的繳炮令啟,他又行文到粵軍總司令部,以剿匪需要為名婉拒。誰知行文呈送上去不久,忽接陳炯明要他即日出發去南寧的電令。李宗仁自忖,此恐與繳炮之事有關,但陳炯明居心叵測,如遵令赴邕吉凶難料,便召集部下官佐,開會商議。會上大家認為廠陳炯明兩番下令我軍繳炮,而我們都不遵其令,定是疑我將有異動,以電召李司令去南寧為由,乘機扣押作人質,然後將我軍繳械遣散。因此南寧絕不可去。俞作柏還擂著桌子說道:“怕他陳炯明怎的,逼得急了,我們就再反上山去!”鐘祖培也道:“對,不行就再上六萬大山!”何武也高聲說道:“我們上山、下山,又闖過了點驗這一關,已經脫離虎口,為何還要送上門去?”尹承綱沉思良久,說道:“事已至此,去亦難,不去亦難,去與不去,請司令自決。”李宗仁想了想,最後說道:“目今廣西是粵軍的天下,我軍區區兩千餘人,斷難與之抗衡,唯有委屈求全,靜待時機。因此,我不如遵命赴譽,見機行事,與之周旋,或可有餘地。再者,新任省長馬君武先生,與我是桂林同鄉,我到南寧,設法拜訪馬省長,如得他的支持,對我們今後在廣西的發展豈不有利?”李宗仁見部下不說話,知他們為他的安全擔心,便笑道:“諸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沉默了一陣,第一支隊司令李石愚問道:“司令赴邕後,尚或有不測,陳炯明又欲繳我們的械,將如何對付?”李宗仁答道:“古人雲:‘進退盈縮,與時變化,聖人之常道也’,我倘有不測,諸君或戰或降或上山,皆可自作決策,千萬不必為我而投鼠忌器。”第二天,李宗仁帶衛士一名,離開北流,前往貴縣,乘船往南寧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