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南京衛戍軍調整部署的時候,日軍華中方麵軍的兩個軍已經向南京直撲而來。由朝香宮鳩彥親王中將取代因肺病而滯留蘇州療養的鬆井石根,出任司令官所指揮的上海派遣軍正以中島今朝吾中將的第16師團沿寧滬鐵路經常熟、無錫、常州、句容、湯水公路一線,向南京進逼。作為先頭部隊,其步兵第19旅團在草場辰巳少將的指揮下,已經兵臨南京近郊,而該師團的京都步兵第9聯隊、福知山步兵第20聯隊分彆在片桐護郎、大野宣明的指揮下,一路進軍而來,此兩路日軍所過之處無不是一片人間地獄。而吉住良輔的金澤第9師團在蘇州分兵之後,秋山義允少將指揮的由步兵第6旅團編成的秋山支隊在橫渡太湖之後,與井出宣時少將指揮的第18旅團在常州彙合,然後計劃沿金壇、天王寺、淳化鎮公路並列向南京東部方向攻擊前進;善通寺第11師團所屬步兵第10旅團長天穀直次郎少將指揮的由安達二十三大佐的步兵第12聯隊、永津佐比重大佐的步兵第22聯隊,配屬野戰重炮兵、迫擊炮兵各一個大隊,後備炮兵和工兵各一個中隊組成的天穀支隊正沿丹陽、鎮江公路向鎮江進攻,而後準備渡江攻擊揚州,切斷京杭大運河,攻占中國軍在江北的退路。在12月1日攻陷江陰之後,荻洲立兵指揮的第13師團以一部由江陰渡江攻擊靖江,切斷南通與揚州的聯係,主力沿常州、奔牛鎮公路前進,直撲江蘇省省會鎮江,計劃在攻占鎮江後,派主力渡江配合天穀支隊圍攻揚州,並向滁縣迂回攻擊,切斷津浦鐵路,同時在江南方向留下一部,進攻南京的戰役。鷹森孝大佐指揮的名古屋第3師團步兵第68聯隊則是繼續配合第9師團作戰。第10軍方麵,遵照華中方麵軍的命令,柳川平助司令官部署末鬆茂治中將的第114師團沿太湖南岸北上兵臨宜興,沿溧陽、溧水公路向南京南部方向攻擊前進,計劃在進占溧陽、溧水之後,攻占秣陵關,突破中國軍的防線後,直撲南京郊外的花神廟,到時候再與第6師團會攻雨花台。穀壽夫的第6師團則沿廣德、洪蘭埠公路,在第114師團之後,也向南京南部方向攻擊前進,計劃以國崎支隊沿廣德、郎溪公路進占太平一線,而後渡江迂回至浦口附近,切斷南京守軍北退之路;牛島貞雄的第18師團則經宣城繞行,計劃在攻陷蕪湖之後,切斷中國守軍的西退之路。現在對於沿江攻擊前進的日軍第13師團、混成騎兵隊等部來說,位於南京以東的丹陽、鎮江一線成了阻擋在前的唯一障礙了。隻有拔除了鎮江這一要點,陸、海軍才能夠會同作戰,完成對南京的徹底合圍。不過鎮江這一江蘇省的省會之城也不是那麼好攻占的,由於鎮江是國民政府首都南京的大門,所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城塞組在這裡構築了自吳淞、江陰之後,長江下遊第三大重要江防要塞。對日備戰開始後,國民政府對鎮江要塞很重視,曾先後派朱培德、唐生智、馮玉祥等高級將領到鎮江視察過要塞建設情況,軍令部更是屢次指示要塞要增設各種永久性的國防工事,以鞏固炮台。鎮江要塞雖不如江陰要塞那番設施完全,但也可以稱是完善、先進的了。但是和江陰要塞的任務一樣,鎮江要塞所承擔的作戰任務也是“封鎖長江的江麵,阻擊敵艦西進,並在有效射程內消滅之,確保我長江流域的安全”。而根據這一作戰目標的要求,要塞的炮兵設置也是以正對江麵為主,陸上為次。掩護要塞炮台的安全,及彌補炮台火力之不及的任務則是由要塞守備營承擔。對於鎮江要塞的情況,日軍華東方麵軍司令部負責情報的第二課搜羅得很是周全,鎮江要塞司令部設在鎮江城內河邊街的倉庫內,司令部下設副官室、軍需室、軍械室。要塞轄象山、焦山、都天廟、圌山關4個炮台,1個守備營,通信連,工兵連。其中守備營的位置在象山營房,下轄3個步兵連和1個重機槍連。通信連直屬司令部指揮,工兵連由軍政部城塞組臨時調用。要塞炮的具體部署是:位於鎮江東碼頭附近的象山炮台共有十二門炮,其中有二十四公分口徑四門,有掩蔽部設備,射向正對長江江麵,配置十五公分口徑四門,配備在合山,係露天炮台,射向陸上和江麵兩用,每分台設台員一,每炮設炮兵一班;焦山炮台位於長江中心小島上,與象台隔江而望,共有八門炮,都是九公分五口徑,射向水陸兩用,每門炮設台員一,炮兵一班;都天廟炮台則位於長江北岸,共有八門炮,其中二十四公分口徑有四門,設有永久性掩蔽部,射向正對長江江麵,還有九公分五口徑四門,可以機動使用,每門炮設台員一,炮兵一班;圌山關炮台則位於大港鎮附近,距城約五十華裡,共有十二門炮,其中有二十四公分口徑四門,設在江邊,有堅固掩蔽部,射向正對長江江麵;另有九公分五口徑八門,分設龜山一帶,均設有掩蔽部,射向水陸兩用,每分台設有台員一,每炮設有炮兵一班。就在日軍華中方麵軍積極準備進攻鎮江要塞的同時,鎮江要塞方麵也在積極備戰。江陰要塞失守後,江陰要塞司令許康撤到鎮江要塞,向鎮江司令林顯揚、王庚參謀長說明了前方軍情,由於吳福線、錫澄線兩道國防工事線均已失去防禦戰鬥作用,日軍乘勢西下首先必定會向鎮江第三道防線推進。鎮江要塞的備戰工作刻不容緩。林顯揚司令在要求所有要塞部隊迅即進入戰鬥準備的同時,還以司令部的命令在守備營采取自願報名的方式,挑選了50多名敢死隊員,置於司令部內,隨時聽候調遣。隨後,又向各炮台和守備部隊下達了戰鬥命令:“要求守備營第一連,附重機槍兩挺,通信兵一班,立即進入禹山陣地,監視丹徒鎮方向敵人動態,如發現有情況,即向指揮所報告;守備營第二連,附重機槍兩挺,通信兵一班,進入鎮象路小高地,對滬寧鐵路、公路嚴密防範,左與第1連聯係,右與北固山軍士哨聯係,守備營第三連,工兵連為預備隊,歸守備營副營長指揮,並由第三連派軍士哨駐北固山甘露寺附近,瞭望敵我情況。象台炮台、焦山炮台、都天廟炮台、圌山關炮台官兵進入各炮炮位,隨時進入戰鬥,並與敢死隊歸指揮所直接指揮,隨時聽候調遣,隊長不得離開崗位,並嚴密注視鎮象公路情況;司令部非作戰人員,歸秘書湯讚清指揮,攜帶案卷、器材先轉江北六圩附近,設立後方,並與都天廟炮台取得聯係;司令、參謀長等立即進入象山指揮所。”雖然鎮江要塞已經進入備戰狀態,但是鎮江附近的防禦卻很單薄。雖然早在11月下旬第71軍軍長王敬久就率部到達鎮江附近,但在12月初,王敬久卻率軍部撤至龍潭,所轄第87師由師長沈發藻帶領繼續留駐鎮江,與鎮江要塞保持聯係。但當日軍進逼鎮江時,該師主力撤回南京,要塞區隻得與江蘇保安處保持聯係。之所以第87師會撤往南京,主要是南京守備兵力不足及第71軍兵力有限的緣故。雖然第87師有部隊共計3個旅6個團及炮、工、通信、運輸等營,但是第71軍下轄的部隊實際隻有87師1個師。在軍長王敬久和師長沈發藻帶領3個團和師直屬部隊撤離鎮江之後,鎮江的第87師部隊隻有3個團和在鎮江臨時撥調指揮的江蘇省保安第4團,負責指揮鎮江城守備任務的是261旅旅長陳頤鼎和260旅旅長劉啟雄。留在鎮江的部隊歸屬江防司令劉興指揮,不過由於劉興在龍潭,實際上第87師並沒有和劉興發生指揮關係,僅僅隻有命令上的下達。隨後第71軍軍部又下令劉啟雄和向鳳武率部撤往南京,這樣留在鎮江城的部隊就隻有陳頤鼎第261旅了。常州失陷後,日軍混成騎兵隊、第13師團、天穀支隊等部即分兩路向鎮江進攻,一路沿鎮江至丹陽公路進犯,另一路沿鎮江通往常州公路進犯。12月3日這天,日軍前衛部隊一部已接近要塞區,與守備禹山陣地的守備營第1連發生接觸。第二天早晨,日軍再次進犯,遭到守備營第2連機槍協助第1連藏書網重創,隨後即改道沿公路向鎮江城前進。此時由於友軍第87師主力已離開鎮江開往南京,保衛鎮江城隻有依靠江蘇省保安部隊。同時江蘇省政府主席陳果夫、保安處長項玫莊,正在奉命向接替省主席兼警備司令的韓德勤、接替保安處長李守維交接工作中,這個時候,鎮江城內秩序已十分混亂,韓德勤、李守維主持的江蘇省府邊接收邊撤退,而保安部隊則是邊抵抗邊掩護。江蘇省政府在派出省保安處聯絡參謀吳震通知鎮江要塞方麵:“敵軍占領丹陽後,逐步逼近鎮江,正與友軍激戰中。”之後,便開始撤離鎮江城轉移揚州,鎮江城僅留兩個保安團掩護省政府轉移,其餘保安團也開始全部撤向江北。由於沒有了掩護部隊,鎮江要塞方麵隻能根據以上情況,司令部又作布置:“聯絡參謀吳震仍隨省保安處撤到揚州,使要塞與保安處確保密切聯係;司令部後方由六圩轉移到離揚州二十華裡的施家橋;守備營嚴守陣地,防敵繼續進犯;各炮台台長嚴守戰鬥崗位,嚴密監視長江江麵敵艦活動;敢死隊嚴守鎮江城通往象山的公路,並派出軍士哨駐北固山附近,監視敵情;預備隊派必要兵力,控製沿江民船,作機動使用;司令林顯揚暫離指揮所去江北後方司令部,維持後方事宜;參謀長王庚帶必要人員,仍留象山指揮所,堅守崗位,負責指揮。”
5、鞏固鎮江城(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