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圍殲黃百韜兵團,還是在阻擊孫元良兵團時,從西柏坡的毛澤東,到淮海前線總前委的指揮員們,每天都在注視著戰場西部的另一個軍事集團,這就是國民黨軍隊的十二兵團,即黃維兵團。十二兵團其下有十八軍、十軍、十四軍、八十五軍四個軍,還有一個快速縱隊,其核心力量是國民黨軍隊中赫赫有名的十八軍。十八軍是國民黨軍隊中儘人皆知的陳誠的基本隊伍,“五大主力”中排名第一的王牌軍隊中的王牌,其前身是當年蔣介石所屬的6個師中的第十一師,由十一師擴編為十八軍是在1930年。十八軍是五大主力中軍史最長、實力最強、影響最大的一支老牌勁旅。“十一”二字合為“土”字,“十八”二字合為“木”字,從原來的十一師和後來的十八軍中先後產生了5個一級上將、4任參謀總長、兩任海軍司令、1個空軍司令、1個聯勤總司令、20多個軍長。這個當時被稱為“土木係”的軍事集團,是國民黨軍隊中,特彆是黃埔係中最大的派係。在第一次國內戰爭中起家的十八軍在經過抗日戰爭之後,已經發展為10個軍。而十八軍則以老兵多、配備好(裝備有各99lib?種火炮440多門)、機動性強(裝備有汽車近400輛)、作戰經驗豐富而為國民黨軍隊內諸軍之冠,故而被稱為“五大主力”之首。蔣介石和陳誠之所以一定要黃維出任十二兵團的司令長官,除了認為他頭腦清醒、穩重可靠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因為他是老資格的土木係,從1928年起就在十一師任團長,以後任過十八軍軍長。現在十二兵團中的4個軍中,十八軍是其核心和骨乾;十軍是由十八軍的建製部隊和官兵調撥而成,當然也是土木係的骨乾隊伍;十四軍和土木係關係很深(十四軍的前任軍長羅廣文屬於陳誠派係人物,曾任過十八軍的師長和軍長,十四軍現任軍長熊綬春則是黃維的同鄉和在黃埔的先後同學);隻有八十五軍不是土木係,而接近何應欽。所以,在這樣的部隊中,如果不是土木係的前輩,是無法指揮這些蔣介石和陳誠的嫡係隊伍的。十二兵團是1948年9月下旬在武漢組建的,屬於武漢“剿總”白崇禧指揮。10月初,白崇禧要黃維向襄城、魯山方向進犯我解放區,並往泌陽、唐河、南陽一帶進行掃蕩,其目的是為了把我中原野戰軍牽製在豫西地區,以免中原野戰軍向東發展,同華東野戰軍會合。但是當黃維率軍向豫西平原開進時,我中原野戰軍主力已經轉移,沿隴海路一線向東進軍了。就在淮海戰役打響的前一天,即11月5日,黃維得到蔣介石電令,要黃維兵團立即東進,參加徐蚌會戰,到達徐州後即由徐州“剿總”指揮。黃維認為蔣介石這一“打通徐蚌,會師徐州”的部署完全是處置失當,因為要讓一支軍隊在敵方大軍正在側麵監視之時千裡迢迢去赴援徐州,乃是兵家之大忌,極易被敵方在精心準備之下側擊或阻擊。但是,由於蔣介石對此事絕無任何爭論的餘地,不僅要黃維必須東進,而且要黃維儘快出發,火速前進,不得以任何借口延誤。在這種情況下,黃維隻得率軍東進。但是,他不是命令部隊開往徐州,而是命令部隊開往蒙城,打算到了蒙城之後根據情況再做下一步安排。11月8日,黃維兵團的12萬幾乎全機械化的部隊(八十五軍作為第二梯隊延後出發,當黃維已到蒙城時才趕上隊伍)兵分兩路,一路是兵團總部、十八軍、快速縱隊,由確山出發,經正陽、新蔡向阜陽前進;另一路是第十四軍、第十軍,由駐馬店出發,經汝陽向阜陽前進。12日,兩支部隊在阜陽會合,再按照蒙城、宿縣的路線東進。雖然從確山、駐馬店到蒙城距離並不遠,但是十二兵團有戰車和大量的重型武器,道路又很差,沿途還要渡過南汝河、沙河、潁河、西淝河、渦河、北淝河、澮河等河流,所以進展並不快。為了對付可能遭到的阻擊,加快行軍速度,黃維安排十八軍軍長楊伯濤率領十八軍作為開路先鋒。黃維兵團要東進,當然就成為當時位於其北麵的中原野戰軍的重點打擊對象。對於黃維兵團,毛澤東早就密切地注意著它的一舉一動。道理很簡單,這12萬人馬在當時是蔣介石手中最精銳的一支勁旅,如果它投入徐州戰場,將會給我軍增加很大壓力;我軍如果要吃掉它,也得進行認真的準備。早在11月7日,毛澤東在給粟裕、陳士榘、張震的電報中,就已經設想過,淮海戰役的第一階段是解決黃百韜,第二階段就是解決黃維,隻不過並未最後決定。當圍殲黃百韜兵團的戰事打響之後,毛澤東事先沒估計到戰事會是如此難打,原來以為是幾天就可解決,接著就是解決邱清泉的良機,所以毛澤東的打算是在解決了黃百韜,攻占了宿縣之後,在黃維還未到徐州地區與杜聿明集團會合之前,立即就由華野全力殲滅北線的邱清泉、李彌和孫元良兵團,解放徐州。而這時的中野則全力牽製住南線的黃維兵團以及李延年兵團和劉汝明兵團(即原來的第四綏靖區,剛剛改組為第八兵團),保障北線的勝利。待北線取得全勝之後,再由兩大野戰軍共同來解決南線的這三個兵團。後來,徐州方麵攻黃百韜兵團與打援都未能速決,當圍殲黃百韜兵團的戰鬥打響以後,黃維就已經出兵東援,能否就趁黃維東援之時,在運動中尋機加以殲滅,這又是一種可能。對於這種可能,當時在中野的劉伯承、陳毅、鄧小平在考慮,華野的粟裕、譚震林等人也在考慮。11月14日,劉、陳、鄧在給軍委的電報中就已經提出:如敵(按:指黃維兵團)出永城和宿縣,我以集中一、二、三、四、六、九,及華野三、廣共8個縱隊,殲滅黃維為上策。因為黃維在遠道疲憊、脫離後方之運動中,隻先來3個軍7個師,其中強者隻有3個,我軍也能適時……這個方案未被毛澤東所批準,因為毛澤東這時還把注意力放在徐州的邱清泉和李彌身上,想先殲滅邱、李。毛澤東在11月18日給劉、陳、鄧的電報中是這樣安排的:北線何、張起義是第一個大勝利。今後數日內,殲滅黃(百韜)兵團全部,將是第二個勝利。如能精心組織戰鬥,再殲邱、李四五個師,打得邱、李不能動彈,則將是第三個大勝利。但是,戰場上的情況促使前線指揮部必須儘快對黃維兵團下手,因為它已經在11月15日到達阜陽,18日強渡渦河,到達蒙城而距離宿縣隻有70公裡了。黃維原來打算在蒙城停下來,仔細觀察一下態勢再考慮下一步行動,但是蔣介石堅決不準他有所稍停。19日,黃維根據蔣介石的命令,下令向宿縣攻擊前進,妄圖攻占宿縣,重新打通津浦線。11月19日,作為淮海戰役總前委的三位常委,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正式向中央軍委提出了相當具體的緊急建議:徐東作戰,據我們觀察,殲黃百韜使用了華野6個較能攻堅的縱隊,曆時已12晝夜,尚未解決戰鬥。如再以其餘部隊,其中隻有兩三個較能攻堅縱隊,加之部隊必已相當疲憊,刀鋒似已略形鈍挫,以之殲滅較黃為強的邱、李,誠非易事。因此,在目前情況下,最好力爭迅速殲滅黃百韜,爾後將主力集中於徐東、徐南,監視邱、李、孫3兵團,爭取休息十天半月,同時以尚未使用之5個縱隊或3個縱隊用於南線,協同我們殲滅黃維、李延年,這個步驟最為穩妥。如果我們不這樣……馬上打邱、李,既無勝利把握,且可能陷入被動。如何,請考慮。毛澤東在認真考慮了淮海戰役總前委的建議之後,回電報同意了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的建議,決定讓中野全力打黃維,而由華野的六縱代替中野的九縱去對付李延年。華野的粟裕、譚震林、陳士榘、張震也致電中央軍委,表示完全擁護軍委和淮海戰役總前委的決定。由於碾莊的黃百韜在11月22日被殲,黃維在蔣介石的命令之下,發動了全線猛攻,於23日衝過了北淝河,其先頭部隊已經突過了澮河,距津浦路已經不遠。11月23日22時,劉、陳、鄧再次電告中央軍委:殲擊黃維之時機甚好,而李延年、劉汝明仍遲遲不進。因此,我們意見除王、張十一縱(按:指由王秉璋任司令員、張霖之任政委的中野十一縱,此時在徐州東南隨華野的蘇北兵團行動)外,請粟、陳、張以兩三個縱隊對李、劉防禦,至少以4個縱隊加入殲黃維作戰。隻要黃維全部或大部被殲,較之殲滅李、劉更屬有利。如軍委批準,我們即照此執行。在此軍機緊急時刻,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僅在十幾個小時之後,就複電總前委,決定采納劉、陳、鄧的建議,命令中野立即全力對黃維兵團展開行動,同時命令華野派出必要的兵力參加圍殲黃維兵團。這封電報應當是全殲黃維兵團的作戰命令:23日22時電悉。(一)完全同意先打黃維。(二)望粟、陳、張遵劉、陳、鄧部署,派必要兵力參加打黃維。(三)情況緊急時刻,一切由劉、陳、鄧相機處置,不要請示。為什麼毛澤東遲遲下不了圍殲黃維的決心?為什麼他這一次決策竟會在劉、陳、鄧的兩次請求和催促之後才定下來?不是毛澤東不知道這時黃維正在急速東進,也不是他看不出必須阻擊黃維兵團的重要性。毛澤東所以一直在強調要先解決徐州之敵,最後才由兩個野戰軍來共同對付黃維,他首先考慮的是黃維的幾個軍武器精良、建製完整,戰鬥力要比並非蔣介石嫡係部隊的黃百韜兵團強得多。而中原野戰軍此時尚未度過轉戰大彆山之後的困難時期,這時由劉、陳、鄧能夠調動的野戰縱隊隻有7個(其中的十一縱還在華野那邊),總兵力隻有十幾萬人。特彆困難的是武器,重武器在進大彆山時基本上全部丟了,現在整個中野隻有山炮43門,而且總共隻有200多發炮彈。連迫擊炮都隻有207門,炮彈隻有3000多發。至於野炮,隻有四縱有兩門。輕武器中,輕重機槍不少,可是子彈不多,每挺機槍的子彈還不到一個基數(按:彈藥基數是一個軍事常用語,就是在一次補給中配發的彈藥數量,在一般情況下,班用輕機槍是1000發;連用輕機槍是1600發,重機槍是4500發)。用這樣的裝備去和幾乎是全部美式裝備的黃維兵團打硬仗,敵人的一個軍就有各種重型火炮400多門,我們明顯是要吃虧的。這個時期,我軍裝備最好的是東北野戰軍,但它遠離中原戰場;其次就是華東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的人馬較多,粟裕手下有17個縱隊,近40萬人馬。所以,毛澤東為了減輕中野的負擔,一直想讓華野能抽出儘可能多的部隊之時再來殲滅黃維兵團。但是,戰場上的變化是不能完全根據自己的意圖來掌握的,黃維兵團已經氣勢洶洶地殺過來了,如果讓它占領了宿縣,打通了津浦路,與徐州的杜聿明集團合在一起,就很有可能向南撤走,淮海決戰就會半途而廢,我軍用無數人的犧牲換來的成果就會喪失。在這種情況下,總前委和中原野戰軍的領導是以大無畏的精神向中央請戰的,毛澤東和中央軍委也是在不得不打的情況下決定由中原野戰軍為主向黃維兵團發起全麵進攻的。中原野戰軍當時和敵人作戰時絕不是兵強馬壯的部隊,而是相當困難的部隊,我們必須要明白這一點,方能知道他們的勝利真是來之不易,真是可歌、可泣、可敬。必須指出的是,中野對黃維兵團的阻擊早在這之前就已開始。當黃維兵團離開了確山、駐馬店向東開進之後,我中野的一縱、二縱和六縱也就在楊勇、陳再道和王近山的率領下從商丘地區出發向東南急速開進,邁開雙腳走在了機械化的前麵。當黃維兵團到達阜陽時,我中野就已攻克了宿縣。當黃維兵團到達蒙城時,我中野已經在那裡做好了準備在等著。不過,在中央軍委還未下達圍殲黃維兵團的命令之前,那時中野的任務隻是以不斷阻擊的方式來延緩其向東增援徐州的速度。黃維兵團從確山、駐馬店出發之後向東行進,必須要渡過好多條河流,我軍就利用河流設防阻擊它。沒有主力部隊的地方,就由地方部隊在洪河、沙河進行阻擊。這一係列的阻擊戰,延緩了黃維兵團的行軍速度,為我軍主力不久後對黃維兵團的包圍創造了有利條件。第一仗是沙河阻擊戰,是由我鄂豫皖軍區的地方部隊打的。雖然麵對的是敵人開路先鋒、王牌部隊十八軍,但我軍憑借有利地形隔河猛打。十八軍其他器材都有,可就是沒有渡河工具,所以,在鄂豫皖軍區部隊的阻擊下,硬是打得十八軍渡不了河。黃維上陣親自指揮,還是衝不過去。結果是繞了一大圈,在沙河下遊的回溜集搶了一些民船,從下遊渡過了沙河之後,發現原來打阻擊戰的部隊已經無影無蹤,這才修造浮橋,讓大部隊過了沙河。當黃維兵團過了阜陽之後,我中原野戰軍主力已經趕到,便開始對它進行了多次阻擊。第一戰是在黃維兵團過潁河時,中野一縱的十二旅就在潁河東岸與敵人初次交手,阻擊了兩天。第二戰打得最激烈,是從11月18日開始在敵人強渡渦河時展開的激戰。在這之前,一縱的領導就認真察看了地形,探了水深,認為渦河是幾條河中最理想的阻擊陣地,遂決定在渦河西岸修築防禦體係,與黃維兵團較量。在那裡指揮作戰的,是一縱司令員楊勇和政委蘇振華。11月18日黃昏,中野一縱在渦河沿岸的黃家至板橋集一帶的一些小村子裡與敵軍的王牌——第十八軍正式交手,楊勇和蘇振華親自在第一線指揮。十八軍為了搶時間,一到渦河邊就向對岸的我軍陣地進行炮轟,然後就向徐家、侯家陣地發起了4次衝鋒(這一地區的小村莊很多都叫某家、某家),都無法突破我軍陣地。十八軍軍長楊伯濤見強攻不行,就命令其一一八師從遠離我軍陣地的下遊涉水過河,向我軍發起側翼進攻。這一招是我軍原來未曾預料到的,在敵人側擊的方向隻有一個排在擔任警戒,所以很快就被敵人占領了黃家村和陳家村兩處陣地。楊勇得知這一情況,命令二旅立即組織反擊。二旅四團為了堵住敵人向前推進,和敵人反複爭奪黃家村和陳家村,黃家村這個村莊在敵人的炮轟和火焰噴射器的焚燒之下,全部成了一片瓦礫,四團團長晉士林和政委鄭魯都犧牲在陣地上,作戰參謀主動站出來指揮。四團的指戰員們和敵人整整打了兩天兩夜,幾乎全部傷亡,敵人才得以向前進了一步,但十八軍的一一八師也受到了很大的傷亡,黃維隻得把一一八師撤下去,換上十四軍的八十五師繼續向板橋集進行衝擊。可是,無論使用多麼強的火力,都未能突破我軍的正麵陣地。黃維無奈,還是用繞道渡河的辦法,在蒙城以東和蒙城以西兩處涉水過了渦河,再從三個方向憑著他的坦克、大炮,在飛機轟炸的幫助下,一步一步向前推進。可是,我軍卻在渦河一線阻滯了黃維兵團整整三天。過了渦河是北淝河,我軍進行了一次並不很堅決的阻擊之後就撤了。黃維判斷是我軍在渦河阻擊之後已經受到了較重的損失,在短期之內難以再組織起有力的阻擊戰了。於是,他命令各部隊儘快渡過北淝河,向宿縣、徐州前進。11月23日,在澮河南岸的南坪集,黃維兵團又碰上了中野的主力,中野四縱在陳賡司令員的指揮下,中野九縱在秦基偉司令員的指揮下再次阻擊十八軍,又整整打了一天。十八軍軍長楊伯濤親自督陣,一一八師師長尹鐘嶽帶頭衝鋒,敵人不僅使用了各種重型武器,還使用了火焰噴射器,以至南坪集完全成了一片火海。這一天,從早上打到晚上。入夜之後,我軍撤出了陣地。黃維兵團乘勢搶渡澮河。一係列的阻擊戰,為我軍在下一步完全殲滅黃維兵團贏得了十分寶貴的時間。黃維當然不可能知道,北淝河不強的阻擊,澮河先是堅決地打,以後又是主動地撤,都是按事先的布置安排好的。黃維當然更不可能知道,就在他進攻南坪集、強渡澮河的前一天,毛澤東已經下達了全殲他所率領的12萬精兵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