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戰四平(1 / 1)

夏季戰役的第二階段,就是四平之戰。在東北解放戰爭史上,這是“二戰四平”,上一次是四平保衛戰,這一次是四平攻堅戰。介紹一戰四平時,已經談到過四平在東北戰場上的重要位置。可以說,誰控製了四平,誰就在東北戰場上占據了主動。1946年我軍在堅守一個月之後,把四平丟了,南滿和北滿之間被國民黨軍插上了狠狠的一刀,讓我軍吃了不少苦頭。現在,我軍決心要奪回四平。四平的守將是敵七十一軍軍長陳明仁。陳明仁是湖南省醴陵人,黃埔一期出身,在軍校當學生時就以勇猛著稱。1946年1月,他率領七十一軍到東北參加內戰。七十一軍是由蔣介石的警衛部隊改編的,過去又屢立戰功,按理說陳明仁和他的七十一軍應當屬於蔣介石的嫡係主力。可是由於陳明仁生性剛強,在國民黨軍隊中是罕見的連蔣介石都敢頂撞的人(1941年冬天,陳明仁就因為在昆明“頂撞領袖”、“侮辱領袖”,被蔣介石下令由憲兵押回重慶懲治,後因當時的雲南駐軍最高長官關麟征和雲南省地方勢力領袖龍雲共同向蔣介石求情,方得免罪),所以陳明仁在國民黨軍隊中的地位實際上是嫡係中的非嫡係,但是,戰鬥力的確相當強。七十一軍到東北後基本上一直在四平地區,不久前在北上解救德惠之圍和懷德之圍時,七十一軍曾經遭到過我軍的沉重打擊,編製已經不完整。駐在四平的還有十三軍五十四師,在南滿時也曾受到我軍的重創。這兩支部隊都是由地方武裝補充之後才完全恢複建製的。加上一些地方部隊和警務兵力,守軍共有3.4萬人左右。由於七十一軍在四平駐守時間較長,而四平又是兵家必爭之地,陳明仁早已向各界表明了“誓與四平共存亡”的決心,所以七十一軍在四平建立了相當完整的自稱為“銅牆鐵壁”的多層次防禦體係,給我軍的進攻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四平的防禦工事體係搞得相當完整,在市區四周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魚鱗式縱深集團地堡群,在各支撐點或各集團地堡群之間都有通道,在各核心陣地都有地下室和衛星陣地,衛星陣地則由多道障礙組成。這多道障礙是:陷足坑、密集小木架、多層鐵絲網、鹿砦、矮土牆,水中有木樁和絆索的深壕溝、係列地堡和交通壕。在交通要道、主攻方向、核心陣地前,主要支撐點之間都有地雷和高壓電網。在各支點都有獨立的彈藥器材庫和發電設備。整個城市的人員與建築全部要為守城服務,樓有工事,房有暗堡,交通阻絕,射界掃清。這種防禦體係,我軍過去在攻城戰中還從未遇到過。1947年6月初,我東北民主聯軍開始了向四平的圍攻。林彪一共投入了7個師的兵力用於攻堅,17個師的兵力用於打援。攻城的前線指揮員是一縱司令員李天佑。李天佑不久前剛被調到一縱任司令員,原一縱司令員萬毅則改任政委。6月11日,我軍的進攻打響。在逐步掃清外圍之後,14日夜裡發起總攻。用陳明仁自己的話說是“打了二十多年的仗,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猛烈的炮火”。一縱和西滿的三個獨立師先後從西南、西北兩個方向突入市區,與敵人進行巷戰,反複爭奪,打得相當激烈。17日,我六縱也投入戰鬥,攻入了市區的中心守備地帶。可是,由於陳明仁下令部下各自死守,宣布了“臨陣退縮者殺”“放棄陣地者殺”等“十殺令”,任何後退者即由第二線軍隊立即槍殺,所以敵七十一的守衛十分頑強,加上天上有國民黨空軍來助戰和空投彈藥,所以比我軍原來估計的要難打得多。經過19個晝夜的血戰,我軍攻占了四平城的四分之三,但七十一軍仍在拚命防守。陳明仁把城中的所有公務人員組織起來分配到各個陣地參加防守,連倉庫中的糧食包都用來修築工事,搞“焦土作戰”。陳明仁還下令用了我們後來在電影中見過的“撒豆”戰術,就是將用來修工事的袋裝大豆遍撒在街道上(這一招,最早是“一·二八”淞滬抗戰時十九路軍用來對付日軍的),我軍在進攻中一踩上滾珠般的大豆,就因站立不穩而倒地。總之,陳明仁用儘了一切辦法拚死防守。這樣,我軍短時間內很難全部拿下四平。南京的蔣介石見到陳明仁在四平能堅持防守,遂命令杜聿明必須解救四平之圍,還派蔣經國攜他的親筆信到沈陽、到新六軍軍中去宣揚他的說教:“四平的得失關係著整個東北局勢的發展,要抱不成功必成仁的決心,在四平街地區與共軍大決戰。”杜聿明此時還在醫院中,隻得讓鄭洞國率領新六軍、五十二軍、九十三軍和新近從關內調到東北的五十三軍共10個師的兵力,在空軍的支援下星夜北上,又調長春的新一軍南下,從兩麵馳援四平。從6月23日開始,我軍打援部隊三縱、四縱與二縱和敵人在四平以南就開始了不比攻城規模小的阻擊戰,而且全是陣地戰,整整打了一周。林彪考慮到四平之戰已經打了20天,部隊消耗與傷亡很大,敵人的援軍不斷向四平集結,空軍支援的力度很大,敵九十三軍已經突破我軍的阻擊攻抵四平近郊,敵新六軍則已開始向我攻城部隊迂回實行反包圍。再打下去已無多大意義,還有被敵人“一層包一層”的可能。7月1日,林彪下令撤出戰鬥。這一次四平攻堅戰是解放戰爭中的二戰四平,也是我軍在東北戰場上開展的夏季攻勢的核心。這次夏季攻勢曆時50天,我軍在攻城與打援中總計消滅敵人8.2萬人,攻克城鎮42座。二戰四平之後,東北的國民黨軍隊隻能困守在9個大中城市中,整個東北和冀熱遼地區的中小城鎮和農村基本上都被我控製。所以說,二戰四平的戰果是不小的。但是,戰役的預定目標,即攻克四平的任務未能完成。為此,戰後對二戰四平的總結就十分重要。7月1日撤出戰鬥,7月2日,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就聯名下達了進行認真總結的指示;7月13日,林彪又特地寫信給李天佑,要求部隊討論總結經驗教訓問題,並在信中有所自責。在一次會議上,林彪曾經明確表示:“四平沒有打下來主要是我的責任。”打不下四平,說明我軍攻堅的能力還不行,在強大的防禦體係麵前辦法還不多。所以對如何攻堅的總結對於今後的作戰很有意義,著名的“四組一隊”戰術(即在攻堅作戰時組成火力、突擊、爆破、支援四個組,形成分工合作的突擊隊),就是林彪根據六縱十七師師長龍書金的發言總結出來的。作為前線指揮員,李天佑自己在總結中則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犯了輕敵和急躁的毛病,他認為,“從根本問題上看,四平是不應該打的”,而且“今後在東北作戰中,凡是帶有戰略性價值比較大而工事又較堅固的城市,如長春、吉林、沈陽、錦州、四平等城,不僅東北,隻要關內還有一點增援的可能力量時,都必須暫時避免打這樣的城”。持李天佑這種看法的人,可能在當時比較多。40年之後,韓先楚上將在對東北戰局進行回顧與反思時,他認為,“四平攻堅戰是個不成功的戰例”,其主要教訓是:輕敵,平推,未集中兵力,突破口未選好。特彆重要的是,“以後很長時間,甚至到了遼沈戰役前夕,在林彪頭腦中,以及在部分指揮員心理上,就產生了對大城市攻堅仍有顧慮的想法”。這一點,在以後的戰事中就可以見到。這裡,還必須提一下陳明仁。這名在四平之戰中立下了戰死的遺囑、抬出了為自己準備的棺材的戰將,可以說是對國民黨政權效了忠。當時,蔣介石也為他頒發了勳章,升任為第七兵團司令。可是,不久蔣介石的心腹陳誠以“用美國援助的糧食袋修築工事”為理由,報請蔣介石將陳明仁撤去軍職,調任了總統府參軍這一無權無事的閒職。故而陳明仁的部下說:“軍長胸前掛勳章,手中拿撤職令,令人心寒。”陳明仁表麵上一言不發,心中對蔣介石這種任人唯親、信用宵小的做法當然更是深惡痛絕。所以,當後來必須選擇一個地方重新掌握兵權時,陳明仁謝絕了國民黨嫡係劉峙、杜聿明、胡宗南等人的邀請,在1948年10月去了桂係首領白崇禧處。1949年2月,他以第一兵團司令官的身份帶著兩個軍回到家鄉湖南,7月,就任湖南省綏靖總司令部總司令兼長沙警備司令。他將被國民黨特務關押在獄中的中共黨員和革命人士全部釋放,並與國民黨元老、湖南省主席程潛密謀起義。8月4日,他們向全國發出起義通電,使湖南得以和平解放。9月,陳明仁應邀到北京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毛澤東曾專門請他到家中吃飯,並對他說:“你今後仍舊帶部隊吧,我們已決定將你的第一兵團改編為人民解放軍,還由你當司令員。”11月1日,陳明仁所部7萬多人被整編為兩個軍,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兵團,陳明仁任司令員,成為我軍的高級指揮員。以後,二十一兵團又改編為第五十五軍,駐防廣東湛江,保衛祖國的南大門。1955年,陳明仁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我軍開國上將中起義將領隻有3人,即陳明仁、董其武和陶峙嶽),榮獲一級解放勳章。1974年5月21日,陳明仁在北京病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