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業基地創軍工(1 / 1)

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前,中共中央就考慮儘快地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東北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基地,有著全國其他地區都無法比擬的工業原料的生產能力和機械加工能力,兵器生產也很有基礎。如果我們掌握了東北的強大工業生產能力,對全國解放戰爭所急需的各種軍需物資供應將會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為此,根據中央的指示,東北局在東北站穩腳跟之後,就把恢複工業生產,組織軍事工業生產體係作為東北的重要任務來抓。當全力準備大反攻的時刻到來之際,這個任務就顯得更為緊迫。前麵曾經介紹過劉亞樓的一段談話。從那段談話中可以得知,當我軍進入東北時,我們在接收日偽產業這一問題上,並未得到已經進入而且全麵控製了東北的蘇軍的支持。雖然我們在從延安和各根據地選派乾部時就已經有意地選派了若乾這方麵的專門人才去東北,可是他們到東北後根本無法接收日偽產業,當然也就無法組織什麼軍工生產。當時的後勤軍需物資供應,一方麵是靠自己搜集,靠向敵人奪取,另一方麵是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同蘇聯交換。1946年蘇聯因為自然災害而使農業生產受損,穀物缺乏,我們用很大力氣組織了100萬噸糧食與蘇聯交換了一大批日軍武器(因為製式不同,蘇軍一般不用日軍武器)。此外,當時朝鮮的金日成剛從東北回朝鮮不久,和我方聯係較多,對我們態度也很友好,把當時朝鮮用不上的大量日軍武器和其他物資也給了我們不少,兩年之中,共有2000多個車皮。為此,東北局還專門在朝鮮設立了由朱理治負責的東北局駐朝鮮辦事處。但是,上述來源隻能解決一時的困難。為了支援前線,我們必須要有自己強大的軍事工業。在東北建立軍事工業的最早領頭人是韓振紀。韓振紀是河北高邑人,保定陸軍講武堂出身。1931年參加了著名的寧都起義,加入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紅軍中任過副團長,在長征中擔任軍委乾部團參謀長。抗日戰爭中,先在八路軍一一五師任副團長、團政委,以後到新四軍工作,長期擔任新四軍的軍工部長,成為我軍軍工戰線的重要領導乾部。當抗日戰爭勝利我軍開進東北時,他正在新四軍二師當參謀長。由於考慮到東北軍工生產的需要,特地把他調至東北,擔任了民主聯軍的軍工部長兼政委。經過艱辛努力,我軍在東北的第一個軍事工業基地在韓振紀的帶領下於1946年秋天在中、朝、蘇三國交界處的琿春建立,第一批開辦的有機器廠、子彈廠、手榴彈廠、煉鐵廠、裝藥廠、木材廠。我們利用到處搜集的設備和原料,依靠自己的技術人員和改造日軍留下來的技術人員,終於得以源源不斷地把子彈、手榴彈和炮彈送上前線(通往北滿的通道是通過朝鮮走海路過去的)。到了1947年,其他根據地也在琿春基地的經驗指導下陸續辦起了大小不同的軍工廠,東北的軍工生產逐漸形成了規模,每月能生產手榴彈5萬枚、擲彈筒彈10萬發、子彈(包括利用舊彈殼複裝子彈).99lib.500萬發。作為全國各根據地中軍工生產條件最好的東北,當然有責任支援其他根據地。1947年7月10日,中央軍委發出《一年作戰總結及今後計劃》的指示中,就明確提出:“東北軍事工業應全力接濟關內,目前開始的一年內,你們必須用大力建立大規模軍事工業。”8月29日,中央軍委又電告林彪、羅榮桓:東北應當“將大量山野炮彈及黃色炸藥向南線各軍輸送。他們對此如大旱之望雲霓”。為了更好地發展東北的軍事工業,東北局於1947年9月在哈爾濱召開了東北軍工會議,在會上宣布了東北局的決定:任命何長工為軍工部長,伍修權為政委,韓振紀、王逢源為副部長。在此之前,東北局已經決定由黃克誠以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兼任後勤部司令員,分管軍工和軍需工作。軍工會議上,對整個東北的軍工生產做了全麵的研究,確定了今後的生產任務。為了加強對各地軍工生產的領導,軍工部還在琿春、興山、雞西、安東、齊齊哈爾、牡丹江、吉林、哈爾濱、大連等9個有軍工企業的城市設立了辦事處,將原來由各地分散進行的軍工生產統一領導起來。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東北軍工生產在琿春基地之外,又建立了大連基地。當時的大連還在蘇聯的“租借”之下,是蘇聯的軍事基地,但隻要我們在大連的活動不使蘇聯方麵在與國民黨政府的外交關係上發生麻煩,蘇聯方麵一般不會過問。大連有很好的工業基礎,市內又有我黨的很多人員(當時的副市長和公安局長都是中共黨員),我黨還成立了大連市委。所以,為了利用大連的工業優勢,從1947年春,中央陸續從延安和華東派出得力人員來到大連,同蘇軍交涉之後,接管了一些工廠,以“建新公司”的名義組織軍工生產。建新公司是我軍曆史上第一個大型的軍工聯合企業,由原華東財經委員會主任朱毅任經理,由從延安來的曾長期在蘇聯從事技術工作的江澤民任副經理。江澤民還被任命為東北軍工部的副部長。經過一年的努力,建新公司有了8個工廠6000名員工,主要生產部隊急需的各種炸藥、無煙火藥、炮彈、引信、收發報機、電話機、藥品,原料部分還從朝鮮采購。為了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東北局和華東局共同向建新公司投資東北幣3.5億元。這是我黨曆史上第一筆大型的工業投資。當大決戰開始時,據1948年6月的統計,我東北軍區軍工部已有軍工廠55個,乾部2500多人,工人1萬多人,不僅能為東北軍區提供各種軍需物資,而且還能大量支援關內(為了完成好支援關內的重要任務,東北局特派曾經擔任過新四軍秘書長的李一氓出任旅大地委副書記兼財經委員會主任,專門負責對關內各解放區的物資供應),為整個解放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1948年底,華東野戰軍首長陳毅、粟裕曾簽發親筆信件,向旅大地區的黨組織和工人群眾表示感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