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聲一響,倫泰就知道不好,雖然他知道穆陵關裡有火銃,但沒有想到竟會有如此之多.聽火銃發射的聲勢,至少也是一百支以上的火銃發射才有,才能有這樣的效果。而且以火銃發射的頻率看,一定是在釆用三段連發的方式,那麼就說明穆陵關裡應該有三四百隻火銃,這座小小的關城,不但有火炮,有三四百張強弓,還有三四百支火銃,倫泰的腦子裡也不禁有些發傻,隻不過駐守著一個千總的兵力,怎麼可能擁有這麼多厲害的裝備呢?而且就是被這一輪的火銃打擊,以經攻到城牆邊上的隊伍就被打殘了,打散了,雖然隻是漢八旗的軍隊,但如果不是倫泰親眼看見,說什麼也不會相信。倫泰和明軍交戰過不下數十次,也多次和使用火銃的明軍作戰,火銃的威力大小,射程遠近則不說,就是明軍在使用火銃操作時,也經常失誤,出現意外,很多火銃不僅臨戰時打不響,還容易炸膛傷了自己。而且絕大多數明軍根本就沉不住氣,往往還沒等清軍進入射程內,就忍不住亂開火,亂打一氣。結果不但沒有打擊剄淸軍,反而在還沒有開戰,就把彈藥全都打光了。等再填彈的時候,淸軍早已就殺到了麵前。因此在倫泰看來,跟本就不怕和使用火銃的明軍作戰,這也是為什麼明軍空有先進的火器,卻依然打不過清軍的原因。但穆陵關的明軍卻和他以前所見的完全不同,單從他們能忍到清軍接近城牆邊才開火的這份鎮定,這絕對是一支不對付的軍隊。隻是倫泰更加奇怪,一般來說,明軍戰鬥力最強的軍隊應該駐守在邊關才對,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個既非邊塞重鎮,又非戰略要地的小城呢?但現在可不容倫泰細細的去想答案,因為戰場上的局麵,以經不在倫泰的控製中了。清軍的主力這時才剛剛到達第二道壕溝,而攻到城下後清軍在轉眼間就被守軍打殘了,以經起不到任何了牽製作用了。而且穆陵軍還有這麼多火銃守城,主力人馬上去了,能不能順利進攻關城,倫泰心裡也沒有底了。隻是戰況發展到現在這一步,想收手也不可能,畢竟為了攻取穆陵關,清軍現在以經喪失了千佘名士兵,隨軍的六個漢軍牛錄基本都被打殘了。儘管陣亡的都是漢八旗的士兵,但漢八旗現在也是大清的一份子了,受到這麼大的損失,如果就這麼兩手空空的回去,隻怕也沒法交侍,輕則是降職,重則說不定會掉腦袋的。因此倫泰咬了咬牙,派人去向剩下的三個牛錄額真傳令,讓他們全都作好準備,隨時有會出戰。兩個滿八旗牛錄、再加上兩個蒙古牛錄,這一次淸軍投入的兵力以經超過了兩千,其中披甲兵約為一百六十多人,包括白甲兵二十三名,馬兵六十五名,戰兵七十六名。聲勢自然更為驚人。不過連續打退了清軍的兩次進攻,對方連城牆都沒有摸著,就以經陣亡了千餘人,而穆陵軍到現在,居然還沒有出現傷亡,這樣的戰果也使得守軍士氣大漲,鬥誌昂揚。儘管這一次進攻的清軍規模空前龐大,但也全無一點懼意。這時火炮以經填裝完畢,隨著羅遠斌發號施令,十五門火炮再度發射,向清軍打去。七顆實心彈有五顆都準確的打中了盾車,但隻有一顆擊穿了盾車,其餘的全都被盾車上的厚木板給擋了下來。很明顯這一批盾車的質量要精良了許多,這在大淸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清軍都是把最好的武器裝配分給滿八旗的士兵使用,漢人旗隻能使用他們淘汰下來的二三流貨色。同時這一次清軍推出的盾車也更多,保護麵也更大,加上清軍的披甲兵和蒙古牛錄的精兵更遍都穿了二層重甲,輔兵和不少跟役也都穿鐵甲,因此另外八門虎蹲炮打出的霰彈也沒有對清軍造成多大的傷亡,這一輪炮擊,才隻打死了二十幾個清兵,與前兩次相比,差距是相當明顯。而這時清軍以經突破了第二條壕溝,向第三條濠溝前進。穆陵軍的長弓手們也都紛紛再次發動進攻。而淸軍也早有準備,躲在車後的士兵繼續推車前進,沒有盾車保護的士兵,都舉起了盾牌。而他們用的盾牌都鐵木混製,也明顯比漢八旗的質量好,再加上重甲的保護,因此弓箭的作用也不大,連續二三輪弓箭,也隻射死了幾十名清兵。很快淸軍就越過了第三條壕溝,而喪命的士兵還不到一百人,其中大部份都是輔兵和跟役,或者是包衣,真正的披甲兵或蒙古牛錄的精兵並沒有幾個。商毅也不禁有駭然,看來這才是清軍的真正實力。不過這時清軍以經進入了火銃的射程以內。而穆陵軍的火槍手們也都以經重新填裝好了彈藥,完全做好了準備。於是商毅也下令,火槍手上場。隨著羅遠斌的發令,火槍手們也紛紛點燃了引線。城上再度響起了爆豆一樣的火槍發射聲音。在這樣近的距離內,一般的盾牌和二重甲都擋不住火槍的射擊,隻要是被擊中,就會被毫不留情的射穿。儘管有的三重甲還能擋得住子彈,但打到身上也會感覺到一陣鑽心似的疼痛,如果打正了部位,還可以造成骨折。盾車到是可以有效的擋住火槍發射的鐵珠,但盾車的數量終究還是有限,而且離城牆的距離近了之後,保護的範圍也大大降低,大部份清軍以經不在盾車的保護之內了。更不用說那些隻穿一層棉甲或皮年的輔兵、跟役、包衣,因此在火槍發射之後,馬上就對清軍造成了巨大的打擊,清軍立刻倒下了一大片。隨後城牆上的火槍不斷的連續不斷的射擊,清軍也接二連三的倒下。而在這時,火炮的炮彈也重新填裝完畢,又一次對清軍展開了發射。由於距離近了,可以越過盾車打到清軍的後隊,因此所有的火炮也全都換上了霰彈。因此又一輪巨大的轟鳴聲過後,清軍的陣中立刻慘叫連天,號聲不止,又有無數的淸兵都倒在地上,加入到先前喪命的同伴行列中。商毅在城上也看得十分淸楚,事實足以證明,明軍要想和清軍相抗衡,使用火器依然還是最好的方式。不過這也是火炮的最後一次發射,因為這時清軍以經幾乎完全進入了第三條壕溝以內,達到了火炮的死角,隻要清軍不再出動新的人馬,火炮就以經無法再使用了。而且清軍也將要靠近城牆,展開攻城戰,因此商毅也下令,命人把火炮全都拖到後麵,把城垛口的位置都留出來,讓其他士兵上來防守。然而就在這時,從城下猛然射上來一排羽箭,穆陵軍一時措手不及,一下子有十幾人被箭射中,也慘叫著倒地。這是開戰以來一直到現在,穆陵軍受到的第一次傷亡。儘管清軍也遭受到了重大的打擊,死亡的人數以經接近三百,其中還包括有十幾個披甲兵,但陣式絲毫也不亂,而且在突破了第三條壕溝之後,也進入了清兵弓箭的射程,因此清軍也不再一味被動挨打,立刻對城頭上展開了反擊。清兵的弓箭射程和鳥銃差不多,在六十步到七十步之內,但隻有在進入五十步時,才對敵軍能形成有效的殺傷力,而要穿透鐵甲,一般要在三十步以內,因此清兵的弓箭手們都是進入五十步以內才開始射箭,不過他們弓箭的箭鏃長至六七寸,其形如鑿,射入極深還難以取出,還用尿水馬糞浸過,隻要被他們射中,那怕不是要害部位,也會造成致命的傷害,治愈的比率較少。商毅急忙下令,把中箭的士兵都帶下去交給軍醫治療,並且命令穆陵軍的士兵,繼續加強對清軍的打擊力度。於是就在城上城下,雙方展開了一場對射,弓箭,鐵丸不斷在雙軍之間來回飛舞,而穆陵軍也不再向先前那樣,可以肆元忌憚的城牆上向城下開火射箭,都紛紛在垛牆後麵,垛口底下隱藏好身形,隻是在開槍射箭的那一刹,才從垛口露出頭來,發射完畢上後,立刻就又躲好身體。而在城下的清軍,雖然沒有城垛牆作掩護,但大部份弓箭手都是身經百戰的老手,準頭相當高,隻要一發現就會穆陵軍從城垛口處露出,就會立刻有好幾支弓箭的射擊。儘管在四五十步的距離內,弓箭對鐵甲的穿透力一般,隻要是有穆陵軍從城垛口處露出的,一般都是沒有任何遮擋頭部,少數人也隻戴著皮盔,對弓箭的遮擋力並不大。因此也不斷的有穆陵軍的弓箭手和火槍手被射中。這樣一來,有不少火槍兵乾脆就把火槍架在城垛牆的瞭望孔裡,向城下開火。但城垛牆的厚度一般都接近兩尺,而瞭望孔僅僅隻有四五寸見方,火槍架在瞭望孔裡,能夠調整的角度也限,而且這一來準頭和發射的頻率都慢了不少,對清軍的打擊力度也下降了不少。有幾個火槍手嫌這樣躲著發射實在太麻煩,因此大膽從城垛口露出頭來,向城下開火,結果腦袋上立刻連中了好箭,慘叫看倒下。這時商毅心裡也不禁暗暗後悔,因為覺得弓箭手和火槍手都是用的遠程武器,與敵人進行白刃戰的機會並不大。因此為了節省資源,商毅隻給他們配備了一件鐵甲馬甲,並沒有備鐵製頭盔,結果造成了現在的損失,看來有些地方是不能省的。商毅也暗暗決定,以後一定要把弓箭手和火槍手的護俱也全部配齊。但眼前的這一戰,以經到了關建的時刻,就在兩軍對射糾纏的時候,一部份清軍以經搭好了跳板,過了護城壕溝,然後架起了雲梯,開始向城牆上攀爬。